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起源
社会主义思想的源流可以追溯得很远。把不平等和人剥削人的现象同私有制联系起来,要求实行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建立平等的思想,在许多世纪以前就已经有了。这是对当时社会关系的不公正现象的一种反映。从古希腊关于人类历史发轫的“黄金时代”的传说中,从中国古代对“大同世界”的憧憬中,都可以发现这种思想。这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儒学典籍《礼记?礼运篇》有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赋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里明确提出了财产公有、各尽所能、互助博爱的社会平等思想。人类对共同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奋斗从来没有终止过,而是以各种形式世世代代坚持不断地延续着,它长期激励着无数的社会先进分子,甚至成为封建社会中农民斗争的奋斗纲领,也为近代社会主义思想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思想材料。
16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关系萌芽,出现了对私有制的全面批判以及对公有制社会的描述著作——英国人莫尔的《乌托邦》和随后出现的意大利人康帕内拉的《太阳城》。用对话体裁写成的《太阳城》,虚构了一个意大利热那亚航海家的主要谈话。这位航海家作环球旅行时到达位于赤道附近的一个叫“太阳城”岛国,发现当地居民都在公共食堂吃饭,他们讲究营养,每天吃什么都是根据医学的要求来确定的。居民个个身体健壮,大多数人能活到100岁,有些人甚至活到200岁。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参加劳动,劳动是每个人的义务。劳动只有轻重之分,没有贫贱之别,没有高低之分。太阳城所实行的制度,是最符合自然法的;而根据自然法,一切都是公有的。
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已进入手工工场时期,工人与工场主的矛盾逐渐显露,法国的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举起了财产公有、人类平等的旗帜。到19世纪30、4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暴露,社会主义思想开始广泛传播,主要代表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是尖锐的,认为按照启蒙学者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资本主义制度是“新的奴役形式”,人数最多的阶级为社会创造了大量财富,自己却最贫穷,被压在社会最底层。资本主义制度的贫困是“由富裕产生”,资本主义制度下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对立,一些人的幸福建立在他人不幸的基础上:医生希望自己的同胞患寒热病,律师则希望每个家庭都发生纠纷,建筑师渴求发生大火使城市四分之一化为灰烬。“私有财产和私有制过去和现在都是人们所犯的无数罪行和所遭的无数灾祸的原因”,它使穷人贫困、无知、失业,使富人变成贪婪的“两脚兽”,“私有制使人变成魔鬼,使全世界变成地狱”。他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提出,论证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水平将大大提高,预见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特点,如消灭三大差别和国家的消亡。但是,他们的学说还只是空想,不能科学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剥削的本质,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不能找到创造新社会的物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