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在潮汕,冬节也算是一年中的重大节日之一。潮汕冬节有很多民俗活动,如祭祖、谢神、扫墓、吃糯米丸等。
一、吃冬节丸
潮汕冬节丸(南方人称“丸”,北方人叫“圆”。叫法虽不同而义同),分两种:一为常见的糯米丸,一为用粳做的尖米丸(用粳米粉加水,揉成长条,用剪刀斜剪下,两头尖尖如白米,故名。主要流行于揭阳一带)。
福建人在冬节也要吃糯米丸,《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五载有这种风俗起源的传说:
往时有一樵者,至山樵采,失足坠涧中。涧极深,无人援救,不能出险。且深山路绝人稀,樵者呼救,力竭声嘶,亦无援之者。樵者居涧中,食黄精姜得免饿毙。历十余年,遍体生毛,身轻能飞。于是高飞出涧还家。性状全变,家人呼之不应。乃用糯米粉和水成丸,与樵者食。樵者以为黄精姜,食之。渐还本性,家人得以团聚。而自此相沿成习,遂有搓丸之风矣。
这个传说,是在意义寄托的层次上对冬至吃糯米丸的习俗的诠释。潮汕人多从福建迁移而来,冬至吃糯米丸与福建同俗。而潮人通过这种民俗活动,把祈求家人团聚、家族和谐团结的寄托,表现得更为鲜明。冬至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先将糯米舂成米粉末儿晒干。冬至前一天,吃过晚饭后,家中的主妇就开始张罗着把一只大箶(浅沿的筐箩)摆在桌上或地上,用开水把糯米粉和成粉团,然后,一家子无论大人小孩就围坐在箶四周,各自捏取粉团搓成弹珠样的冬至丸,放入箶里晾晒。冬节丸以搓得大大小小参差不齐为好,这叫“父子公孙丸”,象征着岁暮之际一家子圆圆满满。冬至日一大早,家庭主妇煮好红糖汤,将丸子下锅,煮成汤丸。先盛一大钵祭祖,家里的地主爷、公婆母、司命君、井神、碓神也各用一碗甜丸祭过。然后主妇叫醒全家老少起来食汤丸,俗称“汤丸唔食天唔光”,“食了汤丸大一岁”。尤其是孩子们最盼吃这碗圆,常是半夜里醒来好几回。然而,天好象要与孩子们作对似的,老是不亮。其实这是到了冬节前这天,夜的时间最长,过了这一天,便开始逐渐变短。
一、吃冬节丸
潮汕冬节丸(南方人称“丸”,北方人叫“圆”。叫法虽不同而义同),分两种:一为常见的糯米丸,一为用粳做的尖米丸(用粳米粉加水,揉成长条,用剪刀斜剪下,两头尖尖如白米,故名。主要流行于揭阳一带)。
福建人在冬节也要吃糯米丸,《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五载有这种风俗起源的传说:
往时有一樵者,至山樵采,失足坠涧中。涧极深,无人援救,不能出险。且深山路绝人稀,樵者呼救,力竭声嘶,亦无援之者。樵者居涧中,食黄精姜得免饿毙。历十余年,遍体生毛,身轻能飞。于是高飞出涧还家。性状全变,家人呼之不应。乃用糯米粉和水成丸,与樵者食。樵者以为黄精姜,食之。渐还本性,家人得以团聚。而自此相沿成习,遂有搓丸之风矣。
这个传说,是在意义寄托的层次上对冬至吃糯米丸的习俗的诠释。潮汕人多从福建迁移而来,冬至吃糯米丸与福建同俗。而潮人通过这种民俗活动,把祈求家人团聚、家族和谐团结的寄托,表现得更为鲜明。冬至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先将糯米舂成米粉末儿晒干。冬至前一天,吃过晚饭后,家中的主妇就开始张罗着把一只大箶(浅沿的筐箩)摆在桌上或地上,用开水把糯米粉和成粉团,然后,一家子无论大人小孩就围坐在箶四周,各自捏取粉团搓成弹珠样的冬至丸,放入箶里晾晒。冬节丸以搓得大大小小参差不齐为好,这叫“父子公孙丸”,象征着岁暮之际一家子圆圆满满。冬至日一大早,家庭主妇煮好红糖汤,将丸子下锅,煮成汤丸。先盛一大钵祭祖,家里的地主爷、公婆母、司命君、井神、碓神也各用一碗甜丸祭过。然后主妇叫醒全家老少起来食汤丸,俗称“汤丸唔食天唔光”,“食了汤丸大一岁”。尤其是孩子们最盼吃这碗圆,常是半夜里醒来好几回。然而,天好象要与孩子们作对似的,老是不亮。其实这是到了冬节前这天,夜的时间最长,过了这一天,便开始逐渐变短。
2012-03-06
展开全部
我也是潮州人,请问有回答吗?好点的!!!!!!!!!!!!!!!!!!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64671687.html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