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阵法,恐怕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它们神秘莫测、威力巨大。比如
诸葛武侯的八阵图,几块石头一摆,几杆旗子一插,一块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地方,顿时变成了无论如何都走不出去的巨大迷宫。间或天上还落些刀子、地下还发个洪水弄个地震什么的,堪称行军途中扎营、影视拍摄造景第一利器,清洁卫生方便环保,居家旅行杀人放火所必备。从评书到小说,从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到封神演义里的十绝阵,阵法可以说是活跃于文学作品的方方面面,就连前两年大红特红的
《鬼吹灯》,主角开棺之前也会说:“且等我布一个阵法,困住这只粽子再说……”然而,阵法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画图规阵势——古代军阵 无论是八阵图也好,天门阵也罢,这些被吹得神乎其神的阵法,其实都脱胎于中国古代的军阵。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周师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陈”通“阵”,也就是说,军阵就是各兵种士兵排列的方式。早期的战阵非常简陋,基本上相当于中学或者大学的军训甚至体育课:向前看——齐,向右看——齐,大家排列整齐了,开步走,向前冲!到了春秋时期,战车成为战争的主力,那时候兵力的计量单位是“乘”,标准配备是一车四马谓之一乘,上面站甲士三人,中间一人负责驾车,左右两人搏杀,七十二个步卒跟在下面撒丫子跑。总共七十五个人,不能乱哄哄地一窝蜂冲出去,这样就产生了步兵和兵车协同的课题,而排兵布阵,也就此成了军事学家们研究的对象。战国以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骑兵逐渐取代了战车成为军队的主要战斗力量之一,为了解决步骑协同这一冷兵器时代的老大难问题,阵法又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骑兵跑得快了,步兵跟不上给拖死;步兵跑得快了,把弓兵落在后面任人宰割,那也是个惨剧。于是,各位著名的兵法家都开始花大力气研究阵法。后世被吹得神乎其神的阵法,绝大多数都在那个时代就有了雏形:
《孙膑兵法》的《阵法》一篇,把阵法分为方阵、圆阵、锥行阵、雁行阵、钩行阵、玄襄阵、疏阵、数阵及火阵、水阵等基本阵型,分别应对攻击、防御,以及散兵线、弩兵为主、车兵为主等各种不同场合。那个时代的阵法,说实在的还真有些用处,比如雁行阵,就是横向展开,左右两翼向前或者向后梯次排列,V字形向前方便迂回包抄,向后则方便保护两翼和后方的安全,防止敌人迂回。到了三国时期,蜀军缺乏马匹,又要对付拥有大量骑兵的曹魏部队,于是
诸葛亮挖空心思排练了赫赫有名的“八阵图”。唐代的李靖则是在诸葛八阵的基础上,编练六花阵,分为圆阵、方阵、曲阵、纵阵、锐阵五种阵型,每个阵型又各有五种变化,共有二十五种变化,大将可根据不同的敌情、地形、攻防等需要采用不同的阵型。好吧,到此为止,中国军阵的演变史还多少是个正剧,然而当朝代进入了宋朝,这一出正剧就演变成了惨剧。宋朝不知为何无比重视阵法的威力,于是研发出了一大堆名字非常动听、非常华丽的军阵,如:车轮阵、冲方阵、常山阵、八卦阵、风扬阵、龙飞阵、太乙阵、五花阵满天星阵、重霞阵、六花七军阵……最可怕的一种叫做“平戎万全阵”,阵面总宽度17里,共投入兵力14万人,这14万人要按照阵图写好的方位像钉子一样站在自己负责的地方,然后根据阵图的规定方向跑动……想象一下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人员增加十倍,然后让他们在同一时间上场各就各位,还得面对游牧民族骑兵的冲击打胜仗,这简直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如果这些阵图仅仅落在纸面上也就算了,最多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大将带兵打仗各有各的方法。无奈宋朝的大将打仗不是这样,讲究从深宫颁赐阵图,然后“图阵形、规庙胜,尽授纪律,遥制便宜,主帅遵行,贵臣督视……”比如那个豪华的“平戎万全阵”就是
宋太宗御制,打仗的时候事先发阵图下来,派大员监视,你用也得用,不用也得用,不用阵图你打赢了也是个抗旨不遵的罪名,弄得不好要丢官问罪抄家!于是在屡战屡败之下,到了明朝,大将们终于摆脱了阵法这一悲剧的存在。
戚继光的鸳鸯阵算是明清时代唯一可以数得上的阵法,但是已经和前代那些军阵没法比了,他充其量也就是一种小范围的配合而已。鸳鸯阵阵形以12人为一队,1队长、1藤牌手、1长盾手、2狼筅(也就是长毛竹……可怜,穷啊)手、4长矛手、2短刀手互助结合,随地形和战斗需要而不断变化阵型,最后一个人是火头兵,也就是说实际打仗的只有11个人!鸳鸯阵不愧为对付倭寇的专门阵型,这个阵法要是放到步骑结合的大规模战场上来……我想不出鸳鸯阵摆在一堆圆阵、方阵、雁行阵、玄襄阵旁边是什么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