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会死吗

 我来答
大眼睛的色彩
2014-08-28 · TA获得超过210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3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21万
展开全部
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中风是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那么读者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脑中风会死吗?脑中风有什么危害?
脑中风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我国每年新发卒中病例约250万例。由于致残率高,卒中存活者中约3/4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一般症状较为平缓,绝大多数病人意识,仅仅表现为言语困难、肢体麻木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延误就医,中风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由血管阻塞引起缺血性脑中风又称脑梗塞,占中风的70%-80%。在脑血管病猝死事件中,脑梗塞占80%。忽然发生脑梗塞,会使患者致死、致残。
脑中风的危害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那么到底脑中风有什么危害呢?
脑中风的危害
脑中风疾病的危害主要来自于其后遗症的危害,以半身不遂,偏废不用,患侧僵硬挛拘或痿软无力为主症,可伴有口舌歪斜、语言不利或不语,多有卒仆无知、眩晕、头痛史。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疼痛、沉重、麻木,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病变位置不对称,可上肢,可下肢,可单侧,可双侧。这些都是脑中风后遗症的危害。
上文是对“脑中风会死吗?”的介绍。患者在发现自身疾病和治疗的同时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太多的心里负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才是维护健康之本。
Indaliai1224
2019-10-20 · TA获得超过21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3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8.2万
展开全部
有一定的死亡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8-06-25
展开全部
你好!脑中风经过急时及有效的治疗是不会死的,患者及其家人不要过度紧张,据中国脑中风网数据指出脑中风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是指人体脑部血管由于某种原因而造成颅内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组织损害的一组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以脑梗塞最为常见。脑中风发病急,病死率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王一针针灸
2017-12-05 · 贡献了超过118个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万
展开全部
“脑中风”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名,也是我们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和俗称,也称为卒中或脑血管病。
中风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缺血性中风,也称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卒中。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脑栓塞及腔隙脑梗塞等,是血管被“堵塞”使血液不能流到大脑而引起的。
另一类为出血性中风,也称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不是“堵塞”而是破裂,导致血液流入大脑从而引起的脑损伤。
“脑中风”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名,也是我们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和俗称,也称为卒中或脑血管病。
中风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缺血性中风,也称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卒中。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脑栓塞及腔隙脑梗塞等,是血管被“堵塞”使血液不能流到大脑而引起的。
另一类为出血性中风,也称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不是“堵塞”而是破裂,导致血液流入大脑从而引起的脑损伤。
预防中风,就要把中风的危险因素尽可能降到最低,要保持情绪平稳,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饮食须清淡有节制,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适量活动,及时控制高血血病血脂等指标。
预防中风,就要把中风的危险因素尽可能降到最低,要保持情绪平稳,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饮食须清淡有节制,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适量活动,及时控制高血血病血脂等指标。
渡达生物建议针灸介入治疗脑中风越早预后越好,所以在生命体征平稳之后要尽快介入针灸治疗,把握康复时机,加快患者康复时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Aaron丶
2019-06-12 · 互联网行业顾问
Aaron丶
互联网行业顾问
采纳数:96 获赞数:986
丰富互联网电子商务经验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概述:中风有外风和内风之分,外风因感受外邪(风邪)所致,名曰中风;内风属内伤病证,又称脑卒中,卒中等。
就诊科室:急诊科、中医科
临床症状:突然昏倒、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舌歪斜等。
危害:中风患者会出现肢体行动不便,记忆力下降,认知障碍等后遗症,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活质量,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并发症:发热、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急性肾衰竭等。
检查:血常规检查、心电图检查、眼底检测、尿常规检查、生化检查、便常规检查、生化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X线检查、B超、脑血管造影、MRI。
诊断:根据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进行诊断。
饮食建议: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多食新鲜水果蔬菜,戒烟限酒。
治疗原则:镇肝熄风、滋阴潜阳、化痰通络。
治愈性:可调理,部分可治愈。重症患者可能致残或死亡。
病因:
1.情志郁怒 五志过极,心火暴甚,可引动内风而发卒中。临床以暴怒伤肝为多,因暴怒则顷刻之间肝阳暴亢,气火俱浮,迫血上涌则其候必发。至于忧思悲恐,情绪紧张均为本病的诱因。
2.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醇酒,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引动肝风,夹痰上扰,可致病发,尤以酗酒诱发最烈。
3.劳累过度 本病也可因操持过度,形神失养,以致阴血暗耗,虚阳化风扰动为患。再则纵欲伤精,也是水亏于下,火旺于上,发病之因。
4.气候变化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与季节气候变化有关。入冬骤然变冷,寒邪入侵,可影响血脉循行。其次早春骤然转暖之时,正值厥阴风木主令,内应于肝,风阳暗动,也可导致本病发生。
5.血液瘀滞 血瘀的形成多因气滞血行不畅或气虚运血无力,或因暴怒血蕴于上,或因感寒收引凝滞,或因热的阴伤液耗血滞等,本病的病机多以暴怒血蕴或气虚血瘀最为常见。
流行病学:好发于40岁以上年龄。
典型症状:
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2.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治则:祛风、养血、活血、化痰通络。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咳痰痰或痰多,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气虚血瘀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既白,气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5.阴虚风动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诊断依据:
1.多急性起病,好发于40岁以上年龄。
2.病发多有情志失调、饮食不当或劳累等诱因。
3.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㖞斜,言语蹇涩等特定的临床表现。
4.必要时可结合CT、MRI等影像学诊断的支持。
治疗方针:本病治疗以镇肝熄风、滋阴潜阳、活血通络。
药物治疗:
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治则: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主方:镇肝熄风汤加减。方药:怀牛膝、代赭石、龙骨、牡蛎、白芍、玄参、龟板、天冬、茵陈、川楝子、生麦芽、甘草。
2.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治则:祛风、养血、活血、化痰通络。主方:大秦艽汤加减。方药:秦艽、羌活、独活、防风、当归、白芍、熟地、川芎、白术、茯苓、黄芩、石膏、生地。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治则:化痰通腑。主方:星蒌承气汤《验方》加减。方药:胆南星、全瓜蒌、生大黄、芒硝。如头晕重,可加钩藤、菊花、珍珠母。
4.气虚血瘀
治则:益气活血。主方: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药:生黄芪、当归尾、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
5.阴虚风动
治则:滋阴熄风。主方:大定风珠加减。方药:鸡子黄、阿胶、地黄、麦冬、白芍、龟板、鳖甲、五味子、炙甘草。
日常护理:
1.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的生活作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压急剧升高,引发脑血管病。
2.予患者以适宜的环境温度。避免转移患者从较高温度的环境突然至温度较低的环境,外出注意保暖。
饮食调理: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宜。适当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3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