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瓦岗寨是今天的哪个地方?
位于河南安阳市滑县南部,现有人口四万八千左右,下设行政村有:瓦岗村,大范庄、小范庄、东大操、西大操,东小屯、西小屯、赤水村、彭庄村、前百尺口村、后百尺口村、马庄、赵庄、魏庄村、原西村、原东村、新乡屯、耿庄、张虎庄、邓庄、周道村、梦一村、梦二村、梦三村、梦四村、东梦村、刘庄村、伦庄村、冯寨村。
隋朝时瓦岗地处古黄河的东南岸,北临黄河白马渡口,南与通济渠(南运河)相望;西边跨黄河距永济渠(北运河)不过百里之遥,瓦岗正处在南北大运河的喇叭口外。
南北运河是隋朝的交通大动脉,瓦岗堪称军事战略要地。然而,就瓦岗而言,在东郡境内又是个偏僻地方。
这里因黄河多次泛滥,造成土岭起伏,树木丛生,沟河纵横,水鸟成群,芦苇遍野,这种环境,既便于屯兵,又便于出击。于是翟让便选择瓦岗为揭竿起义之地。
扩展资料
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翟让聚众瓦岗寨,即今河南滑县南,举起反隋义旗,到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密率部投唐,前后9年,在中原大地活跃着一支矛头直指隋廷的农民武装力量,这就是翟让和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军。
瓦岗军是隋末农民起义中举义较早、发展最快、势力最强大的三大义军之一。创始人翟让,东郡(今河南滑县东南)韦城人。一起造反的还有同郡人单雄信,济阴郡离狐(今山东菏泽北)徐世勣等人。
起初,瓦岗军在汴水所经的荥阳郡(治今河南郑州)和梁郡(治今河南商丘)边界,夺取公私行舟的货物,杀富济贫,曾多次击败隋军围剿,队伍发展到1万多人,成员中以贫苦农民和渔猎手为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瓦岗寨
瓦岗寨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县城东南35公里,现为瓦岗寨乡政府所在地。
隋末,杨广是一个不太爱惜民力的皇帝,先是征集了数百万民众修了一条自洛阳起的人工大运河,紧跟着又下令远征高丽。
压迫最严重的地区也是反抗最激烈的地区,山东地区人民的反抗开始从长白山兴起,且扩展到人工大运河沿线各地,地处太行山南麓的瓦岗寨成为义军汇聚之地。
扩展资料:
作为隋末起义军中最大的一支,瓦岗军的作用不可忽略。它代表着百姓的呼声与苛政进行对抗;在战火浴血中,又是初唐名将和盛世名臣的摇篮,确实值得去研究。
从瓦岗寨的早期的主要领导人看,翟然、程咬金、秦琼、魏征等人几乎都是来源于山东地区的中小地主。
实际上,在隋唐时期,由于之前北周、北齐、南朝陈的格局,造成陇西、山东、江南三地的贵族利益冲突,瓦岗寨不过是山东贵族对当时政局的一种反抗罢了。
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瓦岗寨的兴起实质上是源自于北齐的山东人那种不满情绪的发泄,不管是贵族还是普罗大众。就这样,瓦岗寨渐渐成为隋末三大义军势力之一。
瓦岗寨前后数次都跟王世充在洛阳死磕,错失了扩大自身的机会。并且,由于这个计划,李密还与首领翟让发生冲突,最终一场火并之下,翟让身死。
但瓦岗寨却出现大动荡,将士离心,忠义不存。最后,瓦岗军被王世充打败后,一支向西投降李唐,另一支被王世充收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瓦岗寨
据《左传》记载,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公元前502年),齐国的齐景公与晋国的晋定公曾在南燕国(今滑县牛屯一带)的东北会师。为纪念此事,人们在这里的一处土岗上用砖瓦建了一座“瓦亭”,后人称此地为“瓦岗”。1000多年后(公元611年),翟让(滑县万古镇中妹村人)在瓦岗举兵起事。当时起义军为了便于守卫,在瓦岗四周筑了方圆20余平方公里的“土围子”,瓦岗寨便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