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生物试题高一必修一单元测试4-6答案 5

 我来答
119418791
2011-12-22
知道答主
回答量:2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4万
展开全部
文体   “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既可以发表议论, 也可以记事, 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   《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如“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爱莲说》、《马说》、《捕蛇者说》、《师说》、《黄生借书说》就属这一文体。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韩愈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他是中华五圣之首——文圣,是继孔孟之后又一伟大的文学家。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阱下石”(同落井下石,此为另一写法)、“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诗力求险怪新奇,雄浑而重气势。
生平年表
  唐贞元二年(786年)韩愈十九岁,怀着经世之志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一连三次均失败,直至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进士考试才考取。按照唐律,考取进士以后还必须参加吏部博学宏辞科考试,韩愈又三次参加吏选,但都失败;三次给宰相上书,没有得到一次回复;三次登权者之门,均被拒之门外。   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韩愈二十九岁,受董晋推荐,出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这是韩愈从政开始。韩愈在任观察推官三年中,边指导李翱、张籍等青年学文,边利用一切机会,极力宣传自己对散文革新的主张。   贞元十六年冬,韩愈第四次参吏部考试,第二年(801年)通过铨选。这时期写的《答李翊书》,阐述自己把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古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张,这是韩愈发起开展古文运动的代表作。这年秋末,韩愈时年三十四岁,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韩愈步入京师政府机构任职开端。任职四门博士期间,积极推荐文学青年,敢为人师,广授门徒,人称“韩门第子”。贞元十九年(803年)写了名作《师说》,系统提出师道的理论。   贞元十九年冬,韩愈晋升为监察御史,在任不过两个月,为了体恤民情,忠于职守,上书《论天旱人饥状》,因遭权臣谗害,贬官连州阳山令。韩愈三年任职阳山令,深入民间,参加山民耕作和鱼猎活动,爱民惠政德礼文治,《新唐书·韩愈传》因此特书“有爱于民,民生子以其姓字之。” 在阳山令任上,一大批青年慕名投奔韩愈门下,与青年学子吟诗论道,诗文著作颇丰,今见之《昌黎文集》有古诗二十余首,文数篇。此时构思并开始著述的《原道》等篇章,构成韩学重要论著“五原”学说,这是唐宋时期,新儒学的先声,其理论建树影响巨大。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年夏秋之间,韩愈离开阳山,八月任江陵法曹参军。元和元年(806年)六月,韩愈奉召回长安,官授权知国子博士。元和三年(808年),韩愈改真博士。元和四年,改授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兼判祠部。是年冬被降职调为河南令,以后相继任职方员外郎、国子博士。   元和八年(813年),晋升为比部郎中史馆修选,完成《顺宗实录》著名史书编写。元和九年(814年),韩愈任考功郎中知制诰,第二年晋升为中书舍人。元和十二年(817年),协助宰相裴度,以行军司马身份,平定淮西乱,因军功晋授刑部侍郎。   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皇帝派遣使者去凤翔迎佛骨,京城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将佛骨 “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宪宗得表,龙颜震怒,要处以极刑。幸宰相裴度及朝中大臣极力说情,免得一死,贬为潮州刑史。韩愈任潮州刑史八个月,概括说来:驱鳄鱼、为民除害;请教师,办乡校;计庸抵债,释放奴隶;率领百姓,兴修水利,排涝灌溉。千余年来,使潮州成为具有个性特色的地域文化,潮州地区成为礼仪之邦和文化名城!   元和十五年(820年)九月,韩愈诏内调为国子祭酒。长庆元年(821年)七月,韩愈转任兵部侍郎,第二年,单身匹马,冒着风险赴镇州宣慰乱军,史称“勇夺三军帅”,不费一兵一卒,化干戈为玉帛,平息镇州之乱。九月转任吏部侍郎。   长庆三年(823年)六月,韩愈晋升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京兆之地称复杂难理,在韩愈整治下,社会安定,盗贼止,米价不敢上。后相继调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   长庆四年,韩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韩愈的思想
  韩愈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这些复杂矛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韩愈在文学上倡导“古文运动”,提倡散文,后人称他为古文运动的领袖。他的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鲜明简练,新颖生动,有着极高的成就。韩文分论说、杂文、传记、抒情四类。他的论说文多以名儒道反佛教为主要内容,逻辑性强、观点鲜明、锋芒毕露,能体现他的文风。他的小品文笔锋犀利、形式活泼。韩愈的传记文继承《史记》传统,叙事中刻画人物,议论、抒情妥帖巧妙。他的抒情文中的《祭十二郎文》又是祭文中的千年绝调,文章结合家族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悼念亡侄的悲痛,感情真实,恰如唱歌当哭,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传世名言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治学名联)   ·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听颖师弹琴》)   ·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原毁》)   · 亲之割之不断,疏者属之不坚。   ·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送孟东野序》)   · 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事业无穷年。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师说》)   ·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   ·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说》)   ·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 圣人无常师。 (《师说》)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师说》)   ·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调张籍》)   ·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原道》)
编辑本段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yú)。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yú)!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dān)。郯(tán)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pán),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编辑本段注释
  [1]学者:求学的人。   [2]所以:用来。。。的。   [3]道:指儒家孔子、孟轲的哲学、政治等原理、原则。可以参看本书上面所选韩愈《原道》。   [4]受:通“授”。传授。   [5]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可 以参看本书下面所选韩愈《进学解》中所述作者治学内容。   [6]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语本《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认为自己并非这样。韩愈则进一步明确没有生而知之的人。   [7]其为惑也: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   [8]乎:于   [9]闻道:语本《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闻,听见,引伸为懂得。道:这里作动词用,学习、从师的意思。   [10]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之,即以之为师。   [1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庸,岂,哪。知,了解,知道。年:年龄   [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意思是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   [13]师道:以师为道。即学道。道,这里有风尚的意思。   [14]出人:超出(一般)人。   [15]犹且:尚且   [16]众人:普通人。   [17]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18]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19]惑矣:(真)糊涂啊!   [20]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21]句读(dòu逗):也叫句逗。古代称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句号为圈,逗号为点。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 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逗的教学。读,通“逗”。   [22]或师焉,或不(fǒu)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请教老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却不问老师。“不”同“否”。此句翻译时应注意交错翻译,详见下文翻译。   [23]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句读之不知)倒要学习,大的方面(惑之不解)却放弃了。   [24]巫医:古代用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药物医治疾病为业的人,连称为巫医。《逸周书·大聚》有关于“巫医”的记载。《论语·季氏》:“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视为一种低下的职业。   [25]百工:泛指手工业者。   [26]相师:互相学习。   [27]族:类。   [28]相若:相象,差不多的意思。   [29]位卑则足羞:(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   [30]谀(yú):阿谀、奉承。   [31]复:恢复。   [32]君子:古代“君子”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这里用前一种意思,相当于士大夫。   [33]不齿:不屑与之同列,表示鄙视。 齿,原指年龄,也引伸为排列。幼马每年生一齿,故以齿计马岁数,也以指人的年龄。古人常依年龄长少相互排列次序。本句反映封建阶级的传统偏见。   [34]乃:竟   [35]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语气词,起加强反问语气作用。   [36]圣人无常师:《论语·子张》:“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夫子,老师,指孔子。子贡说他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呢!   [37] 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一带)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少皞(hào浩)氏(传说中古代帝王)时代的官职名称。   [38]苌(cháng)弘:东周 敬王时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师,乐师。   [39]老聃(dān丹):即老子,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向他请教礼仪。   [40]三人行句: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1]不必:不一定。   [42]术业有专攻: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各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   [43]李氏子蟠:李蟠(pán盘),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44]六艺经传(zhuàn):六艺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注解经典的著作。   [45]不拘于时:不被时俗所限制。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46]余嘉其能行古道:嘉:赞许   [47]贻:赠送
编辑本段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求老师指教,那成为疑难的问题,终究得不到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比我多,我也跟从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或是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流传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这个原因的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这是糊涂的!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道断句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句读)要学习,大的方面(解惑)却丢弃,我没见到他聪明在哪。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所看不起的,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也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多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有贤能,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研究,只是像这样罢了。   李氏的儿子蟠,年纪十七岁,爱好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受时代风气的影响,不以从师学习为耻,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履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编辑本段字词整理
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讲授   2.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表否定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读,通"逗”,阅读中的断句
一词多义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擅长某种技术的人)   ③吾师道也:(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 拜师)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 老师)(者也判断句)   【之】   ①择师而教之: (代词,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 (结构助词,这)   ③古之学者: (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 (宾语前置标志)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助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⑦士大夫之族:(这些人)   ⑧古之圣人:(的)   ⑨师道之不复:(主谓间,无义)   ⑩吾从而师之:(代词,他)   1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翻译为“这些”)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指示代词,那(些) )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   ⑦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强调,真是;表反问,难道)   【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道】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乎】   ①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于】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 (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传】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动词,流传)   ③六艺经传:(名词,传文)   【无】   ①孰能无惑:(没有)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论)
词类活用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2.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3.吾师道也:师,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   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名词活用作动词:不如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形容词作名词,圣:圣人,愚,笨拙的人   6.则耻师焉: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7.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8.吾未见其明也: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   9.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盛,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10.君子不齿:齿,表并列。
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3.吾从而师之---从而----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4.无贵无贱---无---古:不论;不分 今:没有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古:风气 今:道理   6.句读之不知---读---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8.圣人无常师---常---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平常的   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10.年十七,好古文---古文---古:秦汉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11.今之众人---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多数人   12.小学而大遗---小学---古:小的方面学习了 今:初级正规教育学校。
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介词结构后置   学于余。   耻学于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人非生而知之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省略句   则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被动   不拘于时   所字结构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重点背诵句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编辑本段背景
  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作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主张“文以载道”,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编辑本段解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