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夷陵之战的败因

......................... ...................... 展开
 我来答
拾遗学姐
高能答主

2020-07-01 · 爱生活,爱心理学,喜欢美好
拾遗学姐
采纳数:1758 获赞数:119589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蜀国水军准备不足

如果从秭归顺江而下,配合陆军闪电袭击江陵,大事可成。但事实上刘备并没这么做,因为蜀军水军实力有限,贸然顺江而下怕是有去无回。将军黄权一语道破,他说,“吴人悍战,而水军沿流,进易退难”。进易退难四字,表达了蜀国水军准备不足,最大的破绽就是水军人数太少。

2、人才凋零,无将可用。

昔日天下无敌的“五虎上将”全部凋零。219年关羽大意失荆州战死。220年斩杀夏侯渊的黄忠病死。221年张飞被部将杀害。222年马超病死。平均一年死一个大将,此时就剩下一个赵云了,因反对刘备伐吴遭到冷落,没参加战争。蜀国没有独当一面的大将参战,是很容易失败的。

3、天气炎热,连营密林

从正月到闰6月,刘备足足与吴军对峙了8个月。吴军统帅陆逊避蜀国锋芒,不与之决战。从寒冬一直对峙到暑夏,蜀军从最初的盛气凌人转换成士气低下的状态,炎热成为最大的问题。

猇亭的蜀军前锋全部去山上密林中避暑,就连驻守后方的夷陵水军也放弃长江进入密林中。至此所有蜀军完成密林扎营,这才是连营的来历。所谓的连营七百里,不过是从夷陵到猇亭一带的山区而已,全长不过几十里。

扩展资料:

从历史记载来看,刘备连营七百里的举动,为什么在《三国志 先主传》里只字不提。反倒记载“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于夷道猇亭驻营”。

意思是说刘备从秭归出发,翻山越岭到达夷道猇亭扎营。注意刘备是率诸将进军而来 ,至少说明刘备把大部分将领带到了夷陵,也间接说明了刘备的作战意图直指荆州。刘备没理由把将领带走,留下小兵扎营七百里吧!

《三国志 陆逊传》说:“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连围是指刘备集结大军时的兵力范围。意思说刘备集结,从巫峡到夷陵的范围内有几十座营寨。展现刘备军团集结的过程,层层推进,最后都会到达夷陵地界的。

历史上真正的连营七百里出自《三国志 文帝传》。帝闻备兵东下,与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余里。

秒兔历史
2021-01-15 · 秒兔历史,给你讲述上下五千年
秒兔历史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夷陵之战,刘备败给了39岁的后辈陆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荷戟游卒
推荐于2016-11-25 · TA获得超过218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2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44万
展开全部
夷陵之战是刘备的最后一战,也是输得最彻底的一战。夷陵之战双方的参战兵力约为:刘备军4万,陆逊军5万,陆逊军约占上风。但陆逊以文官带兵,手下将领对其的信服程度很低,相互配合度也差,如果真的决战的话刘备可说胜算更大,所以陆逊采取坚守,甚至对被刘备军包围,有全军覆没之险的友军也拒不增援。 刘备军力有限,不可能对拥有优势兵力且有地利的敌人展开主动攻一代英才陆伯言
击,如果无限期的僵持下去对兵力处于劣势的己方也十分不利,唯一的办法就是引诱陆逊主动出战,并在决战中击溃陆逊主力,并彻底把东吴势力赶出荆州,逼迫孙权求和。三国时期总共有三次类似的情况,全发生在刘备这边身上,第一次是刘备入川时,张任在雒城坚守,庞统使计用自己做饵,引诱张任出战,最后活捉张任攻克雒城,但做饵的庞统运气不好,在阵前中了流矢而送命,可算得上得不偿失;第二次就是夷陵之战,结果是刘备血本无归;第三次是诸葛亮最后的北伐,但不管诸葛亮怎么引诱,司马懿就是不出战,最后诸葛亮病死军中。   刘备为了引诱陆逊出战,最开始用的计有些小儿科,派吴班带数千人前去挑战,自己带八千精兵埋伏于后,结果陆逊根本不为所动。不得已下刘备采用了极其大胆的战术,扎下四十多个军营,把兵力分散,摆下长蛇阵,如果陆逊出击任何一营的话,利用己军的机动性迅速把兵力集中,与其进行决战。陆逊当时在东吴内部都默默无闻,刘备对自己能在战场上击溃指挥松散的东吴军队充满了信心。但陆逊却是个让天下人大跌眼镜的军事奇才,很快便发现了刘备的意图并有了相应的对策。   首先,陆逊派出部分兵力对刘备军营进行攻击,结果被迅速集结的刘备军打得大败。东吴诸将都认为陆逊这是在白耗兵力,不料陆逊却凭借这一次试探进攻找到了刘备的命门,也就是那条长蛇的七寸。刘备军队要集结,刘备本人肯定会亲自调动指挥,陆逊通过细作的打探,很容易就找到发出那些挑动命令的军营所在,那也就是刘备的主营了。陆逊迅速动员全军,集中力量突击刘备的主营,并使用了火攻。如果刘备面对的是周瑜鲁肃吕蒙这样的名将,在主营遭到攻击时一定会像曹操在赤壁时一样全军撤退,避免更大的损失,但他始终不认为自己的部署会被陆逊这样的无名小辈识破,他更愿意相信这是陆逊瞎撞撞上的,仍按原计划集结全军,准备决战。陆逊当然不会让刘备把军队集结起来,全力攻打刘备主营,并对其他军营也同时发起攻势(他兵力足够),刘备终于坚持不住,放弃了在原地集结部队的计划,全军败退,将军张南冯习以及胡王沙摩柯阵亡。 刘备此时仍不愿意承认自己输给了后生陆逊,想在马鞍山重新集结败兵,与陆逊再次决战,但陆逊率领士气高涨的东吴军队没有给刘备任何喘息之机,很快追了上来,两军在马鞍山大战。刘备军士气已经低靡,而且在撤退时已丢失了绝大多数军械,兵力也处于劣势,最后全军崩溃,刘备借夜色逃脱战线,刘备军全军覆没,阵亡万人以上。   刘备一生败战无数,但极少有全军覆没的,夷陵之战却输得干干净净,原因只有一个,轻敌。如果他不轻视陆逊也就不会用十分冒险的连营之计,也不会在陆逊攻击自己的致命缺点时仍坚持作战,更不会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还妄图反败为胜,最后毁掉自己一世英名。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最红边后卫
2012-01-10 · TA获得超过14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8.4万
展开全部
战略上:在国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仓促起兵;在后勤供给跟不上的状况下深入吴境作战。
战术上:骄傲自大,轻视敌军,作战准备不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