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百家争鸣的背景及代表人物,主张

 我来答
CCC澈9299
2019-12-12 · TA获得超过51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百家争鸣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辉煌,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即诸子学说 和老百姓家训: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它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

1、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2、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的规模日盛,多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3、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从而为道术“天下裂”提供了前提条件。

4、随着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兴起。

正是如上种种条件的聚合,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创造了一种千载难逢的契机。气象恢宏盛大的诸子“百家争鸣”,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杨朱。

墨家代表人物: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墨子名翟,是战国初期宋国人。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商鞅。

兵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桓团。

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

纵横家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

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

农家代表人物:许行。

方技家代表人物,远古有岐伯、俞拊,战国有扁鹊、秦和,汉初有仓公。

扩展资料: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据《汉书· 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不过十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0家被发展成学派。

西汉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出自这里。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至战国时期,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但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统治中国思想、文化到汉朝末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百家争鸣

zgrbkr
高能答主

2017-10-23 · 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7.9万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8764万
展开全部
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百家争鸣,启于春秋,兴盛于战国,它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
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为学术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社会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③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④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竞相礼贤下士,重用人才。
2、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儒家:
孔子
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① 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② 提出“正名”主张;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评价:
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
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说”。
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评价:
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 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③ 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荀子
哲学思想:
①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
② “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
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评价:
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②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道家:
老子
哲学思想:
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
②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价:
①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庄子
哲学思想——“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逍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
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法家:
韩非
思想主张:
①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②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评价:
①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②其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法儒结合,此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墨家:
墨子
思想主张:
兼爱、非攻、尚贤
评价:
①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②曾被广泛吸收,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
3、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后世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直至今天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f81da16
2019-12-23 · TA获得超过50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639
采纳率:39%
帮助的人:168万
展开全部
金属臂架证明的背后是人物是主要装饰背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ETA欣欣子
2018-10-28
知道答主
回答量: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119
展开全部
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后世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直至今天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武的生活日志
推荐于2017-10-23 · TA获得超过2.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9932
采纳率:49%
帮助的人:2544万
展开全部
背景: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膨胀,学术上,平民百姓开始接受教育。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兴起。
代表人物
孔子 思想核心是仁,认为其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君主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主张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世界万物的本源,提出无为而治。
韩非:出系统的法治理论,提出依法治国的主。
追答
回答这么多竟然连个好评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