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点半属于什么时辰
上午十点半属于巳时,上午9点至11时都是属于巳时。
时辰是古代人用来计时的单位。中国传统以十二个时辰来计算昼夜,以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戌 ,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时辰分为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下四刻。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如巳时相当于9时到11时。
时辰进一步划分,古人会以初和正来表示。比如子时对应23-1时,初意为开始,子初指代23时;而正有中间、不偏斜的意思,比如我们常会说正午、正中,所以用子正表示子时的中间,即代表0时。
扩展资料
古代的其他时间表示方式:
1、刻
古代使用漏壶计时,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
2、更
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
3、点
古代使用铜壶滴漏计时, 以下漏击点为名。一更分为五点,所以,一点的长度是现在的24分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辰
上午十点是巳时。巳时指上午 9 时正至上午11时正。
巳时又称隅中。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扩展资料
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
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辰
上午十点半为巳时
巳时
巳时(sìshí),指上午9时至中午11时。如《淮南子天文训》云:“日至于衡阳,是谓隅中。”故巳时又称隅中。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iknow-pic.cdn.bcebos.com/9d82d158ccbf6c81169e1f52b23eb13532fa40da"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9d82d158ccbf6c81169e1f52b23eb13532fa40da?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d82d158ccbf6c81169e1f52b23eb13532fa40da"/>
扩展资料
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两个小时为一时辰。
23-1子时属于水
1-3丑时属于土
3-5寅时属于木
5-7卯时属于木
7-9辰时属于土
9-11巳时属于火
11-13午时属于火
13-15未时属于土
15-17申时属于金
17-19酉时属于金
19-21戌时属于土
21-23亥时属于水
但古时候各地计算方法不同,有的地方则把一日定位十二时辰,一时辰有四刻,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有两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就是一秒钟。
上午10:30是【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