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节气歌歌词如下: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花开,雨水来淋,惊蛰春雷,蛙叫春分,清明犁田,谷雨春茶。
立夏耕田,小满灌水,芒种看果,夏至看禾,小暑谷熟,大暑忙收。
立秋之前,种完番豆,处暑莳田,白露耘田,秋分看禾,寒露前结。
霜降一冷,立冬打禾,小大雪闲,等过冬年,小寒一年,大寒团圆。
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它最初是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确定,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每一旋转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采用的是“定气法”划分,即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定气法”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65UEXgRk7RxbFL00xDO12Q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它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古人根据北斗七星在夜空中的指向,指导农业生产不误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