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娓娓而谈3e
推荐于2016-12-01 · TA获得超过31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6万
展开全部
一、词汇积累

绥靖 阴遏 锐不可当 编算 疟子 寒噤 仄歪 张皇失措 箱箧 荡然无存 肃穆 荒谬 絮说 辟头 惶急 疮疤 诘问 渴慕 疏懒 霹雳 孤孀 狼藉 簌簌 惨淡 勾留 蹒跚 颓唐 触目伤怀 情郁于中 琐屑 交卸 典质 赋闲 颓唐 琐屑 情郁于中 触目伤怀 凹凼 尴尬 烦躁 塌败 滞笨 惶恐 荒僻 取缔 骷髅 愧怍 闯码头 克扣 接济 唏嘘 噩耗 呵斥 焦灼 伎俩 颠沛 吊唁 文绉绉 穷愁潦倒 风尘苦旅 鸡零狗碎 连声喏喏 匀称 惟妙惟肖 巧妙绝伦 推崇 驻足 失之毫厘 差之千里 轩榭 嶙峋 丘壑 镂空 蔷薇 重峦叠障 额枋 藻井 殿试 金銮殿 伧俗 纳凉 帷幕 缓冲 萌发 次第 翩然 孕育 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周而复始 草长莺飞 繁衍 胚胎 蟾蜍 脊椎 相安无事 遗骸 褶皱 劫难 致密 追溯 天衣无缝 失衡 藩篱 监控 归咎 在劫难逃 五彩斑斓 啸聚山林 束手无策 物竞天择 无动于衷 幻觉 吟咏 绮丽 殷红 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二、课文理解

21、《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本文是《桃花源诗》前边的一篇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相当于该诗的序。全文以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花源的经过,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花源后再寻找桃花源的情形贯串起来,故事曲折回环。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社会,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22、《短文两篇》

《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唐代文学家。文中的陋室是作者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子。“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这是一篇散文,以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宋代哲学家,文章以花的形象象征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象征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品质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表示自己要在污浊的社会里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的节操。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本文不是一篇借物咏志风世的散文。

24、《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载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礼运是《礼记》中的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文中的“大道”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里。本文描绘一幅“大同”社会的理想蓝图,表达了作者对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神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5、《杜甫诗三首》的作者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传世。

《望岳》是一首古体诗,以“望”入题,赞叹泰山,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下,抒发了雄心斗志。

《春望》是一首七律,首联和颔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颈联和尾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深沉真挚,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

《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叙述石壕村一普通百姓家被征兵逼得家破人亡的遭遇,以小见大,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空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6、《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文章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给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27、《短文两篇》之《答谢中书书》是作者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回信。文章以感慨发端,把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作者正是把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黄州期间。文章仅84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境。

30、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流露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但是把这首诗和和作者其它的诗结合起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

《使至塞上》王维作于赴边途中,描写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人到达边塞时所见的景色。这首诗属于“边塞诗”。诗中描写了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将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他的诗正如苏轼所言“诗中有画”。

《渡荆门送别》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表现了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

《登岳阳楼》(其一)作者是宋代的陈与义,这首诗写得意境宏深,气象开阔,苍凉悲壮,抒发了诗人辗转江湖,颠沛流离之苦、国难家亡以及自己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三、文言文

1、词义

落英 才通人 俨然 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便要还家 来此绝境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具言所闻 便扶向路 诣太守 遂迷 欣然规往 寻病终 无问津者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鸿儒 甚蕃 净植 亵玩焉 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生曾云 决眦 浑欲不胜簪 暮投 逾墙 一何苦 犹得备晨炊 略无阙处自非亭午夜分 曦月 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则素湍 回清 绝巘 飞漱 清荣峻茂 属引凄异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 未复有 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翻译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彼此都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跟外面人断绝了来往。)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把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对于菊花的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5)莲,花之君子也:(莲,是花中的君子。)

(6)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8)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船都被阻绝了。)

(9)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10)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1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峻、草盛,趣味无穷。)

(1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13)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

(1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1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不再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四、诗文默写

1、《桃花源记》中描写草和花的句子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出自《桃花源记》一文,常用来比喻理想中环境优美、生活安乐的世界的成语是(世外桃源)用来比喻没人过问、受到冷落的成语是(无人问津)。

3、《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桃花源记》中,描绘桃源环境自然美好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桃花源记》中,描绘桃源社会环境宁静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6、《陋室铭》中写主人与文人雅士交往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陋室铭》中写居室外环境清幽,突出景色之雅的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8、《陋室铭》中,点明题旨(提挈全篇)的句子是说(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何陋之有)?

9、《爱莲说》中,描写莲花优秀品格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爱莲说》中形神兼备地描写了莲的形象,其中用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习污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1、人们常用《爱莲说》中的有关语句来比喻人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品质,这两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2、《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3、《爱莲说》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香远益清。)

14、《望岳》中成为千古传诵的惊人之语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从山小。)

15、《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6、杜甫的《望岳》中,表现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7、《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的诗句是(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8、《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美景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9、《答谢中书书》中由描写静景转入描写动景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0、《三峡》中描写水流湍急的语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1、《渡荆门送别》中表现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2、由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名句“长烟落日孤城闭”,可以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3、《使至塞上》中,被王国维赞成“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附:文体及写作知识。

1、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提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时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2、记叙文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这类记叙文要注意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和外貌,从而看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这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从而了解事件的意义和影响;以写景状物为主的主叙文就要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绘,体会作者在景物描绘中表现的思想情感。因此,阅读记叙文就要注意它的写法,如人称、顺序、线索以及选材和剪裁有什么特点,语言有什么特色。同时我们还要明白,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但议论和抒情也经常运用,议论的作用是提示文章内容和点明中心思想。抒情是引起读者在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说明文

(1)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按一定的要求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文章称为说明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平实,简洁。

(2)说明事物的前提是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事物间相互区别的标志。

(3)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有总说后分说,先主要后次要,先原因后结果,由现象到本质,由性能到功用等)

(4)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作解释,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用数字,列图表。

(5)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和内容分有:说明实体事物和说明抽象事理两大类。说明文按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分有: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6)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的区别在于:平实性说明文纯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朴实简明,内容具体,切实使人读了就能明白。如自然科学的各类教科书。科技信息资料,实验报告,说明书等。文艺性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辅以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并常用借助一些修辞方法,形象化地介绍事物或阐述事理,使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这类说明文通常称知识小品或科学小品。

(7)说明文的描写和记叙文中的描写区别:a 目的不同:记叙文中的描写是为了“使人有所感”;说明文的描写是为了“使人有所知”。b 记叙文可以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使用各种描写方法起到多方面的作用。说明文的描写则只能在说明事物的过程中,借助某钟形象化的手法,对事物的特征作一些必要的描绘,主要是起到使说明的事物特征更具体,更形象。c 记叙文中的描写可以发挥艺术想象,可以夸张,渲染,而说明文中的描写在务真求实的前提下进行语言加工,做到既形象生动,又真实可信
xutao0825
2012-01-02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312
展开全部
八年级上复习提纲
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3、掌握主要的技法。
授课时间: 月 日
第一单元 【新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结构的三要素 中路军: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
新闻的三个特点 西路军:与中路军一样
记叙的六要素 东路军:较为顽强 但一举击溃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第一层:导语
第二层:背景 我军主动
第三层:回顾 敌军必败
第四层:预言
怎样阅读叙事性作品
1、 了解梗概:搞清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
2、 划分层次,理出线索。
3、 概括段意,画出重点语句。
4、 归纳中心:弄清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为什么写。
5、 分析写法:可从语言特点、结构安排、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去分析。
范例1 怎样把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的主要内容?
分析:
1、这是一篇新闻稿。要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是看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从渡江兵力可以感知战役的壮阔。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可以想象,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冒着炮火,奋勇挺进,直取对岸的景象。可以想象,日日夜夜盼解放的江南人民该是多么激动振奋!
2、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是看导语。从导语还可以知道渡江区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长达一千余华里。从导语还可以知道战役的全局,敌阵业已冲破,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3、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是看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报道了三路大军渡江的进展,列表如下:
时间 兵力 渡过兵力
中路军
安庆—芜湖 20日夜—21日夜 30 万 30万
西路军
九江—安庆 21日17时—22日22时 35万 三分之二
东路军
南京—江阴 21日17时—22日22时 35万 大部
主体部分还分析了中西两路敌军毫无斗志的原因,我军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被自己玩弄的和谈阴谋瓦解了斗志。
解答:
这篇新闻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战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的局面。
相关知识链接:什么叫新闻?
1、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新闻的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映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4、新闻的写法:以叙述为主,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范例2 如何整体把握《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文的主要内容?
分析:
这一则新闻没有分段,要把握全文内容,需要划分层次。
第一层,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第二层,背景材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第三层,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背景。
第四层,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这一层又 分三点具体报道取得的主要成绩。
第五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暗淡。
读这一则新闻,可以感知,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以后,我军完全掌握了全国战场的主动权,经过一年多英勇奋战,蒋介石全军崩溃之势已成,败局已无可挽回。
解答:
这则新闻,重点报道了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情况,并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解题方法链接
1、 看标题:标题大都能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
2、 看导语:导语是正文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3、 看主体:这是导语之后对内容作进一步叙述说明的部分,也是表现主题、深化主题的决定性部分。
4、 看背景: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它有时隐含在主体之中。
5、 看结语:它一般是对新闻主体的总结,有时也隐含在主体之中。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2 芦花荡
情节 传奇色彩
芦花荡——美
人物 立体美真实美
环境 诗情画意
老头子性格特点:老头子是一个抗日英雄的形象,他爱憎分明、智勇双全、自信自尊、老当益壮。他是千千万万普通而又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代表,这一形象表明: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3 蜡 烛
母亲的眼泪 戴黑色的围巾
老妇人 红军战士
儿子的英勇 用结婚的喜烛
体现血肉情深
中心思想:通过写南斯拉夫老妇人育乞西和苏联红军烈士的故事,赞美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年代用血肉凝结起来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世界奇迹 “赞誉”
破烂
惊人杰作 讽刺、 谴责
人道、正直、公正、是非分明
珍视人类文明成果
同情、尊重中国人民
中心思想:雨果以人类的良知严厉谴责本国强盗政府,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极大尊重和同情,表达了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
第二单元【散文】
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3、掌握主要的技法。
授课时间: 月 日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记忆沉重
看纪念演出 美丽
来到纪念地 回顾历史 参加座谈会 参观纪念馆
呼唤和平 面向现实
中心思想:本文记述了作者在南斯拉夫参加的一次悼念活动,再现了半个世纪前一段残酷的历史,表达了世界各国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呼声:永远不要有战争了!
6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的由来 地位低下
切切察察 饶舌多事
“大”字睡相 不拘小节
过年吃橘 淳朴善良
长毛故事 无知愚昧
《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情思隽永、蕴涵深刻的佳作。在这篇文章里,鲁迅通过对幼时保姆长妈妈以及她为我寻找《山海经》一书的有关情景的追忆细腻而饶有风趣地表现了“我”对长妈妈的认识过程,赞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怀念之情。
作者在安排材料时,是以作者少年时代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其变化过程是“不大佩服—不耐烦的形象在先抑后扬、对比映衬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7 背 影
朱自清
第一次――点题的背影 1.黑色的背影
背影 第二次――买橘子的背影 2.蹒跚的背影 线索 背影
第三次――离别的背影 3.艰难努力的背影
第四次――思念中的背影
本文以“背影”为线索,以车站送别为中心展开。
第一部分(第一段)开篇点题,最难忘父亲的“背影”。
第二部分(第二――六段)追忆与父亲在车站离别的情景,具体写“背影”,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第一层(第二、三段)写送别时的家境,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
第二层(第四、五段)写离别前父亲对“我”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第三层(第六段)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表现父亲爱子深情。
第三部分(第七段)写别后思念,再现“背影”,抒发深切的思念之情。
《背影》是传统课文,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这是人间至情。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8 台 阶
李森祥
造 新 屋
非常要强 老实厚道 不甘人后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父亲又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九级台阶造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9 老 王
伛(yǔ):弯(腰)曲背。 攥(zuàn):握。 惶恐:惊慌害怕。 荒僻(pì):荒凉偏僻。
塌败(tā):塌陷破败。 取缔(dì):明令取消或禁止。 骷髅(kū lóu):干枯无肉的死人头骨或全副骨骼。 滞笨(zhì):呆滞笨拙。 愧怍(kuì zuò):惭愧。
1.“常坐”、“说着闲话”(总说)
2.“失群落伍”、“单干户”、“破旧三轮车”(境况)
3.一只眼是“瞎的”、另一只眼也有病(外貌)
4.“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居住环境)
5.“送的冰比前任大一倍,冰价相等”、“最老实”(老实)
6.“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却还不放心”(善良)
7.“凑合”着“维持生活”、“病了”“总不见好”(生活困难)
8—21.送香油、鸡蛋(详写)
22.“总觉得心上不安”、“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作者的善良是基于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各人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不同,所以造成生存状况的悬殊,但是人是生而平等的,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这样才能平等对话,互相尊重。作者的善良带有很强的理性色彩。老王在那个动荡年代,照样尊重作者夫妇俩,是因为认准他们是好人,知恩必报,他虽然出身低微,但是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坚持做人的道德良心,是极其纯朴的善良。本文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但平淡中蕴含深刻,意味深长。有点琐碎的小事,闪烁着善良的性格美,即劳动人民的难能可贵的老实厚道。读杨绛的散文,就好像在看生活录像,一切都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既不贬损,也不夸张。相反,如果本文写到杨绛经常到老王家去献爱心,那么老王感受到的仅仅是施舍,就不会从内心深处产生真切的感激之情,而且文章也毫无韵味了。这并不是说献爱心不好,而是写散文应该追求真实,是两码事。因为“善”与“美”,如果脱离了“真”,就会大打折扣。
10 信 客
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诚信无私
终年跋涉,非常辛苦-----任劳任怨
收入微薄,生活贫穷-----待人宽容
信客身上有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宽容、善良厚道等优秀品质。
表达方式 功能特点 方法分类
记叙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议论 针对事例或现象发表见解,常用以点明主旨。 摆事实、讲道理
说明 对事物或事理解说,使人有所知。 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
列数字等
描写 细致刻画,使对象具体化、生动化。 环境描写、人物描写
抒情 表达内心感受、情感。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第三单元【说明文】
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3、掌握主要的技法。
授课时间: 月 日
说明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
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1.通常,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我们称之为事物说明文,如《松鼠》、《中国石拱桥》等;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向沙漠进军》等。其实,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释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2.我们还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三、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所谓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说明白这一事物或事理的独特之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72e2ba7
2011-12-27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3万
展开全部
1、《桃花源记》中描写草和花的句子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出自《桃花源记》一文,常用来比喻理想中环境优美、生活安乐的世界的成语是(世外桃源)用来比喻没人过问、受到冷落的成语是(无人问津)。

3、《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桃花源记》中,描绘桃源环境自然美好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桃花源记》中,描绘桃源社会环境宁静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6、《陋室铭》中写主人与文人雅士交往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陋室铭》中写居室外环境清幽,突出景色之雅的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8、《陋室铭》中,点明题旨(提挈全篇)的句子是说(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何陋之有)?

9、《爱莲说》中,描写莲花优秀品格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爱莲说》中形神兼备地描写了莲的形象,其中用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习污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1、人们常用《爱莲说》中的有关语句来比喻人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品质,这两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2、《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3、《爱莲说》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香远益清。)

14、《望岳》中成为千古传诵的惊人之语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从山小。)

15、《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6、杜甫的《望岳》中,表现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7、《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的诗句是(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8、《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美景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9、《答谢中书书》中由描写静景转入描写动景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0、《三峡》中描写水流湍急的语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1、《渡荆门送别》中表现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2、由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名句“长烟落日孤城闭”,可以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3、《使至塞上》中,被王国维赞成“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附:文体及写作知识。

1、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提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时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2、记叙文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这类记叙文要注意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和外貌,从而看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这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从而了解事件的意义和影响;以写景状物为主的主叙文就要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绘,体会作者在景物描绘中表现的思想情感。因此,阅读记叙文就要注意它的写法,如人称、顺序、线索以及选材和剪裁有什么特点,语言有什么特色。同时我们还要明白,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但议论和抒情也经常运用,议论的作用是提示文章内容和点明中心思想。抒情是引起读者在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说明文

(1)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按一定的要求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文章称为说明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平实,简洁。

(2)说明事物的前提是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事物间相互区别的标志。

(3)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有总说后分说,先主要后次要,先原因后结果,由现象到本质,由性能到功用等)

(4)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作解释,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用数字,列图表。

(5)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和内容分有:说明实体事物和说明抽象事理两大类。说明文按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分有: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6)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的区别在于:平实性说明文纯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朴实简明,内容具体,切实使人读了就能明白。如自然科学的各类教科书。科技信息资料,实验报告,说明书等。文艺性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辅以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并常用借助一些修辞方法,形象化地介绍事物或阐述事理,使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这类说明文通常称知识小品或科学小品。

(7)说明文的描写和记叙文中的描写区别:a 目的不同:记叙文中的描写是为了“使人有所感”;说明文的描写是为了“使人有所知”。b 记叙文可以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使用各种描写方法起到多方面的作用。说明文的描写则只能在说明事物的过程中,借助某钟形象化的手法,对事物的特征作一些必要的描绘,主要是起到使说明的事物特征更具体,更形象。c 记叙文中的描写可以发挥艺术想象,可以夸张,渲染,而说明文中的描写在务真求实的前提下进行语言加工,做到既形象生动,又真实可信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理nn解
2011-12-24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1万
展开全部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练习题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单于 调和 削成 横暴 模仿 哈达 折服 夹住 旋转 参差 浣妆 夔门 滟预 秭归
袅袅 万壑 明妃 瞿塘 斑斓 漾动 眩目仲春 晶莹 谛听 娴熟 勾勒 璀璨 摇曳
隐匿 闪烁 剔透 搅动 黝黑 连缀 竹篙
深湛 恬静 眸子 魅力 蓼蓝 蔷薇 逶迤安谧 肃穆 潸然 篝火 脍炙 缥缈 涟漪
伫立 颠簸 扑朔 砭骨 馋岩 浸淫 镢头
烙印 喧嚣 倏忽 扬镳 擎天 嘈杂 享受皑皑 杂沓 丝弦 屋脊 苍穹 繁衍 蒿草
2.结合课文解释词语
浣妆 斑斓 漾动 晶莹
眩目 参差 谛听 摇曳
璀璨 娴熟 深湛 恬雅
折服 魅力 逶迤 安谧
肃穆 沧桑 摩天 浸淫
烙印 伟岸 喧嚣 倏忽
相看两不厌 如诉如
难以捉 张灯结
风风火火 容光 发
息万变 稍纵 逝
横空出 超凡 俗
然而生 然泪下
毅然 然 分道扬
动听 世外桃
天独厚 炙人口
虚无 缈 大步 星
3.填字组词
屈一指 古壑 小心 屈一指 争先 后 转弯 角
眼花 乱 争分 秒 心急火 微不足 重峦叠 群山万
悬 绝壁 一 之地 生机 繁荣昌 名中外 扑 迷离
4.文学常识填空
1.《巴东三峡》是一篇 (体裁)。作者是现代学者 ,本文以作者船行 为线索,依次记叙、描写景物,次序井然。文章开始先 ,然后 而上,分别记叙、描写 峡、 峡和 峡。
2.《周庄水韵》的作者是 , 作家,周庄在江苏昆山,有“ ”的美誉。
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选自《 》,作者 ,
当代 。文章自始自终把“ ”与对青海湖的具体描写结合起来。
4.《走进纽约》是一篇 (文体),作者是 作家 。
5.游记,要点明 、 ,交代 和 ,抓住 ,并做到

6。背诵“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永远也无法模仿”一段文字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练习题
一、 给加点的字注音。
矜持 夜不能寐 大阪 颁发 噙 浩瀚
薄雾 风度翩翩 紫荆花 戗堤 瞩目 凝重
荒谬 劫后余生 无稽之谈 溃口 缔造者 障碍
谚语 穿梭 提纲挈领 搜寻 肆虐 籼型
黔阳县 矢志不移 钵 鉴于
二、填字组词。
无 之谈 细雨 世人 目 流勇退
风尘 不善言 开 大笑 冷嘲热
洪水肆 流勇退 大相 庭 披挂上
兵不 甲 稳脚跟 志不移 面而来
夜不能 后余生 加珍惜 奔乱跑
浩 宇宙 久不息 成名就 出 意料
冷 热讽 夜不能 江河 下
三、解释词语和加点的字。
矜持: 信守:
凝重: 掩映:
瞩目: 子夜:
易帜: 肆虐:
灵光: 福音:
鉴于: 迂回:
率先: 沮丧:
苦涩: 截止:
奔赴:
风度 : 大相径 :
志不移: 后余生:
四、文学常识填空。
1.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和 是新闻最重要的属性。
2.新闻的特点可以用 、 、 、 四个字来概括。
3.消息一般有 ( )、 ( )、 ( )
( )、 ( )、 ( ),六个要素,简称“六要素”或“六何”。
4.消息一般由 、 、 、 四个部分组成, 和 是新闻的主要的部分。
5. 是报纸的眉目,是消息内容的提要。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练习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殉职 热忱 狭隘 纯粹 晋察冀 佩服
鄙薄 钦佩 拈轻怕重 时髦 弄巧成拙 圩堤
斟酌 费解 以讹传讹 循环 悲天悯人 摞碗筷
循规蹈矩 阀门 训诫 亲躬 捷径 裨益
统筹
2、填字组词。
麻木不 轻怕重 清清 精 求精 不关心
见 思迁 远万里 自私自 不足为 无 光荣
浴血 战 弄巧成 死斗争 得其反 不 思索
平易 人 是道 动听 以 传 约定 成
一劳永 不以为 不在乎 言 语 忙忙
偷懒 巧 苦用心 山 岭 小心 错 复杂
万事 备,只 东风 小 大做 千头万
3、解释下列词语,并解释加点字含义。
殉职: 热忱:
鄙薄: 不足道:
推敲: 失意:
亲躬: 捷径:
拈轻怕重:冷冷清清: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不假思索:头头是道:以讹传讹:约定俗成:一劳永逸:如释重负:无入而不自得: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悲天悯人:循规蹈矩:
4、文学常识填空。
(1)《纪念白求恩》选自 ,作者 。诺尔曼•白求恩(1889—1939),
医生。
(2)《谈语言》选自 ,作者 ,字 ,是我国著名 ,广西博白人。
(3)《最苦与最乐》选自 ,作者 ,字 ,号 ,近代
、 。广东新会人。
(4)《懒惰的智慧》选自 ,作者 , 国 。
5、议论文常识。
(1)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写出来,或 ,或 ,或 ,这样的文章叫议论文。
(2)议论文有三要素: 、 、 。
(3)论点是作者要表达的 ,它是议论文的 。
(4) ,就是提出论点的理由或 ,有 和 两种。
(5)论证方法是论据和论点之间的 ,常用的论证方法有 、 、
、 。
(6)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 ( )— ( )— ( )。
6、默写《纪念白求恩》中“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四单元基础知识练习题
一、 下列加点字注音。
唱喏 这厮 聒噪 把盏 恁地 间壁
渭州 绰酒作儿 着落 小种经略相公 掇拾
告禀 亲眷 懦弱 盘缠 绰号 腌
揸开 酒肆 臊子 实膘 眼棱 绽裂
磬 钹 铙 赊欠 迸裂 消遣
正着 馄饨 带挈 女婿 亲家 啐
星宿 行事 簇拥 劈手 名讳 报帖
解元 踹 商酌 阎王 兀自 桑梓
侥幸 乡绅 轩敞 作揖 绾 贿赂
招徕 忌讳 罕见 巾帼 忿然 噩梦
许诺 茅塞 严谨 应酬 尴尬 瞥
诅咒 倔强 阿谀 乳酪 豢养 发酵
哽咽 茅塞顿开 鬼使神差 泰然处之 咄咄逼人
二、 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齐楚阁儿 聒噪 较量 入港
恁地 间壁 着落 盘缠
腌 泼才 理会 酒肆 揸开
钧旨 消遣 无 业火 迸出
绽 掇 咄
现世宝 相公 带挈 体统
连声 行事 见教 腆
同案 舍与 摸门不着 央及
劈手 踹 拙病 尖酸
权变 局不过 小心 何消
兀自 桑梓 谨具贺仪 轩敞
招徕 心有余
贿赂 富丽堂
忌讳 不言而
应酬 首当其
巾帼 大红灯 高高挂
惠顾 不讲逻辑
噩梦 忿忿然
许诺 于怀
伯乐 塞顿开
瞥 然处之
尴尬 慷 激昂
风范 老态龙
诅咒 了如 掌
倔强 鬼 神差
阿谀 逼人
豢养 无动于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3263995
2011-12-28
知道答主
回答量: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万
展开全部
21、《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本文是《桃花源诗》前边的一篇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相当于该诗的序。全文以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花源的经过,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花源后再寻找桃花源的情形贯串起来,故事曲折回环。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社会,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22、《短文两篇》
  《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唐代文学家。文中的陋室是作者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子。“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这是一篇散文,以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宋代哲学家,文章以花的形象象征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象征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品质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表示自己要在污浊的社会里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的节操。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本文不是一篇借物咏志风世的散文。
  24、《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载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礼运是《礼记》中的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文中的“大道”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里。本文描绘一幅“大同”社会的理想蓝图,表达了作者对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神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5、《杜甫诗三首》的作者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传世。
  《望岳》是一首古体诗,以“望”入题,赞叹泰山,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下,抒发了雄心斗志。
  《春望》是一首七律,首联和颔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颈联和尾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深沉真挚,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
  《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叙述石壕村一普通百姓家被征兵逼得家破人亡的遭遇,以小见大,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空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