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几个有关教育方面的新闻,谢谢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12-18
展开全部
《我省今年中考减少死记硬背》。“我省”指福建省。该文介绍了新修订的2007年中考大纲的基本内容。其中有一条关于历史一科的,说“历史实行开卷考,试卷中避免出现纯识记的大分值试题”。继续看下去,在新闻的末段,又介绍说历史科早于去年(2006年)就已开卷考了。这又确实教训了我不看报的坏处,否则,此文当在去年就要写了。
历史一科,在基础教育中是极重要的。但是,近20年来,历史之不被重视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初中阶段,从学校到老师,从老师到学生认为只要把主科的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学好就可以了。至于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诸科,均列入次科行列。因为学校不重视,所以老师也不重视,而且在老师尤其是次科老师,心理上还有自卑心理,因而也就更加不重视。上课也就更为随便。中国的学生向来又是乖巧的,当然也就跟着不愿意学了。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为学生不愿学,老师也就更加不愿教。所以,在上这类课时,历史(及其他次科)转而成为自习课也就不以为奇了。
殊不知历史一科,与语文本有极密切的关系,所谓“文史”不分家也。其实,不唯“文史”不分家,地理及生物,乃至于音乐、美术又何尝能与语文分离。而语文又是工具科,一个人若没有相当的语文水平,又怎能学好数理化呢?
笔者出身中文系,现在不单教语文,也教历史。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确深感现在学生文史知识的贫乏。或许我所教的学生本身就缺乏基本文史知识,但在这样的教育思想培养出来的学生,文史知识又能好到哪里去?
而且,历史一科,与传统文化关系至为密切。我们号称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历史的丰富(包括教训与经验)自不待言。但照这样开卷考,又有多少学生会认真学历史,又有多少老师会认真教历史。长此以往,历史的继承,历史的观照与反思,都将一去不复返。
教育主管部门作出这样的决定,本意似乎是好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减少死记硬背”。但我以为“死记硬背”一些知识并没有什么不好啊。有些知识就是靠死记硬背才贮存在大脑里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的大脑如果不多装一些东西,他又如何能联想,能想像?没有最基本的知识积累,又哪来的创造呢?

《日一高中入学要考用筷子》。文中讲到日本一所名叫佐世保久田学院的学校在入学考试时,准备了珠子、弹球、骰子、豆子,要求学生10分钟内使用筷子从一个盘子夹起放入另一个盘子。该校副校长久田胜志说:“我校着重传授学生日本文化精神,希望学生领悟这些。”他又说:“考试只是一种手段,提醒学生不要忘记传统的东西。”此举针对的正是日本年轻人不会正确使用筷子的人越来越多的现象而作出的动作。
用筷子夹东西,本是一种生活方式,当然也是传统文化之一种。“传统”本是很庞大的一个系统,但是,佐世保久田学院却从很小的一个具体事情入手,强调日本文化精神的传授。因为文化精神并不抽象,在日本的这所学校看来,就具体到使用筷子这么细微的事情。
在西方化程度方面,日本人肯定走在我们前面,但他们又是如此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
而我们,却一再地降低对自己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要求,这是否值得我们思考呢?
诚然,考试只是一种形式,就像日本的这所学校做的一样,但是,在这个形式中,如果我们能妥善地使用,考试又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在当今社会,考试是如此地多。因为,检验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考试仍然是一种比较科学、而且比较公平的一种方式。既然如此,何不好好用好它呢?
纵观古今中外的硕学鸿儒,哪一个不是博闻强记的大师。尽管我们的教育主管人士是如此友善,但是,这样的“友善”也许会误了整一代人乃至于数代人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