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篇神话故事

如题(不要那些耳熟能详的)国内的。。。。... 如题
(不要那些耳熟能详的)
国内的。。。。
展开
 我来答
百度网友7bcac14ae
2007-09-18 · TA获得超过86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0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57万
展开全部
黄帝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因养有猛兽熊,也称有熊氏。黄帝生性灵活,能说会道,道德情操高尚,被拥为西北方游牧部族的首领。他联合炎帝,打败由蚩尤九黎族的入侵,代神农统一部落联盟,成为“黄帝”首领。相传黄帝时期有许多创造和发明,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算数、医学等。历史上的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和“炎黄子孙”。

炎帝
神农氏便是传说中的炎帝。炎帝是中国的太阳神,又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传说他死于试尝的毒草药。

国语·晋语》四说:“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按照这个说法,黄、炎两族是从互通婚姻的少典氏和有蟜氏繁衍出来的。黄、炎两族最初居住在今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后来逐渐东移。黄帝族的迁徙路线偏北些,东渡黄河以后,沿着中条山、太行山的山边地带直到今冀北地区。炎帝族的迁徙路线稍偏南,顺着渭水和黄河两岸发展到今河南以及冀南、鲁东北一带。他们在迁徙过程中曾与所迁地区的土著部落发生过斗争,《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族曾经“北逐荤粥”,《逸周书·尝麦》说炎帝族和原居于鲁、豫一带的蚩尤族发生激烈冲突,并被蚩尤族打败。黄帝族应炎帝族的请求而与蚩尤族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蚩尤族曾和少昊族关系密切,所以黄帝族亦和处于东方的太昊、少昊两族作战,并赢得胜利。

黄帝族打败蚩尤族以后,和太昊、少昊两族修好关系,在中原地区扩大了影响,但炎帝族却图谋与之争夺在各个部落间的主导地位,于是黄帝便“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①。阪泉之战先后进行了三次,炎帝族战败并归服了黄帝。此后,黄帝族与炎帝族联合,在我国广大的中原地区占据了主导地位,影响日益广泛。

新石器时代后期,黄帝族的影响更加扩大。战国、秦、汉期间,人们对黄帝族的发展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司马迁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在《史记·五帝本纪》里叙述了这样一个系统:我国上古时代,人名、族名和地名常常合而为一。上面这个系统里的名称绝大多数都不应当视为某一个人的名字,而应当作为族名来认识。相传黄帝25子,实即由黄帝族繁衍出来的25个氏族。我国古代文献里,几乎众口一辞地盛赞黄帝的巨大影响,很可能在那个时代已经形成了以黄帝族为核心的部落联盟。在我国上古时代的历史中,黄帝、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被尊称为五帝,是最有影响的部落联盟首领。

大约在四千多年以前,我国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住着许多氏族和部落。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帝部落、炎帝部落以及蚩尤部落。黄帝部落的发祥地在陕西北部,后来向东北迁徙,最后定居在河北涿鹿附近。炎帝部落的发祥地在陕西渭水中游一带,其东迁路线是沿着渭水东下,顺着黄河南岸到达山东。蚩尤部落的活动范围大致是北自山东南部,西至河南东部,西南至河南南部,南至安徽中部,东达海边。
炎帝部落东迁的结果,是在山东、河南一带与原居住在这一地区的蚩尤部落相遇,发生了冲突。经过长期的斗争,炎帝部落被打败,逃往河北涿鹿投靠黄帝部落。这两个部落联合起来与蚩尤在涿鹿进行了大战,蚩尤败后逃到冀州一带,被黄帝部落杀死。这就是史书上有名的“涿鹿之战”。
关于这次大战,有许多神话式的传说。据说黄帝平时驯养了熊、罴(音pí)、貔(音pí)、貅(音xiū)、貙(音chū)、虎六种野兽,打仗时把这些猛兽放出来助战。有人认为,传说中的六种野兽实际上是以野兽命名的六个氏族。蚩尤的兵士虽然凶猛,但是遇到黄帝和炎帝强大的同盟军队,也抵挡不住,纷纷败逃,黄帝带领兵士乘胜追杀。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助战,一时间天昏地黑,浓雾迷漫,狂风大作,雷电交加。黄帝也不甘示弱,请天女帮助,驱散了风雨,终于打败了蚩尤。也有一种传说,说是蚩尤用妖术制造了一场大雾,使黄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黄帝用“指南车”来指引,带领兵士,依着蚩尤逃跑的方向追击,结果把蚩尤捉住杀死。
战后,黄帝对蚩尤部落采取了安抚政策,这样留在北方的蚩尤部落成员就加入了炎黄部落。不久,炎、黄为争做霸主,也发生了冲突,大战于阪泉(今河北涿鹿县东南的蚩尤村),炎帝被打败,这就是“阪泉之战”。战后,炎帝部落彻底归服了黄帝,加上蚩尤部落留在北方的成员,进一步结合起来。黄帝在今涿鹿县矾山镇建起历史上最早的一座都城--黄帝城(遗址今仍保留)。
涿鹿和阪泉两次大战后,炎黄后裔从河北一带向南发展,打败了其他部落,一直进到黄河流域一带定居下来。中原地区的那些原来不同祖先的居民,不管是炎黄蚩部落的后裔,还是夷人、羌人部落的后裔,都自认为是黄帝子孙,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共同繁衍,互相融合,共同组成了我国中原地区的远古居民,自称“华夏族”。西初周年,周公营建洛邑,称之为“中土”,而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又是华夏族,所以古代人称为“中华”。后来,由于华夏族和其他各族的不断融合,“中华”逐渐成为代表整个中国的名称,中华民族成为我国各民族的总称。“炎黄子孙”随之带有更广泛的含义,成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共同称谓。

三皇神农尝百草
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黎民百姓靠打猎过日子,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兽越打越稀,人们就只好饿肚子。谁要生疮害病,无医无药,不死也要脱层皮啊!

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头。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四天,他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随州历山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他们走哇,走哇,腿走肿了,脚起茧了,还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一个地方。只见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奇花异草,大老远就闻到了香气。神农他们正往前走,突然从峡谷窜出来一群狼虫虎豹,把他们团团围住。神农马上让臣民们挥舞神鞭,向野兽们打去。打走一批,又拥上来一批,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兽都赶跑了。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一条条一块块伤痕,后来变成了皮上的斑纹。

这时,臣民们说这里太险恶,劝神农回去。神农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说着领头进了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脚下。

这山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溜光水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臣民们又劝他算了吧,还是趁早回去。神农摇摇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打主意,想办法。后来,人们就把他站的这座小山峰叫“望农亭”。然后,他看见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过来。神农灵机一动,有了!他当下把臣民们喊来,叫他们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来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搭到山顶。传说,后来人们盖楼房用的脚手架,就是学习神农的办法。

神农带着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顶了,嘿呀!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色各样,密密丛丛。神农喜欢极了,他叫臣民们防着狼虫虎豹,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为了在这里尝百草,为老百姓找吃的,找医药,神农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几排冷杉,当做城墙防野兽,在墙内盖茅屋居住。后来,人们就把神农住的地方叫“木城”。

白天,他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着火光把它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臣民们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们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嘴里嚼嚼,喂到他嘴里。神农吃了灵芝草,毒气解了,头不昏了,会说话了。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草能起死回生。臣民们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了,都劝他还是下山回去。他又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说罢,他又接着尝百草。

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还是用木杆搭架的办法,攀登上去。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叫臣民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

神农尝完百草,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医病的草药,来到回生寨,准备下山回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见了。原来,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长成了一片茫茫林海。神农正在为难,突然天空飞来一群白鹤,把他和护身的几位臣民,接上天廷去了。从此,回生寨一年四季,香气弥漫。

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把神农升天的回生寨,改名为“留香寨”。后来人们把神农与伏羲、女娲合称为“三皇”。

炎帝生于姜水,故姓姜,出生时是人身牛首。一天炎帝在九龙泉沐浴后,头上的牛角隐去,而且天资更加聪颖,后来做了姜氏部落的首领。炎帝在常羊山下、姜水之畔,始做耒耜(一种像犁的农具),降牛耕田,教民稼穑,发展了原始农业,创立了以原始农耕为代表的姜炎文化。因此被尊称为“农业之神”。炎帝还是创立中国医学的先驱。炎帝为了给先民疗疾治病,曾遍尝百草,这就是流传民间的神农氏尝百草的传说。据说炎帝采药尝草、研究医药期间,曾一日遇七十毒,140岁那年,他上天台山采药,误尝小狼毒(俗称断肠草)而为民捐躯。后人于是根据他对草药的长期研究整理出中医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炎帝也因此被尊称为“神农氏、医药之神”。至于炎帝为什么被称为“太阳之神”,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炎帝得到丹雀鸟送来的嘉禾后,开始教民稼穑,但因不懂阴阳有差,种下后,禾苗只开花不结果。于是炎帝便乘骑五色鸟不远万里飞临东海,经过千辛万苦,最后终于从东海抱回了太阳,从此大地便五谷丰登。
天钩月窟
2007-09-17 · TA获得超过6044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16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32万
展开全部
水神共工,是炎帝玄孙祝融的儿子。他人脸、蛇身、红发,驾黑龙,管理和控制著占大地面积十分之七的海洋、江河、湖泽。

颛顼继黄帝登上帝位后,施行绝天地通的治理方略,搞得众神没有一点自由,地上的人们也怨声载道。共工起而造反,向颛顼宣战。双方大战於不周山。这不周山乃是当年女娲补天斩龟腿所立的四根天柱之一。没日没夜地厮杀了十几天后,共工之军渐渐不支。共工此时已杀红了眼睛,他怒吼一声,一头向不周山撞去。只听得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不周山折断了! 顷刻之间,西北边的天空因失去支撑而倾斜下来,日月星辰迅速地向著西方滑落,同时,东南的地表也因巨大的震动而塌陷下去,百川之水顺势向东南奔流,宇宙从此改观,形成了日月星辰运行的轨道和百川归海的地势。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