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伤逝》描写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表达了鲁迅对妇女解放问题的什么思考 5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09-21
展开全部
《伤逝》选自鲁迅小说集《彷徨》;在题材上,
《伤逝》是鲁迅唯一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小说,如果要用几句最简单的话客观地概括其内容,大致可以这样说:《伤逝》写的是涓生与子君对恋爱与婚姻自由的追求,这追求最初已经获得成功,但终于还是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的迫害。但《伤逝》这篇作品着重的并不在于写出社会是在怎样地迫害涓生与子君,而是在于写出涓生与子君怎样去面对社会施加给他们的迫害。它是以涓生与子君作为分析和解剖的直接对象的。归根结底他们爱情的破裂,原因只能从他们自身上寻找,因为社会的迫害顶多只能剥夺他们的生存权利,却无法剥夺他们的爱情。明眼人都看出涓生对子君的爱情只是缘于她的果敢、她的思想进步和与众不同,并不甚实质,恐怕难以维系;而子君对涓生的爱虽然是那样的专注深至,但其内容也十分空洞虚幻、不切实际,只是“盲目的爱”。那么,最后必然是要归于幻灭的。爱情和自由,到底哪个更重要?王子娶了公主是童话的结局,但不是最后的许诺。“他们从此以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现实中也远没那么轻描淡写的笃定。究竟这样的认可形式是一种冗余还是神圣。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中已说过:“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后无路可走。”涓生与子君的确是从昏睡的梦境中清醒了,然而觉醒仅仅是斗争的开始,他们醒后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这个目标似乎对他们也并不重要。现实主义作品的伟大之处便在于此——关注现俗,指明并试图解决其弊病。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这样诠释爱情:“人的本质是自己选择的,选择以自由为前提,人被判定为自由,必须独自承担选择的后果。”或者柏拉图式的爱情或者自由主义者的爱情,根本就没有什么朝夕相随、生死与共。爱情为什么会干扰自由,或许是因为简单的情欲吧。很多人愿意为了爱情而失去自由,小女人情怀其实无可厚非;好多大老爷们叫嚷着孤独,那不正是驴子渴望马轭的哀鸣吗?   文中涓生与子君的结合导致了两个结果:疏离的人际关系和自主性的丧失。阅读者心中是否包含着这样一种了然认定的观点:婚恋就是自由的对立物。我不知道自由和自我的分别,也就不清楚爱情如何在平淡的婚姻中湮灭,自由如何在真挚的爱情中崩塌。这湮灭和崩塌是自然而然的吗?孤独者渴望伴侣,是否随着伴侣的入侵,自由就烟消云散?这些人们嘴里的必然对立与现实中的偶然和谐,到底有怎样的玄机?是我们想太多,还是生活原本如此。
张王筱
2011-12-30
知道答主
回答量: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万
展开全部
子君的形象是五四时期敢于反抗封建专制的新女性形象。
作品按照会馆—吉兆胡同—会馆这种回顾式的结构来讲述故事是有深意的,它表示鲁迅对于在封建专制压之下的敢于反抗的妇女,她们反抗之后未来人生道路的思考。《玩偶之家》之家中娜拉用离家出走的形式来反抗,但是出走之后又怎么样呢?没有钱,没有生存技能,没有生活来源,等待她的只有两条路,死亡或是回去。子君的选择二者兼而有之,在生活窘境的逼迫下跟随父亲回家,不久之后,在外人的鄙夷声中孤独地死去。
故事梗概:子君是一个娴静、温柔而又纤弱的姑娘,她不慕名门、不求富贵,只为追求一份自由真挚的爱情。她勇敢地反抗家庭封建束缚,大胆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在涓生的启蒙下,从对他学识的倾慕渐渐有了炽烈的爱意,她大胆地呐喊:“我是我自己的,你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不顾世人的冷眼与涓生同居。但是,仅仅冲破封建旧家庭的束缚,不在乎别人的轻蔑就够了吗?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人得生活着,爱情才会有附丽。在黑暗的社会里,妇女的解放必须以整个社会的解放为基础,再加上自己有经济基础为依托,才能求得与男子真正平等的地位。
在同居之后,子君着意于家务上的经营,养了几只小油鸡,还有小狗阿随,繁重的家务劳动使她与涓生精神世界的交流渐渐减少,没有了对于理想的热情向往,没有了谈论泰戈尔、雪莱的激情。随后渐渐陷入了小市民的争斗中,为了那小油鸡而和邻居吵开了,为了一些并不重要的事情而耿耿于怀。涓生对于对于子君的态度日趋冷淡,宁愿躲在公共图书馆呆一天,也不愿在家陪伴子君。终于,他说出了他多日想说的话,“……况且你已经可以无须顾虑,勇往直前了。你要我老实说:是的,人是不该虚伪的。我老实说罢: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但这于你倒好得多,因为你更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
虽然失业,虽然子君没有了理想的憧憬,虽然周围人无尽的鄙夷,但这是涓生抛弃子君的理由吗?在封建道德、三纲五常种种专制的压抑下,子君的无畏是让人可钦可佩的,相比之下,涓生的懦弱、自私、虚伪让人唾弃。
最终,在严酷现实的逼迫下,涓生为了自己,把子君重又送回了那个封建宗法制的大牢笼,子君含恨离开人世。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1-12-30
展开全部
在当时的时代大环境下,妇女解放是艰难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l3...2@163.com
2011-12-30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3万
展开全部
脱离时代背景,单独追求理想中的真爱,往往被传统思想中家严制束缚,社会舆论影响。在程朱理学长期发展所营造的社会氛围中,人基本完全失去自我,这才是罪恶的根源。简单说是妇女解放艰难是片解鲁迅先生所写《伤逝》初衷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ch4958
2011-12-30 · 超过1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4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6万
展开全部
主张个性解放,但是他思考的是没有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的个性解放的局限。认识到这种局限可能导致的人生悲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