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什么

 我来答
1h3s1w4
高粉答主

2019-08-29 · 喜欢看电影,爱剪辑影视片段
1h3s1w4
采纳数:5 获赞数:1477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土地经营规模小,农户生产效益低

在农村,目前大都按人口或劳动力平均分配土地,这种方式虽能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但是形成了分散、细碎、小规模的土地经营方式。

这种以农户为基本单位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与市场经济要求的大规模集约化经营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

据测算,每个农村劳动力耕种15亩以上土地,收益才可以超过务工收入,但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再加上主要农产品价格不合理,粮食价格有下跌趋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直线上升,农民负担增长速度超过收入增长速度。

2、农地非农化问题严重,耕地数量、质量均有所下降,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六五”期间,我国净减少耕地235万公顷,年均减少47万公顷;“七五”期间,全国净减少耕地123万公顷,年均减少25万公顷。

今后30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居住、工业乃至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耕地;同时,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实施也将减少耕地2113.67万公顷。此外,每年因水土流失的耕地面积也有4541万公顷。

3、不合理、违法用地严重

在发展小城镇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往往用行政化的办法来推动,小城镇建设规模过大,在蚕食耕地的同时又没有发挥出城市化的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对农村目前存在的土地问题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但各地对“路边店的整治”、对在“耕地上建砖瓦窑厂”及乡镇企业所占耕地等诸多问题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理手段和措施。

4、违法兴建和超占宅基地现象突出

随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兴建攀比之风在广大农村盛行,导致居民点周围良田被人为蚕食。

未批先建、少批多占现象十分突出。有的农户为了自家方便,打围墙,搭猪圈,也有的在门前屋后建厢房或附属设施,妨碍了左邻右舍的交通及通风透光。

更有甚者无限制地占用耕地,想方设法在地理位置好的地段建房,形成了原住宅无人居住又无法复垦的“空心村”。

扩展资料:

为更合理利用土地、优化产业布局,必须进行土地利用的调查,也就是要对土地资源进行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的调查。

自然属性调查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划分土地类型,着重土地的自然综合特性,调查土地的数量、质量和分布规律及其分异、演化的动态过程。社会经济属性调查涉及土地利用现状、土地生产水平、土地利用的合理性等。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包括土地的现实生产力和潜在生产力。对土地的调查研究首先从土地类型研究人手。对土地利用的调查着重于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两方面。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最基础的一项工作,也是地籍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必须建立在准确完整的土地利用调查基础上。

土地利用调查也是实现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中心环节,所以说这是一项科学性、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要弄清土地利用状况的各种特征及规律,摸清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质量及分布格局,并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自然环境特点、土地利用结构、开发程度、利用水平等,分析现状土地利用的存在问题。

着重了解土地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结构,提出今后一定阶段土地合理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应具有现势性,因此,应对调查结果不断补充更新,并开展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目前全国开展的县级1:1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建库工作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更新提供了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土地利用的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地利用调查

可爱的zzz圣
高粉答主

2015-04-01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91%
帮助的人:4720万
展开全部
一、我国土地开发利用中的生态问题及其成因

土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可是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却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污染和破坏,土地不合理利用产生的问题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发展。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末我国人口总数达13.07亿,平均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36人,超过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然而,根据《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我国的耕地数量只有18.31亿亩,人均只有1.40亩,大约为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加上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面积大,后备土地资源潜力不足,特别是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目前我国土地资源已利用的达到100亿亩左右,占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还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难以利用的沙漠、戈壁、冰川以及永久积雪、石山、裸地等。宜开发为耕地后备土地资源的潜力不大,在大约5亿亩的宜农后备土地资源中,可开发为耕地的面积仅约为1.2亿亩。现在可利用土地也已遭到不同程度的严重污染,我国的土地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已存在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

1.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在地球生态环境中,土地因素的恶化最为严重,过度砍伐森林和对土地的超负荷利用,使全球都在面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和地力减退等生态环境问题。土地生态环境正面临着恶化范围不断扩大、程度加剧、危害加剧的局面,具体表现在水土流失和盐碱化严重、草地和森林不断退化、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目前,我国沙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到174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国土面积的18.13%,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多亿元;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08%,需要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盐碱化土地面积约9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9.38%;土地荒漠化的速度也远远超过治理的速度,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仍以每年2469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 [1];由于水土流失、贫瘠化、次生盐碱化和土壤酸化等原因,已造成40%以上耕地土地地力减退。

(2)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失控,结构失衡,浪费土地的现象严重。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导致建设用地过快增长,城乡建设和生产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05年当年新增建设用地427.4万亩,比上年增加6% [2];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不仅表现在工业、商业、居住用地比例不合理,而且表现在行业内部不合理,有限土地不能有效配置,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3)耕地数量急剧减少。耕地减少的原因在农业内部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损毁所致。另一类则是非农业建设占地所造成的耕地永久性流失,特别是很多开发建设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造成农民失地严重,比如盲目圈地建设开发区,农村宅基地严重超标等。2005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18.31亿亩,比上年度净减少542.4万亩,全国人均耕地降为1.4亩;2005年减少的耕地面积中,建设占用318.2万亩,灾毁耕地80.2万亩,生态退耕585.5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8.5万亩,4项共减少耕地1002.4万亩,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460万亩,支出大于收入,耕地净减少542.4万亩。

(4)环境污染和污水灌溉导致土壤污染和破坏。土壤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生活、农业和交通。在工业方面,特别是近年来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由于其分布广、资金技术缺乏,大量污染物质随“三废”排入河流、农田。目前,我国每年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均在200亿吨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累计堆存量超过65亿吨,占地5万多平方千米,还有堆存的大量城市生活垃圾,不但占用了大量土地,也对水体和土壤等产生了污染,甚至发生了十分严重的污染事件;工业所排放的废气、烟尘等所引发的酸雨,也直接或间接的污染了大片土地。另外,我国长期以来大部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道或灌溉系统,且在一些水源不足的地区甚至直接引用污水灌溉农田,不少污灌区已发现重金属在表面土积累。农业方面,大量的不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直接或间接地污染土壤,进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最终随食物链进入人体。此外,矿产的开采,尾矿的不合理堆积,也会直接或间接地破坏大量的土地。

上述问题的产生与人们在开发利用中过度重视土地的经济价值或市场价值而忽视土地作为生态服务系统的价值是分不开的。土地资源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不仅为人类提供直接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还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

2.土地开发利用中忽视土地生态价值的成因

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实质上是互相影响又互相制约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土地是各种陆地生态系统的载体,生态系统类型在土地利用中表现为土地利用类型 [1]。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引起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种类、面积和空间位置的变化,即导致了各种生态系统类型、面积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由于土地开发利用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导致土地利用类型减少了土地的生态价值,很多土地类型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生态服务功能,出现了生态问题。在我国,影响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因素主要有:

(1)经济原因

土地利用变化是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与资源的一种最为显著的表现形式,人类面临的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其深层次原因都与土地资源利用有关,比如我国的华北北部、东北北部和西北地区,由于滥垦草原、过度放牧,导致不少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导致土地生产能力大大降低,甚至完全丧失生物生产力,因此,不同区域层次的土地利用方式是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而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的变化则是受社会经济结构变化驱动的。在社会经济结构中,驱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人口密度、经济密度、人均粮食等,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响应指标是建设用地、耕地和牧草地,建设用地和耕地是互为消长的关系,建设用地增长过快,比如导致耕地数量减少 [2]。受社会经济结构驱动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必然反映在生态环境状况上,所以导致土地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原因。而多年以来,我国单纯消耗资源和追求经济数量增长的发展模式已经大大改变了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其中土地生态恶化最为严重,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引发的沙尘灾害已经威胁到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

(2)法律原因

任何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都与其所有权和使用权有关,土地资源也不例外。因此,在开发利用土地过程中,依靠法律来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整和规范各方在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中的社会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实行的是土地国家和集体所有的二元所有制结构,在现实生产生活中,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状况,必然导致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给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必须借助政策措施和法律强制,规范利益各方在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把土地开发利用及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树立全社会关心爱护土地资源,自己维护生态环境的风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一只大熊与小兔
2012-10-15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7万
展开全部
目前土地开发利用中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大面积土地质量退化;二是土地浪费,优良耕地减少。前者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以及土地污染等;后者是指土地利用不合理,乱占滥用耕地等。主要有:(1)水土流失严重。毁林、毁草开荒和不适当地樵采、放牧,破坏了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这是当前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工矿、交通及其他大型工程日益增多,建设中不注意水土保持,也造成水土流失加重。(2)土地沙化在扩展。土地沙化是指由于植被遭到破坏,地面失去覆盖后,在干旱和多风的条件下,出现风沙活动和类似沙漠景观的现象。(3)土地次生盐渍化面积较大。(4)次生潜育化水稻土面积在扩大。(5)耕地肥力下降。(6)土地受污染和破坏。(7)城乡建设用地逐年扩大,占用了大量耕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导航教研室
推荐于2017-11-24 · TA获得超过2.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62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067万
展开全部
1、滥砍滥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
2、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导致的沙漠化;
3、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盐碱化;
4、不合理建设滥占耕地导致的大量农田丧失。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1-12-23
展开全部
分配不合理,不考虑可持续发展(随意占用或污染周边的农业及林业用地),缺少有效的沟通(与当地居民之间)、政府一人独大,无长远规划。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9)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您可能需要的服务
百度律临官方认证律师咨询
平均3分钟响应 | 问题解决率99% | 24小时在线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16097人正在获得一对一解答
石家庄麦田守望1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天津金色童年5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合肥云端漫步2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还有疑问? 马上咨询36540位在线律师,3分钟快速解答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