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有两种,一个是用电解水来制取氢气(H2),同时也产生氧气。
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十O2↑。另一个是用比氢元素活泼的金属单质,与酸发生置换反应,这类反应的方程式:Zn十2HCl=ZnCⅠ2十H2↑,Fe十H2SO4=FeSO4十H2↑。
1,用锌与稀硫酸反应:
①反应原理:利用金属活动性比氢强的金属单质与酸反应,置换出氢元素。
2,用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取:
化学方程式:2Al+2NaOH+6H2O=2Na[Al(OH)4]+3H2↑
3,电解水实验
化学方程式是:2H2O=通电=2H2↑+O2↑
扩展资料:
H2优点:
一、资源丰富。以水为原料,电解便可获得。水资源在地球上相对主要燃料石油,煤也较丰富。
二、热值高。氢燃烧的热值高居各种燃料之冠,据测定,每千克氢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4*10^8J,为石油热值的3倍多。因此,它贮存体积小,携带量大,行程远。
三、氢为燃料最洁净。氢的燃烧产物是水,对环境不产生任何污染。相反,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车辆,排放大量氮氧化物、四乙基铅[Pb(C2H5)4],会导致酸雨,酸雾和严重的铅中毒。
更重要的是,废气中还含有3,4-苯并芘的强致癌物质,污染大气,危害健康。现世界各国对以氢为新型能源的研究颇为重视。
日本于1984年5月24日在富士高速公路以每小时200千米速度首次试车(以氢为燃料)成功。
H2缺点:
氢气要安全储藏和运输并不容易,它重量轻、难捉摸、扩散速度快,需低温液化,会导致阀门堵塞并形成不必要的压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H2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通常使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注意:
1、这里最好不用盐酸,是因为该反应放热,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气体含有氯化氢杂质。Zn+2HCl===ZnCl2+H2↑
2、钾、钙、钠等金属与稀酸反应时,会优先置换出水中的氢并生成相应的碱,且反应过于剧烈
3、选取的金属应与酸反应速率适中,产生气泡均匀
4、不能使用硝酸或浓硫酸,因为这两种酸具有强氧化性,反应将会生成NO2或SO2
扩展资料
反应原理:利用金属活动性比氢强的金属单质与酸反应,置换出氢元素。
氢气 (H2) 最早于16世纪初被人工制备,当时使用的方法是将金属置于强酸中。1766–1781年,亨利·卡文迪许发现氢元素。
氢气燃烧生成水(2H2+O2点燃=2H2O),拉瓦锡根据这一性质将该元素命名为 “hydrogenium”(“生成水的物质”之意,"hydro"是“水”,"gen"是“生成”,"ium"是元素通用后缀)。
氢气有易燃易爆性,容易发生爆炸,所以纯氢有一定危险性。
若燃烧时有尖锐的爆鸣声,则说明氢气不纯;极易发生爆炸,所以对此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氢气
实验室制取氢气常采用锌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锌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故答案为:Zn+H2SO4═ZnSO4+H2↑。
扩展资料
常温常压下,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烧,无色透明、无臭无味的气体。氢气是世界上已知的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的密度只有空气的1/14,即在0 ℃时,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9 g/L。
氢气 (H2) 最早于16世纪初被人工制备,当时使用的方法是将金属置于强酸中。1766–1781年,亨利·卡文迪许发现氢元素,氢气燃烧生成水(2H2+O2点燃=2H2O),拉瓦锡根据这一性质将该元素命名为 “hydrogenium”。
氢气(Hydrogen)是世界上已知的最轻的气体。它的密度非常小,只有空气的1/14,即在标准大气压,0℃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9g/L。所以氢气可作为飞艇、气球的填充气体。
波义耳虽偶然收集过这种气体,但并未进行研究。他们只知道它可燃,此外就很少了解。1700年,法国药剂师勒梅里(Lemery,N.1645-1715)在巴黎科学院的《报告》上也提到过它。最早把氢气收集起来,并对它的性质仔细加以研究的是卡文迪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