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和西周同属于周朝,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
西周(前1046—前771),周是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始祖名弃,善种植,尧舜时被封为“后稷”,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及杨陵区一带)。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继西周之后的朝代,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延续周朝,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以别于西周。
周考王(?—前426年),全谥为周考哲王,《帝王世纪》云“考哲王”,或曰“考悊王”。华夏族,姬姓,名嵬。周贞定王之子,周哀王与周思王之弟。公元前441年,姬嵬杀害其兄周思王自立,是为周考王,在位15年。公元前426年周考王去世,其子姬午接替即位,是为周威烈王。谥法云:“大虑行节曰考”。葬处不明。
周显王(?—前321年),又称周显圣王或周显声王,华夏族,姓姬,名扁,东周君主,在位48年,为周烈王之弟。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周显王十六年(前353年)发生桂陵之战,周显王二十八年(前341年)发生马陵之战。
扩展资料:
周人早期居于陕西武功一带,公刘时,周部落则已迁居于豳。 周人早先并无“周”的概念,氏族以定居的豳为国,国即是城。他们居住稳定,为农耕为主的城邑。
自公刘起,又经九世传位,到古公亶父为部族首领时,周人受薰育戎侵袭逼迫,不得不离乡远徙。他们历尽艰辛,越过漆、沮和梁山,迁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就此产生“周”的概念。“周”字最初写法是:上田下口,上下合成,后来演变为周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东周
我们都知道,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0年称为西周,而从公元前770年开始,一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称为东周。这是为什么呢?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不久就病死了。他的儿子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从周成王到他的儿子周康王两代,前后约50多年,是周朝强盛和统一的时期,历史上叫作“成康之治”。
后来,由于奴隶主贵族的剥削不断加重,奴隶和平民们的反抗情绪高涨起来。周朝统治者为了镇压人民,采用十分严酷的刑罚。到周厉王即位后,对人民的压迫更重了。
那时候,住在野外的农夫叫“野人”,住在都城里的平民叫“国人”。周都镐京的国人不满厉王的暴虐统治,怨声载道。
周厉王为了阻止国人的议论,下了一道命令:国人不许批评朝政,一旦发现,就施以酷刑。在这样的压力下,国人真的不敢在公开场合里议论了。人们在路上碰到熟人,也不敢交谈招呼,只交换一下眼色,就匆匆地走开。
厉王的暴政越来越厉害,国人终于忍无可忍。公元前841年,国人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暴动。起义的国人围攻王宫,要杀厉王。厉王得知风声,慌慌忙忙的逃命去了。
经过这一场国人暴动,周朝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到周幽王的时候,周朝的统治者已经无法控制各诸侯国了。
周幽王整日吃喝玩乐,打发人到处找美女,根本不管什么国家大事。后来,幽王得了一个美人,对她十分宠爱。但那美人进宫以后,整日闷闷不乐。为了博得美人一笑,幽王想尽了办法。
后来,有人为幽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周王朝为了防备犬戎的进攻,在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一带建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把守关口的士兵以烽火为号,传递军情。一天晚上,周幽王下令把烽火全部点了起来。
附近的诸侯看到烽火烧起,急忙带领兵马来救。谁知当他们赶到的时候,连一个犬戎兵的影儿也没有,只见幽王在陪着美人奏乐和唱歌。诸侯们上当了,美人果然笑了。
后来,幽王又玩了几次同样的游戏,诸侯们渐渐的就不再相信了。一次,犬戎兵大举进攻,幽王惊慌失措,连忙下命令把骊山的烽火点起来。烽火倒是烧起来了,可是诸侯谁也不来理会他们了。镐京的兵马不多,被犬戎兵打得落花流水。犬戎的人马像潮水一样涌进城来,把周幽王杀了,抢走了那个美人。
经过这一场战乱,周朝西边大多土地都被犬戎占去。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担心镐京不保,于是迁都洛邑。
因为镐京在西边,洛邑在东边,所以历史上把周朝在镐京做国都的时期,称为西周;迁都洛邑以后,称为东周。
周考王,《帝王世纪》云“考哲王”,或曰“考悊王”。姓姬名嵬(公元前?~前426年)。贞定王子。攻杀兄思王而继位。在位15年,病死。谥法云:“大虑行节曰考”。葬处不明。
周显王,名姬扁(公元前?~前321年)。也称为周显圣王或周显声王周安王子,周烈王弟。烈王死后继位。在位48年。病死。葬处不明。
西周的“12位王”列表及简介!(周朝为什么分为西周和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