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2017-01-18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一、精选内容、精心设计
如何改革传统的数学作业。关键在于消除其中的弊端,打破那种单一、枯燥的题海型的作业模式,重新构建一种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生乐意接受的作业模式。这种作业模式符合新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有利于中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具体地说,应把握以下几点:
1、作业内容精练化
教学实践表明:课业负担过重的直接因素之一就是“题海”泛滥成灾,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课堂效益低,作业质量差数量多,缺乏典型性。应注意数学作业的“质”,作业应结合课堂所讲内容精心筛选,尽量兼顾作业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在作业的选编上既考虑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又注意体现启发性、巩固性的原则。伴随着新课程的深人,数学作业的设计也要创新,要以批判的眼光继承和发扬传统数学作业的优点,抛弃其难、繁、偏、旧的弊端,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本着这种指导思想,我们集备组老师共同探讨、精心选题,设计最适合学生的校本作业,取到良好的效果。
2、作业形式多样化
传统数学中布置的作业均为笔答题型作业,单调的作业让学生感到乏味,降低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也不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因此,在作业形式上要注意变化,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从多种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感觉到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进而培养数学兴趣。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认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与其穷于应付烦琐的数学内容和过量的题目,还不如适当选择某些有意义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题目的各个方面,在指导学生解题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才智与推理能力。”有效作业就是要充分体现作业的趣味性、自主性、实践性、合作性和开放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来决定要不要布置作业,该布置多少,布置什么样的作业,决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老一套。既要有口头的,又要有书面的;既要有只需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的,又要有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既要有知识的识记、运用,又要有能力的训练、培养,要多种形式合理组合,适当搭配。
在科学布置作业的同时,又要注意在作业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这方面,我认为尽量使作业题能够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们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能够对生活中的一些知识得到启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在布置作业中要善于借题发挥,让学生们探索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的价值,以培养学生学会从多层次、广视角、全方位地认识、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作业布置层次化
当今教育具有主体性、个体性、基础性、发展性的基本要素。其中主体性和发展性要求作业必须有层次性,才能适合全体学生,才能满足知识基础不同、智力因素各异的每位学生的需要。
要根据全体学生的实际,分清层次,因人设题。既要有全体学生都必须做到的基本题、综合题,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尤其在基础题中重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及基本能力包括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训练。作业中还要有“选做”的开放题,以便供有能力的学生在提高训练。也就是要保证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吃饱”,又可以保证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吃得了”。这样,既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又不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
对同一问题尽可能多角度设问。设问的梯度由易到难,使学生踏着阶梯一步一步探索,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尝试。设问的多梯度性可以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达到深层认识问题的本质,从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设计阶梯型题组。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精选不同层次的题目,由易到难,按照不同能力要求编成题组,有针对性地设置知识、方法、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的思维坡度循序渐进,恰到好处。让学生每解一题,都能亲自体会到其中蕴含的规律,领略到解题的意境和命题的构思。经过这几种方法对作业分层化处理,对于提高学生做好作业的积极性是切实有效的。
二、作业的评价与反馈
批改作业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无声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教师可以从中得到教与学的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的程度,同时也有利于调整教学内容的进度,学生可以从作业检测中了解自己对所学内容掌握的程度,从而来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改进学习方法。
作业批改方法的改革很多:①堂上批改;②当面批改;③学生当面批改等,但我认为只要及时反馈,就能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所谓“趁热打铁”也可以说明这种问题吧,不能把作业的反馈拖得较迟,如果太迟,可能有的学生就已忘了自己的课堂作业,甚至忘了做了哪些题,忘记了自己是怎样做的,当他们再次拿到教师批改下来的作业时,又要回忆起做作业时的情形
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下一句评语,语言应极带感情色彩,以情服人,既包含老师对学生的真情实感,又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也许简单的评语会在学生心中产生强烈震撼,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比如对作业的错误不要以一个“╳”了之,可适当点拨:“看看课本第╳页再做这道题好吗?”、“再认真读一遍题目”、对于巧解的作业不妨批注“解法真妙!”、“有创新”等等。教师在作业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批改出学生作业中的对错以及给出作业等级,还要注重与学生的无声的交流,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作业的反思
数学作业的精髓是“精练”与“反思”,而且反思愈深刻,练习就可以愈精巧。因此,能否使全体学生对每次的数学作业都进行深刻的反思,逐渐养成自查、自省的良好思维习惯,是数学作业是否有效的关键。
这方面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部分。作业本及时反馈给学生后,教师要求学生在订正之前,写出自己错误的原因再订正。首先,我们知道在批改地时候,学生已看到自己哪儿错了,但此时很多同学只是大概的了解自己的错误所在,并不能真正理解,当然也有少部分学生当时就知道了。订正之前,要写出原因,那么学生就不得不深入分析自己的错误所在,就要去看同座为他们已划出的错误之处,思考原因,并写出原因,从而能够总结原因,避免不知错误所在,盲目订正。其次,在每道题旁边已写上正确的答案,这有什么作用呢?给学生一个指导的方向,让他知道自己订正后到底对不对,和正确结果一比较便知,有助于一次订正成功。在错误之处的两点处理让学生能够有目标可循,不然有的学生订正可能一错再错,甚至有的学生不知道错在哪里,不会订正等,就会去抄袭别人作业或者瞎写。注意着重让学生写出原因的本质所在,诸如“我算错了”,“我写错了”是不行的,应具体的写出我哪儿错了,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一定要写出本质所在。等学生订正好之后上交给教师,这时教师认真批改学生的订正,对学生的错误所在仔细察看,学生写的原因也要细看,看看学生是不是真的知道自己的错误,然后进行处理:对没有找出原因、或订正不对、不全退回重新订正写原因。因为学生有正确答案,所以要注意不能出现“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现象。这时,教师便要深刻思考自己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总结经验,弥补不足。 实践证明,数学作业布置不在“多”,而在“精”。教师布置适当、适量有效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数学作业布置方式进行改革,使它具有艺术性、多样性,使学生愿意做作业,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以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手段、创新的办法,使适量的作业练习尽最大可能的发挥学生潜能,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具有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活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