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些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中考题.难一点最好.但是要有答案.多来点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例1.(2010年绵阳市).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 = 2(1-m)x-m2 的两实数根为x1,x2.
(1)求m的取值范围;
(2)设y = x1 + x2,当y取得最小值时,求相应m的值,并求出最小值.
分析:(1)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不等根,则根的判别式△=b2-4ac≥0,建立关于m的不等式,可求出m的取值范围;(2)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x1+x2的表达式,进而可得出y、m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的性质及(1)题得出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出y的最小值及对应的m值.
解:(1)将原方程整理为 x2 + 2(m-1)x + m2 = 0.
∵ 原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 △= [ 2(m-1)2-4m2 =-8m + 4≥0,得 m≤.
(2) ∵ x1,x2为x2 + 2(m-1)x + m2 = 0的两根,
∴ y = x1 + x2 =-2m + 2,且m≤.
因而y随m的增大而减小,故当m =时,取得最小值1.
二、一元二次方程与反比例函数综合
例2(2010年山东淄博改编)已知关于x的方程.若以方程的两个根为横坐标、纵坐标的点恰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求满足条件的m的最小值.
分析:写出两根之积,两根之积等于m,进而求出m的最小值.
解: 设方程的两个根为,,
根据题意得.又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那么,所以,当k=2时m取得最小值-5
点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是一个综合性的题目,也是一个难度中等的题目
三、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综合
例3(2008年湖北荆州市)已知:如图,Rt△AOB的两直角边OA、OB分别在x轴的正半轴和y轴的负半轴上,C为OA上一点且OC=OB,抛物线y=(x-2)(x-m)-(p-2)(p-m)(m、p为常数且m+2≥2p>0)经过A、C两点.
(1)用m、p分别表示OA、OC的长;
(2)当m、p满足什么关系时,△AOB的面积最大.
分析:(1)因为A、C点都在x轴上,所以令y=0即可求出p的值.(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出△AOB的面积表达式,再根据二次函数最值得表达式求解即可.
解:(1)令y=0得:(x-2)(x-m)-(p-2)(p-m)=0,
整理得:(x-p)(x-m-2+p)=0,
∴x1=p,x2=m+2-p,
∵m+2>2>0
∴m+2-p>p>0,
∴OA=m+2-p,OC=P.
(2)∵OC=OB,S△AOB = OA?OB,
∴S△AOB= OA?OB= P?(m+2-p),
=-P2+ (m+2)?P,
∴当p==(m+2)时,S△AOB最大.
点评: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最大值,最小值,二次函数中求三角形面积的问题,通常情况下都是涉及其最高点,最低点的问题.
四、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综合
例4(2008年湖北荆州市)关于的方程两实根之和为m,且满足,关于y的不等于组有实数解,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因为方程有两实根,所以△=[2(k+1)]2-4k2≥0≥0,又因为关于y的不等式组 y>-4y<m有实数解,所以y一定介于-4与m之间,即m一定大于-4,因此m=-2(k+1)>-4,然后解不等式即可求出k的取值范围.
解:∵方程x2+2(k+1)x+k2=0有两实根,
∴△=[2(k+1)]2-4k2≥0,解得k≥- 12;
∵关于y的不等于组有实数解,∴m>-4
又∵m=-2(k+1),
∴-2(k+1)>-4,解得k<1.
∴k的取值范围是得1>k≥-12.故填空答案:1>k≥-12.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在解不等式时一定要注意数值的正负与不等号的变化关系.
五、一元二次方程与概率综合
例5(2010年黄冈市)甲、乙两同学投掷一枚骰子,用字母p、q分别表示两人各投掷一次的点数.
(1)求满足关于x的方程有实数解的概率.
(2)求(1)中方程有两个相同实数解的概率.
分析:(1)方程x2+px+q=0有实数解,则p2-4q≥0,把投掷骰子的36种p、q对应值,代入检验,找出符合条件的个数;(2)方程x2+px+q=0有相同实数解,则p2-4q=0,把投掷骰子的36种p、q对应值,代入检验,找出符合条件的个数.
解:两人投掷骰子共有36种等可能情况,
(1)其中使方程有实数解共有19种情况:
p=6时,q=6、5、4、3、2、1;
p=5时,q=6、5、4、3、2、1;
p=4时,q=4、3、2、1;
p=3时,q=2、1;
p=2时,q=1;故其概率为.
(2)使方程有相等实数解共有2种情况:
p=4,q=4;p=2,q=1;故其概率为.
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概率关系,同时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及推理能力.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判别式为非负数.
六、一元二次方程与几何知识综合
例6(2009年黄石市)三角形两边的长是3和4,第三边的长是方程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4 B.12 C.12或14 D.以上都不对
分析:易得方程的两根,那么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排除不合题意的边,进而求得三角形周长即可.
解:解方程得:x=5或x=7.
当x=7时,3+4=7,不能组成三角形;
当x=5时,3+4>5,三边能够组成三角形.
∴该三角形的周长为3+4+5=12,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注意在求周长时一定要先判断是否能构成三角形.
例7(2010年兰州市)已知两圆的半径R、r分别为方程的两根,两圆的圆心距为1,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外离 B.内切 C.相交 D.外切
解:∵两圆的半径分别是方程的两根,
∴两圆半径和为5,半径积为6,半径差为 =1,即圆心距等于半径差,
∴根据圆心距与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可知⊙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内切.故选D.
(1)求m的取值范围;
(2)设y = x1 + x2,当y取得最小值时,求相应m的值,并求出最小值.
分析:(1)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不等根,则根的判别式△=b2-4ac≥0,建立关于m的不等式,可求出m的取值范围;(2)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x1+x2的表达式,进而可得出y、m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的性质及(1)题得出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出y的最小值及对应的m值.
解:(1)将原方程整理为 x2 + 2(m-1)x + m2 = 0.
∵ 原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 △= [ 2(m-1)2-4m2 =-8m + 4≥0,得 m≤.
(2) ∵ x1,x2为x2 + 2(m-1)x + m2 = 0的两根,
∴ y = x1 + x2 =-2m + 2,且m≤.
因而y随m的增大而减小,故当m =时,取得最小值1.
二、一元二次方程与反比例函数综合
例2(2010年山东淄博改编)已知关于x的方程.若以方程的两个根为横坐标、纵坐标的点恰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求满足条件的m的最小值.
分析:写出两根之积,两根之积等于m,进而求出m的最小值.
解: 设方程的两个根为,,
根据题意得.又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那么,所以,当k=2时m取得最小值-5
点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是一个综合性的题目,也是一个难度中等的题目
三、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综合
例3(2008年湖北荆州市)已知:如图,Rt△AOB的两直角边OA、OB分别在x轴的正半轴和y轴的负半轴上,C为OA上一点且OC=OB,抛物线y=(x-2)(x-m)-(p-2)(p-m)(m、p为常数且m+2≥2p>0)经过A、C两点.
(1)用m、p分别表示OA、OC的长;
(2)当m、p满足什么关系时,△AOB的面积最大.
分析:(1)因为A、C点都在x轴上,所以令y=0即可求出p的值.(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出△AOB的面积表达式,再根据二次函数最值得表达式求解即可.
解:(1)令y=0得:(x-2)(x-m)-(p-2)(p-m)=0,
整理得:(x-p)(x-m-2+p)=0,
∴x1=p,x2=m+2-p,
∵m+2>2>0
∴m+2-p>p>0,
∴OA=m+2-p,OC=P.
(2)∵OC=OB,S△AOB = OA?OB,
∴S△AOB= OA?OB= P?(m+2-p),
=-P2+ (m+2)?P,
∴当p==(m+2)时,S△AOB最大.
点评: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最大值,最小值,二次函数中求三角形面积的问题,通常情况下都是涉及其最高点,最低点的问题.
四、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综合
例4(2008年湖北荆州市)关于的方程两实根之和为m,且满足,关于y的不等于组有实数解,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因为方程有两实根,所以△=[2(k+1)]2-4k2≥0≥0,又因为关于y的不等式组 y>-4y<m有实数解,所以y一定介于-4与m之间,即m一定大于-4,因此m=-2(k+1)>-4,然后解不等式即可求出k的取值范围.
解:∵方程x2+2(k+1)x+k2=0有两实根,
∴△=[2(k+1)]2-4k2≥0,解得k≥- 12;
∵关于y的不等于组有实数解,∴m>-4
又∵m=-2(k+1),
∴-2(k+1)>-4,解得k<1.
∴k的取值范围是得1>k≥-12.故填空答案:1>k≥-12.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在解不等式时一定要注意数值的正负与不等号的变化关系.
五、一元二次方程与概率综合
例5(2010年黄冈市)甲、乙两同学投掷一枚骰子,用字母p、q分别表示两人各投掷一次的点数.
(1)求满足关于x的方程有实数解的概率.
(2)求(1)中方程有两个相同实数解的概率.
分析:(1)方程x2+px+q=0有实数解,则p2-4q≥0,把投掷骰子的36种p、q对应值,代入检验,找出符合条件的个数;(2)方程x2+px+q=0有相同实数解,则p2-4q=0,把投掷骰子的36种p、q对应值,代入检验,找出符合条件的个数.
解:两人投掷骰子共有36种等可能情况,
(1)其中使方程有实数解共有19种情况:
p=6时,q=6、5、4、3、2、1;
p=5时,q=6、5、4、3、2、1;
p=4时,q=4、3、2、1;
p=3时,q=2、1;
p=2时,q=1;故其概率为.
(2)使方程有相等实数解共有2种情况:
p=4,q=4;p=2,q=1;故其概率为.
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概率关系,同时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及推理能力.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判别式为非负数.
六、一元二次方程与几何知识综合
例6(2009年黄石市)三角形两边的长是3和4,第三边的长是方程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4 B.12 C.12或14 D.以上都不对
分析:易得方程的两根,那么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排除不合题意的边,进而求得三角形周长即可.
解:解方程得:x=5或x=7.
当x=7时,3+4=7,不能组成三角形;
当x=5时,3+4>5,三边能够组成三角形.
∴该三角形的周长为3+4+5=12,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注意在求周长时一定要先判断是否能构成三角形.
例7(2010年兰州市)已知两圆的半径R、r分别为方程的两根,两圆的圆心距为1,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外离 B.内切 C.相交 D.外切
解:∵两圆的半径分别是方程的两根,
∴两圆半径和为5,半径积为6,半径差为 =1,即圆心距等于半径差,
∴根据圆心距与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可知⊙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内切.故选D.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