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陈寅恪《柳如是别传》《再生缘传奇》《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等
陈垣《古教四考》 《元也里可温教考》《开封一赐乐业教考》、《火袄教入中国考》、 《摩尼教入中国考》 《回回教入中国考》、《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净记》、《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中国佛教史籍概论》、《释氏疑年录》
陶晋生《边疆史研究集》《女真史论》《宋辽关系史研究》
方豪《中外文化交通史论丛》《中国天主教史论丛》《中西交通史》《明淸之际中西血统之混合》
陈垣《古教四考》 《元也里可温教考》《开封一赐乐业教考》、《火袄教入中国考》、 《摩尼教入中国考》 《回回教入中国考》、《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净记》、《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中国佛教史籍概论》、《释氏疑年录》
陶晋生《边疆史研究集》《女真史论》《宋辽关系史研究》
方豪《中外文化交通史论丛》《中国天主教史论丛》《中西交通史》《明淸之际中西血统之混合》
追问
你说这些都是史学名著了,但是算民俗范畴吗?
追答
算是的,具体情况你根据自己的方向,选读。

2025-09-16 广告
票付通营销系统借助标准化的管理后台和移动端巨大流量入口,为旅游企业量身打造“互联网+立体化”营销矩阵,以多元化的互动营销工具,帮助用户拉新、转化、促活、复购、留存和推广,全面拓宽盈利来源,实现一站式营销管理服务。小程序/微商城:连接线下旅游...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票付通提供
2012-01-15 · 知道合伙人艺术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民俗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母亲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它积淀深厚,博大灿烂,并且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理想深深相连。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民俗文化还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对这种人民自己创造的文化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对它的发展演变历史加以系统学习,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和素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2-01-15
展开全部
山东那边的比较多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