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是什么意思
11个回答
富港检测技术(东莞)有限公司_
2024-06-06 广告
2024-06-06 广告
ISTA3L是一个基于研究、数据驱动的测试协议,它模拟了由零售公司完成的产品订单被直接运送给消费者时所经历的危险,它允许用户评估包装产品的能力,以承受运输和处理包装产品时所经历的供应链危险,从接收到任何电子商务零售商履行操作,直到最终消费者...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富港检测技术(东莞)有限公司_提供
展开全部
惊蛰,古称“启蛰”,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3个节气。在3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4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节气简介编辑
惊蛰(jīng zhé),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
惊蛰图示
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yú),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我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互相吻合。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按照一般气侯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惊蛰节气人们要注意气象台对强冷空气活动的预报,当心冷暖变化,预防感冒等季节性疾病的流行。
2节日名称编辑
该节气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
平静书斋
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同时,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被置换。同样的,“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
汉初以前 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
汉景帝代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进入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日本与中国一样,在历代的具注历中使用“惊蛰”。此后,日本也采用了大衍历与宣明历。“启蛰”的名称在日本的使用始于贞享改历的时候[1]
3日期计算编辑
计算公式:[Y*D+C]-L
公式解读:年数的后2位乘0.2422加5.63取整数减闰年数。21世纪惊蛰的C值=5.63。
举例说明:2088年惊蛰日期=[88×0.2422+5.63]-[88/4]=26-22=4,3月4日是惊蛰。
惊蛰的准确时间
2013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18:14:51 2014年惊蛰时间 03月06日 00:02:15
2015年惊蛰时间 03月06日 05:55:39 2016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11:43:30
2017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17:32:40 2018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23:28:06
2019年惊蛰时间 03月06日 05:09:39 2020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10:56:44
2021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16:53:32 2022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22:43:34
2023年惊蛰时间 03月06日 04:36:02 2024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10:22:31
2025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16:07:02 2026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21:58:43
2027年惊蛰时间 03月06日 03:39:14 2028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09:24:27
2029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15:17:15 2030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21:02:55
4气候特点编辑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
5惊蛰雷鸣编辑
[1]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冷惊蛰,暖春分”等。惊蛰节的风也有用来作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6物候特征编辑
物候桃始华:桃,果名,花色红,是月始开。
仓庚鸣:庚,亦作鹒,黄鹂也。《诗》所谓“有鸣仓庚”是也。
《章龟经》曰:“仓,清也;庚,新也。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故名。”其名最多;
《诗》曰“黄鸟”,齐人谓之“搏黍”,又谓之“黄袍”,僧家谓之“金衣公子”,其色鵹黑而黄,又名鵹黄,谚曰:“黄栗留黄莺”,莺儿皆一种也。
鹰化为鸠:鹰,蛰鸟也,鹞鹯之属;鸠,即今之布谷。
《章龟经》曰:“仲春之时,林木茂盛,又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故名曰鸤鸠。”
《王制》曰:“鸠化为鹰,秋时也。”此言鹰化为鸠,春时也。以生育肃杀气盛,故鸷鸟感之而变耳。
孔氏曰:“化者,反归旧形之谓。”故鹰化为鸠,鸠复化为鹰,如田鼠化为鴽,则鴽又化为田鼠;
若“腐草为萤”,“雉为蜃”,“爵为蛤”,皆不言化,是不再复本形者也。
7农忙季节编辑
农谚“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到了惊蛰,中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
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蛰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 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重要意义
这个节气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南方雨水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防止湿害则是最重要的。俗话说:“麦沟理三交,赛如大粪浇”、“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沟”。必须继续搞好清沟沥水工作。华南地区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动,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发叶,提高茶叶产量。桃、梨、苹果等果树要施好花前肥。
蔬菜管理
1.保护地蔬菜作物的栽培管理
对节能型日光温室栽培的越冬黄瓜、西葫芦、番茄、辣椒的管理应进行中耕划锄,提高地温增加透气性,促进新根生长。在管理上要结合防病进行叶面追肥,对受冻害或长势较弱(沤根)的作物要尽快换茬提高春季产量。
2.做好病虫害防治
由于温度低,阴天较多,灰霉病、叶霉病、霜霉病、早疫病、晚疫病、根腐病发生较为普遍,要及时喷施各类杀菌剂,防止病菌扩散造成更大危害。
果树管理
惊蛰后气候逐渐变暖,万物开始复苏,是梨、桃、李等落叶果树的开花抽梢期和柑桔、杨梅等常绿果树的萌芽前期,也是果园年周期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在生产管理中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1.注意清除越冬病原菌和越冬代害虫
一是及早清除园内枯枝、落叶、僵果及杂草等,并集中烧毁;二是清理刮除枝干上的粗皮、烂疤,处理后用百菌敌1~10倍液涂抹伤口;三是抽梢前选晴暖日子全园喷石硫合剂一次,落叶果树用波美3~5度(也可用晶体石硫合剂20倍代替,已开花展叶的李、桃等应改用百菌敌300倍液),常绿果树用波美1度(也可用晶体石硫合剂100倍代替)。
2.加强芽前肥施用
主要施用尿素和有机质肥料,梨、桃、李等在惊蛰前开环状沟或放射沟株施“圣佛莱”牌有机复合肥2.5~5kg加尿素0.1~0.2kg,施后覆土;在新梢展叶期和花蕾期各喷一次有机液肥或绿芬威2号1000倍加0.2%硼砂液;梨、桃、李等在花蕾期喷“果大多”每包加水90kg,谢花后再喷“果大多”每包加水45kg。
3.合理用药,适时化学防治
梨在花蕾期,桃、李在花谢后即用2.5%消虱蚜1000倍加40%毒死蜱1000倍加80%果菌速净800倍液(梨再加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或20%粉锈星1500倍)喷1~2次。
4.及时疏花或花序
梨在现蕾期先疏去弱花序,再根据需要每隔5~10cm留一花序,其余一律疏除(仅疏去花蕾),授粉条件好的每花序留一半左右的边花蕾,疏去中心花蕾;桃、李等也宜加强疏花和疏果工作。
畜牧管理
惊蛰后气温开始回升,降雨量增加。此时,田野间青草开始生长、绿肥红花草子和黄花草子生长旺盛,给草食家畜开始提供青绿饲料。这一时期,畜禽重点是抓好耕牛补料催膘,家畜的春防、春配及防病工作都必须抓紧。一般在春耕前半个月至一个月开始给牛增加营养。
1.春季也是母牛配种季节,为不失时机抓好春配,适当加强种公牛和繁殖母牛的饲养管理。
2.生猪重点抓好春季猪瘟和牲畜“五号病”的预防注射,同时预防猪只受凉感冒发热。
3.春季是家兔繁殖的黄金季节,要抓好长毛兔和肉用兔的春繁工作。要做到适时配种。
4.养鸡专业户,早春三月,天气多变,必须采取薄膜保温室育雏,提高育雏成活率。
5.防止饲料霉变,日粮中应添加抗霉剂,同时防止孕畜流产。
6.防止兔、禽球虫病、流感等病。
8民间习俗编辑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2]
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注:“惊蛰,孟春之中也,蛰虫始闻雷声而动;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3]
“打小人”驱赶霉运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
惊蛰民间习俗“打小人”
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惊蛰那天便会出现一个有趣的场景:妇人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念:“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冇定抖,打到你食亲野都呕”的打小人咒语。[4]
《千金月令》上说:”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石灰原本具有杀虫的功效,在惊蛰这天,洒在门槛外,认为虫蚁一年内都不敢上门,这和闻雷抖衣一样,都是在百虫出蛰时给它一个下马威,希望害虫不要来骚扰自己。[3]
抒发内心不忿
很多人都将“打小人”神化,其实此纯粹是民间习俗而已,打小人的用意在于透过拍打代表对头人的纸公仔,驱赶身边的小人瘟神,宣泄内心的不满,大部分人去打小人,一般目的是求新一年事事如意,冇小人搞搞震,而被“打”的对象,主要是二奶以及工作上的“金手指”。打小人的目的,就是要希望他们知难而退及抒发个人内心的不忿。[5]
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节气简介编辑
惊蛰(jīng zhé),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
惊蛰图示
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yú),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我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互相吻合。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按照一般气侯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惊蛰节气人们要注意气象台对强冷空气活动的预报,当心冷暖变化,预防感冒等季节性疾病的流行。
2节日名称编辑
该节气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
平静书斋
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同时,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被置换。同样的,“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
汉初以前 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
汉景帝代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进入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日本与中国一样,在历代的具注历中使用“惊蛰”。此后,日本也采用了大衍历与宣明历。“启蛰”的名称在日本的使用始于贞享改历的时候[1]
3日期计算编辑
计算公式:[Y*D+C]-L
公式解读:年数的后2位乘0.2422加5.63取整数减闰年数。21世纪惊蛰的C值=5.63。
举例说明:2088年惊蛰日期=[88×0.2422+5.63]-[88/4]=26-22=4,3月4日是惊蛰。
惊蛰的准确时间
2013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18:14:51 2014年惊蛰时间 03月06日 00:02:15
2015年惊蛰时间 03月06日 05:55:39 2016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11:43:30
2017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17:32:40 2018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23:28:06
2019年惊蛰时间 03月06日 05:09:39 2020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10:56:44
2021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16:53:32 2022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22:43:34
2023年惊蛰时间 03月06日 04:36:02 2024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10:22:31
2025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16:07:02 2026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21:58:43
2027年惊蛰时间 03月06日 03:39:14 2028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09:24:27
2029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15:17:15 2030年惊蛰时间 03月05日 21:02:55
4气候特点编辑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
5惊蛰雷鸣编辑
[1]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冷惊蛰,暖春分”等。惊蛰节的风也有用来作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6物候特征编辑
物候桃始华:桃,果名,花色红,是月始开。
仓庚鸣:庚,亦作鹒,黄鹂也。《诗》所谓“有鸣仓庚”是也。
《章龟经》曰:“仓,清也;庚,新也。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故名。”其名最多;
《诗》曰“黄鸟”,齐人谓之“搏黍”,又谓之“黄袍”,僧家谓之“金衣公子”,其色鵹黑而黄,又名鵹黄,谚曰:“黄栗留黄莺”,莺儿皆一种也。
鹰化为鸠:鹰,蛰鸟也,鹞鹯之属;鸠,即今之布谷。
《章龟经》曰:“仲春之时,林木茂盛,又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故名曰鸤鸠。”
《王制》曰:“鸠化为鹰,秋时也。”此言鹰化为鸠,春时也。以生育肃杀气盛,故鸷鸟感之而变耳。
孔氏曰:“化者,反归旧形之谓。”故鹰化为鸠,鸠复化为鹰,如田鼠化为鴽,则鴽又化为田鼠;
若“腐草为萤”,“雉为蜃”,“爵为蛤”,皆不言化,是不再复本形者也。
7农忙季节编辑
农谚“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到了惊蛰,中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
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蛰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 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重要意义
这个节气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南方雨水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防止湿害则是最重要的。俗话说:“麦沟理三交,赛如大粪浇”、“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沟”。必须继续搞好清沟沥水工作。华南地区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动,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发叶,提高茶叶产量。桃、梨、苹果等果树要施好花前肥。
蔬菜管理
1.保护地蔬菜作物的栽培管理
对节能型日光温室栽培的越冬黄瓜、西葫芦、番茄、辣椒的管理应进行中耕划锄,提高地温增加透气性,促进新根生长。在管理上要结合防病进行叶面追肥,对受冻害或长势较弱(沤根)的作物要尽快换茬提高春季产量。
2.做好病虫害防治
由于温度低,阴天较多,灰霉病、叶霉病、霜霉病、早疫病、晚疫病、根腐病发生较为普遍,要及时喷施各类杀菌剂,防止病菌扩散造成更大危害。
果树管理
惊蛰后气候逐渐变暖,万物开始复苏,是梨、桃、李等落叶果树的开花抽梢期和柑桔、杨梅等常绿果树的萌芽前期,也是果园年周期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在生产管理中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1.注意清除越冬病原菌和越冬代害虫
一是及早清除园内枯枝、落叶、僵果及杂草等,并集中烧毁;二是清理刮除枝干上的粗皮、烂疤,处理后用百菌敌1~10倍液涂抹伤口;三是抽梢前选晴暖日子全园喷石硫合剂一次,落叶果树用波美3~5度(也可用晶体石硫合剂20倍代替,已开花展叶的李、桃等应改用百菌敌300倍液),常绿果树用波美1度(也可用晶体石硫合剂100倍代替)。
2.加强芽前肥施用
主要施用尿素和有机质肥料,梨、桃、李等在惊蛰前开环状沟或放射沟株施“圣佛莱”牌有机复合肥2.5~5kg加尿素0.1~0.2kg,施后覆土;在新梢展叶期和花蕾期各喷一次有机液肥或绿芬威2号1000倍加0.2%硼砂液;梨、桃、李等在花蕾期喷“果大多”每包加水90kg,谢花后再喷“果大多”每包加水45kg。
3.合理用药,适时化学防治
梨在花蕾期,桃、李在花谢后即用2.5%消虱蚜1000倍加40%毒死蜱1000倍加80%果菌速净800倍液(梨再加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或20%粉锈星1500倍)喷1~2次。
4.及时疏花或花序
梨在现蕾期先疏去弱花序,再根据需要每隔5~10cm留一花序,其余一律疏除(仅疏去花蕾),授粉条件好的每花序留一半左右的边花蕾,疏去中心花蕾;桃、李等也宜加强疏花和疏果工作。
畜牧管理
惊蛰后气温开始回升,降雨量增加。此时,田野间青草开始生长、绿肥红花草子和黄花草子生长旺盛,给草食家畜开始提供青绿饲料。这一时期,畜禽重点是抓好耕牛补料催膘,家畜的春防、春配及防病工作都必须抓紧。一般在春耕前半个月至一个月开始给牛增加营养。
1.春季也是母牛配种季节,为不失时机抓好春配,适当加强种公牛和繁殖母牛的饲养管理。
2.生猪重点抓好春季猪瘟和牲畜“五号病”的预防注射,同时预防猪只受凉感冒发热。
3.春季是家兔繁殖的黄金季节,要抓好长毛兔和肉用兔的春繁工作。要做到适时配种。
4.养鸡专业户,早春三月,天气多变,必须采取薄膜保温室育雏,提高育雏成活率。
5.防止饲料霉变,日粮中应添加抗霉剂,同时防止孕畜流产。
6.防止兔、禽球虫病、流感等病。
8民间习俗编辑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2]
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注:“惊蛰,孟春之中也,蛰虫始闻雷声而动;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3]
“打小人”驱赶霉运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
惊蛰民间习俗“打小人”
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惊蛰那天便会出现一个有趣的场景:妇人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念:“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冇定抖,打到你食亲野都呕”的打小人咒语。[4]
《千金月令》上说:”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石灰原本具有杀虫的功效,在惊蛰这天,洒在门槛外,认为虫蚁一年内都不敢上门,这和闻雷抖衣一样,都是在百虫出蛰时给它一个下马威,希望害虫不要来骚扰自己。[3]
抒发内心不忿
很多人都将“打小人”神化,其实此纯粹是民间习俗而已,打小人的用意在于透过拍打代表对头人的纸公仔,驱赶身边的小人瘟神,宣泄内心的不满,大部分人去打小人,一般目的是求新一年事事如意,冇小人搞搞震,而被“打”的对象,主要是二奶以及工作上的“金手指”。打小人的目的,就是要希望他们知难而退及抒发个人内心的不忿。[5]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
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惊蛰时节,我国有些地区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有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惊蛰过后,气温依旧很低,因此“春捂”尤为重要,不要过早脱去御寒的衣物。这一时节建议人们穿着宽松的衣服,尽量放松,保持舒适的心情。此外,忽冷忽热的天气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有这类疾病的朋友应该提高警惕。春季还容易引发皮炎以及花粉过敏,有相关病症的患者要注意。
在日常饮食方面,应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如春笋、菠菜、芦荟、水萝卜、苦瓜、芹菜及鸡、蛋、牛奶等,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春季为肝病高发季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因此应该注意养肝保肝,增甘少酸,多吃甜食,少吃酸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