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诉讼法案例分析快给我找出10个错误并且说明理由
速度速度
展开
150字以上,表述清晰能获得更多赞哦~
提交优质回答,最高可获得现金3元 查看规则
收起 有奖发布
问题不好答?加入战队答题,奖励更多
bdxs0519150
2011-12-19 知道合伙人法律行家
关注
1、7月2日拘传,4日讯问。错在讯问没有立即进行,超过规定的最长时间。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修正)》第三十四条 拘传持续的时间从犯罪嫌疑人到案时开始计算。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应当责令其在《拘传证》上填写到案时间,并在拘传证上签名或者盖章,然后立即讯问。讯问结束后,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在拘传证上填写讯问结束时间。犯罪嫌疑人拒绝填写的,检察人员应当在《拘传证》上注明。
一次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十二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方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2.检察院对自侦案件可以决定逮捕,但执行逮捕需要交由公安机关执行。错在被检察院的侦查人员执行逮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二条【强制措施采取和执行】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中符合本法第六十条、第六十一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情形,需要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人民检察院作出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3.保证金和保证人属于取保候审的保证措施,对取保候审人应当适用,但不允许同时适用只能选择适用。错在同时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取保候审保证方式】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最高人民法院刑诉法解释》(法释〔1998〕23号 1998年9月2日发布 自1998年9月8日起施行)
第六十九条 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告人,人民法院决定取保候审时,可以责令其提供一至二名保证人:
(一)无力交纳保证金的;
(二)未成年人或者具有其他不宜收取保证金情形的。
第七十一条 人民法院决定对被告人取保候审,根据案件情况,可以责令其交纳保证金。保证金仅限于现金。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起诉指控犯罪的性质、情节、被告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决定应当收取的保证金数额。
保证金应当依照有关规定交由公安机关收取和保管。
第七十二条 对同一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的,不能同时使用保证人保证与保证金保证。
速度速度
展开
150字以上,表述清晰能获得更多赞哦~
提交优质回答,最高可获得现金3元 查看规则
收起 有奖发布
问题不好答?加入战队答题,奖励更多
bdxs0519150
2011-12-19 知道合伙人法律行家
关注
1、7月2日拘传,4日讯问。错在讯问没有立即进行,超过规定的最长时间。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修正)》第三十四条 拘传持续的时间从犯罪嫌疑人到案时开始计算。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应当责令其在《拘传证》上填写到案时间,并在拘传证上签名或者盖章,然后立即讯问。讯问结束后,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在拘传证上填写讯问结束时间。犯罪嫌疑人拒绝填写的,检察人员应当在《拘传证》上注明。
一次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十二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方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2.检察院对自侦案件可以决定逮捕,但执行逮捕需要交由公安机关执行。错在被检察院的侦查人员执行逮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二条【强制措施采取和执行】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中符合本法第六十条、第六十一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情形,需要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人民检察院作出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3.保证金和保证人属于取保候审的保证措施,对取保候审人应当适用,但不允许同时适用只能选择适用。错在同时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取保候审保证方式】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最高人民法院刑诉法解释》(法释〔1998〕23号 1998年9月2日发布 自1998年9月8日起施行)
第六十九条 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告人,人民法院决定取保候审时,可以责令其提供一至二名保证人:
(一)无力交纳保证金的;
(二)未成年人或者具有其他不宜收取保证金情形的。
第七十一条 人民法院决定对被告人取保候审,根据案件情况,可以责令其交纳保证金。保证金仅限于现金。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起诉指控犯罪的性质、情节、被告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决定应当收取的保证金数额。
保证金应当依照有关规定交由公安机关收取和保管。
第七十二条 对同一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的,不能同时使用保证人保证与保证金保证。
展开全部
1、7月2日拘传,4日讯问。错在讯问没有立即进行,超过规定的最长时间。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修正)》第三十四条 拘传持续的时间从犯罪嫌疑人到案时开始计算。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应当责令其在《拘传证》上填写到案时间,并在拘传证上签名或者盖章,然后立即讯问。讯问结束后,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在拘传证上填写讯问结束时间。犯罪嫌疑人拒绝填写的,检察人员应当在《拘传证》上注明。
一次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十二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方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2.检察院对自侦案件可以决定逮捕,但执行逮捕需要交由公安机关执行。错在被检察院的侦查人员执行逮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二条【强制措施采取和执行】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中符合本法第六十条、第六十一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情形,需要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人民检察院作出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3.保证金和保证人属于取保候审的保证措施,对取保候审人应当适用,但不允许同时适用只能选择适用。错在同时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取保候审保证方式】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最高人民法院刑诉法解释》(法释〔1998〕23号 1998年9月2日发布 自1998年9月8日起施行)
第六十九条 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告人,人民法院决定取保候审时,可以责令其提供一至二名保证人:
(一)无力交纳保证金的;
(二)未成年人或者具有其他不宜收取保证金情形的。
第七十一条 人民法院决定对被告人取保候审,根据案件情况,可以责令其交纳保证金。保证金仅限于现金。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起诉指控犯罪的性质、情节、被告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决定应当收取的保证金数额。
保证金应当依照有关规定交由公安机关收取和保管。
第七十二条 对同一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的,不能同时使用保证人保证与保证金保证。
4.案件起诉到法院后,法院认为有逮捕必要,应由本院决定逮捕。错在提请检察院逮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逮捕的权限和执行】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刑诉法解释》(法释〔1998〕23号 1998年9月2日发布 自1998年9月8日起施行)
第七十七条 人民法院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存在,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被告人,认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措施,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决定依法逮捕。
5.监视居住应在被告人的住所而不应在法院宾馆。在法院宾馆等于变相羁押。错在场所。
6.保证金只能对取保候审的被告人收取,监视居住不应收取保证金。
7.即使是取保候审的保证金,法院也不能收取。因为取保候审要交由公安机关执行,应由公安机关收取保证金。
8.收取保证金不能打入法院账户也不能打入公安机关账户,应当上缴财政专户。
9.张某会见律师不违法,不能以此为由变更强制措施。
10.如果被告人违反规定,可以变更强制措施,法院决定逮捕。但不能由法警执行逮捕,应当交由公安机关执行逮捕。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修正)》第三十四条 拘传持续的时间从犯罪嫌疑人到案时开始计算。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应当责令其在《拘传证》上填写到案时间,并在拘传证上签名或者盖章,然后立即讯问。讯问结束后,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在拘传证上填写讯问结束时间。犯罪嫌疑人拒绝填写的,检察人员应当在《拘传证》上注明。
一次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十二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方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2.检察院对自侦案件可以决定逮捕,但执行逮捕需要交由公安机关执行。错在被检察院的侦查人员执行逮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二条【强制措施采取和执行】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中符合本法第六十条、第六十一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情形,需要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人民检察院作出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3.保证金和保证人属于取保候审的保证措施,对取保候审人应当适用,但不允许同时适用只能选择适用。错在同时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取保候审保证方式】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最高人民法院刑诉法解释》(法释〔1998〕23号 1998年9月2日发布 自1998年9月8日起施行)
第六十九条 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告人,人民法院决定取保候审时,可以责令其提供一至二名保证人:
(一)无力交纳保证金的;
(二)未成年人或者具有其他不宜收取保证金情形的。
第七十一条 人民法院决定对被告人取保候审,根据案件情况,可以责令其交纳保证金。保证金仅限于现金。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起诉指控犯罪的性质、情节、被告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决定应当收取的保证金数额。
保证金应当依照有关规定交由公安机关收取和保管。
第七十二条 对同一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的,不能同时使用保证人保证与保证金保证。
4.案件起诉到法院后,法院认为有逮捕必要,应由本院决定逮捕。错在提请检察院逮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逮捕的权限和执行】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刑诉法解释》(法释〔1998〕23号 1998年9月2日发布 自1998年9月8日起施行)
第七十七条 人民法院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存在,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被告人,认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措施,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决定依法逮捕。
5.监视居住应在被告人的住所而不应在法院宾馆。在法院宾馆等于变相羁押。错在场所。
6.保证金只能对取保候审的被告人收取,监视居住不应收取保证金。
7.即使是取保候审的保证金,法院也不能收取。因为取保候审要交由公安机关执行,应由公安机关收取保证金。
8.收取保证金不能打入法院账户也不能打入公安机关账户,应当上缴财政专户。
9.张某会见律师不违法,不能以此为由变更强制措施。
10.如果被告人违反规定,可以变更强制措施,法院决定逮捕。但不能由法警执行逮捕,应当交由公安机关执行逮捕。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您可能需要的服务
百度律临官方认证律师咨询
平均3分钟响应
|
问题解决率99%
|
24小时在线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15318人正在获得一对一解答
合肥云端漫步2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昆明彩云之南5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大连海浪之心6分钟前提交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