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成矿系统初步探讨
2020-01-20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区域上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大多数形成于燕山早-中期,如赣东北的德兴斑岩铜矿成矿发生于171Ma左右(王强等,2004)、银山铜铅锌银矿形成于150~143Ma(杨明桂等,2002;毛景文等,2000),葛源铌钽(锡钨)矿形成于137~100Ma(杨桂明等,2002)。本次工作获得的熊家山钼矿成矿年龄为152Ma,冷水坑银铅锌矿化时间为163Ma。尽管这些矿床所处的大地构造部位不同,但从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历史看,这一时期形成的矿床所处的构造应力背景基本相似。研究结果显示,晚三叠世以来中国东部绝大部分地区属于陆内环境,赣东北-武夷地区燕山期的造山造浆运动始于中侏罗世(172~159Ma),造山与成岩成矿高峰期为晚侏罗世(157~142Ma),由挤压造山转向伸展的过渡期在142~100Ma之间(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早期),在100~95Ma地壳进入造山后的伸展阶段(杨明桂等,2002)。由此可知,冷水坑矿床及区域上与岩浆作用有关的形成于燕山早-中期的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多发生在挤压造山环境下,冷水坑外围的熊家山钼矿同样形成于赣东北大规模成矿时期内。
然而,在相同构造环境下同一成矿时期形成的矿床具有不同的矿化特点。从成矿物质来源看,冷水坑斑岩型银铅锌矿、熊家山钼矿与赣东北地区的德兴斑岩铜矿、银山铜多金属矿床等具有较大的差异。德兴等矿床岩浆起源于地幔底侵下地壳部分物质熔融,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源特征(朱训等,1983;杨桂明等,2002),银山矿床岩浆来源于地壳深部(黄定堂,2001),而冷水坑矿田的含矿斑岩系地壳岩石熔融而成,仅伴有少量深源物质,熊家山钼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上地壳(孟祥金等,2007),与冷水坑斑岩铅锌矿床相近。正是这种成矿物质来源的不同导致了较大的矿化差异。
因此,冷水坑及其区域上形成于燕山早-中期且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具有相同的成矿背景,构成了区域(岩浆矿床)成矿系统。燕山早-中期挤压造山作用阶段,于不同的构造部位形成两种岩浆,即与壳幔混合作用有关的深源岩浆和地壳熔融而成的壳源岩浆,在不同的围岩条件下发生不同的矿化作用,构成本区域燕山早-中期与岩浆有关的矿床类型及其成矿系统(图6-2)。
图6-2 冷水坑区域燕山早-中期与岩浆有关的成矿系统简图
2024-07-25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