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

 我来答
z6165008
推荐于2019-11-08 · TA获得超过18万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345
展开全部

一、归纳起来,“免、抵、退”税的计算可分为四个步骤:

(1)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末留抵税额

若应纳税额为正数,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则仍应交纳增值税;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未抵扣税额,则有资格申请退税,但到底能退多少,还要进行计算比较。

(2)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相关会计处理为:

根据“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计算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公式为: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

(4)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1、若应纳税额为零或正数时,即:没有留抵税额,当期应退税额为零;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全部作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相关会计处理为: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有留抵税额时,则可以免抵退税额为限享受退税:

(1)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

相关会计处理(根据税务局“免抵退审批通知单”)为:

借:应收补贴款 -出口退税  (与通知单上所载“应退税额”一致)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与通知单上所载“免抵税额”一致)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与通知单上所载“免抵退税额”一致)

(2)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可全部退税,则:当期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0。

相关会计处理为:

借:应收补贴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应收补贴款”所对应的金额,才是真正的退税,根据“当期应退税额”的计算过程可得知,退的是期末未抵扣完的留抵进项税额。

应收补贴款科目在会计上属于过渡科目,不应结转利润,待补贴款到账后,该科目余额自然归零。

由此可见,“出口退税”贷方专栏核算的是“当期免抵税额”与“当期应退税额”之和,即税法中规定的“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销售额*退税率)。

而出口货物实际执行的“超低税率”计算的“销项税额”被计入了“进项税额转出”贷方专栏。如果将该部分数额与“出口退税”贷方专栏数额相加,其实也就是内销情况下,应当交纳的销项税额。在内销情况下,增值税(销项税)应由购买方支付,但由于出口实行免税政策,购买方免于向销售方支付增值税款(这就是免税的结果),对此,国家以“出口退税”的办法进行补偿。在这个意义上讲,出口退税就相当于销项税,其目的就是用于进项税的抵扣,抵扣有余的部分则给予退还。

在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中,计算“当期免抵税额”主要是为了账务处理的需要。免抵税额即为“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科目的数额,如果不计算出免抵税额,在财务处理时将无法平衡。

擎天全税通
2025-08-06 广告
第一步、退税申报数据录入包括〈基础数据采集〉中的〈进货明细申报数据录入〉和〈出口明细申报数据录入〉。1、进货明细申报数据录入字段规则:关联号:将最小一笔业务(即对应的专用发票、报关单、核销单不能分割)编一个关联号,关联号为10位:第1位为贸...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擎天全税通提供
大狗快跑
2020-12-23
知道答主
回答量:7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3万
展开全部

出口退税账务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勤思考研
2015-12-09 · 10多年【心理学/教育学/汉硕】考研辅导
勤思考研
成立于2009年,目前公司以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汉硕考研专业课辅导为核心,以考研公共课辅导为支柱,紧紧依托自身优势,已成为一家集教育产品研发,教育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科技公司。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一、归纳起来,“免、抵、退”税的计算可分为四个步骤:
  (1)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末留抵税额
  若应纳税额为正数,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则仍应交纳增值税;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未抵扣税额,则有资格申请退税,但到底能退多少,还要进行计算比较。
  (2)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相关会计处理为:
  根据“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计算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公式为: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
  (4)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1、若应纳税额为零或正数时,即:没有留抵税额,当期应退税额为零;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全部作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相关会计处理为: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有留抵税额时,则可以免抵退税额为限享受退税:
  (1)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
  相关会计处理(根据税务局“免抵退审批通知单”)为:
  借:应收补贴款 -出口退税 (与通知单上所载“应退税额”一致)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与通知单上所载“免抵税额”一致)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与通知单上所载“免抵退税额”一致)
  (2)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可全部退税,则:当期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0。
  相关会计处理为:
  借:应收补贴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应收补贴款”所对应的金额,才是真正的退税,根据“当期应退税额”的计算过程可得知,退的是期末未抵扣完的留抵进项税额。
  应收补贴款科目在会计上属于过渡科目,不应结转利润,待补贴款到账后,该科目余额自然归零。
  由此可见,“出口退税”贷方专栏核算的是“当期免抵税额”与“当期应退税额”之和,即税法中规定的“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销售额*退税率)。
  而出口货物实际执行的“超低税率”计算的“销项税额”被计入了“进项税额转出”贷方专栏。如果将该部分数额与“出口退税”贷方专栏数额相加,其实也就是内销情况下,应当交纳的销项税额。在内销情况下,增值税(销项税)应由购买方支付,但由于出口实行免税政策,购买方免于向销售方支付增值税款(这就是免税的结果),对此,国家以“出口退税”的办法进行补偿。在这个意义上讲,出口退税就相当于销项税,其目的就是用于进项税的抵扣,抵扣有余的部分则给予退还。
  在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中,计算“当期免抵税额”主要是为了账务处理的需要。免抵税额即为“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科目的数额,如果不计算出免抵税额,在财务处理时将无法平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天海湘
推荐于2017-11-18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2万
展开全部
  出口退税会计分录
  具体分录:
  一、 根据开具的出口发票:
  借:应收帐款---国外客户, 14400*7.9956(当日汇率)=115136.64
  贷:产品销售收入115136.64

  假设是退税率为13%的产品:还要转出未退部分:
  借:产品销售成本 0.04*115136.64=4605.47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605.47

  二、根据计算的应退税额: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三、收回账款: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贷:主营业务收入
  四、收到退税:
  借:银行
  贷:应收补贴款款--出口退税

  五、还有4%(或更多比例如退税9%的,要转出8%)要转入成本:(如上一里的)
  借:产品销售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六、进项问题:
  计算应退税额、免抵税额,看销项=不=进项,如果+上留底+进项税额转出大于销项就退税,小于就交税。
  内销和外销一起算, 税金在一起算。
  例如:1、你这个月进项税金600,内销是800,出口退税是400,哪么就是800-600-400=-200,哪么你退税就是200;
  2、再比如你一笔出口销售是100000,
  1、借:应收账款-国外**客户 10w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10w,
  2、进项税额转出: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销售 10w*0.04 贷:应缴税金-增值税的进项税转出 10w*0.04
  3、然后,计算应退税:
  借:应收补贴款10w*0.13,
  贷:应缴税金-增值税-退税,10w*.0.13(或者是其他税率)
  4、收到国外货款后:
  借:银行存款10w美金*当月1日汇率
  贷:应收账款-国外**客户10w美金*当月1日汇率,
  5、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作如下计算。
  0-(17-13)-X=?,期末留抵税额为?元
  注:本期进项是x;0.是上期留底;17-13是本期进项转出;?是期末留抵税额。
  千万等着把出口做对了后,再报增值税,不然和增值税申报表对不起来,可是麻烦的很啊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