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寄远》的翻译

原文如下:《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原文如下:《寄远》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展开
 我来答
教育小百科达人
2021-06-30 · TA获得超过15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828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506万
展开全部

翻译:南陵的水面澄清,江水悠悠漫过,风吹得紧了,云变得轻了,秋天就要到了。正在客人内心孤寂回转的时候,那是谁家的女子在江边的楼上倚栏眺望呢。

全文: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寄远》(又名 南陵道中)是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背景是文宗开成年间杜牧曾任宣州团练判官,南陵是宣州属县,诗大约就写于期间。



全文赏析:

在这里,“红袖凭江楼”的形象内涵的不确定,恰恰为联想的丰富、诗味的隽永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似乎告诉我们,在一定条件下,艺术形象或图景内涵的多歧,不但不是缺点,相反地还是一种优点。

因为它使诗的意境变得更富含蕴、更为浑融而耐人寻味,读者也从这种多方面的寻味联想中得到艺术欣赏上的满足。当然,这种不确定仍然离不开“客心孤迥”这样一个特定的情景。

因此尽管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联想体味,但总的方向是大体相近的。这正是艺术的丰富与杂乱、含蓄与晦涩的一个重要区别。

向日葵爱教育
高能答主

2020-09-30 · 喜欢教育,专注于分享教育知识
向日葵爱教育
采纳数:993 获赞数:90317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译文:南陵的江水,满满地、慢悠悠地流荡,西风紧吹,轻云掠过,秋天即将来到身旁。正当客居他乡,心情孤寂凄清的时候,忽见哪家的女子独倚在临江的楼窗?

全文: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出自:唐代·杜牧《南陵道中 / 寄远》

扩展资料

诗歌鉴赏: 

前两句分写舟行所见水容天色。“漫悠悠”,见水面的平缓、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空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寂。一、二两句之间,似有一个时间过程。“水面漫悠悠”,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时的景象。

过了一会,风变紧了,云彩因为风的吹送变得稀薄而轻盈,天空显得高远,空气中也散发着秋天的凉意。“欲变秋”的“欲”字,正表现出天气变化的动态。

从景物描写可以感到,此刻旅人的心境也由原来的相对平静变得有些骚屑不宁,由原来的一丝淡淡的孤寂进而感到有些清冷了。这些描写,都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1-30
展开全部
《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前两句分写舟行所见水容天色。“漫悠悠”,见水面的平缓、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空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寂。一、二两句之间,似有一个时间过程。“水面漫悠悠”,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时的景象。过了一会,风变紧了,云彩因为风的吹送变得稀薄而轻盈,天空显得高远,空气中也散发着秋天的凉意。“欲变秋”的“欲”字,正表现出天气变化的动态。从景物描写可以感到,此刻旅人的心境也由原来的相对平静变得有些骚屑不宁,由原来的一丝淡淡的孤寂进而感到有些清冷了。这些描写,都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胆红素说的话
2017-07-27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05
展开全部
口鲠哈哈哈呵呵呵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1-25
展开全部
南陵的水面澄清,江水悠悠漫过,风吹得紧了云变得轻了秋天就要到了。正在客人内心孤寂回转的时候,那是谁家的女子在江边的楼上倚栏眺望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