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一票否决",怎么"否"?谁来"决
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6-26 · 知道合伙人音乐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师德一票否决,怎么“否”,谁来“决”?
一段时间以来,幼儿教师虐童、小学校长、教师猥亵、知名教授抄袭、大学校长严重违纪等新闻接连曝光。近日,多部委下文,对青年教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这是对社会关切的回应,也是整顿师风师德,维护校园净土的必要措施。一个规定旧话重提,反映了社会的关注和需要。
实行师德一票否决,能弘扬教师的崇高理想、高尚情操,使教师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我们对应该举措举双手赞成。
恐怕不仅对于高校青年教师,应当对所有的教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但凡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管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乃至学前教育的岗位,“师德”都应该是一票否决。而且学阶越低,越应如此。因为受教育的对象年龄越小,越不知道自我保护。举例来说,那个领着女孩开房的小学校长,不但应该一票否决,而且应该依法严办。所以师德“一票否决”,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尺度。不过如何衡量和谁来评判师德,以及为何只抓青年教师的师德,依然是个不小的问号。
问题在于,师德一票否决对于事前防范,作用十分有限,它并非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还以那个校长为例。请问,在开房事件曝光以前,谁怀疑过他的师德存在问题?非但没有问题,他的进步从教师岗位提拔到校长岗位的经历,说明他至少在海南万宁教育主管眼里,是一个德才兼备敬业称职的干部。可就是这么一位表现“优秀”的老师,竟然把自己本该保护的学生当做侵害的目标。
这无疑是说,只有在事情败露引起公愤乃至法院审理绳之以法以后,师德一票否决,才起到了作用;在此之前,几乎是力量甚微乃至为零。这样说,不是故意抹杀师德考核的作用,只是说,没有其它更为有效的办法与之一起成为综合发力的措施,“一票否决”作用有限。一味倚重于此,会留下隐患。这一点,也可从近期接连曝光的校园性侵事件中加以佐证。为什么许多学生,长期、连续遭遇老师猥亵,却总是迟迟未能发现?难道这些学校,就没有师德考核的要求?可是,教师“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等等,不正是《教师法》的基本法条?不正式教师的基本守则?
可见,不能完全寄望于师德评价,它的意义,常常是“过去时”的,对“现在时”不起作用。要想杜绝对于孩子的侵害,就要提高刑罚力度,借鉴香港实行的“性罪行定罪记录查核”制度,让有此劣迹的人,难以从事教育工作。同时强化性别教育,让孩子早早知道身体哪些部位,是绝对不能受侵的地方。
师德败坏绝不是小事,一定要用好师德“一票否决制”这把利剑,雷厉风行地斩断“师德败坏”的歪风。师德究竟如何评价,由谁来评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某种意义上讲,师德的重要性应是最重要的职业前提。若一个师者师道德低下,就会耳濡目染影响下一代,成为教育和社会之忧。故而,加强师德考核,净化师资队伍,以保持教师和教育本身的纯洁性、高尚性已成为当务之急。
然而,师德问题不是今天才有,师德标准也早已有之。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印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国家教育局又重新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11年,教育部对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进行了试点,考核内容包括师德、业务考核及教学工作量考核等。但由于缺乏科学而合理的考核方式,师德考核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从而导致从业者职业道德堪忧。
现在,将师德表现作为老师考核的重要标准,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固然有强化之意;但有一个核心问题必须解决:师德究竟如何评价,由谁来评价?若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可能就很难实现预期的效果,甚至陷入“走程序,行过场”的形式化敷衍。
一方面,教师好不好,道德高不高,不应由少数几个教育官员、或者固定的考核机构来作出。否则,所谓的师德好坏,就会成为迎合教育官员需求的标准,而非家长和学生的所需所盼。比如,一些在学生中并不受欢迎的老师,却成了学校管理者心中的“宠儿”;一些受学生喜欢、家长欢迎的老师,在考核结果上却并不理想。
另一方面,如果将考核教师的主动权全部交给家长和学生,也未必合理。管严了或说了重话,学生和家长未必领情;管松了成绩上不去,学校和领导又不满意。在这两种标准的反差下,我们可以看到师德出现了两种异化,一是体罚现象的屡禁不止,二是“下跪式”教育尝试的方兴未艾。
更重要的是,师德是一个极难界定的概念,没有明确的指标体系,会受到社会整体道德风气的影响,以及行业体制的左右。在整体性问题和体制性症结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单兵突进”的师德考核该如何破题,考验着相关部门的智慧。
“一票否决”听起来固然很是霸气,执行起来的威力却未必“效如其名”。考核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当然契合目的正义,但从程序上说,没有培养,何来考核?没有教化,哪来问责?相较于抽象而看似异常严格的师德考核来说,培厚师德生成的道德文化土壤与制度环境土壤,可能更是当务之急。更有评论指出:师德实行一票否决制,很好的提议。那么,官德呢?同样都是道德标杆,是否能实行一票否决制?或者说,敢不敢实行否决制?
一段时间以来,幼儿教师虐童、小学校长、教师猥亵、知名教授抄袭、大学校长严重违纪等新闻接连曝光。近日,多部委下文,对青年教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这是对社会关切的回应,也是整顿师风师德,维护校园净土的必要措施。一个规定旧话重提,反映了社会的关注和需要。
实行师德一票否决,能弘扬教师的崇高理想、高尚情操,使教师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我们对应该举措举双手赞成。
恐怕不仅对于高校青年教师,应当对所有的教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但凡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管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乃至学前教育的岗位,“师德”都应该是一票否决。而且学阶越低,越应如此。因为受教育的对象年龄越小,越不知道自我保护。举例来说,那个领着女孩开房的小学校长,不但应该一票否决,而且应该依法严办。所以师德“一票否决”,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尺度。不过如何衡量和谁来评判师德,以及为何只抓青年教师的师德,依然是个不小的问号。
问题在于,师德一票否决对于事前防范,作用十分有限,它并非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还以那个校长为例。请问,在开房事件曝光以前,谁怀疑过他的师德存在问题?非但没有问题,他的进步从教师岗位提拔到校长岗位的经历,说明他至少在海南万宁教育主管眼里,是一个德才兼备敬业称职的干部。可就是这么一位表现“优秀”的老师,竟然把自己本该保护的学生当做侵害的目标。
这无疑是说,只有在事情败露引起公愤乃至法院审理绳之以法以后,师德一票否决,才起到了作用;在此之前,几乎是力量甚微乃至为零。这样说,不是故意抹杀师德考核的作用,只是说,没有其它更为有效的办法与之一起成为综合发力的措施,“一票否决”作用有限。一味倚重于此,会留下隐患。这一点,也可从近期接连曝光的校园性侵事件中加以佐证。为什么许多学生,长期、连续遭遇老师猥亵,却总是迟迟未能发现?难道这些学校,就没有师德考核的要求?可是,教师“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等等,不正是《教师法》的基本法条?不正式教师的基本守则?
可见,不能完全寄望于师德评价,它的意义,常常是“过去时”的,对“现在时”不起作用。要想杜绝对于孩子的侵害,就要提高刑罚力度,借鉴香港实行的“性罪行定罪记录查核”制度,让有此劣迹的人,难以从事教育工作。同时强化性别教育,让孩子早早知道身体哪些部位,是绝对不能受侵的地方。
师德败坏绝不是小事,一定要用好师德“一票否决制”这把利剑,雷厉风行地斩断“师德败坏”的歪风。师德究竟如何评价,由谁来评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某种意义上讲,师德的重要性应是最重要的职业前提。若一个师者师道德低下,就会耳濡目染影响下一代,成为教育和社会之忧。故而,加强师德考核,净化师资队伍,以保持教师和教育本身的纯洁性、高尚性已成为当务之急。
然而,师德问题不是今天才有,师德标准也早已有之。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印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国家教育局又重新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11年,教育部对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进行了试点,考核内容包括师德、业务考核及教学工作量考核等。但由于缺乏科学而合理的考核方式,师德考核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从而导致从业者职业道德堪忧。
现在,将师德表现作为老师考核的重要标准,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固然有强化之意;但有一个核心问题必须解决:师德究竟如何评价,由谁来评价?若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可能就很难实现预期的效果,甚至陷入“走程序,行过场”的形式化敷衍。
一方面,教师好不好,道德高不高,不应由少数几个教育官员、或者固定的考核机构来作出。否则,所谓的师德好坏,就会成为迎合教育官员需求的标准,而非家长和学生的所需所盼。比如,一些在学生中并不受欢迎的老师,却成了学校管理者心中的“宠儿”;一些受学生喜欢、家长欢迎的老师,在考核结果上却并不理想。
另一方面,如果将考核教师的主动权全部交给家长和学生,也未必合理。管严了或说了重话,学生和家长未必领情;管松了成绩上不去,学校和领导又不满意。在这两种标准的反差下,我们可以看到师德出现了两种异化,一是体罚现象的屡禁不止,二是“下跪式”教育尝试的方兴未艾。
更重要的是,师德是一个极难界定的概念,没有明确的指标体系,会受到社会整体道德风气的影响,以及行业体制的左右。在整体性问题和体制性症结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单兵突进”的师德考核该如何破题,考验着相关部门的智慧。
“一票否决”听起来固然很是霸气,执行起来的威力却未必“效如其名”。考核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当然契合目的正义,但从程序上说,没有培养,何来考核?没有教化,哪来问责?相较于抽象而看似异常严格的师德考核来说,培厚师德生成的道德文化土壤与制度环境土壤,可能更是当务之急。更有评论指出:师德实行一票否决制,很好的提议。那么,官德呢?同样都是道德标杆,是否能实行一票否决制?或者说,敢不敢实行否决制?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