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从哪一天开始
数九是从冬至那天之后开始算起的。
冬至后即开始“数九”,俗称“交九”,意味进入到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所谓“数九”,是指从“冬至”当天算起,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从“一九”数到“九九”,冬寒就变成春暖了。
民间广为流传的冬至“九九消寒歌”,俗称“九九歌”,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同时也表述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
扩展资料:
冬季防寒尤需重视,寒为冬令主气。寒邪属阴邪,易伤阳气,可导致机体新陈代谢减弱,出现手足不温、畏寒喜暖等阳气虚的表现,引发许多疾病或使旧病复发加重。因此,在穿衣和居家等方面要有足够的防寒保暖措施。
但“暖”不等于“热”,冬季室温以20℃-23℃最为适宜。室内温度太高,外出时容易感冒,反而不利于健康。冬至外出时应特别注意头和脚的保暖;入夜睡前更应该用热水泡脚。
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严冬时节,还要注意老年人的低体温。低体温是以35℃为界,低于35℃者为体温过低。老年人体温过低时可以用温热水给病人洗擦四肢,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体温。
冬季饮食要注意“三多三少”,即多吃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少吃糖类、脂肪、盐分含量高的食物。饮食忌辛辣燥热,谷、果、肉、蔬菜要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冬至大如年 数九过寒冬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今日冬至 “数九寒天”开始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真正的“数九寒天”来啦!冬至养生从搓手、泡脚开始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所谓“数九”,是指从“冬至”当天算起,九天为一个单位,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从“一九”数到“九九”,冬寒就变成春暖了。
关于数九的说法比较多,现在大家都是按照冬至这天就开始算是数九的第一天,然后就开始进九。还有一种说法是,冬至逢壬才数九,这个就不是从冬至这天开始算了,而是要从冬至这天起逢第一个壬日开始算是进九,然后以此类推。从冬至这一天算进九其实就是为了方便,并不正确,正确的算法还是应该是从第一个壬日算起。
数九,这种说法是依据农时推算出来的,是农耕社会根据天气征兆总结出来的经验,数九的习俗主要是起源自北方地区,数九寒天也就是指三九四九的时候,从数九开始,天气开始变得越来越冷,到了三九四九,就是北方冬季最冷的时候,所以有三九四九冻死猪狗的说法,看见北方的寒冬是多么的冷!
冬至是北方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这一天是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从这一天过后白天就开始逐渐变长,有种说法是过了冬至线一天长一线。所以冬至这一天是很重要的,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北方冬至这天要吃饺子,我们西北地区更是讲究吃个羊肉饺子,冬日进补嘛!虽然在南方也有数九的说法,但是由于气候原因,南方的四九要比三九冷一些,如果说北方冬天是下雪和结冰,那么南方的冬天就是起雾,下雨,所以进九之后的天气变化还是在北方更明显。
数九开始,北方就进入了漫长的冬季,从数九的第一天起,每九天算是一个“九”,北方人民要熬过九个九天,才能迎来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节,不过北方的数九寒天里也并不都是苦寒,春节也在其中,大家红红火火的过起春节,在忙忙碌碌中就迎来了春天!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此时春已深矣!
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农历“冬至”开始。
数九
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逢壬日开始。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但是在南北朝时却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数九习俗
以“九九歌”最为广泛和悠久。这些歌谣巧妙地利用自然界的物候现象,生动反映九九中的天气变化规律。就我国多数地区而言,二九过完时,天气并非最冷,而只是“一九二九,伸不出手”。四九完时,差不多是“大寒”节气了,所以说“三九四九,冻死猫狗”。五九以后,大地渐渐回春,天气由冷渐暖,故“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八九,单衣行走”。到了九九,已是“惊蛰”节气,所以“九九闻雷,响声持久”。
清代出现了“写九”的习俗。“写九”的文化味也是很浓的,往往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或“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九字(繁体),先双钩成幅,从头九第一天开始填写(类似书法练习中的“描红”)。用粗毛笔着黑色,每字九笔,每笔一天,九字填完正好八十一天。有意思的是,每天填完一笔后,还要用细毛笔着白色在笔画上记录当日天气情况,所以,一行“写九”字幅,也是九九天里较详细的气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