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言文阅读(26分)
三、文言文阅读(26分)(一)(13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
三、文言文阅读(26分)
(一)(13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课文《<孟子>两章》)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委而去之 ( )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1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B.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得道者多助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D.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句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18.文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3分)
答: 【要答案和说明原因】 展开
(一)(13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课文《<孟子>两章》)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委而去之 ( )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1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B.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得道者多助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D.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句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18.文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3分)
答: 【要答案和说明原因】 展开
展开全部
15.1 (守城者)抛弃城池离开了它 2.统治民众不是以划分明确的土地范围(亦边界)。
3.威震天下不是以武器(此处也可翻译为兵多武器锋利)的力量 4.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
16.D
17.用天下民众的归顺,攻击亲戚所背叛的“他”,所以君子有时候不战,但战就必然能胜利呀。
18.说明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即人和的主张
孟子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阐述,按照对比的顺序,从而论证了人和,即得道者多助的重要性,欲得天下先得人心的主张。
3.威震天下不是以武器(此处也可翻译为兵多武器锋利)的力量 4.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
16.D
17.用天下民众的归顺,攻击亲戚所背叛的“他”,所以君子有时候不战,但战就必然能胜利呀。
18.说明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即人和的主张
孟子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阐述,按照对比的顺序,从而论证了人和,即得道者多助的重要性,欲得天下先得人心的主张。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