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岩体含矿性评价
2020-01-16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骆耀南等(2004)研究指出,大河坝矿区内的含矿岩体属于具层状特征的辉石辉长岩型含矿岩体,属正常-偏铝过饱和岩石系列,具有富铁钛、高铝、高钙的特点;岩石中普遍含磁铁矿、钛铁矿,M/F值变化范围在0.51~0.88之间,与铁镁质基性超基性侵入岩(M/F比值大于6~7)及含铜镍铂的镁铁质基性-超基性侵入岩(M/F比值1~7,多数为3~5)相比差异明显,应属铁质基性超基性侵入岩。辉石岩-辉长岩具韵律性变化特征,区内的辉石岩型铂矿体即产于岩体韵律层的底部,且金属矿物的含量由辉石岩向辉长岩逐渐减少,显示了矿化的初始富集作用与岩石的基性程度及结晶分异作用有关,可以认为层状辉石岩-辉长岩具初始矿源层特征。
为了进一步查明大河坝地区岩体的含矿性,我们系统地在Ⅰ号矿体的1号露头上(见图2-8),在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与开发局采重砂大样(采用爆破法)的新鲜剥离面上,在2m长的范围内沿着垂直钒钛磁铁矿矿层的方向自上而下连续采样,每个样品代表10cm的长度,共采集19个基岩样品。这批样品分别利用湿化学方法和X荧光光谱法进行了硅酸盐成分的测试,利用ICP-MS方法进行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测试,利用火试金法进行了PGE的测定(其中Os采用同位素稀释法),获得了一批系统、完整的分析测试结果(表2-12)。
石棉大河坝Ⅰ号矿体主要是铁矿层,从1号露头看,磁铁矿层主要分布在上部和下部,中部是辉长岩层。化学分析的结果与地质观察一致,并且表明上部1.2m厚度的铁矿层氧化铁含量大于20%,但变化较大,最高可达47%以上。底部20cm厚度的铁矿层实际上向下继续存在(但已经到了探槽底部,未能继续采样)。上、下两层磁铁矿之间是60cm厚的辉石岩。紫金铂业公司后来在1号露头附近进行钻探,揭露的情况显示向下以辉长岩、辉石岩为主,夹磁铁矿层。
根据前人对于基性-超基性岩含矿性的研究成果,结合以1号露头为代表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图2-11、2-12),可以看出,大河坝的基性超基性岩具有钒钛磁铁矿的成矿专属性,1号露头上部和下部铁矿层的样品在SiO2-Na2O+K2O图解中均落在钒钛磁铁矿的区域,而中部的辉长岩样品落在其外,属于无矿岩性。可见,岩石化学特征与实际含矿性是一致的。在SiO2-Al2O3图解中也可以得出类似的判断。因此,大河坝的岩体有利于寻找钒钛磁铁矿,而不利于寻找铜镍硫化物矿床。
表2-12 石棉大河坝自然铂矿Ⅰ号矿体岩石硅酸盐分析结果 (wB/%)

2024-11-25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