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遍布全国,朝廷如何把俸禄发到官员手上
在没有汇款转账等技术服务的古代,“发工资”这桩现代人看来简单的事,却是桩技术含量十足的折腾事。放在不同经济水平的王朝里,这个折腾事,也是各有各的招数。
首先比较简单粗暴的,就是汉朝。俸禄一年一发,所以叫“年俸”,工资额以粮食来结算。所以汉朝形容官员品级时,常是“年俸XX石官员”。不过具体执行起来,也不止发粮食。汉朝的赋税里,就有收取钱币的算赋。所以西汉政府发工资,也经常把粮食折算成钱。到了东汉时,干脆改成“钱谷各半”,京城以及各地大小官员,每年固定时间,在所在地指定仓库领取钱粮。
比如东汉末年曾担任安喜县县尉的刘备,他的年俸当时是一百石,理论上说“半钱半谷”,但在东汉兵荒马乱的年头,粮价月月飙升,基层官员拿到手的粮食,常见一半都不到,其他的只能用货币凑数,基本上发钱的速度,远比钱贬值的速度慢的多。领工资时这钱还能买一斤粮,转天半斤都买不上。在鞭打督邮出去闯天下前,三国枭雄刘备早年的小官生活,就是这么清苦。
到了晋朝时,工资发放就复杂了一些,以《晋百官注》的记载,晋朝县令级别的官员,工资已经是按月发放。形式和汉朝差不多,定期去指定仓库领。县令年薪四百斛米,折合成每月,变成领十五斛米外加两千五百钱。等于是每天领五斗米。大诗人陶渊明做诗人时那句“不为五斗米折腰”,悲愤的就是这事。
但千万别以为,悲愤的陶渊明县令,就只有这点工资。晋朝发工资的另一个办法,是“官占田制”,只要是官员,就可以按照品级领一块田,所有权归国家,田里收成归个人。还可以驱使衙门里的属吏给自己种田。陶渊明做县令时,也分到了三顷田地。所以悲愤辞官的陶渊明,喊完“不为五斗米折腰”后,却也一度赖在任上不走,眼巴巴算秋收的日子。走?那得收割完庄稼,结清工资后再走。
当然,这种发工资的方法,虽说拿钱方便,但也杂乱无章。到了唐朝时,就变得更正规了。《唐六典》记载,唐朝的工资发放,改成了半年一发,京官工资由太仓署发放,地方官的工资由各州郡敖仓发放。除了发禄米和钱外,主要还是发绢帛。拜唐代突飞猛进的纺织技术所赐,绢帛在唐代已是硬通货,十贯以上交易就要用绢,一匹绢折合500钱。所以,每到发工资的日子时,唐朝官员家的仆人们,就常见大车小车,吃力把绢帛往家来。
不过如果唐朝官员们肯出点钱,领工资也不一定这么吃力。长安城的太仓,只要官员支付“脚钱”,就有“送工资上门”的服务项目,《朝野佥载》记载,唐朝清官李畲 领工资,就是由太仓派脚夫送到家里来。李母为表达儿子清廉品格,拒绝太仓讨好,坚持结清“脚钱”。而《旧唐书》更记载,太仓门前更有大批脚夫,专以“送工资上门”为业。领工资,都领出火爆产业。
至于晋朝时的“占田”,唐朝的规矩也变了,改成叫“职分田”,且允许官员们佃租给农户耕种,是为官员们的另一份收入。到了宋代,又变为了更优厚的“职田”。
而除了职田外,北宋官员的其他工资收入,看上去也十分丰厚,除了每月的“正俸”外,还有各种补贴。宋朝的官员们,可以凭着朝廷发放的“券历”,在指定的地点领取补贴。比如北宋“包青天”包拯,开封府尹任上,以《宋史》统计,仅每年凭券领取的额外“公使钱”就有一万八千贯。而北宋淮南一个州的赋税,也不过一万五千贯。北宋高官的待遇,不算基本工资,就已这么吓人。
不过,这吓人的工资水平,也只限于高官阶层,基层的官员,还是一个赛一个苦,比如这津贴,就是各种不靠谱。苏东坡被贬官到黄州时,拿着官府的“券历”领补贴,结果却领来一堆卖酒用的包装袋。可怜苏东坡大文豪,每个月只好把钱装成三十袋挂房梁上,每天节衣缩食用一袋,过得十分清苦。南宋学者周密《浩然斋雅谈》里,也记载了不少小官典当度日的惨状。
到了明清年间,特别是号称官员俸禄低的明代,领工资的方式也没发生变化,依然以米粮和钱为主。但明朝前期比较悲催的是,官员们要领的米粮,相当多都要折成纸钞,而纸钞贬值的速度更是飞快。所以特别是京城中小级别的官员,常见清苦不堪。15世纪中叶时的明朝,还常用外国进贡的苏木胡椒货物顶工资。赶上货物行情看涨的年头还好,倘是货物贬值,那更叫官员们叫苦不迭。
一直到白银成为法定货币后,明朝至清朝的官员工资,改为货币与米粮支付,情况才稍好些。清代时又有了“养廉银”,清代正七品官员的年俸是45两,远高于明朝的25两。至于“养廉银”呢?养廉银的发放,是地方财政拨钱,全看地方府库的家底,所以在穷地方做官,困难可想而知。
当然,看上去清苦的明清官员,有一点可不苦,在极其发达的科举制下,有功名的明清官员们,兼并土地逃税也都更轻松。看过《儒林外史》就知道,只要功名在手,土地钱粮都是坐着就来。官员们苦哈哈熬几年,家里头就土地连成片。就靠这隐形福利,再苦再累?也远比老百姓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