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题的答案
初一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三种远古居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______...
初一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祖国境内的三种远古居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_________,在哪个省?_______,距今________年。
北京人过的是_______生活,懂得用_____,还会保存_______。
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除了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的是_________。
最早进入氏族公社时期的远古人类是__________。
原始农耕生活中的两个主要遗址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处于长江流域的是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_的地方,并且在低洼的地方开挖_______,他们住的房屋是___________;处于黄河流域的是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的地方,居民们会制作_____陶,他们住的是____________。
“人文初祖”是指_________。
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民主推举首领的方法,叫做_________。
三过家门而不入,治理洪水有功的部落联盟首领是_________。
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在______时期,随后建立的第一个王朝是_______。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商、西周的开国君主分别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夏、商的亡国暴君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___________产生的。
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五谷”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周包括春秋和战国,在春秋时期,第一位称霸的是___________;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________________。在战国初期,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战国七雄分别是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
_______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_______农具,到战国时,使用范围扩大。春秋末年开始使用________,战国时进一步推广。
使得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的水利工程是___________。
使得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并发展成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的改革是___________。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___________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铁氏三兄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甲上的文字,被称为___________,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后来被整理后,字体被称为___________。战国时期,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的字体,叫做___________。
天文成就方面,甲骨文里有许多______和_______的记载。今天的农历又叫______。为了安排农业生产,人们测定出一年______个节气。
名医扁鹊的“四诊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是____国人,其著作是___________。
“钟鼓之乐”中的钟是指青铜______。
儒家创始人是___________,政治的核心学说是________,教育思想主要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其言论收在《 》。
道家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他的学说收在《 》。
墨家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主张______________。
法家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主张_______,反对___________,提倡___________。
兵家的鼻祖是___________,著作是《 》。
___________主张对待自然要用可持续发展观。 展开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祖国境内的三种远古居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_________,在哪个省?_______,距今________年。
北京人过的是_______生活,懂得用_____,还会保存_______。
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除了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的是_________。
最早进入氏族公社时期的远古人类是__________。
原始农耕生活中的两个主要遗址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处于长江流域的是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_的地方,并且在低洼的地方开挖_______,他们住的房屋是___________;处于黄河流域的是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的地方,居民们会制作_____陶,他们住的是____________。
“人文初祖”是指_________。
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民主推举首领的方法,叫做_________。
三过家门而不入,治理洪水有功的部落联盟首领是_________。
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在______时期,随后建立的第一个王朝是_______。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商、西周的开国君主分别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夏、商的亡国暴君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___________产生的。
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五谷”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周包括春秋和战国,在春秋时期,第一位称霸的是___________;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________________。在战国初期,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战国七雄分别是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
_______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_______农具,到战国时,使用范围扩大。春秋末年开始使用________,战国时进一步推广。
使得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的水利工程是___________。
使得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并发展成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的改革是___________。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___________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铁氏三兄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甲上的文字,被称为___________,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后来被整理后,字体被称为___________。战国时期,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的字体,叫做___________。
天文成就方面,甲骨文里有许多______和_______的记载。今天的农历又叫______。为了安排农业生产,人们测定出一年______个节气。
名医扁鹊的“四诊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是____国人,其著作是___________。
“钟鼓之乐”中的钟是指青铜______。
儒家创始人是___________,政治的核心学说是________,教育思想主要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其言论收在《 》。
道家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他的学说收在《 》。
墨家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主张______________。
法家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主张_______,反对___________,提倡___________。
兵家的鼻祖是___________,著作是《 》。
___________主张对待自然要用可持续发展观。 展开
15个回答
展开全部
祖国境内的三种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在云南省元谋市。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北京人过的是群居生活,懂得用天然火 ,还会保存火种。
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除了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的是山顶洞人。
最早进入氏族公社时期的远古人类是山顶洞人。
原始农耕生活中的两个主要遗址半坡和河姆渡。处于长江流域的是河姆渡,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地方,并且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他们住的房屋是杆栏式房屋;处于黄河流域的是半坡,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栗的地方,居民们会制作彩陶,他们住的是半地穴式。
“人文初祖”是指黄帝。
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民主推举首领的方法,叫做禅让制。
三过家门而不入,治理洪水有功的部落联盟首领是禹。
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在时期禹,随后建立的第一个王朝是夏。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商、西周的开国君主分别是禹、汤、周文王。
夏、商的亡国暴君分别是桀和纣。
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分封制产生的。
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商朝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五谷”包括稻、栗、麦、豆、黍。
东周包括春秋和战国,在春秋时期,第一位称霸的是齐桓公;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城濮之战。在战国初期,晋分为韩、赵、魏。战国七雄分别是齐 、楚 、燕、韩、赵、魏、秦国。
赵军大败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使用范围扩大。春秋末年开始使用牛耕,战国时进一步推广。
使得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的水利工程是成都平原。
使得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并发展成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的改革是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封建地主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铁氏三兄弟分别是生铁、熟铁、钢。
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甲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或铭文。后来被整理后,字体被称为大篆。战国时期,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的字体,叫做秦隶。
天文成就方面,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和月食的记载。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为了安排农业生产,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
名医扁鹊的“四诊法”包括望、闻、问、切。
屈原是楚国人,其著作是《离骚》。
“钟鼓之乐”中的钟是指青铜编钟。
儒家创始人是孔子,政治的核心学说是仁礼学说,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因材施教和温故而知新。其言论收在《论语 》。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他的学说收在《道德经 》。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主张_兼爱、非攻。
法家的创始人是韩非,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
兵家的鼻祖是孙武,著作是《孙子兵法 》。
孟子主张对待自然要用可持续发展观。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在云南省元谋市。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北京人过的是群居生活,懂得用天然火 ,还会保存火种。
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除了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的是山顶洞人。
最早进入氏族公社时期的远古人类是山顶洞人。
原始农耕生活中的两个主要遗址半坡和河姆渡。处于长江流域的是河姆渡,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地方,并且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他们住的房屋是杆栏式房屋;处于黄河流域的是半坡,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栗的地方,居民们会制作彩陶,他们住的是半地穴式。
“人文初祖”是指黄帝。
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民主推举首领的方法,叫做禅让制。
三过家门而不入,治理洪水有功的部落联盟首领是禹。
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在时期禹,随后建立的第一个王朝是夏。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商、西周的开国君主分别是禹、汤、周文王。
夏、商的亡国暴君分别是桀和纣。
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分封制产生的。
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商朝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五谷”包括稻、栗、麦、豆、黍。
东周包括春秋和战国,在春秋时期,第一位称霸的是齐桓公;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城濮之战。在战国初期,晋分为韩、赵、魏。战国七雄分别是齐 、楚 、燕、韩、赵、魏、秦国。
赵军大败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使用范围扩大。春秋末年开始使用牛耕,战国时进一步推广。
使得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的水利工程是成都平原。
使得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并发展成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的改革是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封建地主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铁氏三兄弟分别是生铁、熟铁、钢。
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甲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或铭文。后来被整理后,字体被称为大篆。战国时期,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的字体,叫做秦隶。
天文成就方面,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和月食的记载。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为了安排农业生产,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
名医扁鹊的“四诊法”包括望、闻、问、切。
屈原是楚国人,其著作是《离骚》。
“钟鼓之乐”中的钟是指青铜编钟。
儒家创始人是孔子,政治的核心学说是仁礼学说,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因材施教和温故而知新。其言论收在《论语 》。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他的学说收在《道德经 》。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主张_兼爱、非攻。
法家的创始人是韩非,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
兵家的鼻祖是孙武,著作是《孙子兵法 》。
孟子主张对待自然要用可持续发展观。
展开全部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是反映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的特征。这一次变法运动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的产生,是这一次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变法运动的兴起,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专政而进行的大改革。变法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历史特征。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所以“商鞅变法”是本课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它是社会本质的变化。初中学生理解这一历史转变是较困难的。教材只交待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了。这样的交待,使学生感到很抽象,也不好理解。因此,这是本课的难点。
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利用教材引言中的“立木为信”的故事,让学生阅读或讲述后,提出:“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可归纳为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大变革的时代”。从此直接引入新课。
2.“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一目,可让学生利用教材“活动与探究”和自由阅读卡提供的材料,自己归纳整理。如有条件,制作教学软件,演示有关我国冶铁技术的发展过程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工具,以加深理解。
3.“著名的都江堰”一目,教师可制作都江堰的图片或教学软件,展示其防洪灌溉的原理。或者让学生根据教材叙述,画出都江堰防洪灌溉示意图。
4.“商鞅变法”一目是本课的重点。首先,教师要求学生用已学过的内容,思考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的主要目的和结果怎样?那时社会阶级关系有怎样的变化?到战国时期,各国为什么纷纷进行改革?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解决上述问题,由此正确理解变法的背景和目的。关于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教师讲述其改革措施时,应让学生逐项分析它的历史作用。可利用板书或教学软件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图示设计如下:
通过图示,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封建制度在秦国确立,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军队战斗力,使秦国很快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讲清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作用,就是突破本课难点的一种主要手段。
5.讲完三个目的内容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变法运动与战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相互关系,从而找出战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最主要的原因。
三、学法指导
1.注意前后联系。学习本课时,应指导学生把“春秋战国的纷争”和“大变革的时代”两课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注意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过程中从量到质的变化。
2.从现象入手,抓住本质。各国变法的内容是具体的历史事实,是现象,但是只看到了现象还不能抓住本质。只有通过每一个具体措施或现象的分析,才能找出它的本质。例如学习“商鞅变法”的内容时,就必须思考:商鞅变法采取怎样的措施?它有利于哪个阶级?对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或军队的战斗力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增强整个国家的实力会产生怎样的作用?要指导学生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以便抓住商鞅变法的本质。
3.综合归纳。在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商鞅变法”“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著名的都江堰”综合起来分析,才能深化对变法的历史背景、战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的理解。
4.人物评价。引导学生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应结合他们各自的活动和时代的需要,评价他们的历史功过。在课堂活动和讨论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与同学们一起讨论。真理愈辩愈明。通过讨论,学生就会知道什么看法是对的,什么看法不对,从中学到很多的东西。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说一说,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
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铁农具与石农具和青铜农具相比具有优越性;二是当时的冶铁工业已相当发达,能够生产大量铁器。
2.《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守旧贵族的反对,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练一练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活动与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请你把文献记载与出土文物结合起来,谈谈这个考古发现说明什么问题?
它说明了春秋战国时,人们已经掌握了牛的生理特征和习性,为利用畜力进行生产创造了条件;也反映了当时牛耕已经普遍的史实。
参考资料
铁的冶炼和铁制工具的推广
在商代,铁的使用已经开始了。1972年底,在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中出土一件铁刃铜钺。这件兵器,在铜质的钺身前部嵌铸以铁质的钺刃,刃部经科学鉴定,证明为经过锻打的铁。这铁不是人工冶炼的,而是来自陨铁(陨星炸裂坠于地面的陨石中,有含铁质较多或是纯铁的叫陨铁),因当时尚不知人工炼铁,所以陨铁的使用在社会生产上没有实际意义。
西周末春秋初,秦襄公(前777-前766年在位)时代的诗《诗·秦风·驷驖》有“驷驖孔阜”之句,说驾车的四匹马,色黑如铁,特别肥硕。以铁形容马的颜色,说明铁已经使用并为人们所熟悉。那时候的铁是熟铁,通常叫“块炼铁”,是矿石在800~1000℃的条件下,由木炭还原得到的,出炉时是含有大量杂质的固体块。这种铁有几个缺点:一是炼完一炉后,不能从炉里流出,取出铁块时,炉膛要受到破坏,不能连续生产,生产效率低,产量小。二是需要反复锻打,才能制造一些形状简单的器物。三是含碳量很低,质地很软。由于上述缺点,这种铁不可能普遍应用。从目前出土的铁器看,至迟在春秋后期,我国已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生铁是在温度1150~1300℃的条件下冶炼出来的,出炉时呈液态,可以连续生产,可以浇铸成型,含碳量高,质地比较硬。这就使冶炼和成型效率以及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大为提高。所以由块炼铁到生铁,是炼铁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欧洲直到公元14世纪才炼出了生铁,比我国晚了1900年。江苏六合程桥出土的春秋晚期的一件铁块,经科学分析,是白口生铁。这是到现在为止我国出土的最早的生铁实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生铁实物。
铁制工具的推广,从文字记载看,《国语·齐语》记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Chú,锄)。”“美金”指青铜,“恶金”指铁,是用来铸造生产工具的。可见,春秋中期齐国已使用了铁制农具。《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前513)记载:晋国用铁铸刑鼎,鼎上铸有范宣子所作的刑书。铸鼎的铁是作为军赋向民间征收的。可见当时晋国民间铁已不少。要把刑书铸在铁鼎上,不是件简单的事,即使这部刑书文字不多,总该有一些条文,这个鼎不会太小,所需流动状态的铸铁也不会太少,否则,就不可能铸成功。可见至少到春秋晚期,中原地区铸铁冶炼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从出土文物看,江苏六合程桥春秋晚期吴国墓、湖南常德德山楚国墓、长沙楚墓,还有山西侯马北西庄遗址等出土的铁器,都是春秋晚期的遗物。计有铁块、铁条、铁削、铁斨(qiāng,古代的一种斧子)、铁鎛(bó,锄田去草的农具)、铁锸、铁铧、铜剑等。这些铁器,有的是用块炼法炼出的熟铁锻造的,有的是用生铁铸造的。课本(插图)上的《春秋铁器》为湖南长沙出土。根据地下发掘,结合文献记载,春秋时期铁农具已在相当范围内得到使用。当时一些钢制工具(如铜锄、铜铲等)和大量用木石骨蚌等原料所制农具都还在生产领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铁器的使用在春秋时期还处于初期阶段,但它却标志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发展水利交通,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解放以来,北起辽宁,南至广东,东至山东半岛,西到陕西四川,包括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广大地区的战国中期遗址,都有铁器出土,而且种类多,数量大。在河南辉县战国魏墓中,出土 58件铁农具,有犁铧、钁、锄、锸、镰、斧等,其中两个“V”形的犁铧,虽还没有翻土镜面的装置,但已能起破土划沟的作用。课本上的《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即为辉县出土的铁器。铁农具广泛使用,排斥木、石农具而取得主导地位。
牛耕
原来中原地区使用称为耒耜的脚踏耕具,耕作的人用手把着耒耜的柄,用脚踏着刃部,把锋刃刺入土中,向外挑拨,才能把一块土掘起来。耕地就是把土一块一块地挨次掘起来,耕作的人需要掘一块,退一步。这种后退间歇的耕地方法,用力多而效果差。传说早在商代就用牛驾车,也有人根据甲骨文“犁”字初文的象形,认为商代已有牛耕,但论据不足。到了春秋时期,牛耕已经使用则是毫无疑问的。这样耕地就变为连续向前,用力少而效果好,这是耕作技术的一次重要改革。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开始于东方,商鞅变法后,秦国后来居上,也普遍使用牛耕。当时还开始用马耕田,商鞅为了重视农业,规定:“盗马者死,盗牛者加。”《盐铁论·散不足篇》中说:“古者”,人们用马代劳,行则拉车,“止则就犁”。汉人说的“古者”,当指战国和秦。畜力与铁器的结合,给精耕细作提供了条件。
都江堰
李冰约于公元前256-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守。岷江上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一到成都平原,流速突然减慢,所夹带的泥沙石子随即沉积下来,淤塞河道。每年夏秋水势骤涨,灌县以下常常泛滥成灾。雨季过后,又会出现干旱。为了灌溉农田变水害为水利,李冰总结前人治水经验,因势利导,依靠当地人民群众,在岷江出山流入平原的都江堰市,兴修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渠首和渠道两大系统组成。渠首工程包括都江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个主要部分。都江鱼嘴是建在岷江中流的分水建筑工程,它把岷江水一分为二,东边的叫内江,供灌溉渠用水,西边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又在都江堰市城附近的岷江南岸,凿开玉垒山脚,形成一个被隔开的石堆即离堆和一个狭小的进水口就是宝瓶口。内江水通过宝瓶口流入密如蛛网的渠道系统。大小水口都安置“斗门”,需水时打开斗门,水多时可关闭斗门。“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夏季岷江水涨,都江鱼嘴淹没了,离堆就成为第二道分水处。紧接内金刚堤和离堆之间修筑了飞沙堰,用以调解内江水量,洪水猛涨时,内江水可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确保内江灌溉系统的安全。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一个以灌溉为主兼具防洪、运输功效的综合水利工程,既解除了岷江泛滥之灾,又便利了航运,灌溉农田300万亩,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华阳国志·蜀志》)。都江堰地点选择恰当,工程布置合理,配套严密完整,修建就地取材,整个系统自流灌溉,用功省而效益大,两千二百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都江堰总计分支河渠五百二十多条,渠道总长约一千一百多公里,解放前工程失修,灌溉面积缩小至二百余万亩。解放后大力整治扩建,现在灌溉面积已扩大到八百多万亩。它不仅是中国水利史上的一颗明珠,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春秋年间,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大量的旷土隙田逐渐得到垦辟。一些奴隶主尽量驱使奴隶从事荒田的开垦,使耕地面积急剧增加,私田大量出现。“公田”是不能买卖的,私田却真正是私有财产。“公田”是要给“公家”上一定赋税的,私田在开始时却不用上税。与此同时,贵族还企图在公田上确立自己的私有权。以前公田属于代表奴隶主国家的周王所有,周王有权处置所谓“天下”的全部土地。他对于各国诸侯、卿、大夫受封土地的干预,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上述情况开始改变了。还在西周末年,奴隶主贵族就已经在抗拒周王夺取他们的土地和人民。到了春秋时代,一般的奴隶主贵族和一些国家的国君,与周天子争夺公田的斗争更加剧烈起来,许多诸侯、卿、大夫,事实上已经把公田逐渐变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就是周天子也不能任意侵犯。公元前580年,晋大夫却(xi)至公然与周王室争田,双方各不相让,竟然到晋侯那里打官司,最后取得晋侯的支持,王室才收回这块土地。大小奴隶主贵族,相互间为了一田一邑引起纠纷的事更是屡见不鲜。这说明周天子对土地的最高支配权已经丧失,土地王有的概念已不起作用,土地私有权得到事实上的承认。
封建生产关系和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
伴随着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崩溃和土地私有制的出现,阶级关系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封建依附关系开始产生和发展起来。一部分奴隶和平民自己垦荒种地,获得了小块土地的私有权,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贵族奴隶主的控制和束缚,成为自耕农。还有一部分贵族,由于种种原因转化而为自耕农,例如晋国的范氏和中行氏,被赵氏战败后流亡齐国,其子孙就“耕于齐”。又如楚国大夫伍奢次子伍子骨,在其父被杀后出奔到吴,一度“耕于鄙”。这种自耕农,随着奴隶制的瓦解,数量不断增加。至于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有的是由奴隶主贵族分化而来;有的则是获得土地赏赐的军功地主;还有一些是从平民上升而成。他们在奴隶大量逃亡,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面临崩溃的时代,看到“公田”上茂草丛生,遮没道路,庄稼烂在田里无人收割,堆在场头的没有碾打完毕。这种“公田不治”的景象,使他们感到奴隶制剥削已无利可图,便改变剥削方式,把土地划分为小块,招徕逃亡奴隶和破产平民耕种,从中收取地租。从此,封建地主与农民两个新兴的阶级便孕育成长起来。这种依附农民,身份与奴隶不同,他们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有条件获取一部分收获物归自己所用。奴隶身份的改变,提高了他们对劳动的兴趣。《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公作”指奴隶在国有土地上的集体耕作,由于缺乏生产积极性,隐藏力气,进展缓慢;“分地”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由于劳动积极性提高,使出了力气,所以进展迅速。这是当时社会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
商鞅
商鞅(约前390-前338)是卫国国君疏远的宗族,姓公孙名鞅,也叫卫鞅,后在秦因功封为商君,所以历史上称为商鞅。商鞅早年是魏相公叔痤的家臣,公叔痤病重时对魏惠王说:“公孙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惠王沉默。公叔痤又说:“王既不用公孙鞅,必杀之,勿令出境。”惠王许诺而去。公叔痤召商鞅说:惠王问谁可为相,我推荐你,未被采纳。我先君后臣,已建议既不重用,当杀之,勿为别国所用。现在你应迅速逃走。商鞅说:“惠王既不按您的意见重用我,又怎能按您的意见杀掉我呢?”商鞅并未逃走。公叔痤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下令求贤,才来到秦国。
公元前359年,正当商鞅辅佐秦孝公酝酿变法时,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商君书·更法篇》《史记·商君列传》)。这是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为实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课本上“商鞅舌战图”插图,是当时这次大辩论的写照。
商鞅从公元前356年至前350年,大规模地推行过两次变法。商鞅第一次变法在公元前356年,而不是公元前359年,杨宽《战国史》185页有这样一段说明:“《史记·秦本纪》说:秦孝公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为左庶长。’据此,秦孝公三年已‘用鞅法’,六年因‘百姓便之’,提升卫鞅为左庶长。但是《史记·商君列传》说: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据此则下令变法,应在秦孝公六年卫鞅任左庶长之后。两说相较,当以后说为是。《战国策·秦策》一说:‘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孝公行之十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韩非子·和氏篇》又说:商君之法,‘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薨,商君车裂于秦。’王先谦《集解》认为‘八’上脱‘十’字,是对的。从秦孝公六年(即公元前356年)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以后,到二十四年孝公去世,首尾19年,以整年来计,正是18年。”据此,商鞅第一次变法应在公元前356年。
公元前340年,卫鞅设计生擒魏将公子昂,大破魏军,迫使魏国交还过去夺走的西河地。魏惠王说:“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商鞅因此大功,受封于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商洛镇)15个邑,号为商君。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关下,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想到魏国去,但魏国因他生擒公子昂,拒绝他入境。他回到自己的封邑,举兵抵抗,结果失败,被车裂而死。
商鞅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
公元前356年第一次变法,主要有下列三点:
1.颁布法律,制定连坐法,轻罪用重刑。将李悝《法经》颁布实行,增加了连坐法。就是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互相告发,同罪连坐,告发“奸人”的与斩敌同赏,不告发的腰斩。一家藏“奸”,什、伍同罪连坐。客舍收留无官府凭证的旅客住宿,主人与“奸人”同罪。
2.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军功爵制。规定斩敌甲士首级一颗赏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服劳役的“庶子”一人。爵位越高,相应的政治、经济特权越大。宗室、贵戚凡是没有军功的,不得列入宗室的属籍,不能享受贵族特权。
3.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拏”(意思是尽力从事男耕女织的生产事业,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免除其本身的徭役;凡从事工商业和因不事生产而贫困破产的人,连同妻子、儿女没入官府为奴隶)。
公元前350年第二次变法,主要有下列两点:
1.“开阡陌封疆”。破除过去每一亩田的小田界一阡陌和每一顷田的大田界一封疆,把原来的“百步为亩”,开拓为240步为一亩,重新设置“阡陌”和“封疆”。国家承认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私有权,在法律上公开允许土地买卖。
2.普遍推行县制。在未设县的地方,把许多乡、邑,聚合并成县,共新建31县。设县令、县丞,由国君任免。
图画说明
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
这是根据1950~1955年在河南省辉县和山西长治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铁农具绘制的。图画下面排列的农具从左至右为锄、斧、铲、犁铧,上面排列的带柄农具是下面四种农具装上木柄的复原图。铁器的推广,便利砍伐树木、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和深耕细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战国时期牛耕图
这幅图也叫深耕细作示意图,选自《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说》。战国时期由于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为深耕细作创造了条件。当时的深耕就是要耕到有底墒(种庄稼以前土壤中已有的水分)的地方,这样才能做到既可消灭杂草,又能防治害虫,从而达到连年丰收的目的。战国时期牛耕图,反映这时期的农业耕作技术已向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李冰石像
李冰石像出土于四川都江堰市都江堰河床面以下 4.5米深的卵石层中。这是一座大型石雕像,身高2.9米,肩宽0.96米,用灰白色砂岩琢成。重约四吨,保存完好。石像头戴高冠,身穿长衣,腰间束带,两手袖在胸前,双脚前部露出衣外。石像面部肌肉丰满,微带笑容,神态自然。整个石像造型粗壮稳重,雕刻朴实,线条简洁有力。在石像的两袖和衣襟上,有浅刻隶书题记三行,题记为:故蜀郡李府君讳冰(衣襟中间),建宁元年闰月戊申朔二十五日都水掾(在左袖上)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珍水万世焉(右袖上)。“珍”通“镇”,“珍水”释作“镇水”。题记表明,这是东汉后期公元168年都水掾尹龙长陈壹所造的“三神石人” 中的一个,是过去蜀守李冰的石像,为的是用以镇水,测量水位。它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农业的发展和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件重要实物资料。
牛尊
1923年于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战国墓出土。尊高33.7厘米,全长58.7厘米,牛鼻穿有鼻环。从牛尊来看,春秋后期晋国的牛已装有鼻环。《庄子·秋水篇》说:“落马首,穿牛鼻。”说明牛不好驾驭,才发明了穿牛鼻的技术。《吕氏春秋·重已篇》记载:“疾引牛尾,尾绝力颤,而牛不可行,逆也,使五尺竖子引其棬(quān,木环),而牛恣所以之,顺也。”这段记载和装有鼻环的战国牛尊的出土,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牵牛鼻子以役使耕作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是反映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的特征。这一次变法运动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的产生,是这一次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变法运动的兴起,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专政而进行的大改革。变法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历史特征。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所以“商鞅变法”是本课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它是社会本质的变化。初中学生理解这一历史转变是较困难的。教材只交待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了。这样的交待,使学生感到很抽象,也不好理解。因此,这是本课的难点。
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利用教材引言中的“立木为信”的故事,让学生阅读或讲述后,提出:“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可归纳为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大变革的时代”。从此直接引入新课。
2.“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一目,可让学生利用教材“活动与探究”和自由阅读卡提供的材料,自己归纳整理。如有条件,制作教学软件,演示有关我国冶铁技术的发展过程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工具,以加深理解。
3.“著名的都江堰”一目,教师可制作都江堰的图片或教学软件,展示其防洪灌溉的原理。或者让学生根据教材叙述,画出都江堰防洪灌溉示意图。
4.“商鞅变法”一目是本课的重点。首先,教师要求学生用已学过的内容,思考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的主要目的和结果怎样?那时社会阶级关系有怎样的变化?到战国时期,各国为什么纷纷进行改革?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解决上述问题,由此正确理解变法的背景和目的。关于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教师讲述其改革措施时,应让学生逐项分析它的历史作用。可利用板书或教学软件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图示设计如下:
通过图示,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封建制度在秦国确立,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军队战斗力,使秦国很快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讲清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作用,就是突破本课难点的一种主要手段。
5.讲完三个目的内容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变法运动与战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相互关系,从而找出战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最主要的原因。
三、学法指导
1.注意前后联系。学习本课时,应指导学生把“春秋战国的纷争”和“大变革的时代”两课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注意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过程中从量到质的变化。
2.从现象入手,抓住本质。各国变法的内容是具体的历史事实,是现象,但是只看到了现象还不能抓住本质。只有通过每一个具体措施或现象的分析,才能找出它的本质。例如学习“商鞅变法”的内容时,就必须思考:商鞅变法采取怎样的措施?它有利于哪个阶级?对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或军队的战斗力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增强整个国家的实力会产生怎样的作用?要指导学生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以便抓住商鞅变法的本质。
3.综合归纳。在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商鞅变法”“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著名的都江堰”综合起来分析,才能深化对变法的历史背景、战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的理解。
4.人物评价。引导学生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应结合他们各自的活动和时代的需要,评价他们的历史功过。在课堂活动和讨论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与同学们一起讨论。真理愈辩愈明。通过讨论,学生就会知道什么看法是对的,什么看法不对,从中学到很多的东西。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说一说,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
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铁农具与石农具和青铜农具相比具有优越性;二是当时的冶铁工业已相当发达,能够生产大量铁器。
2.《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守旧贵族的反对,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练一练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活动与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请你把文献记载与出土文物结合起来,谈谈这个考古发现说明什么问题?
它说明了春秋战国时,人们已经掌握了牛的生理特征和习性,为利用畜力进行生产创造了条件;也反映了当时牛耕已经普遍的史实。
参考资料
铁的冶炼和铁制工具的推广
在商代,铁的使用已经开始了。1972年底,在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中出土一件铁刃铜钺。这件兵器,在铜质的钺身前部嵌铸以铁质的钺刃,刃部经科学鉴定,证明为经过锻打的铁。这铁不是人工冶炼的,而是来自陨铁(陨星炸裂坠于地面的陨石中,有含铁质较多或是纯铁的叫陨铁),因当时尚不知人工炼铁,所以陨铁的使用在社会生产上没有实际意义。
西周末春秋初,秦襄公(前777-前766年在位)时代的诗《诗·秦风·驷驖》有“驷驖孔阜”之句,说驾车的四匹马,色黑如铁,特别肥硕。以铁形容马的颜色,说明铁已经使用并为人们所熟悉。那时候的铁是熟铁,通常叫“块炼铁”,是矿石在800~1000℃的条件下,由木炭还原得到的,出炉时是含有大量杂质的固体块。这种铁有几个缺点:一是炼完一炉后,不能从炉里流出,取出铁块时,炉膛要受到破坏,不能连续生产,生产效率低,产量小。二是需要反复锻打,才能制造一些形状简单的器物。三是含碳量很低,质地很软。由于上述缺点,这种铁不可能普遍应用。从目前出土的铁器看,至迟在春秋后期,我国已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生铁是在温度1150~1300℃的条件下冶炼出来的,出炉时呈液态,可以连续生产,可以浇铸成型,含碳量高,质地比较硬。这就使冶炼和成型效率以及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大为提高。所以由块炼铁到生铁,是炼铁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欧洲直到公元14世纪才炼出了生铁,比我国晚了1900年。江苏六合程桥出土的春秋晚期的一件铁块,经科学分析,是白口生铁。这是到现在为止我国出土的最早的生铁实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生铁实物。
铁制工具的推广,从文字记载看,《国语·齐语》记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Chú,锄)。”“美金”指青铜,“恶金”指铁,是用来铸造生产工具的。可见,春秋中期齐国已使用了铁制农具。《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前513)记载:晋国用铁铸刑鼎,鼎上铸有范宣子所作的刑书。铸鼎的铁是作为军赋向民间征收的。可见当时晋国民间铁已不少。要把刑书铸在铁鼎上,不是件简单的事,即使这部刑书文字不多,总该有一些条文,这个鼎不会太小,所需流动状态的铸铁也不会太少,否则,就不可能铸成功。可见至少到春秋晚期,中原地区铸铁冶炼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从出土文物看,江苏六合程桥春秋晚期吴国墓、湖南常德德山楚国墓、长沙楚墓,还有山西侯马北西庄遗址等出土的铁器,都是春秋晚期的遗物。计有铁块、铁条、铁削、铁斨(qiāng,古代的一种斧子)、铁鎛(bó,锄田去草的农具)、铁锸、铁铧、铜剑等。这些铁器,有的是用块炼法炼出的熟铁锻造的,有的是用生铁铸造的。课本(插图)上的《春秋铁器》为湖南长沙出土。根据地下发掘,结合文献记载,春秋时期铁农具已在相当范围内得到使用。当时一些钢制工具(如铜锄、铜铲等)和大量用木石骨蚌等原料所制农具都还在生产领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铁器的使用在春秋时期还处于初期阶段,但它却标志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发展水利交通,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解放以来,北起辽宁,南至广东,东至山东半岛,西到陕西四川,包括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广大地区的战国中期遗址,都有铁器出土,而且种类多,数量大。在河南辉县战国魏墓中,出土 58件铁农具,有犁铧、钁、锄、锸、镰、斧等,其中两个“V”形的犁铧,虽还没有翻土镜面的装置,但已能起破土划沟的作用。课本上的《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即为辉县出土的铁器。铁农具广泛使用,排斥木、石农具而取得主导地位。
牛耕
原来中原地区使用称为耒耜的脚踏耕具,耕作的人用手把着耒耜的柄,用脚踏着刃部,把锋刃刺入土中,向外挑拨,才能把一块土掘起来。耕地就是把土一块一块地挨次掘起来,耕作的人需要掘一块,退一步。这种后退间歇的耕地方法,用力多而效果差。传说早在商代就用牛驾车,也有人根据甲骨文“犁”字初文的象形,认为商代已有牛耕,但论据不足。到了春秋时期,牛耕已经使用则是毫无疑问的。这样耕地就变为连续向前,用力少而效果好,这是耕作技术的一次重要改革。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开始于东方,商鞅变法后,秦国后来居上,也普遍使用牛耕。当时还开始用马耕田,商鞅为了重视农业,规定:“盗马者死,盗牛者加。”《盐铁论·散不足篇》中说:“古者”,人们用马代劳,行则拉车,“止则就犁”。汉人说的“古者”,当指战国和秦。畜力与铁器的结合,给精耕细作提供了条件。
都江堰
李冰约于公元前256-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守。岷江上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一到成都平原,流速突然减慢,所夹带的泥沙石子随即沉积下来,淤塞河道。每年夏秋水势骤涨,灌县以下常常泛滥成灾。雨季过后,又会出现干旱。为了灌溉农田变水害为水利,李冰总结前人治水经验,因势利导,依靠当地人民群众,在岷江出山流入平原的都江堰市,兴修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渠首和渠道两大系统组成。渠首工程包括都江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个主要部分。都江鱼嘴是建在岷江中流的分水建筑工程,它把岷江水一分为二,东边的叫内江,供灌溉渠用水,西边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又在都江堰市城附近的岷江南岸,凿开玉垒山脚,形成一个被隔开的石堆即离堆和一个狭小的进水口就是宝瓶口。内江水通过宝瓶口流入密如蛛网的渠道系统。大小水口都安置“斗门”,需水时打开斗门,水多时可关闭斗门。“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夏季岷江水涨,都江鱼嘴淹没了,离堆就成为第二道分水处。紧接内金刚堤和离堆之间修筑了飞沙堰,用以调解内江水量,洪水猛涨时,内江水可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确保内江灌溉系统的安全。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一个以灌溉为主兼具防洪、运输功效的综合水利工程,既解除了岷江泛滥之灾,又便利了航运,灌溉农田300万亩,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华阳国志·蜀志》)。都江堰地点选择恰当,工程布置合理,配套严密完整,修建就地取材,整个系统自流灌溉,用功省而效益大,两千二百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都江堰总计分支河渠五百二十多条,渠道总长约一千一百多公里,解放前工程失修,灌溉面积缩小至二百余万亩。解放后大力整治扩建,现在灌溉面积已扩大到八百多万亩。它不仅是中国水利史上的一颗明珠,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春秋年间,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大量的旷土隙田逐渐得到垦辟。一些奴隶主尽量驱使奴隶从事荒田的开垦,使耕地面积急剧增加,私田大量出现。“公田”是不能买卖的,私田却真正是私有财产。“公田”是要给“公家”上一定赋税的,私田在开始时却不用上税。与此同时,贵族还企图在公田上确立自己的私有权。以前公田属于代表奴隶主国家的周王所有,周王有权处置所谓“天下”的全部土地。他对于各国诸侯、卿、大夫受封土地的干预,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上述情况开始改变了。还在西周末年,奴隶主贵族就已经在抗拒周王夺取他们的土地和人民。到了春秋时代,一般的奴隶主贵族和一些国家的国君,与周天子争夺公田的斗争更加剧烈起来,许多诸侯、卿、大夫,事实上已经把公田逐渐变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就是周天子也不能任意侵犯。公元前580年,晋大夫却(xi)至公然与周王室争田,双方各不相让,竟然到晋侯那里打官司,最后取得晋侯的支持,王室才收回这块土地。大小奴隶主贵族,相互间为了一田一邑引起纠纷的事更是屡见不鲜。这说明周天子对土地的最高支配权已经丧失,土地王有的概念已不起作用,土地私有权得到事实上的承认。
封建生产关系和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
伴随着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崩溃和土地私有制的出现,阶级关系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封建依附关系开始产生和发展起来。一部分奴隶和平民自己垦荒种地,获得了小块土地的私有权,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贵族奴隶主的控制和束缚,成为自耕农。还有一部分贵族,由于种种原因转化而为自耕农,例如晋国的范氏和中行氏,被赵氏战败后流亡齐国,其子孙就“耕于齐”。又如楚国大夫伍奢次子伍子骨,在其父被杀后出奔到吴,一度“耕于鄙”。这种自耕农,随着奴隶制的瓦解,数量不断增加。至于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有的是由奴隶主贵族分化而来;有的则是获得土地赏赐的军功地主;还有一些是从平民上升而成。他们在奴隶大量逃亡,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面临崩溃的时代,看到“公田”上茂草丛生,遮没道路,庄稼烂在田里无人收割,堆在场头的没有碾打完毕。这种“公田不治”的景象,使他们感到奴隶制剥削已无利可图,便改变剥削方式,把土地划分为小块,招徕逃亡奴隶和破产平民耕种,从中收取地租。从此,封建地主与农民两个新兴的阶级便孕育成长起来。这种依附农民,身份与奴隶不同,他们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有条件获取一部分收获物归自己所用。奴隶身份的改变,提高了他们对劳动的兴趣。《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公作”指奴隶在国有土地上的集体耕作,由于缺乏生产积极性,隐藏力气,进展缓慢;“分地”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由于劳动积极性提高,使出了力气,所以进展迅速。这是当时社会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
商鞅
商鞅(约前390-前338)是卫国国君疏远的宗族,姓公孙名鞅,也叫卫鞅,后在秦因功封为商君,所以历史上称为商鞅。商鞅早年是魏相公叔痤的家臣,公叔痤病重时对魏惠王说:“公孙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惠王沉默。公叔痤又说:“王既不用公孙鞅,必杀之,勿令出境。”惠王许诺而去。公叔痤召商鞅说:惠王问谁可为相,我推荐你,未被采纳。我先君后臣,已建议既不重用,当杀之,勿为别国所用。现在你应迅速逃走。商鞅说:“惠王既不按您的意见重用我,又怎能按您的意见杀掉我呢?”商鞅并未逃走。公叔痤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下令求贤,才来到秦国。
公元前359年,正当商鞅辅佐秦孝公酝酿变法时,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商君书·更法篇》《史记·商君列传》)。这是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为实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课本上“商鞅舌战图”插图,是当时这次大辩论的写照。
商鞅从公元前356年至前350年,大规模地推行过两次变法。商鞅第一次变法在公元前356年,而不是公元前359年,杨宽《战国史》185页有这样一段说明:“《史记·秦本纪》说:秦孝公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为左庶长。’据此,秦孝公三年已‘用鞅法’,六年因‘百姓便之’,提升卫鞅为左庶长。但是《史记·商君列传》说: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据此则下令变法,应在秦孝公六年卫鞅任左庶长之后。两说相较,当以后说为是。《战国策·秦策》一说:‘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孝公行之十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韩非子·和氏篇》又说:商君之法,‘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薨,商君车裂于秦。’王先谦《集解》认为‘八’上脱‘十’字,是对的。从秦孝公六年(即公元前356年)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以后,到二十四年孝公去世,首尾19年,以整年来计,正是18年。”据此,商鞅第一次变法应在公元前356年。
公元前340年,卫鞅设计生擒魏将公子昂,大破魏军,迫使魏国交还过去夺走的西河地。魏惠王说:“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商鞅因此大功,受封于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商洛镇)15个邑,号为商君。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关下,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想到魏国去,但魏国因他生擒公子昂,拒绝他入境。他回到自己的封邑,举兵抵抗,结果失败,被车裂而死。
商鞅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
公元前356年第一次变法,主要有下列三点:
1.颁布法律,制定连坐法,轻罪用重刑。将李悝《法经》颁布实行,增加了连坐法。就是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互相告发,同罪连坐,告发“奸人”的与斩敌同赏,不告发的腰斩。一家藏“奸”,什、伍同罪连坐。客舍收留无官府凭证的旅客住宿,主人与“奸人”同罪。
2.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军功爵制。规定斩敌甲士首级一颗赏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服劳役的“庶子”一人。爵位越高,相应的政治、经济特权越大。宗室、贵戚凡是没有军功的,不得列入宗室的属籍,不能享受贵族特权。
3.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拏”(意思是尽力从事男耕女织的生产事业,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免除其本身的徭役;凡从事工商业和因不事生产而贫困破产的人,连同妻子、儿女没入官府为奴隶)。
公元前350年第二次变法,主要有下列两点:
1.“开阡陌封疆”。破除过去每一亩田的小田界一阡陌和每一顷田的大田界一封疆,把原来的“百步为亩”,开拓为240步为一亩,重新设置“阡陌”和“封疆”。国家承认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私有权,在法律上公开允许土地买卖。
2.普遍推行县制。在未设县的地方,把许多乡、邑,聚合并成县,共新建31县。设县令、县丞,由国君任免。
图画说明
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
这是根据1950~1955年在河南省辉县和山西长治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铁农具绘制的。图画下面排列的农具从左至右为锄、斧、铲、犁铧,上面排列的带柄农具是下面四种农具装上木柄的复原图。铁器的推广,便利砍伐树木、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和深耕细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战国时期牛耕图
这幅图也叫深耕细作示意图,选自《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说》。战国时期由于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为深耕细作创造了条件。当时的深耕就是要耕到有底墒(种庄稼以前土壤中已有的水分)的地方,这样才能做到既可消灭杂草,又能防治害虫,从而达到连年丰收的目的。战国时期牛耕图,反映这时期的农业耕作技术已向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李冰石像
李冰石像出土于四川都江堰市都江堰河床面以下 4.5米深的卵石层中。这是一座大型石雕像,身高2.9米,肩宽0.96米,用灰白色砂岩琢成。重约四吨,保存完好。石像头戴高冠,身穿长衣,腰间束带,两手袖在胸前,双脚前部露出衣外。石像面部肌肉丰满,微带笑容,神态自然。整个石像造型粗壮稳重,雕刻朴实,线条简洁有力。在石像的两袖和衣襟上,有浅刻隶书题记三行,题记为:故蜀郡李府君讳冰(衣襟中间),建宁元年闰月戊申朔二十五日都水掾(在左袖上)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珍水万世焉(右袖上)。“珍”通“镇”,“珍水”释作“镇水”。题记表明,这是东汉后期公元168年都水掾尹龙长陈壹所造的“三神石人” 中的一个,是过去蜀守李冰的石像,为的是用以镇水,测量水位。它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农业的发展和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件重要实物资料。
牛尊
1923年于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战国墓出土。尊高33.7厘米,全长58.7厘米,牛鼻穿有鼻环。从牛尊来看,春秋后期晋国的牛已装有鼻环。《庄子·秋水篇》说:“落马首,穿牛鼻。”说明牛不好驾驭,才发明了穿牛鼻的技术。《吕氏春秋·重已篇》记载:“疾引牛尾,尾绝力颤,而牛不可行,逆也,使五尺竖子引其棬(quān,木环),而牛恣所以之,顺也。”这段记载和装有鼻环的战国牛尊的出土,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牵牛鼻子以役使耕作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祖国境内的三种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在云南省元谋市。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北京人过的是群居生活,懂得用天然火 ,还会保存火种。
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除了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的是山顶洞人。
最早进入氏族公社时期的远古人类是山顶洞人。
原始农耕生活中的两个主要遗址半坡和河姆渡。处于长江流域的是河姆渡,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地方,并且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他们住的房屋是杆栏式房屋;处于黄河流域的是半坡,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栗的地方,居民们会制作彩陶,他们住的是半地穴式。
“人文初祖”是指黄帝。
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民主推举首领的方法,叫做禅让制。
三过家门而不入,治理洪水有功的部落联盟首领是禹。
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在时期禹,随后建立的第一个王朝是夏。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商、西周的开国君主分别是禹、汤、周文王。
夏、商的亡国暴君分别是桀和纣。
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分封制产生的。
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五谷”包括稻、栗、麦、豆、黍。
东周包括春秋和战国,在春秋时期,第一位称霸的是齐桓公;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在战国初期,晋分为韩、赵、魏。战国七雄分别是齐 、楚 、燕、韩、赵、魏、秦国。
赵军大败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使用范围扩大。春秋末年开始使用牛耕,战国时进一步推广。
使得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的水利工程是成都平原。
使得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并发展成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的改革是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___________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铁氏三兄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甲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或铭文。后来被整理后,字体被称为大篆。战国时期,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的字体,叫做————。
天文成就方面,甲骨文里有许多______和_______的记载。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为了安排农业生产,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
名医扁鹊的“四诊法”包括望、闻、问、切。
屈原是____国人,其著作是《离骚》。
“钟鼓之乐”中的钟是指青铜编钟。
儒家创始人是___________,政治的核心学说是________,教育思想主要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其言论收在《 》。
道家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他的学说收在《 》。
墨家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主张______________。
法家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主张_______,反对___________,提倡___________。
兵家的鼻祖是___________,著作是《 》。
___________主张对待自然要用可持续发展观。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在云南省元谋市。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北京人过的是群居生活,懂得用天然火 ,还会保存火种。
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除了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的是山顶洞人。
最早进入氏族公社时期的远古人类是山顶洞人。
原始农耕生活中的两个主要遗址半坡和河姆渡。处于长江流域的是河姆渡,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地方,并且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他们住的房屋是杆栏式房屋;处于黄河流域的是半坡,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栗的地方,居民们会制作彩陶,他们住的是半地穴式。
“人文初祖”是指黄帝。
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民主推举首领的方法,叫做禅让制。
三过家门而不入,治理洪水有功的部落联盟首领是禹。
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在时期禹,随后建立的第一个王朝是夏。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商、西周的开国君主分别是禹、汤、周文王。
夏、商的亡国暴君分别是桀和纣。
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分封制产生的。
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五谷”包括稻、栗、麦、豆、黍。
东周包括春秋和战国,在春秋时期,第一位称霸的是齐桓公;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在战国初期,晋分为韩、赵、魏。战国七雄分别是齐 、楚 、燕、韩、赵、魏、秦国。
赵军大败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使用范围扩大。春秋末年开始使用牛耕,战国时进一步推广。
使得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的水利工程是成都平原。
使得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并发展成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的改革是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___________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铁氏三兄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甲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或铭文。后来被整理后,字体被称为大篆。战国时期,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的字体,叫做————。
天文成就方面,甲骨文里有许多______和_______的记载。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为了安排农业生产,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
名医扁鹊的“四诊法”包括望、闻、问、切。
屈原是____国人,其著作是《离骚》。
“钟鼓之乐”中的钟是指青铜编钟。
儒家创始人是___________,政治的核心学说是________,教育思想主要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其言论收在《 》。
道家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他的学说收在《 》。
墨家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主张______________。
法家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主张_______,反对___________,提倡___________。
兵家的鼻祖是___________,著作是《 》。
___________主张对待自然要用可持续发展观。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战国七雄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七个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七个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称作“战国七雄”。
在七个诸侯国之中,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历史
春秋末年,经列国兼并,剩下的大国主要有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晋,东方的齐、燕,南方的楚、吴、越。战国早期,上述大国,除吴于公元前473年被越所灭,全都保存下来。秦、燕国实力较弱。比较强大的是晋、齐、楚、越四国。其中晋国经过六卿之间的兼并,公元前453年,形成赵、魏、韩“三家分晋”的局面,号称“三晋”。三晋在战国初期最强大,常常联合兵力进攻其他国家。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策命三晋为诸侯。齐国自公元前481年田氏子杀齐简公,专齐政,形成“田氏代齐”的局面。但战国初期,齐实力暂时弱于三晋。楚国虽向东方略地扩展,但其北上与三晋争夺郑却遭受失败。越国灭吴后曾强盛一时,进入战国后因长期内乱,势衰。
战国中期,秦、齐、楚、赵、魏、韩、燕七国争雄的格局逐渐形成。最初,魏国在各大国中实力最强,但在后来居上的齐、秦夹击下逐渐衰落下去。楚国任用吴起变法,国势颇振,称雄江南。赵国与韩国亦攻灭周边小国,并于公元前367年,乘周内乱,把周分裂为西周(以王城为都)和东周(以巩为都)两个小国,逐渐占领周的外围地区。各国中只有燕实力仍较弱。由于国内变法的成功,秦、齐成为西方与东方两大强国。虽然魏惠王在公元前344年称王,但在桂陵之战(前353) 和马陵之战(前341)中两次负于齐国,遂被迫在公元前334年,与齐威王“会徐州相王”。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称为王。随后韩、赵、燕、中山和宋也都先后称王。各大国纷纷拉拢与国,出现合纵连横的高潮。合纵连横的实质是秦与齐、楚这两大东西对峙集团的斗争。秦在这一期间基本上居上风,先后制服韩、魏,重创楚国,攻灭巴蜀。齐因未与秦直接交锋,仍保持东方霸主地位。赵亦实力较强,赵武灵王曾实行“胡服骑射”,图灭中山和攻略胡地。
战国晚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更加激烈。楚违背纵约,与秦结盟,但在齐、韩、赵以及背盟的秦国的两面夹击下,一蹶不振。赵灭中山。国力强盛。齐虽挟韩、魏与秦相抗衡,但却难以阻止秦对韩、魏的蚕食进攻。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次年,苏秦、李兑合赵、齐、楚、魏、韩五国攻秦,罢于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求和。次年,齐灭宋。秦遂主谋合纵攻齐。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使乐毅为将,合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攻入齐都临淄,占领齐国长达五年。公元前279年,齐将田单组织反攻,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从此无力与秦抗衡。这以后秦的对手主要是赵国。秦在进一步削弱楚的基础上,向东积极发展,与赵形成正面对抗。公元前262-前260年,秦、赵在长平(今山西高平)激战,秦大败赵(长平之战)。公元前 259年,秦进围赵都邯郸,达三年。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赵败秦,解除邯郸之围。赵虽转危为安,但受创惨重。公元前251年,燕乘赵国新败,出兵攻赵,反被赵国击败。然而在秦的威胁下,东方六国又结成暂时的联盟。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国兵攻秦,败秦于河外。公元前241年赵庞暖合赵、楚、魏、燕、韩五国兵攻秦,但为秦所败。从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秦乘势各个击破,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
战国时期的254年,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魏国独占中原。公元前445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实行变法,较早地实行了社会改革,使魏国成为最先强盛的国家。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率兵进攻赵国。魏军横冲直闯,如入无人之境,很快逼近赵都邯郸。在这形势危急的情况下,赵成侯忙派使者前往齐国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帅,出兵救赵。孙膑说:要想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劝解两个打架的人,不能直接参加进去打。派兵解围,应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采取避实击虚的策略,造成敌人的后顾之忧。田忌接受孙膑的意见,领兵杀向魏国都城大梁。庞涓听说大梁吃紧,领兵回救,星夜赶路。孙膑、田忌将齐军埋伏在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静等魏军前来决战。魏军长途行军,疲于奔命,人困马乏。双方一经交战,魏军全线崩溃,齐军获得全胜。这就是以“围魏救赵”的战法著名于世的“桂陵之战”。
事隔不久,魏国联合韩国打败齐国,挽回了败局。魏国在中原又成为第一强国。公元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仍派田忌、孙膑率军解救韩国。孙膑采取退兵减灶、诱敌深入的战术。齐军佯败后退,第一天留下了10万人做饭的锅灶,第二天减少到5万人的锅灶,第三天减少到3万人的锅灶。庞涓以为齐军逃亡严重,穷追不舍。这时,孙膑在马陵设下埋伏,等庞涓带兵追到马陵,孙膑一声令下,齐军金鼓齐鸣,万箭齐发,大败魏军,庞涓自杀,魏太子申被俘。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此后,魏惠王和齐威王会盟徐州,双方妥协,均分东方的霸权地位。
后来,魏国逐渐衰弱,齐国和秦国成为东西对峙的两个霸主,进入了齐、秦争强时期。
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一跃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这时,东方的齐国与秦国旗鼓相当,双方在不断兼并周围弱国、扩大势力范围的同时,又进行着所谓“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合纵”就是指弱国联合起来,阻止强国进行兼并。“连横”就是强国迫使弱国帮助它进行兼并。实际上“合纵”和“连横”都是争取暂时同盟者的外交手腕,其目的是进一步兼并土地,扩张领土。
齐、秦斗争的焦点在于争取楚国。楚国的国力开始很弱。
战国初期,楚悼王任用吴起为令尹,实行变法,国势富强,一举打败了魏国并出兵伐秦。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吴起的新法被废除,楚国一天天走下坡路。楚怀王在位时,秦国派张仪入楚鼓吹“连横”,劝楚绝齐从秦,并口头许愿,以归还楚国商於(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南)600里地方为代价。楚怀王信以为真,就和齐国断交。当楚国派人向秦国讨取土地,秦相张仪狡猾地说:“我和楚王商定是六里,没听说是六百里。”楚怀王十分恼火,发兵攻秦。结果吃了败仗,楚兵被杀800人,楚将屈匄被俘,汉中地方被案国占去。楚怀王又调动所有兵力与秦军战于蓝田。魏国乘楚国空虚,袭击楚国。齐国却不支援楚国。楚国吃了大亏,从此一蹶不振。
这时,秦齐斗争趋于白热化。公元前298年,齐、韩、魏、赵、中山等五国联军攻入函谷关。秦国被迫退还夺去韩、魏的一些地方,五国才退了兵。齐国成为关东各国的盟主。公元前288年,秦昭王自称西帝,尊齐愍王为东帝,用远交近攻的策略拉拢齐国,破坏了关东的“合纵”联盟。
公元前286年,齐国灭掉宋国,一时威势很盛,引起各国的不安。秦国联合了燕、楚、韩、赵、魏等国共同伐齐,于公元前284年,在济西(今山东聊城南)大败齐军。燕国自昭王即位后,招纳贤能,任用乐毅为将,决心报齐国入侵之仇。这时,趁势攻下齐的国都临淄,连下七十余城,并入燕国版图。后来,齐将田单利用燕国内部矛盾,驱逐燕军,收复了失地。然而,齐国已经丧失了与秦国抗衡的能力。
秦国在“合纵”斗争中削弱了齐国,开始向东方大发展。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率军攻破楚国都城鄢郢(今湖北江陵西北),楚迁国都于陈(河南淮阳),秦国夺得巫郡和黔中郡。楚又迁都到寿春。楚国更加削弱了。
公元前260年,秦将白起率军进攻韩国的上党郡,郡守投降赵国。赵国派著名大将廉颇率大军镇守长平(山西高平),筑垒坚守,以逸待劳,与秦军相持三年,不分胜负。秦国丞相范雎派人到赵国行施“反间计”,散布廉颇坏话。赵王信以为真,就派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的赵括替换廉颇。赵括骄傲轻敌,一到前线,下令倾巢出击。秦将白起采取了诱敌深入、迂回包抄的战术,迫使赵军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作战。在一次突围中,赵括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国40万大军被俘,白起把他们全部活埋。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秦军乘胜前进,包围了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魏派晋鄙率兵救赵。因怕秦军,半路上逗留观望。公元前257年,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盗出魏王的虎符,假传军令,挑选八万精兵援救赵国。同时,楚国援军赶到,联合打败秦军,解除邯郸之围。这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历史事件。
秦国虽然暂受挫败,但实力雄厚,六国没有一个能单独抗秦。秦国统一六国的形势完全成熟了。
从公元前231年开始,秦国开始统一全国的战争,至公元前221年,消灭了其他六国,统一了中国。从此,中国由一个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转变为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齐国为临淄。楚国为郢。燕国为蓟。韩国为宛?。赵国为邯郸。魏国为大梁。秦国为咸阳。
楚的都城——宛(今河南南阳)战国七雄之一
*魏(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至今河南开封)战国七雄之一
*赵(都城在今山西太原东南,后迁至今河北邯郸)战国七雄之一
*韩都城在今河南禹县,后迁至今河南新郑)战国七雄之一
~~~~~~~~~~~~~~~~~~~~~~~~~~~~~~~~~~~~~~~~~~~~~~~~~~~~~~~~~
诸侯王介绍
秦始皇,是姓赵的后裔,始姓赵,名郑
那应该叫做赵政
史记说的
齐威王,名田因齐,公元前356年,父田齐桓公去世后即位, 至公元前319年,在位37年。
楚庄王(?-公无前591年),又称荆庄王,熊氏,名旅(一作吕,侣),春秋时楚国最有作为的国君。郢都(江陵纪南城)人,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4年继位,在位23年。
战国时的燕国,皇帝是姬哙
韩国皇帝是韩昭侯
赵国皇帝是赵敬侯
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初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至魏惠王时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又称梁国。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攻魏,。决河沟灌大梁城,虏魏王假,灭魏
秦孝公(前382-前338)
前361年即位,在位24年
秦孝公赢渠梁,秦献公子,即位时秦国比较落后,遭东方各国歧视,他任用卫鞅为相,实行变法,即“商鞅变法”,鼓励生产,论功行赏,实行连坐法等,大大加速了秦国废除奴隶制的过程,国力提高很快,秦孝公死于前338年,时年45岁。他死后商鞅被杀,但变法的成果被继承下来,秦国逐渐发展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齐威王(-前320)
前356年即位,在位36年
齐威王田因齐,齐国国王本是姜姓,是姜子牙的后人,齐威王的祖父废掉齐王,自立为齐国主,齐威王即位时已三世。他很注意选拔人才,用孙膑为军事,两次大败魏军,并在马陵射杀魏将庞涓,从此魏国一蹶不振。齐威王还从谏如流,邹忌讽齐王纳谏写的就是齐威王。他在位36年,死于前320年。
魏惠王(-前319)
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
魏惠王魏茔,魏武侯子。即位时魏国是鼎盛时期,但在以后的战争中,大败于齐国,开始衰弱,他死于前319年。
燕昭王(-前279)
前311即位,在位32年
燕昭王姬职,周召公三十八代孙。燕国在战国七雄中最小,屡次败于齐国,燕昭王发誓报仇,他以重金求贤才,招到乐毅等人,公元前284年,燕国联合赵,楚,韩,魏诸国大举伐齐,大败齐军,陷齐城七十余。燕昭王死于前279年。
赵武灵王(-前295)
前325即位,在位27年
赵武灵王赵雍。赵国是经“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赵武灵王即位时屡受匈奴侵扰,他进行改革,“胡服骑射”,奖励耕战,国力日强,前298年,他让位与儿子何,后因内乱死于沙丘宫中,赵国大乱。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7270.htm
在七个诸侯国之中,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历史
春秋末年,经列国兼并,剩下的大国主要有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晋,东方的齐、燕,南方的楚、吴、越。战国早期,上述大国,除吴于公元前473年被越所灭,全都保存下来。秦、燕国实力较弱。比较强大的是晋、齐、楚、越四国。其中晋国经过六卿之间的兼并,公元前453年,形成赵、魏、韩“三家分晋”的局面,号称“三晋”。三晋在战国初期最强大,常常联合兵力进攻其他国家。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策命三晋为诸侯。齐国自公元前481年田氏子杀齐简公,专齐政,形成“田氏代齐”的局面。但战国初期,齐实力暂时弱于三晋。楚国虽向东方略地扩展,但其北上与三晋争夺郑却遭受失败。越国灭吴后曾强盛一时,进入战国后因长期内乱,势衰。
战国中期,秦、齐、楚、赵、魏、韩、燕七国争雄的格局逐渐形成。最初,魏国在各大国中实力最强,但在后来居上的齐、秦夹击下逐渐衰落下去。楚国任用吴起变法,国势颇振,称雄江南。赵国与韩国亦攻灭周边小国,并于公元前367年,乘周内乱,把周分裂为西周(以王城为都)和东周(以巩为都)两个小国,逐渐占领周的外围地区。各国中只有燕实力仍较弱。由于国内变法的成功,秦、齐成为西方与东方两大强国。虽然魏惠王在公元前344年称王,但在桂陵之战(前353) 和马陵之战(前341)中两次负于齐国,遂被迫在公元前334年,与齐威王“会徐州相王”。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称为王。随后韩、赵、燕、中山和宋也都先后称王。各大国纷纷拉拢与国,出现合纵连横的高潮。合纵连横的实质是秦与齐、楚这两大东西对峙集团的斗争。秦在这一期间基本上居上风,先后制服韩、魏,重创楚国,攻灭巴蜀。齐因未与秦直接交锋,仍保持东方霸主地位。赵亦实力较强,赵武灵王曾实行“胡服骑射”,图灭中山和攻略胡地。
战国晚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更加激烈。楚违背纵约,与秦结盟,但在齐、韩、赵以及背盟的秦国的两面夹击下,一蹶不振。赵灭中山。国力强盛。齐虽挟韩、魏与秦相抗衡,但却难以阻止秦对韩、魏的蚕食进攻。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次年,苏秦、李兑合赵、齐、楚、魏、韩五国攻秦,罢于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求和。次年,齐灭宋。秦遂主谋合纵攻齐。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使乐毅为将,合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攻入齐都临淄,占领齐国长达五年。公元前279年,齐将田单组织反攻,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从此无力与秦抗衡。这以后秦的对手主要是赵国。秦在进一步削弱楚的基础上,向东积极发展,与赵形成正面对抗。公元前262-前260年,秦、赵在长平(今山西高平)激战,秦大败赵(长平之战)。公元前 259年,秦进围赵都邯郸,达三年。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赵败秦,解除邯郸之围。赵虽转危为安,但受创惨重。公元前251年,燕乘赵国新败,出兵攻赵,反被赵国击败。然而在秦的威胁下,东方六国又结成暂时的联盟。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国兵攻秦,败秦于河外。公元前241年赵庞暖合赵、楚、魏、燕、韩五国兵攻秦,但为秦所败。从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秦乘势各个击破,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
战国时期的254年,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魏国独占中原。公元前445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实行变法,较早地实行了社会改革,使魏国成为最先强盛的国家。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率兵进攻赵国。魏军横冲直闯,如入无人之境,很快逼近赵都邯郸。在这形势危急的情况下,赵成侯忙派使者前往齐国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帅,出兵救赵。孙膑说:要想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劝解两个打架的人,不能直接参加进去打。派兵解围,应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采取避实击虚的策略,造成敌人的后顾之忧。田忌接受孙膑的意见,领兵杀向魏国都城大梁。庞涓听说大梁吃紧,领兵回救,星夜赶路。孙膑、田忌将齐军埋伏在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静等魏军前来决战。魏军长途行军,疲于奔命,人困马乏。双方一经交战,魏军全线崩溃,齐军获得全胜。这就是以“围魏救赵”的战法著名于世的“桂陵之战”。
事隔不久,魏国联合韩国打败齐国,挽回了败局。魏国在中原又成为第一强国。公元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仍派田忌、孙膑率军解救韩国。孙膑采取退兵减灶、诱敌深入的战术。齐军佯败后退,第一天留下了10万人做饭的锅灶,第二天减少到5万人的锅灶,第三天减少到3万人的锅灶。庞涓以为齐军逃亡严重,穷追不舍。这时,孙膑在马陵设下埋伏,等庞涓带兵追到马陵,孙膑一声令下,齐军金鼓齐鸣,万箭齐发,大败魏军,庞涓自杀,魏太子申被俘。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此后,魏惠王和齐威王会盟徐州,双方妥协,均分东方的霸权地位。
后来,魏国逐渐衰弱,齐国和秦国成为东西对峙的两个霸主,进入了齐、秦争强时期。
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一跃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这时,东方的齐国与秦国旗鼓相当,双方在不断兼并周围弱国、扩大势力范围的同时,又进行着所谓“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合纵”就是指弱国联合起来,阻止强国进行兼并。“连横”就是强国迫使弱国帮助它进行兼并。实际上“合纵”和“连横”都是争取暂时同盟者的外交手腕,其目的是进一步兼并土地,扩张领土。
齐、秦斗争的焦点在于争取楚国。楚国的国力开始很弱。
战国初期,楚悼王任用吴起为令尹,实行变法,国势富强,一举打败了魏国并出兵伐秦。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吴起的新法被废除,楚国一天天走下坡路。楚怀王在位时,秦国派张仪入楚鼓吹“连横”,劝楚绝齐从秦,并口头许愿,以归还楚国商於(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南)600里地方为代价。楚怀王信以为真,就和齐国断交。当楚国派人向秦国讨取土地,秦相张仪狡猾地说:“我和楚王商定是六里,没听说是六百里。”楚怀王十分恼火,发兵攻秦。结果吃了败仗,楚兵被杀800人,楚将屈匄被俘,汉中地方被案国占去。楚怀王又调动所有兵力与秦军战于蓝田。魏国乘楚国空虚,袭击楚国。齐国却不支援楚国。楚国吃了大亏,从此一蹶不振。
这时,秦齐斗争趋于白热化。公元前298年,齐、韩、魏、赵、中山等五国联军攻入函谷关。秦国被迫退还夺去韩、魏的一些地方,五国才退了兵。齐国成为关东各国的盟主。公元前288年,秦昭王自称西帝,尊齐愍王为东帝,用远交近攻的策略拉拢齐国,破坏了关东的“合纵”联盟。
公元前286年,齐国灭掉宋国,一时威势很盛,引起各国的不安。秦国联合了燕、楚、韩、赵、魏等国共同伐齐,于公元前284年,在济西(今山东聊城南)大败齐军。燕国自昭王即位后,招纳贤能,任用乐毅为将,决心报齐国入侵之仇。这时,趁势攻下齐的国都临淄,连下七十余城,并入燕国版图。后来,齐将田单利用燕国内部矛盾,驱逐燕军,收复了失地。然而,齐国已经丧失了与秦国抗衡的能力。
秦国在“合纵”斗争中削弱了齐国,开始向东方大发展。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率军攻破楚国都城鄢郢(今湖北江陵西北),楚迁国都于陈(河南淮阳),秦国夺得巫郡和黔中郡。楚又迁都到寿春。楚国更加削弱了。
公元前260年,秦将白起率军进攻韩国的上党郡,郡守投降赵国。赵国派著名大将廉颇率大军镇守长平(山西高平),筑垒坚守,以逸待劳,与秦军相持三年,不分胜负。秦国丞相范雎派人到赵国行施“反间计”,散布廉颇坏话。赵王信以为真,就派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的赵括替换廉颇。赵括骄傲轻敌,一到前线,下令倾巢出击。秦将白起采取了诱敌深入、迂回包抄的战术,迫使赵军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作战。在一次突围中,赵括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国40万大军被俘,白起把他们全部活埋。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秦军乘胜前进,包围了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魏派晋鄙率兵救赵。因怕秦军,半路上逗留观望。公元前257年,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盗出魏王的虎符,假传军令,挑选八万精兵援救赵国。同时,楚国援军赶到,联合打败秦军,解除邯郸之围。这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历史事件。
秦国虽然暂受挫败,但实力雄厚,六国没有一个能单独抗秦。秦国统一六国的形势完全成熟了。
从公元前231年开始,秦国开始统一全国的战争,至公元前221年,消灭了其他六国,统一了中国。从此,中国由一个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转变为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齐国为临淄。楚国为郢。燕国为蓟。韩国为宛?。赵国为邯郸。魏国为大梁。秦国为咸阳。
楚的都城——宛(今河南南阳)战国七雄之一
*魏(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至今河南开封)战国七雄之一
*赵(都城在今山西太原东南,后迁至今河北邯郸)战国七雄之一
*韩都城在今河南禹县,后迁至今河南新郑)战国七雄之一
~~~~~~~~~~~~~~~~~~~~~~~~~~~~~~~~~~~~~~~~~~~~~~~~~~~~~~~~~
诸侯王介绍
秦始皇,是姓赵的后裔,始姓赵,名郑
那应该叫做赵政
史记说的
齐威王,名田因齐,公元前356年,父田齐桓公去世后即位, 至公元前319年,在位37年。
楚庄王(?-公无前591年),又称荆庄王,熊氏,名旅(一作吕,侣),春秋时楚国最有作为的国君。郢都(江陵纪南城)人,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4年继位,在位23年。
战国时的燕国,皇帝是姬哙
韩国皇帝是韩昭侯
赵国皇帝是赵敬侯
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初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至魏惠王时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又称梁国。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攻魏,。决河沟灌大梁城,虏魏王假,灭魏
秦孝公(前382-前338)
前361年即位,在位24年
秦孝公赢渠梁,秦献公子,即位时秦国比较落后,遭东方各国歧视,他任用卫鞅为相,实行变法,即“商鞅变法”,鼓励生产,论功行赏,实行连坐法等,大大加速了秦国废除奴隶制的过程,国力提高很快,秦孝公死于前338年,时年45岁。他死后商鞅被杀,但变法的成果被继承下来,秦国逐渐发展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齐威王(-前320)
前356年即位,在位36年
齐威王田因齐,齐国国王本是姜姓,是姜子牙的后人,齐威王的祖父废掉齐王,自立为齐国主,齐威王即位时已三世。他很注意选拔人才,用孙膑为军事,两次大败魏军,并在马陵射杀魏将庞涓,从此魏国一蹶不振。齐威王还从谏如流,邹忌讽齐王纳谏写的就是齐威王。他在位36年,死于前320年。
魏惠王(-前319)
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
魏惠王魏茔,魏武侯子。即位时魏国是鼎盛时期,但在以后的战争中,大败于齐国,开始衰弱,他死于前319年。
燕昭王(-前279)
前311即位,在位32年
燕昭王姬职,周召公三十八代孙。燕国在战国七雄中最小,屡次败于齐国,燕昭王发誓报仇,他以重金求贤才,招到乐毅等人,公元前284年,燕国联合赵,楚,韩,魏诸国大举伐齐,大败齐军,陷齐城七十余。燕昭王死于前279年。
赵武灵王(-前295)
前325即位,在位27年
赵武灵王赵雍。赵国是经“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赵武灵王即位时屡受匈奴侵扰,他进行改革,“胡服骑射”,奖励耕战,国力日强,前298年,他让位与儿子何,后因内乱死于沙丘宫中,赵国大乱。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7270.htm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祖国境内的三种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在哪个省?云南省元谋县,距今170万年。
北京人过的是定居生活生活,懂得用制造和使用工具,还会保存火种。
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除了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的是山顶洞人。
最早进入氏族公社时期的远古人类是山顶洞人。
原始农耕生活中的两个主要遗址河姆渡人和半波人。处于长江流域的是河姆渡人,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地方,并且在低洼的地方开挖井,他们住的房屋是杆栏式的房子;处于黄河流域的是半波人,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蔬菜的地方,居民们会制作彩陶,他们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子。
“人文初祖”是指黄帝。
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民主推举首领的方法,叫做禅让制。
三过家门而不入,治理洪水有功的部落联盟首领是禹。
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在夏朝时期,随后建立的第一个王朝是商朝。
夏、商、西周的开国君主分别是禹汤、周文王。
夏、商的亡国暴君分别是桀和纣。
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分封制产生的。
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五谷”包括稻、栗、麦、豆、黍。
东周包括春秋和战国,在春秋时期,第一位称霸的是齐桓公;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城濮之战。在战国初期,晋分为赵、魏、韩。战国七雄分别是赵、魏、韩秦、齐、楚、燕国。
长平之战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使用范围扩大。春秋末年开始使用牛耕,战国时进一步推广。
使得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宴。
使得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并发展成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的改革是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我写地累死了,你要选我啊!呼!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在哪个省?云南省元谋县,距今170万年。
北京人过的是定居生活生活,懂得用制造和使用工具,还会保存火种。
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除了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的是山顶洞人。
最早进入氏族公社时期的远古人类是山顶洞人。
原始农耕生活中的两个主要遗址河姆渡人和半波人。处于长江流域的是河姆渡人,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地方,并且在低洼的地方开挖井,他们住的房屋是杆栏式的房子;处于黄河流域的是半波人,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蔬菜的地方,居民们会制作彩陶,他们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子。
“人文初祖”是指黄帝。
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民主推举首领的方法,叫做禅让制。
三过家门而不入,治理洪水有功的部落联盟首领是禹。
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在夏朝时期,随后建立的第一个王朝是商朝。
夏、商、西周的开国君主分别是禹汤、周文王。
夏、商的亡国暴君分别是桀和纣。
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分封制产生的。
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五谷”包括稻、栗、麦、豆、黍。
东周包括春秋和战国,在春秋时期,第一位称霸的是齐桓公;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城濮之战。在战国初期,晋分为赵、魏、韩。战国七雄分别是赵、魏、韩秦、齐、楚、燕国。
长平之战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使用范围扩大。春秋末年开始使用牛耕,战国时进一步推广。
使得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宴。
使得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并发展成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的改革是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我写地累死了,你要选我啊!呼!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