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评价
2020-01-16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1.排聚系数分析
(1)国外油气排聚系数
油气排聚系数是通过对高勘探程度地区已发现的油气资源量和已生成的油气总量研究后得出的,对于勘探程度较低的地区具有参考意义。表4-4-9是世界主要含油气盆地天然气排聚系数研究结果。不难看出,世界14个主要气田的天然气排聚系数介于0.001~0.095之间,差别达95倍,反映了天然气地质条件差异大。排除前苏联下凡尔托尔、塔佐夫、乌连戈伊和中瓦休干4个气田,其他10个气田的排聚系数大都介于1‰~10‰之间,平均为4‰~5‰。这与一些学者从理论上得到的结论类同,而天然气排聚系数超过10‰,甚至高达95‰的情况是少见的。获得这样的高值除实际地区天然气生气量大、排气效率高和运聚过程中耗损小以及成藏后保存条件极佳外,可能还与天然气运聚单元的划分有关。天然气流动性强,能够发生大规模的长距离运移聚集,如果划分的天然气运聚单元较实际的小,或没有较远源岩和较深源岩实际供运气量的贡献考虑进去,则计算出来的天然气排聚系数偏大。在我国传统上,以正向构造为区带评价目标的油气地质研究中,油气生成量的计算往往忽略了凹陷中心部位源岩的贡献作用,因而最终获得的排聚系数值(已发现的资源量比生油气总量的比值)偏大。
(2)国内油气排聚系数
四川盆地是我国天然气生产基地,四川石油管理局长期以来对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进行评价研究,获得了不同地区不同层系的天然气排聚系数,详细结果参见表4-4-10所示。可以看出,四川盆地不同层位不同地理位置的天然气排聚系数不同,介于0.001~0.0081之间,一般为2‰~4‰之间。
表4-4-9 国外天然气排聚系数表
表4-4-10 四川盆地典型区带聚集系数模拟计算结果
我国第二、三轮油气资源评价在统一的规范要求下,结合各盆地实际地质条件选取了不同的油气排聚系数。一般说来,天然气最小选值为0.7‰,最大选值为20‰,一般介于2‰~4‰。详细情况参见表4-4-11、图4-4-31、图4-4-32。柳广第等统计了我国各盆地石油运聚系数(表4-4-12),元古宙运聚系数为1%,古生代为3%~5%,中生代为6%~8%,新生代为9%~11%。
表4-4-11 我国第二轮油气资源评价各盆地排聚系数统计表
续表
图4-4-31 石油排聚系数统计结果图
图4-4-32 天然气排聚系数统计结果图
表4-4-12 全国各盆地计算运聚系数统计表
续表
(据柳广第等)
(3)华北东部排聚系数选取
综上所述,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石油排聚系数分别取1.2%~1.8%、1.5%~5.0%、8%~12%,天然气排聚系数分别取0.08%~1.2%、0.1%~0.5%、1.2%~1.8%。第二轮资源评价天然气排集系数取值偏低,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第三轮资源评价有所增加。
2.资源量
(1)方法原理
生烃率法评价油气资源量是目前普遍应用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最原始最传统的方法。它的核心内容是求取源岩的生烃率,然后依据源岩的体积和研究区油气的排聚系数计算资源量,基本公式:
Qp=S·H·ρr·C·Rp×104 (4-4-25)
Q=Qp·KMa (4-4-26)
式中:S为源岩层分布面积,km2;H为源岩层平均厚度,m;ρr为源岩层密度,g/cm3;C为源岩层平均母质丰度,用有机碳百分含量表示,%;Rp为当前每吨有机碳在地史过程中平均已生成的油气量,单位kg/tc或m3/tc;Qp为源岩层生油气总量,对于油,单位为108kg;对于气单位为108m3;KMa为油气排聚系数,指聚集成藏的油气量与源岩累积生成的油气量之比;Q为油气资源量,单位为108kg或108m3。
(2)中—新元古界资源量估算
中—新元古界主要生烃地区在冀北坳陷、冀中坳陷北部、京西坳陷,在计算生烃量时主要统计这些地区,资源量也主要分布在这些地区。考虑到前喜马拉雅期生烃量大,构造破坏强烈,油气聚集系数取值较小,分别为0.3%~0.7%和0.8‰~1.2‰,资源量计算结果见表4-4-13,总资源量为(4.9~9.6)×108t,其中油(4.5~9.0)×108t,气(0.4~0.6)×108t。
表4-4-13 中—新元古界资源量估算表
(3)寒武系—奥陶系资源量估算
寒武系—奥陶系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统计生烃量和不同时期生烃作用对成藏的贡献,寒武系—奥陶系多期埋藏和抬升过程,先期的成烃作用中生成的石油资源在下次的埋藏过程中大部分转化为天然气资源,由于寒武系—奥陶系演化程度较高,依照80%的石油转化为天然气来计算石油及天然气的资源量。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石油排聚系数分为1.2%~1.8%、1.5%~5.0%、8%~12%,天然气排聚系数分别为0.08%~1.2%、0.1%~0.5%、1.2%~1.8%,资源量计算结果见表4-4-14,主要以石油资源为主,为(4.5~7.8)×108t,占总资源量的55%以上。重点区块预期总资源量为11.0×108t,其中油6.0×108t,气5.0×108t。临清—德州、黄骅南部—沧南地区资源量较大,分别为3.9×108t、2.7×108t(表4-4-15)。
表4-4-14 奥陶系资源量估算表
表4-4-15 古生界重点区块资源量估算表
(4)石炭系—二叠系资源量估算
石炭系—二叠系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统计生烃量和不同时期生烃作用对成藏的贡献(表4-4-16),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石油排聚系数分为1.2%~1.8%、1.5%~5.0%、8%~12%,天然气排聚系数分别为0.08%~1.2%、0.1%~0.5%、1.2%~1.8%,总资源量为(11.3~19.5)×108t,资源以天然气为主,为(7.5~11.8)×108t,占总资源量的65%以上。在重点区块中,以济阳、黄骅南部—沧南和渤海海域资源量较高(表4-4-15)。
表4-4-16 石炭系—二叠系资源量估算表
(5)中生界资源量估算
中生界主要统计了辽河断陷和渤海海域油气资源量。
1)辽河断陷资源量估算。辽河断陷分古近纪和新近纪进行生烃和资源统计,石油排聚系数分别取5%~10%和8%~12%,天然气排聚系数分别取0.5%~0.8%和10%~20%,估算资源量为(1.6~2.8)×108t,其中石油(1.5~2.6)×108t,天然气(0.15~0.27)×108t(表4-4-17)。
表4-4-17 辽河断陷中生界资源量估算表
2)渤海海域中生界资源量估算。渤海海域分燕山期、古近纪和新近纪进行生烃和资源统计,石油排聚系数分别取3%~5%、7%~10%和8%~12%,天然气排聚系数分别取0.3%~0.5%、0.9%~1.2%和1.5%~2.0%。估算资源量为(3.6~6.2)×108t,其中石油(2.8~4.2)×108t,天然气(0.8~1.9)×108t(表4-4-18)。
表4-4-18 渤海海域中生界生烃量及资源量计算表
3)其他地区中生界资源量估算。冀中—临清—济阳地区中生界分侏罗系煤层、中下侏罗统暗色泥岩和上侏罗统—白垩系暗色泥岩进行生烃量计算和资源量计算。总生烃量为73.0×108t,其中油31.3×108t、气41.6×108t。总资源量2.0×108t,其中油1.7×108t、气0.3×108t。中生界总资源量9.0×108t,其中石油7.0×108t、天然气2.0×108t。
通过对中—新元古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和中生界资源量的估算,华北东部前古近系油气资源量总共为(31.5~53.9)×108t,其中石油(18.5~32.9)×108t,天然气(13.1~21.0)×108t。寒武系—奥陶系和石炭系—二叠系资源量在前古近系烃源岩资源量中占比例相对较多。石炭系—二叠系资源以气为主,天然气资源量为(7.5~11.8)×108t,中—新元古界、寒武系—奥陶系、中生界均以油为主(表4-4-19)。中—新元古界和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资源丰度较高,平均值在1×104t/km2以上,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虽然分布面积最大,但资源丰度最低,仅为(0.63~0.99)×104t/km2。
表4-4-19 华北东部前古近系资源量计算表
图版4-1-1 C12荧光显微照片(480℃)
图版4-1-2 A55原岩荧光显微照片
图版4-1-3 A55荧光显微照片(380℃)
图版4-1-4 A55荧光显微照片(430℃)
图版4-1-5 G29原岩荧光显微照片
图版4-1-6 G29荧光显微照片(380℃)
图版4-1-7 G29荧光显微照片(380℃)
图版4-1-8 G16原岩荧光显微照片
图版4-1-9 G16荧光显微照片(380℃)
图版4-1-10 G16荧光显微照片(380℃)
图版4-1-11 G16荧光显微照片(430℃)
图版4-1-12 G16荧光显微照片(430℃)
图版4-1-13 G45原岩荧光显微照片
图版4-1-14 G45荧光显微照片(380℃)
图版4-1-15 G45荧光显微照片(380℃)
图版4-1-16 G45荧光显微照片(430℃)
图版4-1-17 G45荧光显微照片(430℃)
图版4-1-18 G45荧光显微照片(430℃)
华北前古近系油气资源战略调查与评价
图版4-2-1 1.孔古4井2.1/8 O2f团块状灰岩的泥质条纹中富含藻屑和似Tasmanales alginate和G.prisca alginates,落射荧光。2~4.孔古4井2.1/8 O2f团块状灰岩的泥质条纹中富含藻屑、层状藻和似G.prisca alginates。5~8.孔古4井2.1/8 O2f团块状灰岩的泥质条纹中富含藻屑和似G.prisca alginates、层状藻、褐藻,5,7落射荧光,6,8反射光。
华北前古近系油气资源战略调查与评价
图版4-2-2 1~3.孔古4井2.1/8 O2f团块状灰岩的泥质条纹中富含藻屑、褐藻,结构藻和无定形有机质,落射荧光。4.孔古4井2.1/8 O2f团块状灰岩的泥质条纹中包含的结构藻和似Gloeocapsomorpha prisca algal mate“atromatolitic”,落射荧光。5.孔古4井2.1/8 O2f团块状灰岩的泥质条纹中包含的似Gloeocapsomorpha prisca algal mate“atromatolitic”和藻屑,落射荧光。6,7.孔古4井2.1/8 O2f团块状灰岩的泥质条纹中包含的似Gloeocapsomorpha prisca alginates 和藻屑,落射荧光。8.孔古4井2.1/8 O2f 团块状灰岩的泥质条纹中包含的似Gloeocapsomorpha prisca algal mate“atromatolitic”和藻屑,落射荧光。
华北前古近系油气资源战略调查与评价
图版4-2-3 1,3,5,7.孔古4井2.1/8 O2f团块状灰岩的泥质条纹中包含的似G.prisca algal mate“atromatolitic”和藻屑,落射荧光。2,4,6,8.孔古4井2.1/8 O2f团块状灰岩的泥质条纹中包含的似G.prisca algal mate“atromatolitic”和藻屑,反射光。
2025-01-03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