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展开全部
悬棺葬是古代一种比较奇特的葬式:在江河沿岸,选择一处壁立千仞的悬崖,用我们至今仍不知晓的方法,将仙逝者连同装殓他的尺棺高高地悬挂(置)于悬崖半腰的适当位置。葬地的形势各异,归葬的个体方式也略有差别:或于崖壁凿孔,椽木为桩,尺棺就置放在崖桩拓展出来的空间;或在约壁上开凿石龛,尸棺置入龛内;或利用悬崖上的天然岩沟、岩墩、岩洞置放尸棺……人死了,要找个归宿,要为失去灵魂的躯壳找一个妥当的安置办法,从这个意义上讲,悬棺葬和土葬、火葬、水葬、天葬等等葬式一样平常。然而,凝神屏息想想:一口沉甸甸的尸棺,一具冷冰冰的尸骨,怎么会“飞”到那高高的悬崖上?尸棺的主人是谁?我们有限的智慧还难以解读这用千年的沉默写下的寓言,梦魇中便无法逃避悬棺的阴影。有这样一侧铁闻:1933年,一位姓陈的地方官为了探究僰人悬棺的奥秘,雇用两名樵夫,从豆沙关的绝壁上掀下两具悬棺,其中一具运到昭通省立第二中学供考察、展览。未久,两名樵夫均意外惨死。翌年,一位大号熊廷权的赈灾的官员,公务之余,到省立二中参观,看了悬棺及棺木中遗骸,又询悉惨死的樵夫的故事,便有些坐不住了,对校长再三进言:“文王泽及枯骨,古人遗骸何当玩弄?请以礼瘗之”。校长只得将悬棺遗骸归葬。这位熊大人仍难以心安,又颤颤惊惊地写了一篇诔文:“霜凄凄兮露氵襄氵襄,风雨剥蚀兮日月迎将。翳何人兮骨骸坚强,胡不速朽兮恋此高岗。恶有报兮善有庆,毁棺露骸兮吾意凄惶。山之广大兮地厚无疆,以为宅兆兮永此潜藏。臻百福兮降百祥,千秋万岁兮无厉无殃”。敬鬼神而远之。
在云南,今昭通地区沿金沙江、白水江、关河流域的悬棺不说是绝无仅有,肯定是分布最多、最为集中的地区。就已知情况,盐津县的豆沙关、底坪、棺木岩、灵官岩,威信县的瓦石、石洞、永善县地黄华,不下10余处;岩桩、岩墩、岩龛、岩沟、岩洞等各种悬棺葬的形式一应俱全。尤其是豆沙关悬棺,保存最多、最完好,地势最险峻,被学者称为“上古遗存,天下奇迹”,“悬棺博物馆”。
豆沙关悬棺在盐津县豆沙乡石门村关河南岸的绝壁上,紧傍213国道。秦开“五尺道”、汉修南夷道、隋造偏梁桥阁、唐开石门道,都无一例外地选择豆沙关作为人滇的门户。“关津枢纽”,“南滇锁钥”,名不虚传。关河北岸,“五尺道”贵迹、石门关古城堡、唐贞元十年御史中丞袁滋册南诏题名摩崖,昭示着这里曾有过人文蔚起的繁荣。关河南岸,削壁腾立,参天而起,高达四五百米,悬棺就存放于绝壁半腰一工方形岩坎内。20世纪30年代调查有棺40多具,此后,或堕落入关河,或被好奇者、居心叵测者破坏,今仍存有10余具。远眺,在清淡得近乎透明的天穹下,在沉重得势将倾倒的绝壁的阴影中,尸棺累累,凌空悬置,确实会让人生出许多难以言喻的思绪,臆想出许多神魔怪异的故事,难怪熊大人要苦苦祈告“臻百福兮降百祥,千秋万岁兮无厉无殃”。
悬棺的主人,一般认为是春秋时期以前居住在今川南、滇东北一带的僰人人,故称“僰人悬棺”。可靠吗?1932年,几位昭通籍的学人曾对豆沙关悬棺进行考察,据当时留下的考察文字,棺内尸骸的头颅骨较今人硕大,手足骨亦较粗壮,也较长,推测身高在1.8-1.9米间。棺木用整根原木凿空成形,长约2米,高约50厘米,宽约41厘米,棺盖厚约41厘米。按木质纹理,似为杉木,形制古朴。参加考察的周梦云等认为“此物出自上古,绝非数百年前物。何以言之?史称,大禹死后,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见诸《孟子》矣。孟子又云:盖上世常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委之壑。今查置棺处所,河流下陷,足证当时河水必高,又且两岸多系水造成屋,知为上古大壑,毫无疑问”。同样在1932年前后,一位美国学者对威信长安的悬棺进行考察,也得出与周梦云大致相同的认识。如此说来,“僰人人悬棺”应该成为结论了。不然,著名的自然科学家陈一得又对周梦云和美国学者的判断提出质疑:首先,居住在今川南、滇东北一带的僰人,自春秋以来,或向滇西迁徙,或与汉族及其他民族融合,过早地结束了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的历史。也就是说,僰人生活的时代,在公元前250年以前。其次,如果豆沙关悬棺所在是因河流下陷而成数百米高悬崖,这个过程没有几千年恐怕不能完成。陈一得反诘:历二三千年之长久。“任何坚硬木质,日射水浸,鲜不化为齑粉?”更何言骨骼完整,棺木纹理清晰。不得不承认,陈一得的反诘是有道理的。事实上,查考史籍,较僰人晚近一千多年生活在这一带的白僚、仡佬等民族也有悬棺葬习俗。“殓死有棺而不葬,置于岩穴间,高者绝地千尺,或临大河,不施蔽盖”。元代李京《云南治略》、明代周汝成《炎檄纪略》于此均有记述。谁能说悬棺就不会是白僚、仡佬人的作品呢?
悬棺之所以让人有神秘、魔幻的感觉,成为所谓“千古之谜”,最根本的原因是:悬棺到底是怎样“悬”上去的?在一本叫做《朝野佥载》的书中,提出了一种假设:尸棺先抬到悬崖绝顶,再悬索缘桩往下放。证之于悬棺现场所见,此说难以成立。试想,悬棺多在悬崖的半腰,距顶甚远,且多置放于崖部面的凹陷处,怎么“往下放”?在另一本《岭表纪蛮》的书中,又提出了另一种设想:“筑土为台,运棺其中,事后台卸土撤,而棺乃独标岩际。”说的有些道理,同样以悬棺现场情况参证,其不可操作性就暴露了。还有一说,即前面提到的周梦云的论证,其可以质疑处已由陈一得先生提出来了。“千古之谜”,有些费解,但费解与神魔不是一回事。
古代先民为什么对悬棺这种葬式兴致盎然,莫不真有什么玄机?说白了让人扫兴。《云南志略》云:“人死则棺木盛之,置之千仞巅崖,以先堕者为吉”。……不遗余力地爬上去只是为了堕下来,为了尽快地堕下来。
http://www.cctv.com/science/20050221/100780.shtml
在云南,今昭通地区沿金沙江、白水江、关河流域的悬棺不说是绝无仅有,肯定是分布最多、最为集中的地区。就已知情况,盐津县的豆沙关、底坪、棺木岩、灵官岩,威信县的瓦石、石洞、永善县地黄华,不下10余处;岩桩、岩墩、岩龛、岩沟、岩洞等各种悬棺葬的形式一应俱全。尤其是豆沙关悬棺,保存最多、最完好,地势最险峻,被学者称为“上古遗存,天下奇迹”,“悬棺博物馆”。
豆沙关悬棺在盐津县豆沙乡石门村关河南岸的绝壁上,紧傍213国道。秦开“五尺道”、汉修南夷道、隋造偏梁桥阁、唐开石门道,都无一例外地选择豆沙关作为人滇的门户。“关津枢纽”,“南滇锁钥”,名不虚传。关河北岸,“五尺道”贵迹、石门关古城堡、唐贞元十年御史中丞袁滋册南诏题名摩崖,昭示着这里曾有过人文蔚起的繁荣。关河南岸,削壁腾立,参天而起,高达四五百米,悬棺就存放于绝壁半腰一工方形岩坎内。20世纪30年代调查有棺40多具,此后,或堕落入关河,或被好奇者、居心叵测者破坏,今仍存有10余具。远眺,在清淡得近乎透明的天穹下,在沉重得势将倾倒的绝壁的阴影中,尸棺累累,凌空悬置,确实会让人生出许多难以言喻的思绪,臆想出许多神魔怪异的故事,难怪熊大人要苦苦祈告“臻百福兮降百祥,千秋万岁兮无厉无殃”。
悬棺的主人,一般认为是春秋时期以前居住在今川南、滇东北一带的僰人人,故称“僰人悬棺”。可靠吗?1932年,几位昭通籍的学人曾对豆沙关悬棺进行考察,据当时留下的考察文字,棺内尸骸的头颅骨较今人硕大,手足骨亦较粗壮,也较长,推测身高在1.8-1.9米间。棺木用整根原木凿空成形,长约2米,高约50厘米,宽约41厘米,棺盖厚约41厘米。按木质纹理,似为杉木,形制古朴。参加考察的周梦云等认为“此物出自上古,绝非数百年前物。何以言之?史称,大禹死后,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见诸《孟子》矣。孟子又云:盖上世常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委之壑。今查置棺处所,河流下陷,足证当时河水必高,又且两岸多系水造成屋,知为上古大壑,毫无疑问”。同样在1932年前后,一位美国学者对威信长安的悬棺进行考察,也得出与周梦云大致相同的认识。如此说来,“僰人人悬棺”应该成为结论了。不然,著名的自然科学家陈一得又对周梦云和美国学者的判断提出质疑:首先,居住在今川南、滇东北一带的僰人,自春秋以来,或向滇西迁徙,或与汉族及其他民族融合,过早地结束了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的历史。也就是说,僰人生活的时代,在公元前250年以前。其次,如果豆沙关悬棺所在是因河流下陷而成数百米高悬崖,这个过程没有几千年恐怕不能完成。陈一得反诘:历二三千年之长久。“任何坚硬木质,日射水浸,鲜不化为齑粉?”更何言骨骼完整,棺木纹理清晰。不得不承认,陈一得的反诘是有道理的。事实上,查考史籍,较僰人晚近一千多年生活在这一带的白僚、仡佬等民族也有悬棺葬习俗。“殓死有棺而不葬,置于岩穴间,高者绝地千尺,或临大河,不施蔽盖”。元代李京《云南治略》、明代周汝成《炎檄纪略》于此均有记述。谁能说悬棺就不会是白僚、仡佬人的作品呢?
悬棺之所以让人有神秘、魔幻的感觉,成为所谓“千古之谜”,最根本的原因是:悬棺到底是怎样“悬”上去的?在一本叫做《朝野佥载》的书中,提出了一种假设:尸棺先抬到悬崖绝顶,再悬索缘桩往下放。证之于悬棺现场所见,此说难以成立。试想,悬棺多在悬崖的半腰,距顶甚远,且多置放于崖部面的凹陷处,怎么“往下放”?在另一本《岭表纪蛮》的书中,又提出了另一种设想:“筑土为台,运棺其中,事后台卸土撤,而棺乃独标岩际。”说的有些道理,同样以悬棺现场情况参证,其不可操作性就暴露了。还有一说,即前面提到的周梦云的论证,其可以质疑处已由陈一得先生提出来了。“千古之谜”,有些费解,但费解与神魔不是一回事。
古代先民为什么对悬棺这种葬式兴致盎然,莫不真有什么玄机?说白了让人扫兴。《云南志略》云:“人死则棺木盛之,置之千仞巅崖,以先堕者为吉”。……不遗余力地爬上去只是为了堕下来,为了尽快地堕下来。
http://www.cctv.com/science/20050221/100780.shtml
展开全部
1、基本介绍
汉字解释
僰(音bó,类“博”)解释:1.逼迫。2.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名。僰人之称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为“西方之戎”,属氐羌族群。秦以前有僰侯国,位于今四川宜宾地区。滇(今云南滇池地区)和邛都(今四川西昌地区)两部落也居住有大量僰人,史称滇僰和邛僰,与当时川东的濮族同出一源。汉代,其聚居区称僰道(王莽改为僰治),是秦汉时期修“五尺道”通西南夷的起点。主要从事农业,除水稻外,还栽植各种经济林木。本族奴隶主常向外输出奴隶,称僰僮或僰婢。曾发动过反抗东汉统治者的斗争。后一部分渐与汉族同化,另一部分向南迁移,到南北朝时成为僚族的一部分。在汉末以后,僰的名称不见于记载。宋代大理国是僰人(白人)建立的。元、明继续称为僰人或白人。明、清以后称民家。他们都是白族的先民。元以后也称傣族先民白夷为僰夷,最早见于《元史·泰定帝纪》。
僰最早见礼记王制篇作"棘"所谓"屏之远方,西方曰棘",郑注"棘"当作"僰"。吕氏春秋侍君览始作"僰",称"僰人野人,篇笮之间,多无君"。后来史记西南夷传,有所谓"僰僮"。说文解字"僰,犍为僰蛮也"。(摘自黄现璠著《广西僮族简史》)
古籍记载
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南夷之君,西僰之长,常效贡职,不敢惰怠。”《史记.西南夷列传》:“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笮马、僰童、髦牛,以此巴蜀殷富。”张守节正义:“今益州南戎州北临大江,古僰国。”段玉载注:“接楗为郡有僰道县,即今四川叙州府治也。其人民曰僰。《王制》:‘屏之远方,西方曰僰,东方曰寄。’”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僰道县,在南安东四百里,距郡百里,高后六年城之。治马湖江会,水通越隽。本有僰人,故《秦纪》言僰童之富,汉民多,渐斥徙之。”清陆次云《峒溪纤志.僰人》:“僰人号十二营长,猡鬼、猉狫言语不通,僰人为之传译。披毡衫。女吹篾,有凄楚声。六月二十四日祭天过岁,朔望日不乞火。性悍好斗,卢鹿同声。又好佛,手持数珠。善诵梵咒,有祷辄应。”
僰人悬棺
明代以前的古代崖葬墓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集中在麻塘坝和苏麻湾两地。以将死者的棺木放置在悬崖绝壁上为特征。共保存有悬棺265具,是目前国内保存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地方。置棺高度,一般距离地表10米~50米,最高者达100米。置棺方式,一为木桩式,即在峭壁上凿孔2~3个,楔入木桩以支托棺木;二是凿穴式,即在岩壁上凿横穴或竖穴,以盛放棺木;三是利用岩壁间的天然洞穴、裂缝盛放棺木。棺木头大尾小,多为整木,用子母扣和榫头固定。采用仰身直肢葬,麻布裹尸身,随葬品置脚下两侧,多寡不定,有陶瓷器、木竹器、铁器和麻织品,其中麻织品最多,有少量的丝织品。悬棺葬的族属,学术界争议颇大,比较集中的有僰人说、僚人说。其时代,上限未知,下限为明代。
麻塘坝悬棺
珙县僰人悬棺的核心部分。在珙县洛表镇西南麻塘坝。坝东西宽300米~500米,南北长约1000米,螃蟹溪从坝中穿流而过,溪岸东西对峙着21座连绵起伏的山崖,悬棺就分布今绝壁上。现存223具,以木桩悬棺为主。置棺高度一般在20米~60米,高者达100多米。绝壁上还有密如蜂眼的桩孔遗迹和红色彩绘岩画200多幅。岩画内容丰富,有骑射、舞蹈、杂技和各种动物、武器、几何图形等,形象古朴生动。其余悬棺葬遗迹也有类似岩画。麻塘坝悬棺相对集中在棺材铺、狮子岩、九盏灯、大洞口、邓家岩、三仙洞、珍珠伞和老鹰岩等处。
苏麻湾悬棺
在曹营乡海棠村邓家河北岸。山峦重叠,上筑有不少古堡山寨,悬棺即位于与之对峙的苏麻湾岩壁。现存悬棺42具,其中7具置于天然洞穴和岩墩上。
“僰人”,一名,始见于《吕氏春秋》,主要聚居在地处川南边陲地珙县。僰人以膘悍、善骑、勇武、善战著称;周朝时因助武王伐纣有功,被册封为“僰侯”,率先在“无君”的西南建立了“僰侯国”。此后,尽管历经兴衰沉浮,始终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僰人长于渔猎,种植发达,僰道荔枝、葡萄闻名于世。僰文化独特,以悬棺为代表的神秘文化,虽历千载,令人不解。明朝万历年(1573年),在这销烟弥漫的日子里,僰人被明朝十四万大军剿杀殆尽,消失于历史,但那些高挂的僰人悬棺似乎一直在向人们诉说着他们曾经的兴盛与悲哀。
珙县洛表麻塘坝和苏麻湾是僰人悬棺最集中的地方,仅在纵深4km长的麻塘坝悬崖绝壁上,现存上万个棺桩棺孔;数百具悬棺,是世界上悬棺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数量最多的地区,被誉为“世界一绝”、“天然悬棺葬的博物馆”。其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神秘的文化,独特的葬式,耐人寻味,千古难解。同时,随棺而作的数百幅岩画,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形象地再现了僰人时代的自然环境、社会生产、民风民俗、宗教信仰,令人折服。入口处的“九盏灯”,因传说三根横木上共放有九盏“长命灯”而得名,它前有点将台;右有石船。形如斧砍的石灰岩绝壁上,分布了二十四具悬棺、六十二幅岩画。悬棺神奇绝妙,俯瞰万众;岩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牵马放牧,垂钩钓鱼、舞蹈、球戏、踢键娱乐。虽然构图简练,线条粗犷,却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风格。而最远,最高的当数老鹰岩;14具悬棺悬置在110余米的峭壁上,为悬棺精华。而苏麻湾山势巍峨;奇岩峥嵘,河水澄澈清莹,山光水色相映成趣,优美迷人,在距水面50余米的悬崖峭壁上重重叠叠的放有50具悬棺,并留有大量桩孔,给人以奇异神秘的感受。另外,麻塘坝谢家湾,留有一民国建筑一何家大院,已有180多年的历史,占地15亩,全为木质结构,有三座院落,一个花园,二座石碉楼;雕刻精美,巧妙绝伦。
1988年,僰人悬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僰人悬棺在京展出,更使悬棺之谜迷住了首都观众。得到了中央领导及各界人士的极高赞誉。
2、历史记载
麻塘坝是位于四川珙县西南角的一个平静的小山村,几十年来,这里很少有外人来过,但20世纪末,却从这里爆出了一个重大的新闻,两位山里老人无心的话语引起了世界考古界、史学界石破天惊般的震动。两位老人亮出了自己的家谱,说他们是珙县悬棺中僰人的后裔,那么关于他们的祖先,这些人究竟知道多少?困扰着科学家们多年的谜题,是否可以就此揭开呢?这些纯朴的老人并不知道,自己随口的话语会给中国乃至世界的科学界带来多大的震撼。这些人的生活方式实际上已与村里的其他人没有差别,他们手中的家谱又有多少可信度呢?
悬棺文物博物馆的创始人曾水向是我国较早研究悬棺方面的专家之一,他专程来到了麻塘坝附近的坟地,在这里他顺利地找到了那两位老人家谱中所记载的5、6位先人的名字,证实了他们家谱的真实性,但也同时说明,近百年来,这个家族一直在沿用土葬。两位老人手中的家谱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但根据史书记载,拥有悬棺的僰人,在唐代就已经与当时的统治者水火不容。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的陈明芳,是中国研究悬棺最权威的科学家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她就踏上了研究悬棺的道路,20多年的研究,使她相信,僰人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就已经受了重创。大唐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朝代之一,它的科技文化与军事都发展到了空前的高度,众多的史料证实,唐朝统治者曾多次向四川僰人用兵,那么是否僰人在唐代就已经遭到了灭族的惨祸了呢?
20世纪70年代在众多科学家的倡议之下,政府开始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对珙县悬棺的正式发掘,在这次发掘中,科学家们发现,僰人生活俭朴,大多数悬棺中只有很少的随葬器物。但其中的一只瓷碗引起了曾水向的注意。
考古人员十分高兴,因为青花瓷碗是一种可以判定时代的证物。由于需要一种特殊的烧制工艺,一直到明代中期成化初年的时候,官窑里才渐渐地出现了所谓的青花贡品,流入民间至少是在30、40年之后了。如果这只青花瓷碗真的产自明代,那么就可以证实这一具悬棺的历史,至少是在这只碗烧成之后,也就是说僰人绝不可能在唐朝就已经灭绝,中国悬棺的历史也至少延续到了明封建统治时期。为了证实他们的结论,科学家们把这些青花瓷碗送到了景德镇,进行了元、宋等年代的测定,通过清理,那一次悬棺中出土的文物,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件事情,大量的文物都出自于明封建统治者,而且都在明代万历年间戛然而止,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通过翻阅大量的史籍,陈明芳发现,在万历年间,僰人的势力日益壮大,他们与明代中央王朝的矛盾也在逐渐加深。根据历史记载,明封建统治者曾经几次向僰人发起进攻,尽管明王朝兵强马壮,武器精良,但在与僰人的数次交战中,却没有占到丝毫的便宜。中国历史界与考古界的科学家们无数次拜访过僰人们留下的军事遗迹。在一个叫九盏灯地方,山上至今还安放着十几具僰人的悬棺,但它同时也是这个部族最重要的军事基地之一。
这个地方的路口隐秘,内部开阔,这是僰人军事基地的典型特征。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如果没有投降的僰人来领路,明封建统治者的军队到了这里必定会遭到重创。
根据历史记载,当时明王朝调集了云贵川三省的大军,包围了僰人的山寨,于是数万僰人就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与人数多过自己十倍的敌人决一死战,就在这儿安放祖先灵柩;要么就接受明军的招安,选择屈辱地投降。传说僰人内部的争论就在这个山洞里进行,数百位寨主各执己见,在这里商量了两天两夜。当时在600多个僰人的山寨中,有半数选择向明军投降。他们选择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命运,难道素来骁勇善战的僰人就依靠这种屈辱的方法才留下了自己的后代吗?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投降的僰人无一幸免,被残杀的人数几乎达到这个部族总数的一半,几乎每一位僰人的家族,都有亲戚或朋友被害。
3、悬棺之谜
历代僰人等少数民族聚居于这一带,故遗存的悬棺多,但现在最多和最集中处,当首推珙县洛表乡的麻塘坝和曹营乡的苏麻湾。珙县麻塘坝南北狭长,东西两侧奇峰挺拔,险拔峻峭的岩穴之间,许多棺木半悬山崖,在悬崖峭壁上现存悬棺160多具。距麻塘坝10多公里的曹营乡苏麻湾,陡峭的石灰岩壁上分布着悬棺48具。悬棺离地面多数为26至50米,高者达100米。悬棺的崖壁上有许多红色彩绘壁画,内容丰富,线条粗犷,构图简练,形象逼真。悬棺及岩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也是研究川南一带少数民族历史发展的实物材料。已成为世界悬棺葬研究者注目的中心,同时吸引着无数的旅游者。这个景区充满古老而神秘的色彩。
1935年,一位来自美国的传教士葛卫汉,对中国丰富的丧葬文化非常感兴趣,他打听到,在中国四川的珙县附近有一种非常奇特的丧葬习俗,于是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自己的旅程。尽管一路上的艰难险阻,差一点使这个美国人丢掉性命,但当他真正来到珙县的悬崖边时,还是认为自己不虚此行。葛卫汉被自己的发现惊呆了——这就是悬棺。珙县的悬棺,几乎包含了世界上各种悬棺的所有类型。这是珙县悬棺第一次被世界发现,立刻引起了学者们浓厚兴趣,20世纪4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一直到21世纪初,一批批的科学家来到这里,想破解这个千古谜题。科学家们把这里悬棺中的部族称为僰人,并且纷纷猜测,这些僰人究竟到哪里去了,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的后代放弃了自己的丧葬习惯呢?这个部族究竟是与其他的民族融合了在一起,还是全部灭亡了呢?
20世纪末,在距离珙县不远的地方,人们发现了明王朝树立的平蛮碑,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但大意还可以勉强辨认,这是明王朝为了夸耀自己消灭僰人所立的丰碑。根据专家们的鉴定,当时僰人的冶炼技术非常低下,他们刚刚从青铜发展到铁器,对于炉温和原材料的控制,还没有完全掌握清楚。这是两个时代的对决,远古与现代,刀枪与火药,胜负其实早已注定了,无论僰人如何勇猛,冷兵器时代的英雄也绝不可能打败装备着大炮的明军。就这样明军依靠着科技上的遥遥领先,最终获得了野蛮的胜利。
面对僰人留下的千古之谜,中国的古建筑学专家和诗人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探讨悬棺是用什么方法放置到悬崖木桩上的?这种葬俗的民族文化内涵是什么?众人各抒己见,有的认为是从山顶用绳索悬吊下来的,有的认为是采用联桩铺道的方法上去的,放好棺木后再撤去栈道,有的还认为是搭云梯送上去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僰人为何行悬棺葬?元代李京撰写的《云南志略》云:行悬棺葬者,挂得愈高愈吉,以先坠者为吉。这应是僰人行悬棺葬的原因。崔陈多年从事僰文化研究。他说,悬棺置放的方法,学术界存在三种说法,一是垒土造山说,二是栈道说,三是垂吊说。第一种方法,工程量十分浩大,距地面几十米乃至上百米,这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人口稀少的古代西南地区是不可能的;第二种说法,经过多年考证,在现场没有发现过联桩铺道的桩孔,因此可以排除。唯一可行的应是垂吊法。此次维修,在岩壁上发现绳索勒放的印痕,“从山顶放绳索将棺木吊放置崖壁”的说法得到印证。由此,悬棺之谜可以揭开。僰人消失的原因是,明朝末年,由于明军对川滇少数民族的残酷镇压,人口相对较少的都掌蛮和僰人遭到大量屠杀,僰人为了避祸,便纷纷迁徙他乡,隐姓埋名,与其它民族融合,最终便消失了。
4、相关传说
很久以前,在四川珙县洛表区,有一个叫麻塘坝的地方,居住着许多僰人。其中,姓阿(音哈ha)的占大多数。有一天,一家姓阿的老人死了,阿家就去请风水先生来看安埋老人的地点。那风水先生在麻塘坝转来转去,最后指着一片陡峭的岩子对阿家的人说:“这里有片白岩,你们要用一个整块的大木头做成棺材,把死去的老人放在这个棺材里,然后葬在这片白岩上,你们阿家的子孙必定会发达富贵。”阿家就按照风水先生所说,用一整块大木头做成棺材,又去请石匠来,在白岩上打洞。那白岩又高又陡,怎么打呢?想来想去,只有用诸葛亮教他们在作战时使用的绞车架在岩石下,在绞车上架起高台,让石匠站在高台上打洞。好不容易在岩石上打出两个碗口粗的洞来,于是往洞中塞进两根粗木,然后又用绞车把棺材吊上去,横放在两根粗木上,这就是僰人悬棺葬的来历。从此,僰人就学会了悬棺葬,人死后,都实行悬棺葬。以后,阿家果然发达了,成为僰人中最有力量的部族,直到明朝万历元年,阿家三兄妹称雄,起兵造反,在四川建武(今兴文县)九丝城称王建国。
阿家三兄妹起兵造反时,阿家的势力很强。那时,有一个名叫罗英秀才的人,会阴阳五行,会看风水。罗英秀才家是一户大地主,他家的粮食、金银财物等,曾被造反的僰人强行征用。他为了报复阿家,就去对阿家说:“在云南威信县长安乡瓦石村,有一个名叫断井山的地方,断井山对面有一片白岩,名叫白虎岩。你们如果把麻塘坝的棺材取下来,运到威信去,挂在白虎岩上,你们阿家更要发达,更有势力,整个云南、四川两省都会成为你们阿家的天下,”阿家听了罗英秀才的话后,信以为真,高高兴兴地从麻塘坝取下七具棺材,运到威信瓦石,还运了两部绞车挂棺材。阿家按照罗英秀才所说,把七具棺材挂在瓦石村的白虎岩上,其挂法与洛表麻塘坝的一模一样。但事隔不久,阿家三兄妹就兵败被杀,阿家也就彻底垮了。阿家三兄妹死后,朝庭继续围剿那些逃进深山老林的僰人,特别是对僰人中姓阿的,无论男女老幼,一律格杀无论。在这种血腥屠杀和镇压下,阿姓僰人隐姓埋名,将阿字的“阝”旁改为“亻”旁。全部改成何姓。以后,麻塘坝的僰人悬棺就被人们称为:“何家挂岩子,”威信瓦石的僰人悬棺也同样被称为:“何家挂岩子”。
僰人被围剿后,再也无人到瓦石去挂悬棺了。许多年后,那七具棺材陆陆续续垮了四具下来,如今,白虎岩上只剩下三具悬棺了。据说,在那些垮下来的棺材里,有金,银、珠宝、玉器等贵重陪葬品。当时,有些贪财的人去争夺那些殉葬品,但是,无论是谁,只要一争夺到手,这些宝物就会把他的眼睛刺得疼痛难忍,眼前变得漆黑一片,就象瞎子一样。奇怪的是,只要一抛弃手中的宝物,眼睛的疼痛就会消失,眼前依然光明一片。结果,那些宝物谁都不敢要,都被人们丢到深山峡谷去了。
5、修复悬棺
珙县僰人悬棺维护工程,由宜宾市文物管理所和博物馆委托河北省古建筑研究所制定实施方案,并报国家文物局批准,自2002年9月下旬正式动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第三次维修,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前两次分别是1974年和1985年。据宜宾市博物馆馆长崔陈介绍,悬棺葬俗有三种形式:一是木桩式悬棺,二是洞穴式悬棺,三是岩墩式悬棺,这三种形式在珙县均有。珙县目前是国内保存悬棺数量最多最为集中的地方。僰人悬棺主要集中在距县城巡场镇约80公里的麻塘坝和苏麻湾,在被称之为僰川沟的南北长约5000米的两侧石灰岩山崖上,置放着成百具悬棺。根据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文物普查时统计,珙县尚保存着280具悬棺,仅过去10余年,便已坠落了近20具,仅存260具左右了。在麻塘坝的九盏灯、三仙洞、邓家岩、棺材铺、狮子岩、猫儿坑、九颗印等处有220具,苏麻湾有40多具。僰人这支古代民族已经在人类文明史中失落,抢救和保护僰人最后的文明———悬棺,已是刻不容缓。
这些悬棺距地面近的有十几米,高的有130多米。过去,对悬棺的维修,仅仅是对木桩进行加固,这次增加了对悬棺的剔剥修补,即对破损部分进行修复,同时,对石灰岩岩体的裂缝和松动部分进行灌浆浇铸加固。这种维修方式在全国尚属首次。
这次悬棺维护工程,主要是在三仙洞进行。2002年9月16日,施工队伍开进麻塘坝,在三仙洞300余米宽的悬崖下搭起了在建筑工地才能看到的脚手架。由宜宾市博物馆文博工作者和技术工人组成的维修组具体进行悬棺的维护工作。9月24日,当第一具距地面近20米的悬棺的棺盖被揭开时,400多年前的僰人遗骸惊现于世!从遗骸的骨架看,这位古代僰人个子不小,但骨骼零乱,棺内堆积了不少的沙土和淤泥,没有发现陪葬物。崔陈认为,不排除飞天大盗盗棺的可能。这具悬棺系整段圆木挖凿而成,长约2米,宽约0.7米,棺盖与棺身由子母口扣合,重约200公斤。文博工作者和技术工人严格按操作程序对悬棺进行编号、丈量、登记、清淤,用桐油将棺木反复涂刷浸润,然后将遗骸摆放整齐,将棺木放置原处。
维修工程进行到第二天,陆续打开了5具悬棺,发现了一批珍贵文物。计有明代青花瓷碗两个,造型古朴的铁刀一把,还有一把小刀、两把铁梭镖,当属明代器物。三仙洞原登记在册悬棺29具,这次维修新发现16具,除2具完全破损无法修复外,共维护修复了43具。新发现的悬棺主要是洞穴式,被草木遮挡,过去在地面无法观察到。在对悬棺开棺清淤维修过程中,还发现少量随葬器物及丝麻织品;唯一一具岩墩式悬棺没有采用子母口棺盖,棺盖与棺身的楔合,使用的是木栏式;而在三仙洞及其它地方先后发现的僰人岩画,对研究古代僰人的生产、生活、政治、军事、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汉字解释
僰(音bó,类“博”)解释:1.逼迫。2.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名。僰人之称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为“西方之戎”,属氐羌族群。秦以前有僰侯国,位于今四川宜宾地区。滇(今云南滇池地区)和邛都(今四川西昌地区)两部落也居住有大量僰人,史称滇僰和邛僰,与当时川东的濮族同出一源。汉代,其聚居区称僰道(王莽改为僰治),是秦汉时期修“五尺道”通西南夷的起点。主要从事农业,除水稻外,还栽植各种经济林木。本族奴隶主常向外输出奴隶,称僰僮或僰婢。曾发动过反抗东汉统治者的斗争。后一部分渐与汉族同化,另一部分向南迁移,到南北朝时成为僚族的一部分。在汉末以后,僰的名称不见于记载。宋代大理国是僰人(白人)建立的。元、明继续称为僰人或白人。明、清以后称民家。他们都是白族的先民。元以后也称傣族先民白夷为僰夷,最早见于《元史·泰定帝纪》。
僰最早见礼记王制篇作"棘"所谓"屏之远方,西方曰棘",郑注"棘"当作"僰"。吕氏春秋侍君览始作"僰",称"僰人野人,篇笮之间,多无君"。后来史记西南夷传,有所谓"僰僮"。说文解字"僰,犍为僰蛮也"。(摘自黄现璠著《广西僮族简史》)
古籍记载
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南夷之君,西僰之长,常效贡职,不敢惰怠。”《史记.西南夷列传》:“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笮马、僰童、髦牛,以此巴蜀殷富。”张守节正义:“今益州南戎州北临大江,古僰国。”段玉载注:“接楗为郡有僰道县,即今四川叙州府治也。其人民曰僰。《王制》:‘屏之远方,西方曰僰,东方曰寄。’”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僰道县,在南安东四百里,距郡百里,高后六年城之。治马湖江会,水通越隽。本有僰人,故《秦纪》言僰童之富,汉民多,渐斥徙之。”清陆次云《峒溪纤志.僰人》:“僰人号十二营长,猡鬼、猉狫言语不通,僰人为之传译。披毡衫。女吹篾,有凄楚声。六月二十四日祭天过岁,朔望日不乞火。性悍好斗,卢鹿同声。又好佛,手持数珠。善诵梵咒,有祷辄应。”
僰人悬棺
明代以前的古代崖葬墓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集中在麻塘坝和苏麻湾两地。以将死者的棺木放置在悬崖绝壁上为特征。共保存有悬棺265具,是目前国内保存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地方。置棺高度,一般距离地表10米~50米,最高者达100米。置棺方式,一为木桩式,即在峭壁上凿孔2~3个,楔入木桩以支托棺木;二是凿穴式,即在岩壁上凿横穴或竖穴,以盛放棺木;三是利用岩壁间的天然洞穴、裂缝盛放棺木。棺木头大尾小,多为整木,用子母扣和榫头固定。采用仰身直肢葬,麻布裹尸身,随葬品置脚下两侧,多寡不定,有陶瓷器、木竹器、铁器和麻织品,其中麻织品最多,有少量的丝织品。悬棺葬的族属,学术界争议颇大,比较集中的有僰人说、僚人说。其时代,上限未知,下限为明代。
麻塘坝悬棺
珙县僰人悬棺的核心部分。在珙县洛表镇西南麻塘坝。坝东西宽300米~500米,南北长约1000米,螃蟹溪从坝中穿流而过,溪岸东西对峙着21座连绵起伏的山崖,悬棺就分布今绝壁上。现存223具,以木桩悬棺为主。置棺高度一般在20米~60米,高者达100多米。绝壁上还有密如蜂眼的桩孔遗迹和红色彩绘岩画200多幅。岩画内容丰富,有骑射、舞蹈、杂技和各种动物、武器、几何图形等,形象古朴生动。其余悬棺葬遗迹也有类似岩画。麻塘坝悬棺相对集中在棺材铺、狮子岩、九盏灯、大洞口、邓家岩、三仙洞、珍珠伞和老鹰岩等处。
苏麻湾悬棺
在曹营乡海棠村邓家河北岸。山峦重叠,上筑有不少古堡山寨,悬棺即位于与之对峙的苏麻湾岩壁。现存悬棺42具,其中7具置于天然洞穴和岩墩上。
“僰人”,一名,始见于《吕氏春秋》,主要聚居在地处川南边陲地珙县。僰人以膘悍、善骑、勇武、善战著称;周朝时因助武王伐纣有功,被册封为“僰侯”,率先在“无君”的西南建立了“僰侯国”。此后,尽管历经兴衰沉浮,始终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僰人长于渔猎,种植发达,僰道荔枝、葡萄闻名于世。僰文化独特,以悬棺为代表的神秘文化,虽历千载,令人不解。明朝万历年(1573年),在这销烟弥漫的日子里,僰人被明朝十四万大军剿杀殆尽,消失于历史,但那些高挂的僰人悬棺似乎一直在向人们诉说着他们曾经的兴盛与悲哀。
珙县洛表麻塘坝和苏麻湾是僰人悬棺最集中的地方,仅在纵深4km长的麻塘坝悬崖绝壁上,现存上万个棺桩棺孔;数百具悬棺,是世界上悬棺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数量最多的地区,被誉为“世界一绝”、“天然悬棺葬的博物馆”。其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神秘的文化,独特的葬式,耐人寻味,千古难解。同时,随棺而作的数百幅岩画,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形象地再现了僰人时代的自然环境、社会生产、民风民俗、宗教信仰,令人折服。入口处的“九盏灯”,因传说三根横木上共放有九盏“长命灯”而得名,它前有点将台;右有石船。形如斧砍的石灰岩绝壁上,分布了二十四具悬棺、六十二幅岩画。悬棺神奇绝妙,俯瞰万众;岩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牵马放牧,垂钩钓鱼、舞蹈、球戏、踢键娱乐。虽然构图简练,线条粗犷,却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风格。而最远,最高的当数老鹰岩;14具悬棺悬置在110余米的峭壁上,为悬棺精华。而苏麻湾山势巍峨;奇岩峥嵘,河水澄澈清莹,山光水色相映成趣,优美迷人,在距水面50余米的悬崖峭壁上重重叠叠的放有50具悬棺,并留有大量桩孔,给人以奇异神秘的感受。另外,麻塘坝谢家湾,留有一民国建筑一何家大院,已有180多年的历史,占地15亩,全为木质结构,有三座院落,一个花园,二座石碉楼;雕刻精美,巧妙绝伦。
1988年,僰人悬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僰人悬棺在京展出,更使悬棺之谜迷住了首都观众。得到了中央领导及各界人士的极高赞誉。
2、历史记载
麻塘坝是位于四川珙县西南角的一个平静的小山村,几十年来,这里很少有外人来过,但20世纪末,却从这里爆出了一个重大的新闻,两位山里老人无心的话语引起了世界考古界、史学界石破天惊般的震动。两位老人亮出了自己的家谱,说他们是珙县悬棺中僰人的后裔,那么关于他们的祖先,这些人究竟知道多少?困扰着科学家们多年的谜题,是否可以就此揭开呢?这些纯朴的老人并不知道,自己随口的话语会给中国乃至世界的科学界带来多大的震撼。这些人的生活方式实际上已与村里的其他人没有差别,他们手中的家谱又有多少可信度呢?
悬棺文物博物馆的创始人曾水向是我国较早研究悬棺方面的专家之一,他专程来到了麻塘坝附近的坟地,在这里他顺利地找到了那两位老人家谱中所记载的5、6位先人的名字,证实了他们家谱的真实性,但也同时说明,近百年来,这个家族一直在沿用土葬。两位老人手中的家谱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但根据史书记载,拥有悬棺的僰人,在唐代就已经与当时的统治者水火不容。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的陈明芳,是中国研究悬棺最权威的科学家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她就踏上了研究悬棺的道路,20多年的研究,使她相信,僰人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就已经受了重创。大唐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朝代之一,它的科技文化与军事都发展到了空前的高度,众多的史料证实,唐朝统治者曾多次向四川僰人用兵,那么是否僰人在唐代就已经遭到了灭族的惨祸了呢?
20世纪70年代在众多科学家的倡议之下,政府开始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对珙县悬棺的正式发掘,在这次发掘中,科学家们发现,僰人生活俭朴,大多数悬棺中只有很少的随葬器物。但其中的一只瓷碗引起了曾水向的注意。
考古人员十分高兴,因为青花瓷碗是一种可以判定时代的证物。由于需要一种特殊的烧制工艺,一直到明代中期成化初年的时候,官窑里才渐渐地出现了所谓的青花贡品,流入民间至少是在30、40年之后了。如果这只青花瓷碗真的产自明代,那么就可以证实这一具悬棺的历史,至少是在这只碗烧成之后,也就是说僰人绝不可能在唐朝就已经灭绝,中国悬棺的历史也至少延续到了明封建统治时期。为了证实他们的结论,科学家们把这些青花瓷碗送到了景德镇,进行了元、宋等年代的测定,通过清理,那一次悬棺中出土的文物,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件事情,大量的文物都出自于明封建统治者,而且都在明代万历年间戛然而止,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通过翻阅大量的史籍,陈明芳发现,在万历年间,僰人的势力日益壮大,他们与明代中央王朝的矛盾也在逐渐加深。根据历史记载,明封建统治者曾经几次向僰人发起进攻,尽管明王朝兵强马壮,武器精良,但在与僰人的数次交战中,却没有占到丝毫的便宜。中国历史界与考古界的科学家们无数次拜访过僰人们留下的军事遗迹。在一个叫九盏灯地方,山上至今还安放着十几具僰人的悬棺,但它同时也是这个部族最重要的军事基地之一。
这个地方的路口隐秘,内部开阔,这是僰人军事基地的典型特征。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如果没有投降的僰人来领路,明封建统治者的军队到了这里必定会遭到重创。
根据历史记载,当时明王朝调集了云贵川三省的大军,包围了僰人的山寨,于是数万僰人就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与人数多过自己十倍的敌人决一死战,就在这儿安放祖先灵柩;要么就接受明军的招安,选择屈辱地投降。传说僰人内部的争论就在这个山洞里进行,数百位寨主各执己见,在这里商量了两天两夜。当时在600多个僰人的山寨中,有半数选择向明军投降。他们选择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命运,难道素来骁勇善战的僰人就依靠这种屈辱的方法才留下了自己的后代吗?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投降的僰人无一幸免,被残杀的人数几乎达到这个部族总数的一半,几乎每一位僰人的家族,都有亲戚或朋友被害。
3、悬棺之谜
历代僰人等少数民族聚居于这一带,故遗存的悬棺多,但现在最多和最集中处,当首推珙县洛表乡的麻塘坝和曹营乡的苏麻湾。珙县麻塘坝南北狭长,东西两侧奇峰挺拔,险拔峻峭的岩穴之间,许多棺木半悬山崖,在悬崖峭壁上现存悬棺160多具。距麻塘坝10多公里的曹营乡苏麻湾,陡峭的石灰岩壁上分布着悬棺48具。悬棺离地面多数为26至50米,高者达100米。悬棺的崖壁上有许多红色彩绘壁画,内容丰富,线条粗犷,构图简练,形象逼真。悬棺及岩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也是研究川南一带少数民族历史发展的实物材料。已成为世界悬棺葬研究者注目的中心,同时吸引着无数的旅游者。这个景区充满古老而神秘的色彩。
1935年,一位来自美国的传教士葛卫汉,对中国丰富的丧葬文化非常感兴趣,他打听到,在中国四川的珙县附近有一种非常奇特的丧葬习俗,于是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自己的旅程。尽管一路上的艰难险阻,差一点使这个美国人丢掉性命,但当他真正来到珙县的悬崖边时,还是认为自己不虚此行。葛卫汉被自己的发现惊呆了——这就是悬棺。珙县的悬棺,几乎包含了世界上各种悬棺的所有类型。这是珙县悬棺第一次被世界发现,立刻引起了学者们浓厚兴趣,20世纪4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一直到21世纪初,一批批的科学家来到这里,想破解这个千古谜题。科学家们把这里悬棺中的部族称为僰人,并且纷纷猜测,这些僰人究竟到哪里去了,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的后代放弃了自己的丧葬习惯呢?这个部族究竟是与其他的民族融合了在一起,还是全部灭亡了呢?
20世纪末,在距离珙县不远的地方,人们发现了明王朝树立的平蛮碑,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但大意还可以勉强辨认,这是明王朝为了夸耀自己消灭僰人所立的丰碑。根据专家们的鉴定,当时僰人的冶炼技术非常低下,他们刚刚从青铜发展到铁器,对于炉温和原材料的控制,还没有完全掌握清楚。这是两个时代的对决,远古与现代,刀枪与火药,胜负其实早已注定了,无论僰人如何勇猛,冷兵器时代的英雄也绝不可能打败装备着大炮的明军。就这样明军依靠着科技上的遥遥领先,最终获得了野蛮的胜利。
面对僰人留下的千古之谜,中国的古建筑学专家和诗人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探讨悬棺是用什么方法放置到悬崖木桩上的?这种葬俗的民族文化内涵是什么?众人各抒己见,有的认为是从山顶用绳索悬吊下来的,有的认为是采用联桩铺道的方法上去的,放好棺木后再撤去栈道,有的还认为是搭云梯送上去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僰人为何行悬棺葬?元代李京撰写的《云南志略》云:行悬棺葬者,挂得愈高愈吉,以先坠者为吉。这应是僰人行悬棺葬的原因。崔陈多年从事僰文化研究。他说,悬棺置放的方法,学术界存在三种说法,一是垒土造山说,二是栈道说,三是垂吊说。第一种方法,工程量十分浩大,距地面几十米乃至上百米,这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人口稀少的古代西南地区是不可能的;第二种说法,经过多年考证,在现场没有发现过联桩铺道的桩孔,因此可以排除。唯一可行的应是垂吊法。此次维修,在岩壁上发现绳索勒放的印痕,“从山顶放绳索将棺木吊放置崖壁”的说法得到印证。由此,悬棺之谜可以揭开。僰人消失的原因是,明朝末年,由于明军对川滇少数民族的残酷镇压,人口相对较少的都掌蛮和僰人遭到大量屠杀,僰人为了避祸,便纷纷迁徙他乡,隐姓埋名,与其它民族融合,最终便消失了。
4、相关传说
很久以前,在四川珙县洛表区,有一个叫麻塘坝的地方,居住着许多僰人。其中,姓阿(音哈ha)的占大多数。有一天,一家姓阿的老人死了,阿家就去请风水先生来看安埋老人的地点。那风水先生在麻塘坝转来转去,最后指着一片陡峭的岩子对阿家的人说:“这里有片白岩,你们要用一个整块的大木头做成棺材,把死去的老人放在这个棺材里,然后葬在这片白岩上,你们阿家的子孙必定会发达富贵。”阿家就按照风水先生所说,用一整块大木头做成棺材,又去请石匠来,在白岩上打洞。那白岩又高又陡,怎么打呢?想来想去,只有用诸葛亮教他们在作战时使用的绞车架在岩石下,在绞车上架起高台,让石匠站在高台上打洞。好不容易在岩石上打出两个碗口粗的洞来,于是往洞中塞进两根粗木,然后又用绞车把棺材吊上去,横放在两根粗木上,这就是僰人悬棺葬的来历。从此,僰人就学会了悬棺葬,人死后,都实行悬棺葬。以后,阿家果然发达了,成为僰人中最有力量的部族,直到明朝万历元年,阿家三兄妹称雄,起兵造反,在四川建武(今兴文县)九丝城称王建国。
阿家三兄妹起兵造反时,阿家的势力很强。那时,有一个名叫罗英秀才的人,会阴阳五行,会看风水。罗英秀才家是一户大地主,他家的粮食、金银财物等,曾被造反的僰人强行征用。他为了报复阿家,就去对阿家说:“在云南威信县长安乡瓦石村,有一个名叫断井山的地方,断井山对面有一片白岩,名叫白虎岩。你们如果把麻塘坝的棺材取下来,运到威信去,挂在白虎岩上,你们阿家更要发达,更有势力,整个云南、四川两省都会成为你们阿家的天下,”阿家听了罗英秀才的话后,信以为真,高高兴兴地从麻塘坝取下七具棺材,运到威信瓦石,还运了两部绞车挂棺材。阿家按照罗英秀才所说,把七具棺材挂在瓦石村的白虎岩上,其挂法与洛表麻塘坝的一模一样。但事隔不久,阿家三兄妹就兵败被杀,阿家也就彻底垮了。阿家三兄妹死后,朝庭继续围剿那些逃进深山老林的僰人,特别是对僰人中姓阿的,无论男女老幼,一律格杀无论。在这种血腥屠杀和镇压下,阿姓僰人隐姓埋名,将阿字的“阝”旁改为“亻”旁。全部改成何姓。以后,麻塘坝的僰人悬棺就被人们称为:“何家挂岩子,”威信瓦石的僰人悬棺也同样被称为:“何家挂岩子”。
僰人被围剿后,再也无人到瓦石去挂悬棺了。许多年后,那七具棺材陆陆续续垮了四具下来,如今,白虎岩上只剩下三具悬棺了。据说,在那些垮下来的棺材里,有金,银、珠宝、玉器等贵重陪葬品。当时,有些贪财的人去争夺那些殉葬品,但是,无论是谁,只要一争夺到手,这些宝物就会把他的眼睛刺得疼痛难忍,眼前变得漆黑一片,就象瞎子一样。奇怪的是,只要一抛弃手中的宝物,眼睛的疼痛就会消失,眼前依然光明一片。结果,那些宝物谁都不敢要,都被人们丢到深山峡谷去了。
5、修复悬棺
珙县僰人悬棺维护工程,由宜宾市文物管理所和博物馆委托河北省古建筑研究所制定实施方案,并报国家文物局批准,自2002年9月下旬正式动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第三次维修,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前两次分别是1974年和1985年。据宜宾市博物馆馆长崔陈介绍,悬棺葬俗有三种形式:一是木桩式悬棺,二是洞穴式悬棺,三是岩墩式悬棺,这三种形式在珙县均有。珙县目前是国内保存悬棺数量最多最为集中的地方。僰人悬棺主要集中在距县城巡场镇约80公里的麻塘坝和苏麻湾,在被称之为僰川沟的南北长约5000米的两侧石灰岩山崖上,置放着成百具悬棺。根据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文物普查时统计,珙县尚保存着280具悬棺,仅过去10余年,便已坠落了近20具,仅存260具左右了。在麻塘坝的九盏灯、三仙洞、邓家岩、棺材铺、狮子岩、猫儿坑、九颗印等处有220具,苏麻湾有40多具。僰人这支古代民族已经在人类文明史中失落,抢救和保护僰人最后的文明———悬棺,已是刻不容缓。
这些悬棺距地面近的有十几米,高的有130多米。过去,对悬棺的维修,仅仅是对木桩进行加固,这次增加了对悬棺的剔剥修补,即对破损部分进行修复,同时,对石灰岩岩体的裂缝和松动部分进行灌浆浇铸加固。这种维修方式在全国尚属首次。
这次悬棺维护工程,主要是在三仙洞进行。2002年9月16日,施工队伍开进麻塘坝,在三仙洞300余米宽的悬崖下搭起了在建筑工地才能看到的脚手架。由宜宾市博物馆文博工作者和技术工人组成的维修组具体进行悬棺的维护工作。9月24日,当第一具距地面近20米的悬棺的棺盖被揭开时,400多年前的僰人遗骸惊现于世!从遗骸的骨架看,这位古代僰人个子不小,但骨骼零乱,棺内堆积了不少的沙土和淤泥,没有发现陪葬物。崔陈认为,不排除飞天大盗盗棺的可能。这具悬棺系整段圆木挖凿而成,长约2米,宽约0.7米,棺盖与棺身由子母口扣合,重约200公斤。文博工作者和技术工人严格按操作程序对悬棺进行编号、丈量、登记、清淤,用桐油将棺木反复涂刷浸润,然后将遗骸摆放整齐,将棺木放置原处。
维修工程进行到第二天,陆续打开了5具悬棺,发现了一批珍贵文物。计有明代青花瓷碗两个,造型古朴的铁刀一把,还有一把小刀、两把铁梭镖,当属明代器物。三仙洞原登记在册悬棺29具,这次维修新发现16具,除2具完全破损无法修复外,共维护修复了43具。新发现的悬棺主要是洞穴式,被草木遮挡,过去在地面无法观察到。在对悬棺开棺清淤维修过程中,还发现少量随葬器物及丝麻织品;唯一一具岩墩式悬棺没有采用子母口棺盖,棺盖与棺身的楔合,使用的是木栏式;而在三仙洞及其它地方先后发现的僰人岩画,对研究古代僰人的生产、生活、政治、军事、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留住僰人文明
珙县僰人悬棺维护工程,由宜宾市文物管理所和博物馆委托河北省古建筑研
究所制定实施方案,并报国家文物局批准,自2002年9月下旬正式动工,这是新
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第三次维修,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前两次分别是1974年和1985
年。据宜宾市博物馆馆长崔陈介绍,悬棺葬俗有三种形式:一是木桩式悬棺,二
是洞穴式悬棺,三是岩墩式悬棺,这三种形式在珙县均有。珙县目前是国内保存
悬棺数量最多最为集中的地方。僰人悬棺主要集中在距县城巡场镇约80公里的麻
塘坝和苏麻湾,在被称之为僰川沟的南北长约5000米的两侧石灰岩山崖上,置放
着成百具悬棺。根据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文物普查时统计,珙县尚保存着280具悬
棺,仅过去10余年,便已坠落了近20具,仅存260具左右了。在麻塘坝的九盏灯
、三仙洞、邓家岩、棺材铺、狮子岩、猫儿坑、九颗印等处有220具,苏麻湾有
40多具。僰人这支古代民族已经在人类文明史中失落,抢救和保护僰人最后的文
明———悬棺,已是刻不容缓。
这些悬棺距地面近的有十几米,高的有130多米。过去,对悬棺的维修,仅
仅是对木桩进行加固,这次增加了对悬棺的剔剥修补,即对破损部分进行修复,
同时,对石灰岩岩体的裂缝和松动部分进行灌浆浇铸加固。这种维修方式在全国
尚属首次。
惊见僰人遗骸
这次悬棺维护工程,主要是在三仙洞进行。2002年9月16日,施工队伍开进
麻塘坝,在三仙洞300余米宽的悬崖下搭起了在建筑工地才能看到的脚手架。由
宜宾市博物馆文博工作者和技术工人组成的维修组具体进行悬棺的维护工作。9
月24日,当第一具距地面近20米的悬棺的棺盖被揭开时,400多年前的僰人遗骸
惊现于世!从遗骸的骨架看,这位古代僰人个子不小,但骨骼零乱,棺内堆积了
不少的沙土和淤泥,没有发现陪葬物。崔陈认为,不排除飞天大盗盗棺的可能。
这具悬棺系整段圆木挖凿而成,长约2米,宽约0.7米,棺盖与棺身由子母口扣
合,重约200公斤。文博工作者和技术工人严格按操作程序对悬棺进行编号、丈
量、登记、清淤,用桐油将棺木反复涂刷浸润,然后将遗骸摆放整齐,将棺木放
置原处。
维修工程进行到第二天,陆续打开了5具悬棺,发现了一批珍贵文物。计有
明代青花瓷碗两个,造型古朴的铁刀一把,还有一把小刀、两把铁梭镖,当属明
代器物。三仙洞原登记在册悬棺29具,这次维修新发现16具,除2具完全破损无
法修复外,共维护修复了43具。新发现的悬棺主要是洞穴式,被草木遮挡,过去
在地面无法观察到。在对悬棺开棺清淤维修过程中,还发现少量随葬器物及丝麻
织品;惟一一具岩墩式悬棺没有采用子母口棺盖,棺盖与棺身的楔合,使用的是
木栏式;而在三仙洞及其它地方先后发现的僰人岩画,对研究古代僰人的生产、
生活、政治、军事、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探寻失落的文明
宜宾古为僰侯国,汉置僰道县,僰人便是生活在川滇交界处的一个少数民族
,他们曾在这里创造过灿烂的文明。早在3000年前,僰人先祖的首领因率领部落
助周灭殷有功,受到分封。与别的民族不同的是,僰人的葬式采用悬棺葬,棺用
整木剜凿而成,不施漆,质地异常坚硬。从目前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看,这些悬
棺的下限在明朝中后期,距今已400多年;往上至少可以推至宋代,距今1000年
。而发现最早的悬棺,是四川省考古工作者在长江三峡发现的春秋时期的悬棺,
距今2500年以上。可以说,行悬棺葬,是我国古代西南地区分布最广流行最久的
一种葬式,终止于明代。在明朝中后期,僰人便神秘地消失了,从此无影无踪,
只留下崖壁上那具具悬棺和岩画,也把一个千古之谜留在了这座座悬崖之上,就
像玛雅人消失在自己的辉煌之中一样。
150年前,有人在邓家岩石壁之上写下一首诗:“谁家棺木挂悬岩?善良姊
妹痛人怀。雪霏芜草山山孝,风吹松柏哭哀哀。白日花开成祭礼,夜间星斗照灵
台……”对这千古之谜发出哀叹。到过麻塘坝的人都要提问:僰人为什么要行悬
棺葬?这些悬棺又是怎么放上去的?僰人又是怎样消失的?
为何行悬棺葬
早在1935年,美籍学者葛维汉(D·C·Graham)便从成都专程赴珙县调查,
并撰写了《川南的“白(僰)人坟”》科研文章。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央研究
院、中央博物院、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迁宜宾市李庄时期,是专家学者们研
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高峰期,并写成了不少著作。这当中就有著名古
建筑专家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陈明达,中央研究院古人类和民族民俗研究
专家芮逸夫、石钟健,中央博物院青年艺术家李霖灿等。
1941年春,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陈明达一行乘船到江安,从陆路来到
兴文县建武,然后沿邓家河而下来到曹营乡苏麻湾(今属珙县),远远地便看见
一溜长约600米、高120米的山崖耸立在邓家河畔,奇峰壁立,千姿百态,在高20
多米至100米的悬崖上,近百具棺木错落有致地放置在木桩之上,也有将棺木放
置在岩墩上的,悬棺隔河与罗渡乡天堂村的石头古寨群相望。面对僰人留下的千
古之谜,中国的古建筑学专家和诗人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探讨悬棺是用什么方
法放置到悬崖木桩上的?这种葬俗的民族文化内涵是什么?众人各抒己见,有的
认为是从山顶用绳索悬吊下来的,有的认为是采用联桩铺道的方法上去的,放好
棺木后再撤去栈道,有的还认为是搭云梯送上去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林
徽因说,这个谜还是留给后人去解开吧。
僰人为何行悬棺葬?元代李京撰写的《云南志略》云:行悬棺葬者,挂得愈
高愈吉,以先坠者为吉。这应是僰人行悬棺葬的原因。崔陈多年从事�文化研究
。他说,悬棺置放的方法,学术界存在三种说法,一是垒土造山说,二是栈道说
,三是垂吊说。第一种方法,工程量十分浩大,距地面几十米乃至上百米,这在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人口稀少的古代西南地区是不可能的;第二种说法,经过多
年考证,在现场没有发现过联桩铺道的桩孔,因此可以排除。惟一可行的应是垂
吊法。此次维修,在岩壁上发现绳索勒放的印痕,“从山顶放绳索将棺木吊放置
崖壁”的说法得到印证。由此,悬棺之谜可以揭开。僰人消失的原因是,明朝末
年,由于明军对川滇少数民族的残酷镇压,人口相对较少的都掌蛮和僰人遭到大
量屠杀,僰人为了避祸,便纷纷迁徙他乡,隐姓埋名,与其它民族融合,最终便
消失了。
珙县僰人悬棺维护工程,由宜宾市文物管理所和博物馆委托河北省古建筑研
究所制定实施方案,并报国家文物局批准,自2002年9月下旬正式动工,这是新
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第三次维修,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前两次分别是1974年和1985
年。据宜宾市博物馆馆长崔陈介绍,悬棺葬俗有三种形式:一是木桩式悬棺,二
是洞穴式悬棺,三是岩墩式悬棺,这三种形式在珙县均有。珙县目前是国内保存
悬棺数量最多最为集中的地方。僰人悬棺主要集中在距县城巡场镇约80公里的麻
塘坝和苏麻湾,在被称之为僰川沟的南北长约5000米的两侧石灰岩山崖上,置放
着成百具悬棺。根据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文物普查时统计,珙县尚保存着280具悬
棺,仅过去10余年,便已坠落了近20具,仅存260具左右了。在麻塘坝的九盏灯
、三仙洞、邓家岩、棺材铺、狮子岩、猫儿坑、九颗印等处有220具,苏麻湾有
40多具。僰人这支古代民族已经在人类文明史中失落,抢救和保护僰人最后的文
明———悬棺,已是刻不容缓。
这些悬棺距地面近的有十几米,高的有130多米。过去,对悬棺的维修,仅
仅是对木桩进行加固,这次增加了对悬棺的剔剥修补,即对破损部分进行修复,
同时,对石灰岩岩体的裂缝和松动部分进行灌浆浇铸加固。这种维修方式在全国
尚属首次。
惊见僰人遗骸
这次悬棺维护工程,主要是在三仙洞进行。2002年9月16日,施工队伍开进
麻塘坝,在三仙洞300余米宽的悬崖下搭起了在建筑工地才能看到的脚手架。由
宜宾市博物馆文博工作者和技术工人组成的维修组具体进行悬棺的维护工作。9
月24日,当第一具距地面近20米的悬棺的棺盖被揭开时,400多年前的僰人遗骸
惊现于世!从遗骸的骨架看,这位古代僰人个子不小,但骨骼零乱,棺内堆积了
不少的沙土和淤泥,没有发现陪葬物。崔陈认为,不排除飞天大盗盗棺的可能。
这具悬棺系整段圆木挖凿而成,长约2米,宽约0.7米,棺盖与棺身由子母口扣
合,重约200公斤。文博工作者和技术工人严格按操作程序对悬棺进行编号、丈
量、登记、清淤,用桐油将棺木反复涂刷浸润,然后将遗骸摆放整齐,将棺木放
置原处。
维修工程进行到第二天,陆续打开了5具悬棺,发现了一批珍贵文物。计有
明代青花瓷碗两个,造型古朴的铁刀一把,还有一把小刀、两把铁梭镖,当属明
代器物。三仙洞原登记在册悬棺29具,这次维修新发现16具,除2具完全破损无
法修复外,共维护修复了43具。新发现的悬棺主要是洞穴式,被草木遮挡,过去
在地面无法观察到。在对悬棺开棺清淤维修过程中,还发现少量随葬器物及丝麻
织品;惟一一具岩墩式悬棺没有采用子母口棺盖,棺盖与棺身的楔合,使用的是
木栏式;而在三仙洞及其它地方先后发现的僰人岩画,对研究古代僰人的生产、
生活、政治、军事、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探寻失落的文明
宜宾古为僰侯国,汉置僰道县,僰人便是生活在川滇交界处的一个少数民族
,他们曾在这里创造过灿烂的文明。早在3000年前,僰人先祖的首领因率领部落
助周灭殷有功,受到分封。与别的民族不同的是,僰人的葬式采用悬棺葬,棺用
整木剜凿而成,不施漆,质地异常坚硬。从目前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看,这些悬
棺的下限在明朝中后期,距今已400多年;往上至少可以推至宋代,距今1000年
。而发现最早的悬棺,是四川省考古工作者在长江三峡发现的春秋时期的悬棺,
距今2500年以上。可以说,行悬棺葬,是我国古代西南地区分布最广流行最久的
一种葬式,终止于明代。在明朝中后期,僰人便神秘地消失了,从此无影无踪,
只留下崖壁上那具具悬棺和岩画,也把一个千古之谜留在了这座座悬崖之上,就
像玛雅人消失在自己的辉煌之中一样。
150年前,有人在邓家岩石壁之上写下一首诗:“谁家棺木挂悬岩?善良姊
妹痛人怀。雪霏芜草山山孝,风吹松柏哭哀哀。白日花开成祭礼,夜间星斗照灵
台……”对这千古之谜发出哀叹。到过麻塘坝的人都要提问:僰人为什么要行悬
棺葬?这些悬棺又是怎么放上去的?僰人又是怎样消失的?
为何行悬棺葬
早在1935年,美籍学者葛维汉(D·C·Graham)便从成都专程赴珙县调查,
并撰写了《川南的“白(僰)人坟”》科研文章。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央研究
院、中央博物院、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迁宜宾市李庄时期,是专家学者们研
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高峰期,并写成了不少著作。这当中就有著名古
建筑专家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陈明达,中央研究院古人类和民族民俗研究
专家芮逸夫、石钟健,中央博物院青年艺术家李霖灿等。
1941年春,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陈明达一行乘船到江安,从陆路来到
兴文县建武,然后沿邓家河而下来到曹营乡苏麻湾(今属珙县),远远地便看见
一溜长约600米、高120米的山崖耸立在邓家河畔,奇峰壁立,千姿百态,在高20
多米至100米的悬崖上,近百具棺木错落有致地放置在木桩之上,也有将棺木放
置在岩墩上的,悬棺隔河与罗渡乡天堂村的石头古寨群相望。面对僰人留下的千
古之谜,中国的古建筑学专家和诗人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探讨悬棺是用什么方
法放置到悬崖木桩上的?这种葬俗的民族文化内涵是什么?众人各抒己见,有的
认为是从山顶用绳索悬吊下来的,有的认为是采用联桩铺道的方法上去的,放好
棺木后再撤去栈道,有的还认为是搭云梯送上去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林
徽因说,这个谜还是留给后人去解开吧。
僰人为何行悬棺葬?元代李京撰写的《云南志略》云:行悬棺葬者,挂得愈
高愈吉,以先坠者为吉。这应是僰人行悬棺葬的原因。崔陈多年从事�文化研究
。他说,悬棺置放的方法,学术界存在三种说法,一是垒土造山说,二是栈道说
,三是垂吊说。第一种方法,工程量十分浩大,距地面几十米乃至上百米,这在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人口稀少的古代西南地区是不可能的;第二种说法,经过多
年考证,在现场没有发现过联桩铺道的桩孔,因此可以排除。惟一可行的应是垂
吊法。此次维修,在岩壁上发现绳索勒放的印痕,“从山顶放绳索将棺木吊放置
崖壁”的说法得到印证。由此,悬棺之谜可以揭开。僰人消失的原因是,明朝末
年,由于明军对川滇少数民族的残酷镇压,人口相对较少的都掌蛮和僰人遭到大
量屠杀,僰人为了避祸,便纷纷迁徙他乡,隐姓埋名,与其它民族融合,最终便
消失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yes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