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文言文中宾语前置句和定语后置句?

 我来答
zjc处女座
2019-12-22 · 专注语文类文言文四大名著探究文物艺术民俗
zjc处女座
采纳数:31761 获赞数:16290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宾语前置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中,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一、动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宾语前置,大致有以下四种种情况:

  (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这是古汉语特有的用法。

  1、动词前面有“不”“未”“弗”“无”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在这种否定句里,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

  2、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译文:“古时候的人没有欺骗我呀。”

  这是个否定句。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余”,放在动词“欺”的前面。翻译的时候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古之人不欺余也”。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比他漂亮)。”

  这是个否定句。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自”,放在动词“信”的前面。翻译时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忌不信自”。

  3、以否定性无定代词作主语的否定句。在这类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这是否定句。它的主语是“莫”“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宾语“我”也是代词,现代汉语“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二)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前。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他的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前面。

  ①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道:‘大王来时带什么了吗?’”

  这是疑问句,“何”是疑问代词,它充当动词“操”的宾语,前置到“操”的前面。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大王来操何?”

  ② 沛公安在?(〈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

  这是疑问句,“哪里:是疑问代词,它是动词在“的”宾语,前置到“操“的前面。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沛公在安?”

  (三)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古汉语并不多见。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译文:“不懂得断句,不明白疑难问题……”

  句中的“句读”,“惑”都是要强调的宾语,动词是“知”、“解”。“句读”、“惑”前置到动词前面。“之”是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即“不知句读,不解惑”。

  (四)用“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①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左传•僖公十五年》)

  译文:“君王不忧虑自己流亡在外,却担心臣子们,真是仁惠到极点。”

  句中“亡”,“群臣”分别是“恤”,“忧”的宾语,“是”“之”都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①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译文:“该不会要责备你吧?”

  句中“尔”作“过”的宾语,借“是”把宾语前置,以示强调,即“过尔”,“过”在这里是“指责,责备”的意思。

  像成语“唯利是图”,“唯命是从”,“惟你是问”“唯才是举”“惟马首是瞻”等等,就是这种格式,其中“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

(本材料摘自《百度文库》)

百度网友81621b1891
2019-11-30 · TA获得超过249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26
采纳率:39%
帮助的人:263万
展开全部
宾语前置: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里,宾语通常也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后边.在文言文里,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ljzxd2012
2019-12-01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sljzxd2012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22389 获赞数:187961
河北省优秀园丁获得者 在专业报刊发表语文专业论文近百篇 石家庄市、张家口市、衡水市劳动模范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一、定语本是在所修饰、限制的中心词的前面的,在文言中却放到了后面,形成定语后置。例如: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马之千里者”是“千里之马”的倒装,可译为“能跑潜力的马”,即“千里马”。
2、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诗四句”是“四句诗”的倒装。

二、在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例如:
(一)谓宾倒装
1、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2、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弗之怠”即“弗怠之”的倒装,可译为“不放松抄写”。“之”,代词,代抄写,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倒装。
(二)介宾倒装
1、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
2、何以战? (《曹刿论战》)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凭借什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