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原名伊里奇·乌里扬诺夫,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
他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
列宁是他参加共产主义运动后的化名,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并与俄国革命相结合形成列宁主义,被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者普遍认同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伟 大导师和精神领袖”,同时他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和评价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人物经历:
1、读书时代:21岁的列宁通过了彼得堡大学的毕业考试,并获得了外国学生的资格。他还获得了荣誉文凭。
2、成立组织:俄罗斯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举行了一次代表大会,布尔什维克以列宁为核心(“布尔什维克”占多数)。布尔什维克的出现及其意识形态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
3、武装起义: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列宁回到祖国直接领导革命,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又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阐明了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
4、十月革命:在9月12日至14日给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彼得格勒委员会和莫斯科委员会的两封指示信中,明确说明了通过起义夺权的计划,并于同年10月7日从芬兰返回彼得格勒。他起草了党中央通过的武装起义决议,于1917年10月24日抵达斯莫尔尼宫,亲自指挥起义。
5、晚年岁月:由于激烈的革命和战争,列宁的健康在暗杀前已经严重受损。子弹留在他的脖子上,靠近脊柱,大约1厘米,当时的医疗条件无法安全地移除子弹。
直到1922年4月24日,一位德国医生为列宁拿了一颗子弹。 1922年5月,列宁的第一次中风,正确的局势,开始减少政府事务。在同年12月的第二次中风之后,他停止了政治活动。
扩展资料:
思想理论:
列宁主义被称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它首先由斯大林命名,是列宁在20世纪初形成的意识形态。列宁主义是在俄罗斯实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修正和补充。
与马克思主义等其他学派相比,列宁主义最具特色的是其“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如何获得政治权力”和“无产阶级政权如何统治国家”等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
以考茨基为代表的集团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应该致力于法律斗争(即资产阶级议会中的议会斗争),所谓的民主制度可以在政治权力获得后保留下来。列宁所代表的另一个集团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寻求所谓的法律斗争的努力必须有其修正主义的可能性。
无产阶级的权力获得只能通过帝国主义阶段的暴力革命来实现,但是在获得政治权力之后。不应保留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但应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在无产阶级获得政治权力之后,即使一个国家的资产阶级不存在,也必须采取独裁统治来捍卫无产阶级政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列宁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列宁的“哲学笔记”
推荐于2018-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