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公式:智商: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智力年龄亦称“心理年龄”,相对于生理年龄而说的。这个术语是比奈首先提出并采用的,是指在智力测验量表上与某一智力标准水平相当的年龄。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设计世界上第一智力测验。这些测验,每个都共30题,由浅入深,测试人的判断理解及逻辑等能力。
一个8岁的小孩子,他在智力测验的表现,跟普通10岁的孩子一样好,我们就说,这个孩子智力年龄是10岁,虽然他的实际年龄只有8岁。
扩展资料:
智力年龄的特性
1、观念性
智力年龄的活动对象不是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的客体,而是客体在头脑中的映象及与映象相联系的词。所以它是一种观念的活动。
2、内潜性
智力年龄是在头脑内部,借助于内部言语,默默地进行着分析、综合及抽象、概括,从而达到对事物的认识。
3、简缩性
由于智力年龄的活动脱离了事物具体形式的束缚,可以高度省略、简缩,甚至往往觉察不到它的活动过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智力年龄
计算公式:智商: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智力年龄亦称“心理年龄”,相对于生理年龄而说的。这个术语是比奈首先提出并采用的,是指在智力测验量表上与某一智力标准水平相当的年龄。
智力年龄是指某个年龄组别的孩子,平均所能达到的智力水平。比如,一个8岁的小孩子,他在智力测试的表现,跟普通10岁的孩子一样好,我们就说,这个孩子智力年龄是10岁。
扩展资料
智商
衡量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最早由德国心理学家L.W.斯特恩提出。分为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两种。比率智商为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
为避免小数,将商数乘以100。美国心理学家L. M. 特曼在1916年修订比奈量表时采用了比率智商。离差智商等于100+15 (X-M)/SD,其中X为某人量表原始分,M为样本组平均数,SD为样本组标准差。
也就是说,离差智商是衡量一个人在样本组中的相对位置。韦克斯勒在编制韦氏量表时采用了离差智商。智力商数等于100,代表正常的或平均的智力,高于100代表智力发展迅速,低于100代表智力发展迟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智力年龄
计算公式:智商: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智力年龄亦称“心理年龄”,相对于生理年龄而说的。这个术语是比奈首先提出并采用的,是指在智力测验量表上与某一智力标准水平相当的年龄。 智力年龄主要由的一系列智力操作来加以确定:
1. 感觉动作功能评估
评估被测者的平衡能力、节奏与韵律、肌力和方向感考察在上述基本能力方面是否落后于实际年龄的发展。
2. 知觉—动作测验
采用视动统合测验评估被测者的视知觉与手动作的协调能力。这种知觉—动作统合能力是制约被测者完成任务的质量和速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3. 学习障碍儿童行为问卷
利用问卷,我们可以了解被测者在具体行为上的操作表现,了解被测者的学习困难的性质及严重程度。这种问卷也是对动作测查和知觉—动作测验结果的重要补充。
4. 自我监控测验
这种测验主要是要了解的被测者的自我计划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这类测验了解被测者在学习的自我管理与自我计划方面究竟有无落后。
5. 智力测验
有许多智力测验可以考查被测者的智力发展水平,有团体智力测验,还有韦氏智力测验,还有比纳智力测验等。
通过这样的测试,对被测者有较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了解,并根据这些测试来为被测者制订一个内容详实、操作性强的调整方案。
扩展资料
智力年龄指智力发育的年龄。用以标示智力发展的水平。用测验量表对一定数量的同年龄儿童进行测验,根据平均成绩来确定的,如一个五岁的儿童,在五岁组测验上及格,在六岁组测验也能及格,而在七岁组或以上不能及格,则其智力年龄便是六岁。
如在五岁组测验不及格而在四岁组测验上及格,其智力年龄为四岁。智力年龄越出实际年龄越多,智力发育水平就越高;反之,不及实际年龄越多,发育水平就越低。
智商:衡量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最早由德国心理学家L.W.斯特恩提出。分为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两种。比率智商为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
美国心理学家L. M. 特曼在1916年修订比奈量表时采用了比率智商。离差智商等于100+15 (X-M)/SD,其中X为某人量表原始分,M为样本组平均数,SD为样本组标准差。
也就是说,离差智商是衡量一个人在样本组中的相对位置。韦克斯勒在编制韦氏量表时采用了离差智商。智力商数等于100,代表正常的或平均的智力,高于100代表智力发展迅速,低于100代表智力发展迟缓。
智商不但具有量的意义,还具有质的意义,是诊断儿童为弱智或是天才的最常用概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智力年龄
智力年龄是指某个年龄组别的孩子,平均所能达到的智力水平。比如,一个8岁的小孩子,他在智力测试的表现,跟普通10岁的孩子一样好,我们就说,这个孩子智力年龄是10岁。
智力年龄亦称“心理年龄”,简称“智龄”,相对于实际年龄(生理年龄)而说的。这个术语是比奈首先提出并采用的,是指在智力测验量表上与某一智力标准水平相当的年龄。
智商: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智力年龄的水平主要由儿童的一系列智力操作来加以确定:
感觉动作功能评估
1.评估儿童的平衡能力、节奏与韵律、肌力和方向感。考察儿童在上述基本能力方面是否落后于实际年龄的发展。
2. 知觉—动作测验
采用视动统合测验评估儿童的视知觉与手动作的协调能力。这种知觉—动作统合能力是制约儿童做作业质量和速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3. 学习障碍儿童行为问卷
利用问卷,我们可以了解学习障碍儿童在具体行为上的操作表现,了解儿童的学习困难的性质及严重程度。这种问卷也是对动作测查和知觉—动作测验结果的重要补充。
4. 自我监控测验
这种测验主要是要了解儿童的自我计划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我们知道,学习障碍儿童多伴随着注意力的不集中,做事情无计划性,较为冲动,无节制地玩,自我管理与独立生活能力很差。这类测验了解儿童在学习的自我管理与自我计划方面究竟有无落后,如果落后,其表现与程度又是如何?这类测验结果对于我们制订学习的自我管理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 智力测验
有许多智力测验可以考查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有团体智力测验,还有韦氏智力测验,还有比纳智力测验等。通过这样的测试,我们即会对儿童的学习障碍有较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了解,并根据这些测试来为孩子制订一个内容详实、操作性强的家教方案。
现在人们一般用韦氏量表来测量智力。
韦氏量表又称韦氏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由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所编制,是继比奈——西蒙智力量表之后为国际通用的另一套智力量表。
扩展资料
智商是衡量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最早由德国心理学家L.W.斯特恩提出。分为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两种。比率智商为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为避免小数,将商数乘以100。美国心理学家L. M. 特曼在1916年修订比奈量表时采用了比率智商。
离差智商等于100+15 (X-M)/SD,其中X为某人量表原始分,M为样本组平均数,SD为样本组标准差。也就是说,离差智商是衡量一个人在样本组中的相对位置。韦克斯勒在编制韦氏量表时采用了离差智商。
智力商数等于100,代表正常的或平均的智力,高于100代表智力发展迅速,低于100代表智力发展迟缓。智商不但具有量的意义,还具有质的意义,是诊断儿童为弱智或是天才的最常用概念。
智商(英语:IQ),即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系个人智力测验成绩和同年龄被试成绩相比的指数,是衡量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智商概念是美国斯丹福大学心理学家特曼教授提出的。
20世纪初,法国心理学家比奈(Alfred Binet,1857年-1911年)和他的学生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套智力量表,根据这套智力量表将一般人的平均智商定为100,而正常人的智商,根据这套测验,大多在85到115之间。
智力是遗传基因控制的,人为无法改变。由于先天多种因素,人的智力发育会有所不同。通过一系列标准测试测量人在其年龄段的智力发展水平,它必须与灵商(SQ)配合运用才行。它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智力表现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推理能力等,其包括文商(CQ)。目前认为智力由三种能力组成:短期记忆力、推理能力和语言能力。
后来,特曼教授把这套量表介绍到美国修订为斯丹福-比奈智力量表,并用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作为评定儿童智力水平的指数,这个比被称为智商,用公式表示即是:IQ=MA(心理年龄)/CA(生理年龄)×100。人们称这种智商为比率智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智力年龄
智力年龄有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两种分类:
一、比率智商
比率智商为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为避免小数,将商数乘以100。美国心理学家L. M. 特曼在1916年修订比奈量表时采用了比率智商。
二、离差智商
离差智商等于100+15 (X-M)/SD,其中X为某人量表原始分,M为样本组平均数,SD为样本组标准差。也就是说,离差智商是衡量一个人在样本组中的相对位置。
韦克斯勒在编制韦氏量表时采用了离差智商。智力商数等于100,代表正常的或平均的智力,高于100代表智力发展迅速,低于100代表智力发展迟缓。
扩展资料:
智力年龄的特性
1、观念性
智力年龄的活动对象不是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的客体,而是客体在头脑中的映象及与映象相联系的词。所以它是一种观念的活动。
2、内潜性
智力年龄是在头脑内部,借助于内部言语,默默地进行着分析、综合及抽象、概括,从而达到对事物的认识。
3、简缩性
由于智力年龄的活动脱离了事物具体形式的束缚,可以高度省略、简缩,甚至往往觉察不到它的活动过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智力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