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展开全部
乙肝病毒携带者
类 别:传染科
概 述: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等于乙肝患者
乙肝不可怕,可怕的是跟正常人一样的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在就业、转干、升学……中所遭受的歧视和不公。因为对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的“拒绝”而酿成的悲剧,迫使我们不得不对乙肝病毒到底在什么情况下会“祸”及他人而进行重新审视。近日,笔者就乙肝话题,采访了解放军302医院感染六科副主任医师李捍卫。他说,不少人把乙肝病毒携带者误以为是慢性乙肝患者,而慢性乙肝患者把“转阴”作为终生追求的目标,这是不科学的。一般来说,对表面抗原阳性的人,如果症状不明显,化验肝功能正常,医学上称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这样的人不一定都是肝炎,所以不必要恐慌,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检查就可以了。
乙肝“高感染人群”是怎么来的?
目前,我国的乙肝病毒感染率约60%~70%;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约占总人口的10%,以此计算,全国约有1.25亿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乙肝患者大约有3000万。
以往,乙肝表面抗原检查是在医院范围内仅供临床参考,至多也只是在筛选献血者中运用的检查方法。一个平时没有任何不适的人,在查体中突然被查出携带乙肝病毒,立刻就会被视为一个“准病人”,而被用人单位打入“另册”。其实这是不公正的。
李捍卫说,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大部分属于病毒复制不活跃的,传染性比较弱。只有少部分病毒复制活跃,具有传染性。乙肝病毒感染可以有效预防。日本从1980年开始实行乙肝疫苗接种之后,乙肝病毒携带者由过去的10%~13%下降为0.8%~1.3%。我国从1992年对国人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后,特别是对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病毒携带率已开始呈逐渐下降趋势。据推算,通过两三代人的不懈努力,乙肝病毒携带率可从目前的10%下降到1%以下,达到或低于日本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最终摘掉“乙肝大国”这顶沉重的帽子。
乙肝病毒从何传染而来?
李捍卫告诉记者,要避免和减少乙肝病毒传播的机会,首先要切断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其次是保护易感人群,进行主动或被动免疫注射。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共有5条:一是血液传播,如输入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等;二是生活上的密切接触,如共用一个饭盒、牙刷、毛巾、剃须刀等,但前提是有皮肤黏膜钠扑穑蝗�切源�ィ�僖骸⑷橹�⒕�骸⒁醯婪置谖锏龋凰氖悄赣ご怪贝�ィ晃迨且皆葱源�ィ�缡褂貌唤嘧⑸淦鳌⑾�静谎细竦哪诳�狄约安晃郎�男扪馈⒉寡赖取?
乙肝病毒家庭聚集现象比较常见,亲属之间容易相互传染。促成家庭聚集性传播的因素有三个:家庭成员本身对乙肝病毒免疫力低下;密切接触;母婴垂直传播机会多。多数乙肝患者都有这种现象。
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大部分只是体内残留病毒,而且复制不活跃,经临床做肝穿证实,对肝脏损害较少。“乙肝病毒携带者绝大部分没有症状,只有少数人会有疲乏的感觉,经过休息之后即可消失。”李捍卫说,“60%~7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是通过各种查体发现的。”
在体检时,一旦查出携带乙肝病毒,应该到正规的传染病医院、肝病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没有任何症状者,李捍卫认为,第一,要进行动态观察。每隔3~6个月到医院检查一下;第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肝脏有害的习惯要改变,比如饮酒、吸烟等;第三,自己心理上不要有压力,应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第四,患其他疾病就诊时,要向医生通报自己的情况,告诉医生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这样,医生在用药时会考虑药物是否对肝脏有损害。
不要把“转阴”作为终生目标
据统计,一般乙肝病毒标志物(俗称两对半)是“大三阳”者,经肝穿证实约有30%~50%是肝炎患者,而且男性多于女性。
李捍卫指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对他人传染性也强,自己患乙肝的可能性也大。复制弱的,或不复制的,传染的可能性小,患肝炎机会少。
“大三阳”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小三阳”病毒复制弱,病毒基本上复制不活跃,所以人们普遍认为“大三阳”病情重,“小三阳”病情轻。真正决定患者病情轻重的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1.有一小部分“小三阳”患者,其乙肝病毒DNA仍然为阳性,提示病毒复制仍然活跃,且有可能是乙肝病毒发生变异的结果,患者的病情可能较重和发展更快,应加以注意。2.无论患者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如果肝功能正常,又没有明显的症状,都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不能诊断为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大多数人是在婴幼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由于当时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无力清除病毒,乙肝病毒容易与其长期共处,而成为慢性携带者的。3.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如果肝功能出现异常,或有临床症状、体征的,如肝脾肿大等,则应该判定为乙肝患者,需要积极治疗。
医学研究证明,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每年有5%~10%的“大三阳”者自然转为“小三阳”。这对每个“大三阳”的人来说,都是一种病毒得到清除的机会。因此,建议“大三阳”者不必过分担心。也不要把“大三阳”转为“小三阳”作为终生追求的目标。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要单纯依赖药物
慢性乙肝的发展分为三步:肝炎、肝硬化、肝癌。在没有出现第二、三种情况下,绝大部分都能治好。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消失,肝功恢复正常。一般来说,进展到肝硬化和肝癌的很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李捍卫说,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需要治疗,要看病毒复制是否活跃。如果病毒复制活跃,可以考虑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目前,比较好的抗病毒药物HbeAg阴转、HBV-DNA阴转率可以达到30%~40%,最高可以达到40%~60%。被医学界公认的抗病毒药物有干扰素、核苷类似物如贺普丁、苦参素等为数不多的几种,其中贺普丁是惟一获得美国FDA批准的口服抗病毒药物,它能够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有效率可以达到85%~90%,“大三阳”e抗原阳性的阴转率占10%~20%左右。但专家同时指出,乙肝病毒复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医学界对复制环节的了解还不够。李捍卫认为,凡肝功能正常者,一般不要轻易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因为抗病毒药物本身并不是非常特效。
类 别:传染科
概 述: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等于乙肝患者
乙肝不可怕,可怕的是跟正常人一样的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在就业、转干、升学……中所遭受的歧视和不公。因为对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的“拒绝”而酿成的悲剧,迫使我们不得不对乙肝病毒到底在什么情况下会“祸”及他人而进行重新审视。近日,笔者就乙肝话题,采访了解放军302医院感染六科副主任医师李捍卫。他说,不少人把乙肝病毒携带者误以为是慢性乙肝患者,而慢性乙肝患者把“转阴”作为终生追求的目标,这是不科学的。一般来说,对表面抗原阳性的人,如果症状不明显,化验肝功能正常,医学上称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这样的人不一定都是肝炎,所以不必要恐慌,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检查就可以了。
乙肝“高感染人群”是怎么来的?
目前,我国的乙肝病毒感染率约60%~70%;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约占总人口的10%,以此计算,全国约有1.25亿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乙肝患者大约有3000万。
以往,乙肝表面抗原检查是在医院范围内仅供临床参考,至多也只是在筛选献血者中运用的检查方法。一个平时没有任何不适的人,在查体中突然被查出携带乙肝病毒,立刻就会被视为一个“准病人”,而被用人单位打入“另册”。其实这是不公正的。
李捍卫说,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大部分属于病毒复制不活跃的,传染性比较弱。只有少部分病毒复制活跃,具有传染性。乙肝病毒感染可以有效预防。日本从1980年开始实行乙肝疫苗接种之后,乙肝病毒携带者由过去的10%~13%下降为0.8%~1.3%。我国从1992年对国人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后,特别是对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病毒携带率已开始呈逐渐下降趋势。据推算,通过两三代人的不懈努力,乙肝病毒携带率可从目前的10%下降到1%以下,达到或低于日本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最终摘掉“乙肝大国”这顶沉重的帽子。
乙肝病毒从何传染而来?
李捍卫告诉记者,要避免和减少乙肝病毒传播的机会,首先要切断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其次是保护易感人群,进行主动或被动免疫注射。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共有5条:一是血液传播,如输入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等;二是生活上的密切接触,如共用一个饭盒、牙刷、毛巾、剃须刀等,但前提是有皮肤黏膜钠扑穑蝗�切源�ィ�僖骸⑷橹�⒕�骸⒁醯婪置谖锏龋凰氖悄赣ご怪贝�ィ晃迨且皆葱源�ィ�缡褂貌唤嘧⑸淦鳌⑾�静谎细竦哪诳�狄约安晃郎�男扪馈⒉寡赖取?
乙肝病毒家庭聚集现象比较常见,亲属之间容易相互传染。促成家庭聚集性传播的因素有三个:家庭成员本身对乙肝病毒免疫力低下;密切接触;母婴垂直传播机会多。多数乙肝患者都有这种现象。
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大部分只是体内残留病毒,而且复制不活跃,经临床做肝穿证实,对肝脏损害较少。“乙肝病毒携带者绝大部分没有症状,只有少数人会有疲乏的感觉,经过休息之后即可消失。”李捍卫说,“60%~7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是通过各种查体发现的。”
在体检时,一旦查出携带乙肝病毒,应该到正规的传染病医院、肝病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没有任何症状者,李捍卫认为,第一,要进行动态观察。每隔3~6个月到医院检查一下;第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肝脏有害的习惯要改变,比如饮酒、吸烟等;第三,自己心理上不要有压力,应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第四,患其他疾病就诊时,要向医生通报自己的情况,告诉医生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这样,医生在用药时会考虑药物是否对肝脏有损害。
不要把“转阴”作为终生目标
据统计,一般乙肝病毒标志物(俗称两对半)是“大三阳”者,经肝穿证实约有30%~50%是肝炎患者,而且男性多于女性。
李捍卫指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对他人传染性也强,自己患乙肝的可能性也大。复制弱的,或不复制的,传染的可能性小,患肝炎机会少。
“大三阳”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小三阳”病毒复制弱,病毒基本上复制不活跃,所以人们普遍认为“大三阳”病情重,“小三阳”病情轻。真正决定患者病情轻重的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1.有一小部分“小三阳”患者,其乙肝病毒DNA仍然为阳性,提示病毒复制仍然活跃,且有可能是乙肝病毒发生变异的结果,患者的病情可能较重和发展更快,应加以注意。2.无论患者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如果肝功能正常,又没有明显的症状,都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不能诊断为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大多数人是在婴幼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由于当时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无力清除病毒,乙肝病毒容易与其长期共处,而成为慢性携带者的。3.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如果肝功能出现异常,或有临床症状、体征的,如肝脾肿大等,则应该判定为乙肝患者,需要积极治疗。
医学研究证明,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每年有5%~10%的“大三阳”者自然转为“小三阳”。这对每个“大三阳”的人来说,都是一种病毒得到清除的机会。因此,建议“大三阳”者不必过分担心。也不要把“大三阳”转为“小三阳”作为终生追求的目标。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要单纯依赖药物
慢性乙肝的发展分为三步:肝炎、肝硬化、肝癌。在没有出现第二、三种情况下,绝大部分都能治好。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消失,肝功恢复正常。一般来说,进展到肝硬化和肝癌的很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李捍卫说,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需要治疗,要看病毒复制是否活跃。如果病毒复制活跃,可以考虑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目前,比较好的抗病毒药物HbeAg阴转、HBV-DNA阴转率可以达到30%~40%,最高可以达到40%~60%。被医学界公认的抗病毒药物有干扰素、核苷类似物如贺普丁、苦参素等为数不多的几种,其中贺普丁是惟一获得美国FDA批准的口服抗病毒药物,它能够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有效率可以达到85%~90%,“大三阳”e抗原阳性的阴转率占10%~20%左右。但专家同时指出,乙肝病毒复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医学界对复制环节的了解还不够。李捍卫认为,凡肝功能正常者,一般不要轻易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因为抗病毒药物本身并不是非常特效。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