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是谁?

 我来答
百度网友db96809
高粉答主

2019-06-22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501
展开全部

张之洞是晚清历史人物。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时为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祖籍直隶南皮。

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

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

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谥文襄。

扩展资料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道光十七年(1837年)9月,张之洞出生于兴义府官舍,是张锳的第四个儿子,张之洞幼年禀赋聪慧,五岁入家塾,张之洞从小读书用功,才思敏捷,受过严格的儒家思想的教育熏陶,他先后从好几位老师就学,其中丁诵先、韩超两位老师给他的影响较大。

丁诵先是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翰林院侍读,韩超累官至贵州巡抚。

13岁以前,已学完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兼习史学、小学(文字学)、文学及经济之学,又自学了《孙子兵法》、《六韬》等多篇兵学名著,打下日后从政和治学的初步基础,并在12岁那年刊刻了名为《天香阁十二龄草》的诗文集。

少年张之洞有夜读静思的习惯,“尝篝灯思索,每至夜分,必得其解乃已”,他回忆说:“后服官治文书往往达旦,乃幼时好夜坐读书故。”

这种夜间工作的习惯,曾被人指为“兴居无节”,影响了会见僚属,道光三十年(1850年),不满14岁的张之洞回原籍南皮应县试,得中第一名秀才,进入县学,两年后,又以顺天府乡试第一名中举,取得参加会试得中进士的资格。

以当时张之洞的学养实力,他应当能够一气呵成,早日金榜题名,进士及第,但他直到27岁那年才得中进士。

这十一年中,他前几年的时间耗在帮父亲办理军务,应付贵州苗民起义,以及结婚生子,为父亲治丧守制,自然无暇无心于应试。

到23岁那年将应会试,因族兄张之万为同考官,循例回避,第二年应恩科会试,因为同样的原因,又没有考成,同治二年(1863年),他如愿以偿,得中第三名进士及第,进入翰林院,被授予七品衔编修,正式步入仕途,成为官僚阶层中的一员。

同治三年(1864年)参加会试、殿试,中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同治五年(1866年),大考二等,以后,他曾担任浙江乡试副考官、湖北学政、四川乡试副考官、四川学政职务,张之洞任湖北学政时,整顿学风,建立经心书院,提拔奖励有真才实学的人,颇得众望。

他任四川学政时,与四川总督吴棠一起在成都建立尊经书院,延请名儒,分科讲授,仿照阮元杭州诂经精舍、广州学海堂的例规,手订条教,并撰写《輶轩语》、《书目答问》两本书,以教导士子应读什么书,应怎样做学问以及修养品德等。

洋务派历史沿革

1840年代,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了《海国图志》一书,并且明确在书中阐明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欣、文祥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们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口号为“自强”,后期(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口号为“求富”。

尽管奕欣贵为当时的恭亲王,并且是总理衙门的主持人,而且中央以满族官员为主,但是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势力并不是他们,而是掌握地方实权的总督和巡抚。

主要是因为当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势力太强大,洋务派并不敢在中央明目张胆的进行洋务活动,总理衙门尽管是洋务运动在中央的推动机构,但真正实施洋务运动的却主要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在得到慈禧太后的默许后,掀起了一场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目的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洋务派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之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洋务派



眼中的孤岛
2019-06-03 · TA获得超过4.9万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43
采纳率:87%
帮助的人:15.3万
展开全部

张之洞,晚清历史人物,“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时为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祖籍直隶南皮。咸丰二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

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湖广总督、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 

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谥文襄。有《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扩展资料:

张之洞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1、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2、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湖南湘阴人,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镇压太平天国后,倡议减兵并饷,回民军,镇压了陕甘回民起义。破陕甘之乱军后,力主远征新疆。为表示自己讨平新疆叛乱的决心,左公于军中携棺而行。历时数年终平定新疆全境,无左公则无新疆。

3、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晚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称“李中堂”。

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领袖之一,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一生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之洞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乐学姐
2019-05-23 · 世界很大,我带你去看看
小乐学姐
采纳数:360 获赞数:19115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张之洞,晚清历史人物,字孝达,号香涛,时为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 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祖籍直隶南皮。

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

甲午战争后,张之洞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近代教育思想,并认识到建立新学制的重要性。张之洞在湖北大规模兴办新式教育,这些新式教育活动使其教育强国的构想在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扩展资料:

张之洞精通儒学和经学,主张“通经致用”和“经世致用”。。这不仅表明了其“通经致用”思想的形成,也预报了他今后所要从事的事业。

张之洞对中国文化建设事业也有特殊贡献。任湖广总督时,先创建两湖书院,又在广东创办广雅书局并设立藏书楼。

筹资兴建湖北省图书馆和湖南图书馆。又与端方等人筹办京师图书馆,并代为制定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章程,为国家图书馆建设贡献卓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我不会相信你的C3
2020-09-30 · TA获得超过7.3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57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4万
展开全部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自号抱冰,人称张香帅,河北南皮人,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 张之洞先为清流以敢谏闻名,号称“牛角”,其战斗力非常生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db5c115
2012-01-08 · TA获得超过6766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451
采纳率:33%
帮助的人:2045万
展开全部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9)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