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新城疫怎么防治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用正大正源的强效双黄连饮水,百草瘟清灵拌料效果很好,一般三到五天就好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9-03-01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关注
展开全部
鸡新城疫又叫亚洲鸡瘟,俗称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症状、黏膜和浆膜出血,常呈败血症经过。
(1)流行特点
鸡最易感,各品种、年龄、性别的鸡均可发生,以30~50日龄的鸡多发。两年以上的老鸡易感性较低。火鸡、鹌鹑、鸽等亦可感染发病。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空气、尘埃、用具等都可传播本病,病毒也可经损伤的皮肤、黏膜侵入体内。但最大的潜在传播者是人和器具。当鸡群抵抗力低时, 80%以上的鸡可感染发病。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寒冷和气候多变的季节多发。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其分泌物、粪便以及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外寄生虫、人畜等均可传播病源。鸭、鹅等水禽及麻雀、乌鸦等也可散播病毒。
在非免疫区或免疫低下的鸡群,一旦有速发型毒株侵入,可迅速传播,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以上。目前,在大中型养鸡场,鸡群有一定免疫力的情况下,鸡新城疫主要是以一种非典型的形式出现,常被误诊,应引起重视。
(2)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2~7天,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型。
①最急性型:病情发展很快,鸡只常无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多见于流行初期和雏鸡。
②急性型:鸡病初体温升高,可达43~44℃,精神委顿,离群呆立,突然减食或不食,鸡冠和肉垂呈深红色或紫黑色,羽毛松乱,张口呼吸,常发出“咯咯”声或尖叫声。嗉囊内充满液体或气体,口、鼻、咽、喉头积聚大量黏液,摇头频咽,倒提时有大量液体从口内流出。粪便稀薄,呈黄绿色或黄白色,有时混有血液,恶臭。发病2~3天后病鸡出现死亡,死亡呈直线上升,有明显的死亡高峰,10天左右死亡减少,耐过的鸡出现站立不稳,头颈歪斜,翅、腿麻痹等神经症状,病程为2~6天,死亡率可达90%以上。
③亚急性型或慢性型:鸡病初症状与急性大致相同,病鸡咳嗽、喘息、减食,严重影响产蛋,常停产1~3周。腹泻和消化道出血等病理变化较轻。病鸡常出现歪颈、仰视、腿和翅麻痹等神经症状,也有的在受惊或抢食时突然倒地、抽搐,数分钟后恢复正常。头颈向后或向一侧扭转,常伏地旋转,动作失调,反复发作,终于瘫痪或半瘫痪。一般经10~20天死亡,死亡率为5%~50%。此型多发生于流行后期的成年鸡、或免疫接种质量不高、或免疫有效期接近末尾的鸡群。
(3)剖检症状
典型表现是病鸡喉头和气管充血、出血,有大量黏液,嗉囊内充满酸臭的液体。病死鸡内脏浆膜、黏膜出血,腹部脂肪、心冠脂肪出血。腺胃与食管和肌胃交界处有出血点(带),腺胃乳头出血,十二指肠、卵黄蒂后约3厘米处及回盲部的淋巴滤泡肿胀、出血或有枣核状溃疡灶,盲肠扁桃体出血、肿胀,泄殖腔严重出血。卵泡变形、充血、出血、破裂。
以上症状和病变不会同时出现在同一病例上,非典型性新城疫病变多不明显,应多剖检病死鸡,结合流行病学和大群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4)防治
鸡新城疫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预防的关键是适时进行免疫接种和实施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的抗病力和免疫应答能力。严格隔离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大中型鸡场应执行“全进全出”制度,谢绝参观,加强检疫,防止动物进入易感鸡群,工作人员、车辆进出须经严格消毒处理。
①预防接种:目前我国常用的疫苗有鸡新城疫Ⅰ、Ⅱ、L(La Sota)系活疫苗和油乳剂灭活疫苗。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和免疫途径。大型鸡场多采用气雾和饮水免疫,小型鸡场和农家养鸡可采用滴鼻和注射等方法。
Ⅰ系苗为中等毒力的活苗,产生免疫力快(3~4天),免疫期长,可达1年以上,但对雏鸡有一定的致病性,常用于经过弱毒疫苗免疫过的鸡或2月龄以上的鸡,多采用肌内注射或刺种的方法接种。Ⅱ系和L系苗属弱毒力苗,大小鸡均可使用,多采用滴鼻、点眼、饮水及气雾等方法接种。油乳剂灭活疫苗对鸡安全,不会通过疫苗扩散病原,可产生坚强而持久的免疫力,但是注射后需10~20天才产生免疫力。
②鸡场一旦发生本病,首先将可疑病鸡检出焚烧或深埋,被污染的羽毛、垫草、粪便应深埋或烧毁。封锁鸡场,禁止将发病鸡群转场或出售。
如发病初期全群精神尚可,食欲不减呈零星死亡。可用Ⅳ系或克隆30点眼、滴鼻,每只雏鸡1.5~2羽份,同时注射油乳剂灭活苗。青年鸡用Ⅳ系3~4羽份,成鸡5~7羽份,同时应用抗生素、电解多维饮水或拌料,防止继发感染,增强体质。当鸡群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死亡率每日超过1%以上时,不应紧急接种疫苗,否则会引起大批死亡。待最后一个病例处理2周后,并通过严格消毒,方可解除封锁。
(1)流行特点
鸡最易感,各品种、年龄、性别的鸡均可发生,以30~50日龄的鸡多发。两年以上的老鸡易感性较低。火鸡、鹌鹑、鸽等亦可感染发病。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空气、尘埃、用具等都可传播本病,病毒也可经损伤的皮肤、黏膜侵入体内。但最大的潜在传播者是人和器具。当鸡群抵抗力低时, 80%以上的鸡可感染发病。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寒冷和气候多变的季节多发。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其分泌物、粪便以及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外寄生虫、人畜等均可传播病源。鸭、鹅等水禽及麻雀、乌鸦等也可散播病毒。
在非免疫区或免疫低下的鸡群,一旦有速发型毒株侵入,可迅速传播,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以上。目前,在大中型养鸡场,鸡群有一定免疫力的情况下,鸡新城疫主要是以一种非典型的形式出现,常被误诊,应引起重视。
(2)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2~7天,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型。
①最急性型:病情发展很快,鸡只常无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多见于流行初期和雏鸡。
②急性型:鸡病初体温升高,可达43~44℃,精神委顿,离群呆立,突然减食或不食,鸡冠和肉垂呈深红色或紫黑色,羽毛松乱,张口呼吸,常发出“咯咯”声或尖叫声。嗉囊内充满液体或气体,口、鼻、咽、喉头积聚大量黏液,摇头频咽,倒提时有大量液体从口内流出。粪便稀薄,呈黄绿色或黄白色,有时混有血液,恶臭。发病2~3天后病鸡出现死亡,死亡呈直线上升,有明显的死亡高峰,10天左右死亡减少,耐过的鸡出现站立不稳,头颈歪斜,翅、腿麻痹等神经症状,病程为2~6天,死亡率可达90%以上。
③亚急性型或慢性型:鸡病初症状与急性大致相同,病鸡咳嗽、喘息、减食,严重影响产蛋,常停产1~3周。腹泻和消化道出血等病理变化较轻。病鸡常出现歪颈、仰视、腿和翅麻痹等神经症状,也有的在受惊或抢食时突然倒地、抽搐,数分钟后恢复正常。头颈向后或向一侧扭转,常伏地旋转,动作失调,反复发作,终于瘫痪或半瘫痪。一般经10~20天死亡,死亡率为5%~50%。此型多发生于流行后期的成年鸡、或免疫接种质量不高、或免疫有效期接近末尾的鸡群。
(3)剖检症状
典型表现是病鸡喉头和气管充血、出血,有大量黏液,嗉囊内充满酸臭的液体。病死鸡内脏浆膜、黏膜出血,腹部脂肪、心冠脂肪出血。腺胃与食管和肌胃交界处有出血点(带),腺胃乳头出血,十二指肠、卵黄蒂后约3厘米处及回盲部的淋巴滤泡肿胀、出血或有枣核状溃疡灶,盲肠扁桃体出血、肿胀,泄殖腔严重出血。卵泡变形、充血、出血、破裂。
以上症状和病变不会同时出现在同一病例上,非典型性新城疫病变多不明显,应多剖检病死鸡,结合流行病学和大群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4)防治
鸡新城疫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预防的关键是适时进行免疫接种和实施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的抗病力和免疫应答能力。严格隔离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大中型鸡场应执行“全进全出”制度,谢绝参观,加强检疫,防止动物进入易感鸡群,工作人员、车辆进出须经严格消毒处理。
①预防接种:目前我国常用的疫苗有鸡新城疫Ⅰ、Ⅱ、L(La Sota)系活疫苗和油乳剂灭活疫苗。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和免疫途径。大型鸡场多采用气雾和饮水免疫,小型鸡场和农家养鸡可采用滴鼻和注射等方法。
Ⅰ系苗为中等毒力的活苗,产生免疫力快(3~4天),免疫期长,可达1年以上,但对雏鸡有一定的致病性,常用于经过弱毒疫苗免疫过的鸡或2月龄以上的鸡,多采用肌内注射或刺种的方法接种。Ⅱ系和L系苗属弱毒力苗,大小鸡均可使用,多采用滴鼻、点眼、饮水及气雾等方法接种。油乳剂灭活疫苗对鸡安全,不会通过疫苗扩散病原,可产生坚强而持久的免疫力,但是注射后需10~20天才产生免疫力。
②鸡场一旦发生本病,首先将可疑病鸡检出焚烧或深埋,被污染的羽毛、垫草、粪便应深埋或烧毁。封锁鸡场,禁止将发病鸡群转场或出售。
如发病初期全群精神尚可,食欲不减呈零星死亡。可用Ⅳ系或克隆30点眼、滴鼻,每只雏鸡1.5~2羽份,同时注射油乳剂灭活苗。青年鸡用Ⅳ系3~4羽份,成鸡5~7羽份,同时应用抗生素、电解多维饮水或拌料,防止继发感染,增强体质。当鸡群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死亡率每日超过1%以上时,不应紧急接种疫苗,否则会引起大批死亡。待最后一个病例处理2周后,并通过严格消毒,方可解除封锁。
详情
-
官方服务
- 官方网站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