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回答
展开全部
说起春节大家都不陌生吧。每次春节,大家家里都很热闹。虽然热闹,可是这里面还是有好处和坏处的。那我先说好处吧。
1、全家团聚,非常热闹。春节总是要热热闹闹,大年三十晚,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别提多高兴了。
2、我们可以玩上好几天。春节到了,一般父母就让我们休息上几天,这几天不用做作业,而且父母也都放假了,可以一起玩上好几天。
3、可以赚一笔钱(压岁钱)。每当过春节,长辈们就给我们压岁钱。这样我们就可以白白赚上一笔钱,谁不高兴呢?
虽然有这么多好处,可是春节还是有一些弊端的,下面我来说一下春节习俗的弊端。
1、太浪费粮食。每次过春节,因为是全家聚在一起吃饭,所以要搞得丰盛一点,所以都要吃大鱼大肉。摆上满满一桌的菜。这样不免就有点浪费了。虽然人多,但是摆上那么多菜还是有点浪费。一个人浪费一盘菜,全国那么多人,该浪费多少盘菜呀。
2、危险提高了。过春节不免都要放礼花爆竹,我们孩子也放一些鞭炮。虽然既好玩,又好看。可是危险性也是很高的。哪年春节没有人因为放鞭炮而造成受伤。所以我也要提醒大家一句。放鞭炮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因为好玩做危险地事情。
春节的习俗,虽然有许多好处,但是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当然,不好的地方也是可以避免的。浪费粮食的问题就可以这样避免,要适量做菜,根据人的多少,我们家一共是九人,就做九个人的菜,多了吃不了就浪费了,还不如放到以后去做,这样就可以避免浪费问题了。而放鞭炮的问题,就要我们每个人小心,不要把自己看的太厉害,觉得一些危险地事
1、全家团聚,非常热闹。春节总是要热热闹闹,大年三十晚,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别提多高兴了。
2、我们可以玩上好几天。春节到了,一般父母就让我们休息上几天,这几天不用做作业,而且父母也都放假了,可以一起玩上好几天。
3、可以赚一笔钱(压岁钱)。每当过春节,长辈们就给我们压岁钱。这样我们就可以白白赚上一笔钱,谁不高兴呢?
虽然有这么多好处,可是春节还是有一些弊端的,下面我来说一下春节习俗的弊端。
1、太浪费粮食。每次过春节,因为是全家聚在一起吃饭,所以要搞得丰盛一点,所以都要吃大鱼大肉。摆上满满一桌的菜。这样不免就有点浪费了。虽然人多,但是摆上那么多菜还是有点浪费。一个人浪费一盘菜,全国那么多人,该浪费多少盘菜呀。
2、危险提高了。过春节不免都要放礼花爆竹,我们孩子也放一些鞭炮。虽然既好玩,又好看。可是危险性也是很高的。哪年春节没有人因为放鞭炮而造成受伤。所以我也要提醒大家一句。放鞭炮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因为好玩做危险地事情。
春节的习俗,虽然有许多好处,但是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当然,不好的地方也是可以避免的。浪费粮食的问题就可以这样避免,要适量做菜,根据人的多少,我们家一共是九人,就做九个人的菜,多了吃不了就浪费了,还不如放到以后去做,这样就可以避免浪费问题了。而放鞭炮的问题,就要我们每个人小心,不要把自己看的太厉害,觉得一些危险地事
2012-01-15
展开全部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春节一般是指农历正月初一(也包括除夕与初二、初三),是新年的第一天。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很多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一、春节的来历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赶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年”字的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好像是人头上顶着谷物,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1911年12月31日,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在发布的《内务部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谕》中,明确将年节称为“春节”。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进一步明确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春节”之名正式列入中国节日法典。
二、春节主要习俗
(一)腊月廿三或廿四: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旧时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都要升天,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让他别说坏话。然后将神像揭下,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二)腊月二十三日至除夕:扫尘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却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三)腊月廿九或三十(除夕):贴门神、贴春联、贴福字、贴年画、贴挂千等
1.贴门神
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旧时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
据《山海经》说:在沧茫的大梅之中有一座度朔之山,山上有一颗大桃树,枝干蜿蜒盘伸三千里,桃枝的东北有一个万鬼出入的鬼门,门有上两个神人,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他们把守鬼门,专门监视那些害人的鬼,一旦发现便用芦苇做的绳索把鬼捆起来,扔到山下喂老虎。于是黄帝向他们敬之以礼,岁时祀奉,在门上画神荼、郁垒和老虎的像,并挂上芦苇绳,若有凶鬼出现二神即抓之喂虎。后来《山海经》这种以神荼、郁垒、虎苇索、桃木为辟鬼之神的信仰被人们承传了下来。可以说,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人们信仰的门神不尽相同,其中影响最深的要数神荼、郁垒、钟馗、秦琼、尉迟恭。
2.贴春联
春联,起源于桃符,即在大门两旁悬挂长方形桃木板。据《宋史•蜀世家》说:五代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幅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宋代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就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经明太祖朱元璋的提倡,此后春联便演变为习俗流传至今。
3.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
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4.放爆竹
古代过年时人们以火烧竹,爆裂发声,用以驱鬼,“爆竹”一名由此而来。由于社会和民俗的进化,“爆竹”逐渐发展为“爆仗”(用纸筒灌装火药引爆)、“编炮”(用麻茎把爆竹编成串来放)、花炮乃至烟花。爆竹的功能也由避邪驱鬼完全转变为节日的吉祥、热闹、喜庆和欢乐。
在新旧年交替,“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三元”到来的时刻,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
5.吃年夜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古代,过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质,有些酒现在已经没有了,只留下许多动人的酒名,如“葡萄醅”、“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等。
6.给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有童谣云: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
7.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见“春节的来历”)。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四)春节期间: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主要分:一是拜家里长辈。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二是走亲戚。如到岳父、母家拜年。三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四是感谢性的拜访。对欠人家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五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无过多礼节。
随着科技的发展,春节期间拜年的形式也超越了传统的串门送祝福,而出现了新的拜年形式,如电话拜年,贺卡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等。这些拜年形式除丰富了春节的拜年传统之外,还因其简单方便、快捷、无时空无国界阻碍、生动活泼、费用低廉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2009年北京除夕短信发出6亿条 平均每人近38条。)
(五)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反映人们对生活愿望的一种表达。
吃元宵是元宵节的重要食俗。相传在汉武帝时,有一宫女叫元宵,因思亲过度悲切,欲投井自尽,被谋臣东方朔救下,劝她别寻短见,设法在正月十五让她和父母团圆。于是,东方朔在长安街卖卦传谣:正月十五,火神君要奉旨火烧长安城,玉帝要站在南天门观看。汉武帝闻讯大惊,急问东方朔有何法消灾。东方朔便对汉武帝说:“火神君最喜欢吃汤圆,宫娥元宵做的汤圆好吃,可敬火神。可传谕家家户户张灯挂彩,就能骗过在南天门观望的玉帝。”结果,汉武帝传旨按东方朔的话去做。元宵姑娘也就能趁挂灯的机会,离开宫院与父母团聚了。后来,人们在正月十五吃汤圆,也把汤圆称为元宵,意思是“阖家团圆”。
元宵节又称灯节。东汉明帝提倡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宋朝《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元宵节人们除游灯市外,还有猜灯谜、扭秧歌、踩高跷、舞狮、划旱船等游戏。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
三、春节年味淡的原因
现在物质生活比以前好了,可春节过得没有以前有气氛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第一,春节是农民的节日,是一年之首,过完春节就要为春耕做准备了。现在社会正在向工业化和后工业化发展,耕种和节气已经不是全社会的焦点。特别是塑料大棚的出现,使相当一部分农产品的生产,车间化、全年化,随时可以生产出过去只能在特定季节才能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人们对节气的祭奠和依赖大大降低了;
第二,由于反对迷信,对一些祭祀活动的禁止,使春节没有了过去的仪式化,它的内容就简化为吃。而中国已经摆脱了过去吃不饱的生活,特别是塑料大棚为代表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人们平时什么都吃得上,春节也就不新鲜了。
现在春节唯一保留下来的,就是探亲访友。这是现代生活当中,最富有人情味的行为,也是最奢侈的行为。由于人们居住的距离越来越远,人们变得越来越懒,吃饭和聚会大多选择在饭店,这就使吃饭和聚会的意义,从家庭走向社会化。所以春节走向冷清,走向毫无激情的连续长假就在所难免。
一、春节的来历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赶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年”字的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好像是人头上顶着谷物,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1911年12月31日,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在发布的《内务部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谕》中,明确将年节称为“春节”。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进一步明确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春节”之名正式列入中国节日法典。
二、春节主要习俗
(一)腊月廿三或廿四: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旧时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都要升天,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让他别说坏话。然后将神像揭下,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二)腊月二十三日至除夕:扫尘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却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三)腊月廿九或三十(除夕):贴门神、贴春联、贴福字、贴年画、贴挂千等
1.贴门神
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旧时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
据《山海经》说:在沧茫的大梅之中有一座度朔之山,山上有一颗大桃树,枝干蜿蜒盘伸三千里,桃枝的东北有一个万鬼出入的鬼门,门有上两个神人,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他们把守鬼门,专门监视那些害人的鬼,一旦发现便用芦苇做的绳索把鬼捆起来,扔到山下喂老虎。于是黄帝向他们敬之以礼,岁时祀奉,在门上画神荼、郁垒和老虎的像,并挂上芦苇绳,若有凶鬼出现二神即抓之喂虎。后来《山海经》这种以神荼、郁垒、虎苇索、桃木为辟鬼之神的信仰被人们承传了下来。可以说,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人们信仰的门神不尽相同,其中影响最深的要数神荼、郁垒、钟馗、秦琼、尉迟恭。
2.贴春联
春联,起源于桃符,即在大门两旁悬挂长方形桃木板。据《宋史•蜀世家》说:五代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幅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宋代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就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经明太祖朱元璋的提倡,此后春联便演变为习俗流传至今。
3.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
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4.放爆竹
古代过年时人们以火烧竹,爆裂发声,用以驱鬼,“爆竹”一名由此而来。由于社会和民俗的进化,“爆竹”逐渐发展为“爆仗”(用纸筒灌装火药引爆)、“编炮”(用麻茎把爆竹编成串来放)、花炮乃至烟花。爆竹的功能也由避邪驱鬼完全转变为节日的吉祥、热闹、喜庆和欢乐。
在新旧年交替,“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三元”到来的时刻,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
5.吃年夜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古代,过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质,有些酒现在已经没有了,只留下许多动人的酒名,如“葡萄醅”、“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等。
6.给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有童谣云: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
7.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见“春节的来历”)。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四)春节期间: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主要分:一是拜家里长辈。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二是走亲戚。如到岳父、母家拜年。三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四是感谢性的拜访。对欠人家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五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无过多礼节。
随着科技的发展,春节期间拜年的形式也超越了传统的串门送祝福,而出现了新的拜年形式,如电话拜年,贺卡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等。这些拜年形式除丰富了春节的拜年传统之外,还因其简单方便、快捷、无时空无国界阻碍、生动活泼、费用低廉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2009年北京除夕短信发出6亿条 平均每人近38条。)
(五)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反映人们对生活愿望的一种表达。
吃元宵是元宵节的重要食俗。相传在汉武帝时,有一宫女叫元宵,因思亲过度悲切,欲投井自尽,被谋臣东方朔救下,劝她别寻短见,设法在正月十五让她和父母团圆。于是,东方朔在长安街卖卦传谣:正月十五,火神君要奉旨火烧长安城,玉帝要站在南天门观看。汉武帝闻讯大惊,急问东方朔有何法消灾。东方朔便对汉武帝说:“火神君最喜欢吃汤圆,宫娥元宵做的汤圆好吃,可敬火神。可传谕家家户户张灯挂彩,就能骗过在南天门观望的玉帝。”结果,汉武帝传旨按东方朔的话去做。元宵姑娘也就能趁挂灯的机会,离开宫院与父母团聚了。后来,人们在正月十五吃汤圆,也把汤圆称为元宵,意思是“阖家团圆”。
元宵节又称灯节。东汉明帝提倡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宋朝《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元宵节人们除游灯市外,还有猜灯谜、扭秧歌、踩高跷、舞狮、划旱船等游戏。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
三、春节年味淡的原因
现在物质生活比以前好了,可春节过得没有以前有气氛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第一,春节是农民的节日,是一年之首,过完春节就要为春耕做准备了。现在社会正在向工业化和后工业化发展,耕种和节气已经不是全社会的焦点。特别是塑料大棚的出现,使相当一部分农产品的生产,车间化、全年化,随时可以生产出过去只能在特定季节才能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人们对节气的祭奠和依赖大大降低了;
第二,由于反对迷信,对一些祭祀活动的禁止,使春节没有了过去的仪式化,它的内容就简化为吃。而中国已经摆脱了过去吃不饱的生活,特别是塑料大棚为代表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人们平时什么都吃得上,春节也就不新鲜了。
现在春节唯一保留下来的,就是探亲访友。这是现代生活当中,最富有人情味的行为,也是最奢侈的行为。由于人们居住的距离越来越远,人们变得越来越懒,吃饭和聚会大多选择在饭店,这就使吃饭和聚会的意义,从家庭走向社会化。所以春节走向冷清,走向毫无激情的连续长假就在所难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说起春节大家都不陌生吧。每次春节,大家家里都很热闹。虽然热闹,可是这里面还是有好处和坏处的。那我先说好处吧。
1、全家团聚,非常热闹。春节总是要热热闹闹,大年三十晚,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别提多高兴了。
2、我们可以玩上好几天。春节到了,一般父母就让我们休息上几天,这几天不用做作业,而且父母也都放假了,可以一起玩上好几天。
3、可以赚一笔钱(压岁钱)。每当过春节,长辈们就给我们压岁钱。这样我们就可以白白赚上一笔钱,谁不高兴呢?
虽然有这么多好处,可是春节还是有一些弊端的,下面我来说一下春节习俗的弊端。
1、太浪费粮食。每次过春节,因为是全家聚在一起吃饭,所以要搞得丰盛一点,所以都要吃大鱼大肉。摆上满满一桌的菜。这样不免就有点浪费了。虽然人多,但是摆上那么多菜还是有点浪费。一个人浪费一盘菜,全国那么多人,该浪费多少盘菜呀。
2、危险提高了。过春节不免都要放礼花爆竹,我们孩子也放一些鞭炮。虽然既好玩,又好看。可是危险性也是很高的。哪年春节没有人因为放鞭炮而造成受伤。所以我也要提醒大家一句。放鞭炮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因为好玩做危险地事情。
春节的习俗,虽然有许多好处,但是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当然,不好的地方也是可以避免的。浪费粮食的问题就可以这样避免,要适量做菜,根据人的多少,我们家一共是九人,就做九个人的菜,多了吃不了就浪费了,还不如放到以后去做,这样就可以避免浪费问题了。而放鞭炮的问题,就要我们每个人小心,不要把自己看的太厉害,觉得一些危险地事
1、全家团聚,非常热闹。春节总是要热热闹闹,大年三十晚,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别提多高兴了。
2、我们可以玩上好几天。春节到了,一般父母就让我们休息上几天,这几天不用做作业,而且父母也都放假了,可以一起玩上好几天。
3、可以赚一笔钱(压岁钱)。每当过春节,长辈们就给我们压岁钱。这样我们就可以白白赚上一笔钱,谁不高兴呢?
虽然有这么多好处,可是春节还是有一些弊端的,下面我来说一下春节习俗的弊端。
1、太浪费粮食。每次过春节,因为是全家聚在一起吃饭,所以要搞得丰盛一点,所以都要吃大鱼大肉。摆上满满一桌的菜。这样不免就有点浪费了。虽然人多,但是摆上那么多菜还是有点浪费。一个人浪费一盘菜,全国那么多人,该浪费多少盘菜呀。
2、危险提高了。过春节不免都要放礼花爆竹,我们孩子也放一些鞭炮。虽然既好玩,又好看。可是危险性也是很高的。哪年春节没有人因为放鞭炮而造成受伤。所以我也要提醒大家一句。放鞭炮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因为好玩做危险地事情。
春节的习俗,虽然有许多好处,但是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当然,不好的地方也是可以避免的。浪费粮食的问题就可以这样避免,要适量做菜,根据人的多少,我们家一共是九人,就做九个人的菜,多了吃不了就浪费了,还不如放到以后去做,这样就可以避免浪费问题了。而放鞭炮的问题,就要我们每个人小心,不要把自己看的太厉害,觉得一些危险地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以下是春节传统习俗的利与弊:
利:
1. 增强家庭凝聚力:春节是家庭团聚的时刻,传统习俗如贴春联、贴窗花、包饺子等活动,可以让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增强家庭凝聚力。
2. 促进社会和谐:春节期间,人们互相拜年、赠送礼物,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促进了社会和谐。
3. 传承中华文化:春节传统习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承和发扬这些习俗,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
弊:
1. 浪费资源:春节期间,人们购买年货、燃放烟花爆竹等活动,会浪费大量的资源,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 安全隐患:燃放烟花爆竹容易引发火灾和人身伤害,给社会治安带来一定的隐患。
3. 消费压力:春节期间,人们需要购买年货、赠送礼物等,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消费压力,对一些家庭经济造成一定的负担。
总的来说,春节传统习俗既有利又有弊,我们应该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注意环保、安全和节约。
利:
1. 增强家庭凝聚力:春节是家庭团聚的时刻,传统习俗如贴春联、贴窗花、包饺子等活动,可以让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增强家庭凝聚力。
2. 促进社会和谐:春节期间,人们互相拜年、赠送礼物,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促进了社会和谐。
3. 传承中华文化:春节传统习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承和发扬这些习俗,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
弊:
1. 浪费资源:春节期间,人们购买年货、燃放烟花爆竹等活动,会浪费大量的资源,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 安全隐患:燃放烟花爆竹容易引发火灾和人身伤害,给社会治安带来一定的隐患。
3. 消费压力:春节期间,人们需要购买年货、赠送礼物等,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消费压力,对一些家庭经济造成一定的负担。
总的来说,春节传统习俗既有利又有弊,我们应该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注意环保、安全和节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20-05-02
展开全部
emmmmmmm没有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