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剧的京白和韵白怎么区分?
京白:节奏感很强,在一定音高上走动的朗诵体道白。
韵白:大致有一个基本的旋律线条,并与唱腔的调高相适应,比话白离唱更近些。
在京剧传统剧目中,作者、导演与演员都习惯性地把剧中人物,按社会地位的不同,分为三、六、九等。身份卑微的人物大都说京白,有身份的大人物大都道韵白。
从行当上说,彩旦说京白,花旦、丑角以说京白为主,小生、青衣、老旦都说韵白,花脸大都说韵白。个别时候因剧情需要也有例外现象。
其他剧种按其方言不同都有相应的话白,如昆曲的话白都使用“苏白”。在戏曲中念白只要不上韵,就是话白,话白就是指地方白话,与当地方言一致。
扩展资料:
京剧的其他唱腔:
常见剧目中,有《四郎探母》,杨延辉唱的“未开言不由人泪流满面”就是老生的“西皮导板”,铁镜公主唱的“夫妻们打坐在皇宫院”就是青衣的“西皮导板”。
西皮导板用来起头大量的唱段,比较常用。诸如此类的还有该剧中杨宗保唱的“杨宗保在马上传将令”是小生的西皮导板。
《铡美案》中包拯唱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是净行的西皮导板,《打龙袍》中国太唱的“龙驹凤辇进皇城”则是老旦的西皮导板。
西皮导板种类虽然繁多,可过门基本类似,只要听熟了过门就知道演员要开唱什么板式了。如果同一出戏中导板太多,琴师会多用不同的花过门伴奏,以免产生听觉疲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京剧
中古汉语所谓“华夏正音”即“中州-金陵音”(洛阳-南京音),这是《切韵》确立的。后世《唐韵》《集韵》《平水韵》皆遵循《切韵》的声韵调系统。“韵白”的声、韵系(声母系统、韵母系统)也遵循这个系统,但是声调接近于湖北官话,即形成所谓“中州音湖广韵”。
昆曲的韵白就是“中州音”,没有所谓湖广韵,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