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高人帮我看看,这个中药方子,是治什么的,有毒副作用吗?
给一个身高148cm,体重90斤的9岁孩子吃剂量是不是太大了?柴胡20,法半夏15,党参10,炙甘草10,黄芩10,生姜5片,大枣5个切,桂枝10,白芍10,生龙骨30,...
给一个身高148cm,体重90斤的9岁孩子吃剂量是不是太大了?
柴胡20,法半夏15,党参10,炙甘草10,黄芩10,生姜5片,大枣5个切,桂枝10,白芍10,生龙骨30,生牡蛎30,蝉蜕10,姜黄10,僵蚕10,生大黄6,五副,水煎服,早晚各一次,日一副。
菊花60、白术15、细辛5、茯苓5、生牡蛎5、防风15、桔梗12、红参5、白矾5、黄芩8、当归5、干姜5、川芎5、桂枝5。一副,打成极细粉,每次3克,日两次,温水冲服。
两个方子同时服用 展开
柴胡20,法半夏15,党参10,炙甘草10,黄芩10,生姜5片,大枣5个切,桂枝10,白芍10,生龙骨30,生牡蛎30,蝉蜕10,姜黄10,僵蚕10,生大黄6,五副,水煎服,早晚各一次,日一副。
菊花60、白术15、细辛5、茯苓5、生牡蛎5、防风15、桔梗12、红参5、白矾5、黄芩8、当归5、干姜5、川芎5、桂枝5。一副,打成极细粉,每次3克,日两次,温水冲服。
两个方子同时服用 展开
展开全部
你的孩子这么小为什么要吃这些药呢?
而且一般情况下不是正规医院配出的药方,有的药名和功效都是相同的,其实打成细粉等于在增加药量
建议孩子有病最好到大医院找专科,那里有专家可以给你孩子找出病因,进行适当配药
柴胡:性寒,味苦,{功效}疏散退热,升阳舒肝。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用量3--9克
法半夏:性温,味辛,{功效}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用量 3~9g。
党参:性平,味甘、微酸,{功效}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用量9--30克
炙甘草:性平,味甘,{功效}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等用量1.5~9g。
黄芩:性寒,味苦,{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等用量3--9克
桂枝:性温,味,辛、甘{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用量3--9克
白芍:性平,味苦{功效}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等,用量6--15克
生龙骨:性平,味甘涩,{功效}生品潜阳安神,用于阴虚阳亢,烦躁易怒,心悸失眠,头晕目眩,癫狂惊等症;煅后功偏收敛固涩,多用于遗精早泄,带下崩漏,虚汗久泻,湿疮痒疹,疮口不敛,外伤出血等用量 15--30克
生牡蛎:性微寒,味咸,,{功效}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徵瘕痞块,自汗盗汗,煅牡蛎收敛固涩。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用量15~30克
蝉蜕:性寒,味甘,{功效}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等
姜黄:性温,味,辛、苦,{功效}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胸胁剌痛,闭经,症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用量 3~9克
僵蚕:性平,味,咸、辛,{功效}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皮肤瘙痒,用量5--9克
生大黄:即原生药材的饮片。主要功能为攻积导滞、泻下通便,用于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秘结
白术:性温,味,苦、{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等用量6--12克
细辛:性温,味辛,{功效}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茯苓:性平,味:甘、淡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用量6--15克
防风:性,微温,味辛、甘[功效}祛风解表,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感冒头痛治,头痛身痛、恶风寒者,用量10--15克
桔梗:性微温,味,苦、辛,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小便癃闭,用量3--9克
红参:性温,味:甘、微苦{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用法用量:3~9g。
白矾:【性味】酸涩;寒;有毒 消痰,燥湿,止泻,止血,解毒,杀虫。治癫痫,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黄疸,黄肿等
当归:性味归经 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 功能主治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量6--12克
川芎:功效: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 ,用量3--9克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而且一般情况下不是正规医院配出的药方,有的药名和功效都是相同的,其实打成细粉等于在增加药量
建议孩子有病最好到大医院找专科,那里有专家可以给你孩子找出病因,进行适当配药
柴胡:性寒,味苦,{功效}疏散退热,升阳舒肝。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用量3--9克
法半夏:性温,味辛,{功效}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用量 3~9g。
党参:性平,味甘、微酸,{功效}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用量9--30克
炙甘草:性平,味甘,{功效}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等用量1.5~9g。
黄芩:性寒,味苦,{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等用量3--9克
桂枝:性温,味,辛、甘{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用量3--9克
白芍:性平,味苦{功效}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等,用量6--15克
生龙骨:性平,味甘涩,{功效}生品潜阳安神,用于阴虚阳亢,烦躁易怒,心悸失眠,头晕目眩,癫狂惊等症;煅后功偏收敛固涩,多用于遗精早泄,带下崩漏,虚汗久泻,湿疮痒疹,疮口不敛,外伤出血等用量 15--30克
生牡蛎:性微寒,味咸,,{功效}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徵瘕痞块,自汗盗汗,煅牡蛎收敛固涩。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用量15~30克
蝉蜕:性寒,味甘,{功效}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等
姜黄:性温,味,辛、苦,{功效}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胸胁剌痛,闭经,症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用量 3~9克
僵蚕:性平,味,咸、辛,{功效}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皮肤瘙痒,用量5--9克
生大黄:即原生药材的饮片。主要功能为攻积导滞、泻下通便,用于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秘结
白术:性温,味,苦、{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等用量6--12克
细辛:性温,味辛,{功效}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茯苓:性平,味:甘、淡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用量6--15克
防风:性,微温,味辛、甘[功效}祛风解表,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感冒头痛治,头痛身痛、恶风寒者,用量10--15克
桔梗:性微温,味,苦、辛,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小便癃闭,用量3--9克
红参:性温,味:甘、微苦{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用法用量:3~9g。
白矾:【性味】酸涩;寒;有毒 消痰,燥湿,止泻,止血,解毒,杀虫。治癫痫,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黄疸,黄肿等
当归:性味归经 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 功能主治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量6--12克
川芎:功效: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 ,用量3--9克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展开全部
中医的说法:好像是治疗惊风或癫痫等疾病的,但处方多有重合如果是同一人所开,那是庸医。如果是不同人所开,建议找正规中医处方,以免自误。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汤药主要是柴胡桂枝汤与升降散的合剂加减。方子不算大,孩子风热发烧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你好,你具体说,这孩子是否有抽搐或者有癫痫的问题?
我百度kongjian有问诊单,你如果是有心人,那仔细去看,并填写在这里,我帮孩子再看下。
我百度kongjian有问诊单,你如果是有心人,那仔细去看,并填写在这里,我帮孩子再看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