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多媒体声像并茂,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会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呢?本人谈谈以下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要想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兴趣这一环是关键的一步。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自觉主动地学习;才能更好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并掌握于自己的脑中。多媒体技术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工具,它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将动态的画面、鲜艳的色彩、直观的图形、和谐的声音等有机整合,直观形象地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第一册“认识钟表”这一内容时,利用多媒体设计了如下内容:明明小朋友的生日到了,妈妈给她买了一件精美的礼物,大家看看是什么?PPT显示一个精美的礼品盒, 打开后出现一块可爱的电子表。学生们被精美的电子表所吸引,提问:你们知道电子钟表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学生自由回答后,我说同学们说得很对,电子钟表可以让我们及时知道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电子钟表。利用多媒体,通过新朋友明明的生日礼物,让学生产生了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顺利地导入了新课,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再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运用电脑设计了动画片《小狗狗坐车》:小狗狗去停车场坐车,停车场里有三辆车,车轮分别是:A.正方形;B.车轴不在圆心的圆形;C.车轴在圆心的圆形。提出问题:假如你是选车员,你会为小狗狗选哪种车轮的车?有选A的,有选B的,有选C的,各抒己见,很有创意,非常热闹。接下来我播放动画,小狗狗坐在一辆车轮是A的车上很颠簸,小狗狗一脸不舒服的样子;小狗狗坐B车也颠簸,愁眉苦脸;小狗狗坐在C车上不颠簸,很开心。提问:为什么小狗狗坐在C车上开心呢?学生依据刚刚所学的知识很容易想到:要使汽车不上下颠簸,必须使车轴至车轮的距离处处相等,也就是车轴必须装在圆心处。圆心到圆边上的距离都相等,这个距离就是半径。这个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笑声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并体验到了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成功感。多媒体生动有趣的图像动态显示,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激发了学生以极大的兴趣投入学习。
二、动态演示,加深知识的理解掌握
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中无法用粉笔描述的各种图像、动画等抽象的东西,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看,能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如教学《加减混合》时,学生往往弄不清计算过程,都要分两、三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并克服因为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得数的计算障碍,我在教学上运用了多媒体,用动画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和计算顺序。在教学先加后减的混合计算时,屏幕上出现草坪里有8只羊在吃草,又走来5只,一会儿又走了4只的场面,然后根据画面所反映的羊只数的变化过程引出算式8+5-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这样,一方面直观地反映了先加后减的加减混合算式的意义,另一方面又表明了计算顺序,取得了在黑板上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再如《线段、射线、直线》的教学,我们可以先在屏幕上显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辨认直线和线段;然后将线段向右边似光线射出一样匀速延伸形成射线,使学生看后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借助多媒体课件还能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从而使学生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常规式传统教学往往是一支粉笔在黑板上辛勤耕耘,学生看到的是平面图像,听到的是单调的写字声音,教师板书慢,浪费了大量时间,描述起来还不一定规范。而多媒体教学可以把一些问题形象直观、动态演示出来,让学生形象地看到事物发展的过程,理解事物变化的规律,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一定的物质形态,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活泼,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在解答关于“火车过桥过隧道,计算桥长或隧道长”的问题时,学生往往会把火车行的路程与桥长或隧道长等同起来,如计算:一列长300米的火车以每分700米的速度通过一座桥,用了5分钟的时间,这座桥长多少米?”大多数学生会这么计算:700×5=3500(米)。为了解决这一错误的计算,我用多媒体模拟火车通过一座桥:一列火车在隆隆声中到达桥头,从火车头到达桥头开始,在桥的下面跟随火车头同步出示火车行的路线,直到火车尾离开大桥为止,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得出“大桥长度=火车5分钟行的路程-火车长度”这一关系式了。再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学生容易忽略公式“底×高÷2”中的“÷2”,是公式没有记清楚,还是粗心呢?不管哪个原因,究其底就是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不够明白,记忆不够深刻,如果学生知道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由来,肯定就不会出错。所以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利用多媒体先演示了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通过移动,最后拼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再利用自定义动画的效果,底和高用红色闪动几次,有利于学生直接观察出三角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最后再移动其中的一个三角形,让学生明白这任意一个三角形的面积都是与它等底等高的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再用任意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得出上述的结论,通过计算机的演示让学生再来说说整个推导过程,并说说:为什么要除以2?如果不除以2,计算出来的是哪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在动手操作、欣赏多媒体课件演示、讨论等多个环节中充分感悟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由来。这样,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过程中,采用动态演示与讲解,观察与操作融为一体,做到了把知识化难为易,成功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感知,扫清了学习的障碍,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使学生对应掌握知识,理解得更透彻。
四、增强练习效果,提高知识巩固效率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练习巩固中,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巧妙设计练习,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练习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教师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地突出重难点,当学生出错后(电脑录音)耐心地劝他不要灰心,好好想想再来一次,再一次复习巩固知识。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这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及时获得学生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等反馈多媒体的方法和途径。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不管如何发达、如何完善,它都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把握好使用多媒体的“量”和“度”,从而有效发挥多媒体教学功能。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要想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兴趣这一环是关键的一步。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自觉主动地学习;才能更好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并掌握于自己的脑中。多媒体技术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工具,它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将动态的画面、鲜艳的色彩、直观的图形、和谐的声音等有机整合,直观形象地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第一册“认识钟表”这一内容时,利用多媒体设计了如下内容:明明小朋友的生日到了,妈妈给她买了一件精美的礼物,大家看看是什么?PPT显示一个精美的礼品盒, 打开后出现一块可爱的电子表。学生们被精美的电子表所吸引,提问:你们知道电子钟表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学生自由回答后,我说同学们说得很对,电子钟表可以让我们及时知道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电子钟表。利用多媒体,通过新朋友明明的生日礼物,让学生产生了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顺利地导入了新课,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再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运用电脑设计了动画片《小狗狗坐车》:小狗狗去停车场坐车,停车场里有三辆车,车轮分别是:A.正方形;B.车轴不在圆心的圆形;C.车轴在圆心的圆形。提出问题:假如你是选车员,你会为小狗狗选哪种车轮的车?有选A的,有选B的,有选C的,各抒己见,很有创意,非常热闹。接下来我播放动画,小狗狗坐在一辆车轮是A的车上很颠簸,小狗狗一脸不舒服的样子;小狗狗坐B车也颠簸,愁眉苦脸;小狗狗坐在C车上不颠簸,很开心。提问:为什么小狗狗坐在C车上开心呢?学生依据刚刚所学的知识很容易想到:要使汽车不上下颠簸,必须使车轴至车轮的距离处处相等,也就是车轴必须装在圆心处。圆心到圆边上的距离都相等,这个距离就是半径。这个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笑声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并体验到了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成功感。多媒体生动有趣的图像动态显示,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激发了学生以极大的兴趣投入学习。
二、动态演示,加深知识的理解掌握
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中无法用粉笔描述的各种图像、动画等抽象的东西,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看,能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如教学《加减混合》时,学生往往弄不清计算过程,都要分两、三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并克服因为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得数的计算障碍,我在教学上运用了多媒体,用动画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和计算顺序。在教学先加后减的混合计算时,屏幕上出现草坪里有8只羊在吃草,又走来5只,一会儿又走了4只的场面,然后根据画面所反映的羊只数的变化过程引出算式8+5-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这样,一方面直观地反映了先加后减的加减混合算式的意义,另一方面又表明了计算顺序,取得了在黑板上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再如《线段、射线、直线》的教学,我们可以先在屏幕上显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辨认直线和线段;然后将线段向右边似光线射出一样匀速延伸形成射线,使学生看后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借助多媒体课件还能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从而使学生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常规式传统教学往往是一支粉笔在黑板上辛勤耕耘,学生看到的是平面图像,听到的是单调的写字声音,教师板书慢,浪费了大量时间,描述起来还不一定规范。而多媒体教学可以把一些问题形象直观、动态演示出来,让学生形象地看到事物发展的过程,理解事物变化的规律,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一定的物质形态,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活泼,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在解答关于“火车过桥过隧道,计算桥长或隧道长”的问题时,学生往往会把火车行的路程与桥长或隧道长等同起来,如计算:一列长300米的火车以每分700米的速度通过一座桥,用了5分钟的时间,这座桥长多少米?”大多数学生会这么计算:700×5=3500(米)。为了解决这一错误的计算,我用多媒体模拟火车通过一座桥:一列火车在隆隆声中到达桥头,从火车头到达桥头开始,在桥的下面跟随火车头同步出示火车行的路线,直到火车尾离开大桥为止,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得出“大桥长度=火车5分钟行的路程-火车长度”这一关系式了。再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学生容易忽略公式“底×高÷2”中的“÷2”,是公式没有记清楚,还是粗心呢?不管哪个原因,究其底就是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不够明白,记忆不够深刻,如果学生知道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由来,肯定就不会出错。所以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利用多媒体先演示了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通过移动,最后拼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再利用自定义动画的效果,底和高用红色闪动几次,有利于学生直接观察出三角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最后再移动其中的一个三角形,让学生明白这任意一个三角形的面积都是与它等底等高的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再用任意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得出上述的结论,通过计算机的演示让学生再来说说整个推导过程,并说说:为什么要除以2?如果不除以2,计算出来的是哪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在动手操作、欣赏多媒体课件演示、讨论等多个环节中充分感悟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由来。这样,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过程中,采用动态演示与讲解,观察与操作融为一体,做到了把知识化难为易,成功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感知,扫清了学习的障碍,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使学生对应掌握知识,理解得更透彻。
四、增强练习效果,提高知识巩固效率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练习巩固中,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巧妙设计练习,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练习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教师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地突出重难点,当学生出错后(电脑录音)耐心地劝他不要灰心,好好想想再来一次,再一次复习巩固知识。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这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及时获得学生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等反馈多媒体的方法和途径。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不管如何发达、如何完善,它都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把握好使用多媒体的“量”和“度”,从而有效发挥多媒体教学功能。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