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结婚中的哪些步骤是绝对不能省略的?

求婚?蜜月旅行?婚礼?发朋友圈等等~结婚这件事,不想被传统的魔幻现实主义习俗带偏,但哪些传统的步骤你觉得得最低限度地保留?... 求婚?蜜月旅行?婚礼?发朋友圈等等~结婚这件事,不想被传统的魔幻现实主义习俗带偏,但哪些传统的步骤你觉得得最低限度地保留? 展开
 我来答
沉睡的笔杆

2020-07-14 · 充实快乐的人生,展现快乐的自我。
沉睡的笔杆
采纳数:2478 获赞数:823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结婚是人生当中头等大事,是标志着一个人从年轻幼稚到成熟的一个大的转折点,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结婚当中有很多步骤是绝对不能够省略的,即便是没有钱、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也要把以下这些步骤做完。

第一件事情就是要选择一个吉利的时间去登记。结婚证上面的登记时间往往也象征着夫妻两个人之间感情的甜蜜程度,比如说很多人会选择在5月20号当天去办理结婚证,“520”——我爱你的意思;有的夫妻会选择在两人第一次相遇的时间,表示他们永远铭记他们的初次相遇;有的人会选择在国庆节或者元旦节等等这些有纪念意义的节日去登记。

第二件事情就是一定要办一场婚礼。不一定要办得有多闹热、有多大排场,可以不用婚庆,甚至连婚车等这些都可以省略;但是一定要把亲朋好友,同事等等请起来,一起吃一顿饭,大家一起聚聚,闹热闹热,其实这并不是为了收礼或者是炫耀什么,这么做的重要目的在于向大家宣布:这两个人从今以后就是夫妻了!从此以后便组成一个家庭,彼此恩爱,告诫那些曾经明恋、暗恋这对夫妻的任何人,都不要再对他们抱有非分之想了!

第三件事情就是一定要尽快熟悉双方两个家庭的成员。结婚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更是两个家庭的事情,而两个家庭不仅仅只有双方的父母,还有父母的兄弟姐妹,夫妻双方的兄弟姐妹,侄男侄女等等,一大家族都要相互熟悉,只有熟悉之后你才能算着真正融入了这个家庭。

智慧宝藏
2019-11-28 · 此篇智慧宝藏之文,原出自天涯社区的分享。因内容受限,多数分享...
智慧宝藏
采纳数:136 获赞数:4229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这篇文章是我写的世俗礼仪之婚嫁礼仪中的一篇,婚礼礼仪系列中除了这篇文章,还有包括请柬书写,座次摆放以及其他世俗礼仪参考事项。
具体可见我发表的文章。
------------------------------------------------------------
正文
中国民间传统婚礼习俗
我国是文明礼仪之国,千百年来,人们的各种喜庆活动,都按一定的礼节进行。
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过去的婚礼习俗,我梳了过去关于婚礼习俗的具体事项,现将我国民间传统婚礼习惯例行概述如下:
(一) 介绍及恋爱
未婚青年男女,谁娶谁嫁,表面互不相知,所以过去一般需要介绍人(也称媒人)做介绍。介绍人对双方的情况较了解,实事求是地对双方的终身大事负责。如今谈恋爱一般不需要别人介绍,他们在认识至结婚前这段时间为恋爱阶段。
(二) 请期
经双方同意后,各自出具证明到当地政府登记结婚。领取了登记结婚证就是合法结婚,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登记之后还需确定结婚日期,故叫做请期。请期一般由男家操办,选择吉日,用报吉谏贴连同礼物一起送到女家,行报吉之礼,有的地方叫装报日。女家,是否同意男家所定之婚期,应用回帖告知男家,难道女家落户则为女家操办。
(三) 行聘
结婚前一日行聘,俗称过礼。此日男家将聘礼(礼金及礼物)以及亲家贴派人送往女家,行行聘之礼。女家收下聘礼及谏帖后,发出请(或不请)迎亲贴。此日男家贴红联,渲染喜庆气氛(男到女家则反之)
(四) 迎亲
新郎亲自去迎接新娘叫做迎亲。迎娶之日,新郎具迎亲拜亲贴及礼物,亲率车马行人去女家。女家选人迎接,导之入室,略用茶点。新郎药性拜见岳父岳母至亲兄弟叔伯之礼,敬上烟、茶、糖果。临回家前,要向岳父母告别。方可等车而去。
(五) 送嫁
女子出嫁之日,虽无过去谒祖设醮之礼,但临出门之前,要祭拜祖宗,拜别父母。毕,由一已婚之女作送嫁娘以及若干女青年作伴随,同新年一起去男家,男家招待送嫁人礼仪甚周,在农村或少数地区往往一宿而归回。
(六) 拜堂
结婚之日,新郎新娘举行拜堂仪式,一般在男家举行(若是男嫁女,则在女家举行)。先备菜肴香烛于堂中。待新娘至,新郎迎之,同步入堂内,向内立,同拜祖宗,饮交杯酒,即行合卺之礼。拜毕,就在堂内进餐。餐毕,扶(或带)新娘入洞房。有的地方拜堂时有点烛者作点烛。并念点烛词:龙烛辉煌,光照华堂,玉人交拜,家庭兴旺,白发齐眉,五世其昌……等等。
(七) 回门
结婚后,新郎第一次去岳父家称回门。回门时间由女家用柬贴或口头告知婿家。婿依指定日期(有些地方回门则定为迎亲的第三天),备上礼物,同妻子一起回门,这时婚后第一次归宁,女家则待婿礼甚周。

在城市或工作单位结婚的或旅行结婚的,一般不行请期、亲迎、送嫁、拜堂之礼,一切从简。有的人在公共场合举行结婚仪式,仪式项目如下:
一、 婚礼开始
二、 鸣炮
三、 新郎新娘互敬鞠躬
四、 主持人讲话
五、 介绍人讲话
六、 双方家长讲话
七、 来宾讲话
八、 新郎新娘代表讲话
九、 礼毕

这就是通常的婚礼步骤了,现代婚礼除此之外,婚礼策划公司还设计了很多其他很有趣的项目。具体情况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
最后,祝大家早日喜结良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灿灿tDd
2019-10-24 · TA获得超过26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01
采纳率:65%
帮助的人:50.4万
展开全部
婚礼只是一种形式,而不是框住你身心的工具。婚后现在想起来什么婚礼什么摄像都是虚假的,无非就是虚荣或者装装样子给别人看而已,我当时就提议我妈说不用婚礼,我自己主持,没同意,老婆我也没敢说,我俩婚前已经一起过日子了,婚礼和摄影对我个人来说没有意义。当然你要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要拘泥于形式,也不要为一些其他的事情争吵。我感觉婚前维持感情稳定最主要的就是同居,同居后日子慢慢步入正轨,婚礼就是顺其自然的了。我也见过两人过不上来分手的,不论男人还是女人,只有长时间在一起才能看出这个人适不适合你,你难道没有发现好多人说婚后对方怎么怎么不好的吗?这就是没有同居的原因,没有真正认清楚对方是勤快还是懒惰,是上进还是不思进取。这个现实诱惑太大了,游戏对于男人,女人对于男人,或者化妆品对于女人,名牌包衣服对于女人,更好的男人对于女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叶云蕾老师
2019-10-27 · TA获得超过82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430
采纳率:34%
帮助的人:187万
展开全部
我认为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要相互到老,走入婚姻的殿堂,当然婚礼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完美浪漫的婚礼这每个女孩一生梦寐以求的。对于中国人来讲,仪式感很重要,不论在任何时候,只要逢年过节,或者办喜事,都讲究个仪式感。结婚作为人生中的一大喜事,婚礼就成为了这个仪式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结婚不办婚礼,我觉得有以下三点原因:
1、现在年轻人,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总是忙忙碌碌的,工作压力大,抽不开身,没时间成为了我们的理由。但是有时候确实是忙,但这也不能成为推脱婚礼的原因。
2、办婚礼需要经济支撑,可能是资金比较紧缺。
3、可能有一些男生不喜欢太热闹,觉得两个人旅行婚礼比较好,毕竟是小两口,觉得过自己生活比较重要。
但是,基于一个男生角度来讲,纵使有一万个原因,也得举办婚礼。这是对女方的尊重,也是认识亲朋好友的机会,更是得到祝福的时候,这应该是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候。所以,不管有什么理由,婚礼一定是办的,这个几乎没有妥协的余地。首先肯定地讲,婚礼还是要办的。因为通过这个仪式的举办,即能达到公众的认可,又能得到亲朋好友的祝福。何乐而不为呢?但要根据双方的自身条件,量力而行地举办。不能攀比,更不能炫耀丶摆谱显阔。也不应该因为两人的结合给双方父母带来经济上的负担。这点,我想只要是真心相爱,正直善良,聪明智慧的青年人都能够理解。但如你所说,不想举办婚礼是什么心态?我认为不论是男方,女方。只要提出这样的要求,那这个婚姻就维恃不了多久。有多少米咱做多少饭。为啥不做呢?那只能说明以后不想在一起吃了。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什么都要讲名正言顺,顺理成章。结婚办婚礼就是一种名正言顺,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是把婚礼作为一个人是不是结婚的依据。即便是领了结婚证,如果不办婚礼那也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办婚礼是对女方的一个交代,也是爱她的一个象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淡淡的轻吟
2019-10-27 · TA获得超过218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万
采纳率:52%
帮助的人:484万
展开全部

婚礼我觉得是绝对不能省略的,我国从古至今,几千年来,结婚都是需要举报婚礼的,人生四大喜事之一“洞房花烛夜”就是在举办婚礼之后的事情,如果没有了婚礼的举办,那还有这个喜事的感觉。

洞房花烛夜

而且,如果你连婚礼都不举行,不觉得人生是有缺憾的吗?结果不是儿戏,不是过家家,没有婚礼的举办我觉得就不叫结婚,只能说是凑在一起过日子的两个人儿子。

婚礼

如果,婚礼不举行,我觉得也是对自己爱人的一种亏欠,所以我觉得婚礼是绝对不能省略的,这是一种爱的见证。

婚礼,爱的见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01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