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于20个《水浒传》人物的姓名、绰号、绰号来历以及相关情节 快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水浒传》中的宋江有两个绰号,一个叫“及时雨”,一个叫“呼保义”。“及时雨”的意思很好理解,作者在十八回介绍宋江时说:“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如土!人向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作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危。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作‘及时雨’;却把他比作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而“呼保义”是什么意思,书中没有交代。多数读者也感到令人费解。
《宋史》卷一六九《职官志》记载:“政和二年,易武阶官以新名,以旧官右班殿直为保义
郎。”涵芬楼本《说郛》卷三四《趋朝事类》官品说明,保义郎为武职中最低一级。据此可以知道“保义”是宋代武官官名。那么身为郓城县押司的宋江为什么叫“保义”呢?
龚明之《中吴纪闻》卷六“朱氏盛衰”条记载朱勔死后,人们以谑词嘲讽其原先仗势发达的仆人:“叠假山,得保义,幞头上带著百般材气。做模样偏得人憎,又识甚条制。今日伏惟安置。”又云:“做园子,得数载,栽培得那花木就中堪爱。时将介保义酬劳,反做了今日殃害。”与宋江大约同时的一位学者曾慥在《高斋漫录》一书中说:“近年贵人仆隶,以仆射、司徒为卑小,则称保义,又或称大夫也。”可见到了南北宋之交的时候,官爵已滥。保义郎一职,尽人可得,已经到了与“贵人仆隶”相提并论的程度。所以宋代庄季裕《鸡肋编》记载宋徽宗与蔡攸等微服出游,被市中估人称为“保义”。《挥麈录馀话》卷二云:“靖康间有士子贾元孙者,多游大将之门,自称‘贾机宜’;时有甄陶者,奔走公卿之前,以善干事,大夫多使令之,号‘甄保义’。空青先生(曾纡)尝戏以为对云:‘甄保义非真保义;贾机宜是假机宜’。”另外,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记有“寇保义卦肆”。洪迈《夷坚志》载有“田保义”、“张保义”、“马保义”。《西湖老人繁胜录》记瓦市影戏有“尚保义”。《梦梁录》卷二十记小说讲经史有“王保义”。周密《武林旧事》卷四载有教坊乐部杂剧“保义郎王喜”,卷六诸色艺人有“徐保义”、“汪保义”。可见“保义”这个称呼在当时使用之滥。
从民间流传,到《水浒传》的作者给宋江按上“呼保义”这个绰号,显然与塑造这个人物的性格有关。龚圣与《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宋江赞词说:“不假称王,而呼保义。岂若狂卓,专犯忌讳?”这几句话乍看起来语意模糊,但如果了解了两宋间“保义”这一称呼使用之滥,便不难明白,“呼保义”的“呼”是自呼的简词。宋江自呼“保义”,实际是说宋江十分自谦,把自己说成是奴仆之流,而不像有些农民起义领袖那样,动辄就称王。况且“保义”还有保护赵家社稷的忠义之意。这与“狂卓”形成鲜明对比。“狂卓”是指山东农民起义领袖卓老大,绰号“卓真龙”,这当然犯了“忌讳”。从中可以看出从民间到作者在这一称呼上的爱憎观念。正因为如此,赵宋王朝对农民起义和绿林盗贼进行招安也往往授予“保义郎”的名号。《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0四:“海贼郑庆、郑广并补保义郎。”《水浒传》第九十回写宋江征辽功成后,“加宋江为保义郎”,这虽然与其绰号吻合了,但已经去掉了其中自谦的成分,而变成了朝庭对忠义之士的肯定。
鲁智深的第一个绰号是“花和尚”,这个绰号最为人知。早在宋代的《醉翁谈录·小说开辟》中,就著录了题为《花和尚》的话本小说。龚圣与的《宋江三十六赞》中,也写作“花和尚鲁智深”。这说明从宋代起,鲁智深就以“花和尚”的绰号闻名于世。那么这个绰号是什么意思呢?
“和尚”一词是指鲁智深为僧人出身,这没有疑义,问题是“花”字如何解释。宋元时期很多人的名字前面冠以“花”字,如宋元笔记中出现的“花郑贵”、“花李郎”等。王明清的《挥麈录》中,还记有一位满头插花,自称为“戴花和尚”的僧人。为什么当时人们喜欢用“花”字放在名字前面,它是什么意思呢?
随着宋代市民阶层的日益发展壮大,代表市民阶层的许多观念开始受到人们的垂青和欣赏。如人们把那些肆意女色而又跋扈横行的纨绔子弟称为“花花太岁”,象元杂剧《望江亭》、《燕青搏鱼》、《生金阁》人物科白中都出现过纨绔子弟自称“花花太岁”的例子。这是当时用于人称的“花”字的第一种意思。
第二种意思既与第一种意思相联,又与纹身有关。庄绰《鸡肋篇》中说:“……独张浚一军常从行在(按,指南宋首都临安,即今杭州),择卒之少壮长大者,自臂而下文刺至足,谓之’花腿’。京师旧日浮浪辈以为夸。”可见“花腿”是指京城中那些纹身的浮浪子弟。所以在元杂剧《鲁斋郎》和《生金阁》中,都形容这种人物为“花腿闲汉”。我们知道,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几位著名的纹身勇士之一(参看《〈水浒传〉写纹身的用意何在?》一篇),而他出家前又曾是一位放浪不羁的纨绔子弟“飞飞儿”(参看《鲁智深做过“提辖”和“廉访使”吗?》一篇),所以用“花和尚”这个名字既指明了他的僧人身份,又说明了他的纹身特征和放浪性格,更有一种“花”与“和尚”的貌似龃龉实则统一在鲁智深身上的妙趣,真是妙不可言。
鲁智深“花和尚”这个绰号固然有趣,然而更为有趣的还是鲁智深的第二个绰号“镇关西”。读者感到奇怪的是,“镇关西”不是郑屠的绰号吗,怎么会成了鲁智深的绰号呢?看官别急,说鲁智深有“镇关西”这么一个绰号,虽然未必能成定论,但至少不是无根之谈。
在元代康进之的杂剧《梁山泊黑旋风负荆》中,李逵曾对鲁智深有过这样一段唱词:“谁不知你是镇关西鲁智深,离五台山才落草。”这里已经明确说出鲁智深的绰号叫做“镇关西”了。之所以叫他“镇关西”,很可能与鲁智深曾在地处陕西的渭州曾官至关西五路廉访使的光彩经历有关。正因为如此,所以鲁达在拳打镇关西郑屠时,除了指出他不应强骗金翠莲的罪恶外,特地强调了他不该叫“镇关西”这个绰号:“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在这一番话里,指责郑屠不配叫“镇关西”的话不但占了绝大部分,而且居于首位。可见让鲁智深恼火的,除了郑屠的以强凌弱外,还有一层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郑屠不该叫了自己的绰号――“镇关西”。所以鲁智深拳打郑屠,不仅有为民除害的用意,而且也不能排除因为对方叫了自己的绰号而乘机泄私愤的意思。所以“镇关西”才是鲁智深早年风光时期的绰号。
吴用是《水浒传》中极为显要的人物之一,应当说,从智取生辰纲开始,梁山的每一次大规模举动,都离不开吴用的出谋划策。但吴用可能是《水浒传》中姓名和绰号最为纷杂的人。
吴用的名字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吴用这个人物最早出现于龚圣与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名字叫做“智多星吴学究”。但“学究”只是身份而不是名字,源出唐代科举制度,所谓“学究一经”即表示已学通一部经书,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北宋神宗朝时就以进士考试取其中的末等“赐同学究出身”。民间便因此戏称没有功名的读书人为“学究”。但在《三十六人赞》中,吴学究名列第二,位置仅在宋江之下,是梁山泊上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一地位在《水浒》故事中始终没有变化。
到了元代,《大宋宣和遗事》中吴用的名字又变成了“吴加亮”,“加亮”的典故和意思不详,后来又变成了吴用的号。可见在《水浒传》问世之前,吴用的名字或者叫“学究”,或者叫“加亮”。
“吴用”这个名字始见于《水浒传》和大约同时的明代杂剧《梁山七虎闹铜台》。在《水浒传》中,将吴用的几个名字汇拢在一起,说他姓吴,名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从此以后,“吴用”的大名才开始响了起来。
吴用的绰号从《宋江三十六人赞》开始就一直叫“智多星”。“智多星”出处不详,有人说可能出自北朝庾信的《周大将军闻喜公柳遐墓志铭》:“智士石坼,贤人星陨。”但这与吴用绰号的本意风马牛不相及,恐怕是望文生义之谈。或许本来就没有什么典故,只是吴用机智多谋的概括而已。从《水浒传》以后,人们逐渐开始把那种足智多谋的人称之为“智多星”。
吴用还有一个绰号叫“教授”。这是人们对他这位教书的小知识分子的尊称。但宋元时期人们常对这种身份的人冠以“教授”的尊称。如宋代话本小说《西山一窟鬼》中有个叫吴洪的人,“在今时州桥下开一个小小学堂度日”,人称为“吴教授”。这位吴教授和吴用的绰号姓氏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有着某种渊源联系,倒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公孙胜在梁山的地位比较特殊。尽管他经常不在梁山,不是四处云游,就是回乡尽孝修道,但梁山的重大军事行动都离不开他的重要作用。最让他出尽风头的是高唐州一战,开始由于没有他的作用,梁山好汉对高廉的妖法束手无策,只好派专人请他回山,为此又专门发动一次战役。他回山后才使用五雷天心正法破了高廉的妖法。那么他的绰号“入云龙”是什么意思呢?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观念中,“云”与“龙”,“风”与“虎”是两对关系紧密的自然与动物的对应现象。《易经·乾》上说:“云从龙,风从虎。”王弼在《周易略例》中解释说:“召云者龙,召风者虎。”意思是龙可以召来祥云,虎可以召来疾风。为什么龙可以招来云呢?孔颖达疏又解释了云与龙的内在联系,“龙是水畜,云是水气,故龙吟则景云出,是云从龙也。”因此除了“云”与“龙”各自的本意外,后来人们常以“云龙”喻君臣风云际会或朋友相得。如陆游《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云:“云龙际千载,典册冠三公。”明代张居正《圣母图赞·庆都毓圣》:“元云入户,赤龙在宫,遂开景运,万国时雍,济济岳牡,是谓云龙。”这是喻君臣际会。清赵翼《余简稚存诗稚存答诗再简奉酬》云:“昔唐有韩孟,云龙两联翩。”清徐夔《移居赠永夫》诗:“尔我重订云龙交,岁惟作噩月当旦。”这是喻朋友相得。正因为“云龙”有如此美好的意思,所以后来人们还喜欢用它来形容各种事物。有的用来作宫殿的门名,班固《东都赋》:“尔乃盛礼兴乐,供帐置乎云龙之庭。”吕延济注:“云龙,门名。”张衡《东京赋》:“飞云龙于春路,屯神虎于秋方。”薛综注:“德阳殿东门称云龙门。”有的用来形容骏马的美好,曹植《七启》:“仆将为吾子驾云龙之飞驷,饰玉路之繁缨。”李善注:“马有龙称,而云从龙,故曰云龙也。”有的用来作山名,江苏徐州古有云龙山。苏轼《访张山人得山中二字》诗之二:“万木锁云龙,天留与载公。”自注:“云龙,山名。”当然也有用来作人名或字号的,公孙胜的绰号就是一例。宋代叶梦得《石林燕语》中还记有一个叫“密云龙”的人。
不过公孙胜的绰号叫做“入云龙”,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云龙”还是古代兵法中八阵中的两阵。李白《胡无人》诗:“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王琦注:“云龙风虎,皆阵名。《李卫公问对》:太宗曰:’天地风云龙虎马蛇,斯八阵何也?’靖曰:’古人秘藏此法,故诡说八名,于八阵本一也。’”因为“云龙”有如此美好的意思,而且它又是兵法八阵之二,而公孙胜又是梁山好汉中最善于用兵布阵的人,所以用“入云龙”作公孙胜的绰号是十分恰当的。
除了张顺以外,阮氏兄弟是梁山水军的顶尖人物,但他们的绰号却有些疑问。
在龚圣与《宋江三十六人赞》中,阮小二的绰号叫“短命二郎”,阮小五的绰号叫“立地太岁”。而在《水浒传》中,俩人却倒了个个儿,阮小五叫“短命二郎”,阮小二叫“立地太岁”。这是为什么呢?
在《三十六人赞》中,阮小二的赞词是:“灌口少年,短命何益?曷不监之,清源庙食。”“罐口”是指四川灌县,但这和阮小二有什么关系呢?令人费解。而“曷不监之,清源庙食”,好象是在用典,但十分冷僻,这又是一个迷。通过清代云山闲人的《闲读偶记》,我们知道这两个迷典出《华阳春秋·伏虎传》。原来这个绰号来自于当年在四川治水的李冰的二儿子。
传说李冰的二儿子名叫“二郎”,早年吃喝嫖赌,是个不省油的灯。一次李冰命他治理岷江,当时正赶上洪水猛涨,堤坝上出现了一道决口,洪水势不可挡。李冰便命令二郎用身体堵住决口,只见他跳入滔滔洪水,将洪水吸入自己身体之中。洪水退下,可二郎却以身殉职。李冰说:“二郎宜其短命。”意思是说他这样一个浪荡公子,能够死在治水当中,尽管短命,却是死得其所。但当地人民却深深怀念这位舍身救人的英雄,他们说:“短命乎?永生乎!”意思是说他的生命虽然结束了,但他的灵魂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于是他们在当地的清源庙为二郎设了神位来纪念这位英雄,清源山也被老百姓命名为“二郎山”。龚圣与用这个典故来赞美阮小二,说明阮小二的原始形象是一个象李逵、鲁智深、燕青一样的回头浪子“飞飞儿”。
对于阮小二为什么叫“短命二郎”,以及为什么“短命二郎”又成了阮小五的绰号,清代曾庆笃在《水浒撷萃》另有解释,他认为这个绰号中“短命”的不是“二郎”自己,而是“二郎”专使别人“短命”。“短命二郎”就是能使别人丧命的杀人二郎、要命二郎,以此来形容阮小二的厉害和勇武。至于为什么他的绰号与阮小五对调了,曾庆笃认为这是刻书人的失误。“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明人刻书,往往粗制滥造,错讹百出,以至张冠李戴,将阮小二的绰号安到了阮小五的头上。
我们认为,曾庆笃对“短命二郎”绰号的解释有些牵强,还是龚圣与的赞词恰当。但曾庆笃对于二人绰号何以调包的解释,倒是十分可能的。
刘唐是七星聚义时的第一批好汉,在梁山好汉的许多重大活动中,刘唐都是重要角色。那么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是否有其原型呢?
《宋会要辑稿》第177册兵11之16叶记载:“至和二年(1055),七月十一日,以博州氏蒋宪为三班奉职东西路安抚司指使,仍就赐笏,以告获京东剧贼刘唐等五人,特录之。”王利器先生认为,虽然刘唐被蒋宪捕获的时间距宋江起义的时间长达六十余年,但当时刘唐在京东一带活动,而且被视为“剧贼”,那么想必会有许多传奇故事在民间流传,而京东又是宋江活动的地带,所以《水浒传》的作者就把刘唐捏合为三十六天罡中的一员,写成了梁山好汉刘唐的故事。这个猜测是比较合理的。
至于刘唐的绰号,人们一直没有谈到。在龚圣与的赞词中,刘唐的绰号叫“尺八腿”,赞词说:“将军下短,贵称侯王。汝岂非夫,腿尺八长。”赞词的内容集中在刘唐的外形特征上,特别强调了刘唐是个腿短的矮子。前两句是说他下身短小,却贵称侯王。后两句说尽管他只有一尺八寸长的腿,但难道说他不是一位壮夫吗?所以赞词主要是说刘唐虽然身材短小,但却命比侯王,英勇无比。
到了《大宋宣和遗事》中,刘唐的绰号就变成了“赤发鬼”。这“赤发鬼”与“尺八腿”在内容上没有任何联系,不知为什么刘唐的绰号由“尺八腿”变成了“赤发鬼”。但有一点非常明显,就是二者是完全谐音的。有可能在梁山故事流传的过程中,由于谐音的关系,刘唐的绰号由“尺八腿”变成了“赤发鬼”。至于“赤发鬼”一名的来历含义,查张衡《西京赋》:“朱鬓△髽,植发如竿。”意思是说鬓角一片红色,每根头发都像站立的竹竿。这大概就是刘唐“赤发鬼”绰号的来历。后来《水浒传》中的刘唐形象,就是根据这个赤发鬼的形象设计的。只是将他的绰号解释为“因这鬓边有这塔朱砂记,人都唤小人做‘赤发鬼’。”
杨雄的绰号在龚圣与《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叫“赛关索”,赞词说:“关索之雄,超之亦贤。能持义勇,自命何全?”这里并没有解释关索的意思,但却点明了关索是一员猛悍的勇将。在《水浒传》中杨雄的绰号变成了“病关索”,书中的解释是,“因为他一身好武艺,面貌微黄,以此人都称他做‘病关索’杨雄”。从这里可以知道的是,关索也是一身好武艺,但面貌却不黄。但关索到底是什么人,还是一无所知。清代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十七则怀疑关索在历史上未必实有其人。那么关索到底有无其人,为什么要用来作绰号呢?这个问题后来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余嘉锡《宋江三十六人考实》在宋代的各种典籍中找到十几个以“关索”为绰号的人,说明关索在宋代是人们崇拜的人物。余嘉锡还在毛宗岗评本《三国演义》上找到了关索的身世,原来他是三国关羽的第三子。但因为《三国演义》的祖本,产生于元代至治年间的建安虞氏《全相三国志平活》和明代弘治年间的《三国志通俗演义》这两部书中没有提到关索,所以余嘉锡认为关索是后来民间传说的产物。但这个看法很快就被后来发现的各种文献所推翻。
周绍良《关索考》(载《学林漫录》第二集)一文援引了王古鲁在日本见到的几种明代刊刻的《三国志传》旧本,其中有“花关索荆州认父”一段故事,说明毛宗岗并不是没有根据地编造。可以支持周绍良这个说法的有力证据是,1967年,上海嘉定县出土了一批明代成化年间的说唱词话和传奇刻本,其中就有《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出身传》一篇。另外,在有关西南地理的历史文献中,有很多关于关索故事的记载。大意是说关索随诸葛亮南征有功,当地人们为了纪念他,立庙祭祀。《大清一统志》卷三百九十二“安顺府山川条”:“关索岭,在镇宁州西三十里,顶建御书楼,有圣祖仁皇帝题‘黔南锁钥’四大字。《明一统志》:在顶营司东,势极高峻,周回百余里,上有关索庙。”看来,关索传说作为诸葛亮故事的副产品,广泛流传于滇黔地区。所以关索即使历史上没有其人,至少也是宋代以来流传较广的故事。
那么关索为什么又叫“花关索”呢?王古鲁所见日本内阁文库藏明代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闽建郑少垣联辉堂三垣馆刊本《新镌京本校正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中,关于关索与父亲关羽见面的一段记载是:“关公沉吟半晌曰:‘吾逃难时,妻小果有怀胎三个月。但此子既是吾儿,宜姓关,如何姓花名关索?吾故不敢遽认。’张飞复问其故。索答曰:‘七岁时元宵玩灯,闹中迷人,索员外拾去,养至九岁,送与班石洞花岳先生学习武艺,因此兼三姓,取名花关索。”原来,“花关索”这个名字是关索父姓与两个养父姓氏的合称。
综上可以推测,因为关索故事是宋代流传很广的传说,所以很多人喜欢把他用在绰号中,并以“赛关索”、“病关索”、“张关索”、“李关索”等以示区别。这就是杨雄绰号的由来。
宋代历史上名叫孙立的人有三个:一个是绍兴元年(1131年)先受招安后又重新造反的邵青之同党,事迹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四十七;一个是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抗击金兵的淮南水军将领,事迹见《宋会要》第一百八十一;还有一个是南宋初年为盗,三十年后为安丰军钤辖的人。这三个人或武或盗,时间上与宋江起义相去不远,或许其中一个就是《水浒传》中的孙立。
孙立最早的绰号叫“石头”。《醉翁谈录》著录的宋代话本目录中就有《石头孙立》一篇,一般都认为这个孙立就是《水浒传》中的孙立。然而因为这篇话本已经失传,所以他为什么叫石头也不得而知。在龚圣与《宋江三十六人赞》和《大宋宣和遗事》中,孙立的绰号已经变成“病尉迟”。不过,《大宋宣和遗事》中描写孙立造反的原因是反对“花石纲”,或许“石头”这个名字和“花石纲”有些关系。到了《水浒传》中,孙立的绰号不仅变成了“病尉迟”,而且他上山的原因也由反对“花石纲”变成了为解救解珍、解宝上山。可能这正是他的绰号改变的原因所在。
那么,为什么孙立的绰号叫做“病尉迟”呢?这是模仿隋末起义军中尉迟敬德的名字而来,因为尉迟敬德善用鞭,孙立也善用鞭,所以以之为名。龚圣与赞词说:“尉迟壮士,以病自名。端能去病,国功可成。”然而,明代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提出,因为新旧《唐书》中没有记载尉迟敬德用铁鞭,所以认为这是小说家的编造。其实这是多余的认真,历史上的尉迟敬德是否用过铁鞭,对于我们欣赏小说实在是无关紧要。况且,在其他历史文献中也可以找到尉迟敬德用铁鞭的记载。张文檒《螺江日记》卷八说:“唐李昌府《铁马鞭诗序》云:‘长庆二年,义成军节度使曹华进献,且云得之汴水,有字刻云:贞观四年尉迟敬德。’”尽管这个诗序对大多数《水浒传》的欣赏者无关紧要,但对于那些吹毛求疵、考据成癖的人来说,或许多少能堵住一点他们的嘴巴。
龚圣与赞词对燕青的评价是:“平康巷陌,岂知汝名?太行春色,有一丈青。”前两句说的就是燕青大概是一个生活随便、放浪形骸、流荡青楼、以狎邪为乐的人。查看一下宋代的文献书籍,便可以知道这种生活方式正是宋代“浪子”这个词的准确含义。
《宋史·李邦彦传》说:“邦彦俊爽,美风姿,为文敏而工。然生长闾阎,习猥鄙事,应对便捷,善讴谑,能蹴鞠。每缀街市俚语为辞曲,人争传之,自号‘李浪子’。……拜少宰,无所建明,惟阿顺趋谄,充位而已。都人目为‘浪子宰相’。”《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三十六说:“韩之纯,轻薄不顾士行之人也。平日以浪子自名,喜嬉游娼家,好为淫媟之语。又刺淫戏于身肤,酒酣则示人。人为羞之,而不自羞也。”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一云:“洪觉范有《上元宿岳麓寺诗》,蔡元度夫人读至‘十分春瘦缘何事,一掬箱心未到家’,曰:‘浪子和尚耳。’”《岁时广记》卷十七引《古今词话》曰:“柳耆卿沦落贫窘,终老无子,掩骸僧舍。京西妓者鸠钱葬于枣阳县花山。既出郊原,有浪子数人戏曰:‘这大伯做鬼也爱打哄。’”《文山先生集》卷十三:“《指南录》有《留远亭诗序》云:‘十一日宿处,岸上有留远亭,北人然火亭前,聚诸公列坐行酒。刘数奉以淫亵,诸酋专以为笑具。于舟中取一村妇至亭中,使荐刘寝,据刘之交坐。(按此句有脱误)诸酋又嗾妇抱刘以为戏。衣冠扫地,殊不可忍。其诗曰:落得称呼浪子刘,樽前百媚佞旃裘。当年鲍老不如此,留远亭前犬亦羞。’”
从以上记载中可以看到,宋代的浪子,就是指那些游手好闲、风流倜傥、浪迹青楼妓馆的公子哥儿。在元杂剧中,燕青的形象还保持着这种放浪习性。如在《燕青博鱼》中描写了燕青为儿女私情受人欺侮,后报仇雪恨的故事。《燕青射雁》则写燕青射雁为乐的故事,都与“浪子”的绰号相符。而到了《水浒传》,由于燕青变成了卢俊义的仆人,所以这些风流潇洒的事情也就被删去了。因此,《水浒传》中的燕青实在是承担不起“浪子”这个绰号的。
水浒一百单八将,各有一个或数个绰号,施耐庵先生往往只用几个最精粹的字眼,便将他们的外貌、性格特点或轶事、个人遭遇、特长爱好等某一方面的概况表现出来,使得人但凡谈及水浒好汉,必言其绰号,由绰号可见人物神采。这些绰号,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大体可分为六大类:动物类、性格类、名人类、形象类、特长类、鬼神类。沧浪此文,就来聊聊一百单八将绰号的由来与内涵。
第一类:动物类。梁山好汉中以动物为号的人最多,高达37人,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传说中的珍禽异兽,自然界中的猛禽凶兽,什么都有。与禽兽为伍,仰慕禽兽之力,看来还是当时好汉们的一种时尚。(序号为梁山英雄座次,下同)
2、玉麒麟卢俊义:麒麟,瑞兽,传说中的神话动物,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麒麟在百兽中地位仅次于龙,中国古代传说中麒麟与龙、凤、龟合为四灵,乃毛类动物之王。因卢俊义一手棍棒天下无双,跨下宝马麒麟兽,手持麒麟金矛,身着麒麟金甲,相貌堂堂,威武不凡,所以江湖人称玉麒麟。不过,这名字威风是威风了,可是这麒麟是玉雕的,虽然威猛逼真,毕竟不堪一击,一块顽石即能使其化为齑粉。脆弱的“玉麒麟”面对奸奴李“固”,当然是危机重重了!
4、入云龙公孙胜:神龙入云,见首不见尾,公孙胜就是这样一个很有神秘感的人物,行踪不定,道术惊天,有偷天换日之力。
6、豹子头林冲:林冲其实是象张飞的模样,脸面神似,豹头环眼,燕颌虎须,只是性情不大象,此绰号喻林冲勇猛无敌。
11、扑天雕李应:善使飞刀,如猛鹰擒兔,疾夺敌首,以技艺得此名也!
17、青面兽杨志:因脸上长了一大块青色胎记,让人觉得威狠如兽,杨志的战斗力倒也不虚此名。
23、九纹龙史进:史进身上有九条刺青龙纹,故名为九纹龙。另外,古人以九为尚,为尊,此绰号有逆反之意。可能是因为史进是全书第一位出场的好汉的缘故,故以此名之。
25、插翅虎雷横:如虎添翼,择人而食,想想有多厉害。
26、混江龙李俊:两种说法,一是指翻江倒海的猛龙,水性好,武艺了得。二是混江龙本是一种治河清沙的工具,宋代为清理黄河泥沙,发明了一种巨大的铁耙,搅动水底泥沙,使泥沙顺水而走。这种铁耙叫辊江龙,也叫混江龙。但不管是龙还是铁耙,两者均有翻动江河之意。对于李俊率领梁山水军建立的功勋来说,确实是实至名归。
30、浪里白条张顺:肤如雪,如鱼越浪。不但水性好,而且皮肤也好,此绰号相当传神,具有动态美感,实为不多见。
34、两头蛇解珍:此绰号是为了突出他的骁勇斗狠,跟现在的内涵所指截然不同。
35、双尾蝎解宝:蛇之毒在头,蝎之毒在尾,由此可见解宝也是个攻击力超强的悍将。
《宋史》卷一六九《职官志》记载:“政和二年,易武阶官以新名,以旧官右班殿直为保义
郎。”涵芬楼本《说郛》卷三四《趋朝事类》官品说明,保义郎为武职中最低一级。据此可以知道“保义”是宋代武官官名。那么身为郓城县押司的宋江为什么叫“保义”呢?
龚明之《中吴纪闻》卷六“朱氏盛衰”条记载朱勔死后,人们以谑词嘲讽其原先仗势发达的仆人:“叠假山,得保义,幞头上带著百般材气。做模样偏得人憎,又识甚条制。今日伏惟安置。”又云:“做园子,得数载,栽培得那花木就中堪爱。时将介保义酬劳,反做了今日殃害。”与宋江大约同时的一位学者曾慥在《高斋漫录》一书中说:“近年贵人仆隶,以仆射、司徒为卑小,则称保义,又或称大夫也。”可见到了南北宋之交的时候,官爵已滥。保义郎一职,尽人可得,已经到了与“贵人仆隶”相提并论的程度。所以宋代庄季裕《鸡肋编》记载宋徽宗与蔡攸等微服出游,被市中估人称为“保义”。《挥麈录馀话》卷二云:“靖康间有士子贾元孙者,多游大将之门,自称‘贾机宜’;时有甄陶者,奔走公卿之前,以善干事,大夫多使令之,号‘甄保义’。空青先生(曾纡)尝戏以为对云:‘甄保义非真保义;贾机宜是假机宜’。”另外,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记有“寇保义卦肆”。洪迈《夷坚志》载有“田保义”、“张保义”、“马保义”。《西湖老人繁胜录》记瓦市影戏有“尚保义”。《梦梁录》卷二十记小说讲经史有“王保义”。周密《武林旧事》卷四载有教坊乐部杂剧“保义郎王喜”,卷六诸色艺人有“徐保义”、“汪保义”。可见“保义”这个称呼在当时使用之滥。
从民间流传,到《水浒传》的作者给宋江按上“呼保义”这个绰号,显然与塑造这个人物的性格有关。龚圣与《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宋江赞词说:“不假称王,而呼保义。岂若狂卓,专犯忌讳?”这几句话乍看起来语意模糊,但如果了解了两宋间“保义”这一称呼使用之滥,便不难明白,“呼保义”的“呼”是自呼的简词。宋江自呼“保义”,实际是说宋江十分自谦,把自己说成是奴仆之流,而不像有些农民起义领袖那样,动辄就称王。况且“保义”还有保护赵家社稷的忠义之意。这与“狂卓”形成鲜明对比。“狂卓”是指山东农民起义领袖卓老大,绰号“卓真龙”,这当然犯了“忌讳”。从中可以看出从民间到作者在这一称呼上的爱憎观念。正因为如此,赵宋王朝对农民起义和绿林盗贼进行招安也往往授予“保义郎”的名号。《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0四:“海贼郑庆、郑广并补保义郎。”《水浒传》第九十回写宋江征辽功成后,“加宋江为保义郎”,这虽然与其绰号吻合了,但已经去掉了其中自谦的成分,而变成了朝庭对忠义之士的肯定。
鲁智深的第一个绰号是“花和尚”,这个绰号最为人知。早在宋代的《醉翁谈录·小说开辟》中,就著录了题为《花和尚》的话本小说。龚圣与的《宋江三十六赞》中,也写作“花和尚鲁智深”。这说明从宋代起,鲁智深就以“花和尚”的绰号闻名于世。那么这个绰号是什么意思呢?
“和尚”一词是指鲁智深为僧人出身,这没有疑义,问题是“花”字如何解释。宋元时期很多人的名字前面冠以“花”字,如宋元笔记中出现的“花郑贵”、“花李郎”等。王明清的《挥麈录》中,还记有一位满头插花,自称为“戴花和尚”的僧人。为什么当时人们喜欢用“花”字放在名字前面,它是什么意思呢?
随着宋代市民阶层的日益发展壮大,代表市民阶层的许多观念开始受到人们的垂青和欣赏。如人们把那些肆意女色而又跋扈横行的纨绔子弟称为“花花太岁”,象元杂剧《望江亭》、《燕青搏鱼》、《生金阁》人物科白中都出现过纨绔子弟自称“花花太岁”的例子。这是当时用于人称的“花”字的第一种意思。
第二种意思既与第一种意思相联,又与纹身有关。庄绰《鸡肋篇》中说:“……独张浚一军常从行在(按,指南宋首都临安,即今杭州),择卒之少壮长大者,自臂而下文刺至足,谓之’花腿’。京师旧日浮浪辈以为夸。”可见“花腿”是指京城中那些纹身的浮浪子弟。所以在元杂剧《鲁斋郎》和《生金阁》中,都形容这种人物为“花腿闲汉”。我们知道,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几位著名的纹身勇士之一(参看《〈水浒传〉写纹身的用意何在?》一篇),而他出家前又曾是一位放浪不羁的纨绔子弟“飞飞儿”(参看《鲁智深做过“提辖”和“廉访使”吗?》一篇),所以用“花和尚”这个名字既指明了他的僧人身份,又说明了他的纹身特征和放浪性格,更有一种“花”与“和尚”的貌似龃龉实则统一在鲁智深身上的妙趣,真是妙不可言。
鲁智深“花和尚”这个绰号固然有趣,然而更为有趣的还是鲁智深的第二个绰号“镇关西”。读者感到奇怪的是,“镇关西”不是郑屠的绰号吗,怎么会成了鲁智深的绰号呢?看官别急,说鲁智深有“镇关西”这么一个绰号,虽然未必能成定论,但至少不是无根之谈。
在元代康进之的杂剧《梁山泊黑旋风负荆》中,李逵曾对鲁智深有过这样一段唱词:“谁不知你是镇关西鲁智深,离五台山才落草。”这里已经明确说出鲁智深的绰号叫做“镇关西”了。之所以叫他“镇关西”,很可能与鲁智深曾在地处陕西的渭州曾官至关西五路廉访使的光彩经历有关。正因为如此,所以鲁达在拳打镇关西郑屠时,除了指出他不应强骗金翠莲的罪恶外,特地强调了他不该叫“镇关西”这个绰号:“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在这一番话里,指责郑屠不配叫“镇关西”的话不但占了绝大部分,而且居于首位。可见让鲁智深恼火的,除了郑屠的以强凌弱外,还有一层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郑屠不该叫了自己的绰号――“镇关西”。所以鲁智深拳打郑屠,不仅有为民除害的用意,而且也不能排除因为对方叫了自己的绰号而乘机泄私愤的意思。所以“镇关西”才是鲁智深早年风光时期的绰号。
吴用是《水浒传》中极为显要的人物之一,应当说,从智取生辰纲开始,梁山的每一次大规模举动,都离不开吴用的出谋划策。但吴用可能是《水浒传》中姓名和绰号最为纷杂的人。
吴用的名字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吴用这个人物最早出现于龚圣与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名字叫做“智多星吴学究”。但“学究”只是身份而不是名字,源出唐代科举制度,所谓“学究一经”即表示已学通一部经书,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北宋神宗朝时就以进士考试取其中的末等“赐同学究出身”。民间便因此戏称没有功名的读书人为“学究”。但在《三十六人赞》中,吴学究名列第二,位置仅在宋江之下,是梁山泊上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一地位在《水浒》故事中始终没有变化。
到了元代,《大宋宣和遗事》中吴用的名字又变成了“吴加亮”,“加亮”的典故和意思不详,后来又变成了吴用的号。可见在《水浒传》问世之前,吴用的名字或者叫“学究”,或者叫“加亮”。
“吴用”这个名字始见于《水浒传》和大约同时的明代杂剧《梁山七虎闹铜台》。在《水浒传》中,将吴用的几个名字汇拢在一起,说他姓吴,名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从此以后,“吴用”的大名才开始响了起来。
吴用的绰号从《宋江三十六人赞》开始就一直叫“智多星”。“智多星”出处不详,有人说可能出自北朝庾信的《周大将军闻喜公柳遐墓志铭》:“智士石坼,贤人星陨。”但这与吴用绰号的本意风马牛不相及,恐怕是望文生义之谈。或许本来就没有什么典故,只是吴用机智多谋的概括而已。从《水浒传》以后,人们逐渐开始把那种足智多谋的人称之为“智多星”。
吴用还有一个绰号叫“教授”。这是人们对他这位教书的小知识分子的尊称。但宋元时期人们常对这种身份的人冠以“教授”的尊称。如宋代话本小说《西山一窟鬼》中有个叫吴洪的人,“在今时州桥下开一个小小学堂度日”,人称为“吴教授”。这位吴教授和吴用的绰号姓氏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有着某种渊源联系,倒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公孙胜在梁山的地位比较特殊。尽管他经常不在梁山,不是四处云游,就是回乡尽孝修道,但梁山的重大军事行动都离不开他的重要作用。最让他出尽风头的是高唐州一战,开始由于没有他的作用,梁山好汉对高廉的妖法束手无策,只好派专人请他回山,为此又专门发动一次战役。他回山后才使用五雷天心正法破了高廉的妖法。那么他的绰号“入云龙”是什么意思呢?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观念中,“云”与“龙”,“风”与“虎”是两对关系紧密的自然与动物的对应现象。《易经·乾》上说:“云从龙,风从虎。”王弼在《周易略例》中解释说:“召云者龙,召风者虎。”意思是龙可以召来祥云,虎可以召来疾风。为什么龙可以招来云呢?孔颖达疏又解释了云与龙的内在联系,“龙是水畜,云是水气,故龙吟则景云出,是云从龙也。”因此除了“云”与“龙”各自的本意外,后来人们常以“云龙”喻君臣风云际会或朋友相得。如陆游《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云:“云龙际千载,典册冠三公。”明代张居正《圣母图赞·庆都毓圣》:“元云入户,赤龙在宫,遂开景运,万国时雍,济济岳牡,是谓云龙。”这是喻君臣际会。清赵翼《余简稚存诗稚存答诗再简奉酬》云:“昔唐有韩孟,云龙两联翩。”清徐夔《移居赠永夫》诗:“尔我重订云龙交,岁惟作噩月当旦。”这是喻朋友相得。正因为“云龙”有如此美好的意思,所以后来人们还喜欢用它来形容各种事物。有的用来作宫殿的门名,班固《东都赋》:“尔乃盛礼兴乐,供帐置乎云龙之庭。”吕延济注:“云龙,门名。”张衡《东京赋》:“飞云龙于春路,屯神虎于秋方。”薛综注:“德阳殿东门称云龙门。”有的用来形容骏马的美好,曹植《七启》:“仆将为吾子驾云龙之飞驷,饰玉路之繁缨。”李善注:“马有龙称,而云从龙,故曰云龙也。”有的用来作山名,江苏徐州古有云龙山。苏轼《访张山人得山中二字》诗之二:“万木锁云龙,天留与载公。”自注:“云龙,山名。”当然也有用来作人名或字号的,公孙胜的绰号就是一例。宋代叶梦得《石林燕语》中还记有一个叫“密云龙”的人。
不过公孙胜的绰号叫做“入云龙”,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云龙”还是古代兵法中八阵中的两阵。李白《胡无人》诗:“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王琦注:“云龙风虎,皆阵名。《李卫公问对》:太宗曰:’天地风云龙虎马蛇,斯八阵何也?’靖曰:’古人秘藏此法,故诡说八名,于八阵本一也。’”因为“云龙”有如此美好的意思,而且它又是兵法八阵之二,而公孙胜又是梁山好汉中最善于用兵布阵的人,所以用“入云龙”作公孙胜的绰号是十分恰当的。
除了张顺以外,阮氏兄弟是梁山水军的顶尖人物,但他们的绰号却有些疑问。
在龚圣与《宋江三十六人赞》中,阮小二的绰号叫“短命二郎”,阮小五的绰号叫“立地太岁”。而在《水浒传》中,俩人却倒了个个儿,阮小五叫“短命二郎”,阮小二叫“立地太岁”。这是为什么呢?
在《三十六人赞》中,阮小二的赞词是:“灌口少年,短命何益?曷不监之,清源庙食。”“罐口”是指四川灌县,但这和阮小二有什么关系呢?令人费解。而“曷不监之,清源庙食”,好象是在用典,但十分冷僻,这又是一个迷。通过清代云山闲人的《闲读偶记》,我们知道这两个迷典出《华阳春秋·伏虎传》。原来这个绰号来自于当年在四川治水的李冰的二儿子。
传说李冰的二儿子名叫“二郎”,早年吃喝嫖赌,是个不省油的灯。一次李冰命他治理岷江,当时正赶上洪水猛涨,堤坝上出现了一道决口,洪水势不可挡。李冰便命令二郎用身体堵住决口,只见他跳入滔滔洪水,将洪水吸入自己身体之中。洪水退下,可二郎却以身殉职。李冰说:“二郎宜其短命。”意思是说他这样一个浪荡公子,能够死在治水当中,尽管短命,却是死得其所。但当地人民却深深怀念这位舍身救人的英雄,他们说:“短命乎?永生乎!”意思是说他的生命虽然结束了,但他的灵魂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于是他们在当地的清源庙为二郎设了神位来纪念这位英雄,清源山也被老百姓命名为“二郎山”。龚圣与用这个典故来赞美阮小二,说明阮小二的原始形象是一个象李逵、鲁智深、燕青一样的回头浪子“飞飞儿”。
对于阮小二为什么叫“短命二郎”,以及为什么“短命二郎”又成了阮小五的绰号,清代曾庆笃在《水浒撷萃》另有解释,他认为这个绰号中“短命”的不是“二郎”自己,而是“二郎”专使别人“短命”。“短命二郎”就是能使别人丧命的杀人二郎、要命二郎,以此来形容阮小二的厉害和勇武。至于为什么他的绰号与阮小五对调了,曾庆笃认为这是刻书人的失误。“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明人刻书,往往粗制滥造,错讹百出,以至张冠李戴,将阮小二的绰号安到了阮小五的头上。
我们认为,曾庆笃对“短命二郎”绰号的解释有些牵强,还是龚圣与的赞词恰当。但曾庆笃对于二人绰号何以调包的解释,倒是十分可能的。
刘唐是七星聚义时的第一批好汉,在梁山好汉的许多重大活动中,刘唐都是重要角色。那么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是否有其原型呢?
《宋会要辑稿》第177册兵11之16叶记载:“至和二年(1055),七月十一日,以博州氏蒋宪为三班奉职东西路安抚司指使,仍就赐笏,以告获京东剧贼刘唐等五人,特录之。”王利器先生认为,虽然刘唐被蒋宪捕获的时间距宋江起义的时间长达六十余年,但当时刘唐在京东一带活动,而且被视为“剧贼”,那么想必会有许多传奇故事在民间流传,而京东又是宋江活动的地带,所以《水浒传》的作者就把刘唐捏合为三十六天罡中的一员,写成了梁山好汉刘唐的故事。这个猜测是比较合理的。
至于刘唐的绰号,人们一直没有谈到。在龚圣与的赞词中,刘唐的绰号叫“尺八腿”,赞词说:“将军下短,贵称侯王。汝岂非夫,腿尺八长。”赞词的内容集中在刘唐的外形特征上,特别强调了刘唐是个腿短的矮子。前两句是说他下身短小,却贵称侯王。后两句说尽管他只有一尺八寸长的腿,但难道说他不是一位壮夫吗?所以赞词主要是说刘唐虽然身材短小,但却命比侯王,英勇无比。
到了《大宋宣和遗事》中,刘唐的绰号就变成了“赤发鬼”。这“赤发鬼”与“尺八腿”在内容上没有任何联系,不知为什么刘唐的绰号由“尺八腿”变成了“赤发鬼”。但有一点非常明显,就是二者是完全谐音的。有可能在梁山故事流传的过程中,由于谐音的关系,刘唐的绰号由“尺八腿”变成了“赤发鬼”。至于“赤发鬼”一名的来历含义,查张衡《西京赋》:“朱鬓△髽,植发如竿。”意思是说鬓角一片红色,每根头发都像站立的竹竿。这大概就是刘唐“赤发鬼”绰号的来历。后来《水浒传》中的刘唐形象,就是根据这个赤发鬼的形象设计的。只是将他的绰号解释为“因这鬓边有这塔朱砂记,人都唤小人做‘赤发鬼’。”
杨雄的绰号在龚圣与《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叫“赛关索”,赞词说:“关索之雄,超之亦贤。能持义勇,自命何全?”这里并没有解释关索的意思,但却点明了关索是一员猛悍的勇将。在《水浒传》中杨雄的绰号变成了“病关索”,书中的解释是,“因为他一身好武艺,面貌微黄,以此人都称他做‘病关索’杨雄”。从这里可以知道的是,关索也是一身好武艺,但面貌却不黄。但关索到底是什么人,还是一无所知。清代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十七则怀疑关索在历史上未必实有其人。那么关索到底有无其人,为什么要用来作绰号呢?这个问题后来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余嘉锡《宋江三十六人考实》在宋代的各种典籍中找到十几个以“关索”为绰号的人,说明关索在宋代是人们崇拜的人物。余嘉锡还在毛宗岗评本《三国演义》上找到了关索的身世,原来他是三国关羽的第三子。但因为《三国演义》的祖本,产生于元代至治年间的建安虞氏《全相三国志平活》和明代弘治年间的《三国志通俗演义》这两部书中没有提到关索,所以余嘉锡认为关索是后来民间传说的产物。但这个看法很快就被后来发现的各种文献所推翻。
周绍良《关索考》(载《学林漫录》第二集)一文援引了王古鲁在日本见到的几种明代刊刻的《三国志传》旧本,其中有“花关索荆州认父”一段故事,说明毛宗岗并不是没有根据地编造。可以支持周绍良这个说法的有力证据是,1967年,上海嘉定县出土了一批明代成化年间的说唱词话和传奇刻本,其中就有《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出身传》一篇。另外,在有关西南地理的历史文献中,有很多关于关索故事的记载。大意是说关索随诸葛亮南征有功,当地人们为了纪念他,立庙祭祀。《大清一统志》卷三百九十二“安顺府山川条”:“关索岭,在镇宁州西三十里,顶建御书楼,有圣祖仁皇帝题‘黔南锁钥’四大字。《明一统志》:在顶营司东,势极高峻,周回百余里,上有关索庙。”看来,关索传说作为诸葛亮故事的副产品,广泛流传于滇黔地区。所以关索即使历史上没有其人,至少也是宋代以来流传较广的故事。
那么关索为什么又叫“花关索”呢?王古鲁所见日本内阁文库藏明代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闽建郑少垣联辉堂三垣馆刊本《新镌京本校正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中,关于关索与父亲关羽见面的一段记载是:“关公沉吟半晌曰:‘吾逃难时,妻小果有怀胎三个月。但此子既是吾儿,宜姓关,如何姓花名关索?吾故不敢遽认。’张飞复问其故。索答曰:‘七岁时元宵玩灯,闹中迷人,索员外拾去,养至九岁,送与班石洞花岳先生学习武艺,因此兼三姓,取名花关索。”原来,“花关索”这个名字是关索父姓与两个养父姓氏的合称。
综上可以推测,因为关索故事是宋代流传很广的传说,所以很多人喜欢把他用在绰号中,并以“赛关索”、“病关索”、“张关索”、“李关索”等以示区别。这就是杨雄绰号的由来。
宋代历史上名叫孙立的人有三个:一个是绍兴元年(1131年)先受招安后又重新造反的邵青之同党,事迹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四十七;一个是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抗击金兵的淮南水军将领,事迹见《宋会要》第一百八十一;还有一个是南宋初年为盗,三十年后为安丰军钤辖的人。这三个人或武或盗,时间上与宋江起义相去不远,或许其中一个就是《水浒传》中的孙立。
孙立最早的绰号叫“石头”。《醉翁谈录》著录的宋代话本目录中就有《石头孙立》一篇,一般都认为这个孙立就是《水浒传》中的孙立。然而因为这篇话本已经失传,所以他为什么叫石头也不得而知。在龚圣与《宋江三十六人赞》和《大宋宣和遗事》中,孙立的绰号已经变成“病尉迟”。不过,《大宋宣和遗事》中描写孙立造反的原因是反对“花石纲”,或许“石头”这个名字和“花石纲”有些关系。到了《水浒传》中,孙立的绰号不仅变成了“病尉迟”,而且他上山的原因也由反对“花石纲”变成了为解救解珍、解宝上山。可能这正是他的绰号改变的原因所在。
那么,为什么孙立的绰号叫做“病尉迟”呢?这是模仿隋末起义军中尉迟敬德的名字而来,因为尉迟敬德善用鞭,孙立也善用鞭,所以以之为名。龚圣与赞词说:“尉迟壮士,以病自名。端能去病,国功可成。”然而,明代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提出,因为新旧《唐书》中没有记载尉迟敬德用铁鞭,所以认为这是小说家的编造。其实这是多余的认真,历史上的尉迟敬德是否用过铁鞭,对于我们欣赏小说实在是无关紧要。况且,在其他历史文献中也可以找到尉迟敬德用铁鞭的记载。张文檒《螺江日记》卷八说:“唐李昌府《铁马鞭诗序》云:‘长庆二年,义成军节度使曹华进献,且云得之汴水,有字刻云:贞观四年尉迟敬德。’”尽管这个诗序对大多数《水浒传》的欣赏者无关紧要,但对于那些吹毛求疵、考据成癖的人来说,或许多少能堵住一点他们的嘴巴。
龚圣与赞词对燕青的评价是:“平康巷陌,岂知汝名?太行春色,有一丈青。”前两句说的就是燕青大概是一个生活随便、放浪形骸、流荡青楼、以狎邪为乐的人。查看一下宋代的文献书籍,便可以知道这种生活方式正是宋代“浪子”这个词的准确含义。
《宋史·李邦彦传》说:“邦彦俊爽,美风姿,为文敏而工。然生长闾阎,习猥鄙事,应对便捷,善讴谑,能蹴鞠。每缀街市俚语为辞曲,人争传之,自号‘李浪子’。……拜少宰,无所建明,惟阿顺趋谄,充位而已。都人目为‘浪子宰相’。”《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三十六说:“韩之纯,轻薄不顾士行之人也。平日以浪子自名,喜嬉游娼家,好为淫媟之语。又刺淫戏于身肤,酒酣则示人。人为羞之,而不自羞也。”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一云:“洪觉范有《上元宿岳麓寺诗》,蔡元度夫人读至‘十分春瘦缘何事,一掬箱心未到家’,曰:‘浪子和尚耳。’”《岁时广记》卷十七引《古今词话》曰:“柳耆卿沦落贫窘,终老无子,掩骸僧舍。京西妓者鸠钱葬于枣阳县花山。既出郊原,有浪子数人戏曰:‘这大伯做鬼也爱打哄。’”《文山先生集》卷十三:“《指南录》有《留远亭诗序》云:‘十一日宿处,岸上有留远亭,北人然火亭前,聚诸公列坐行酒。刘数奉以淫亵,诸酋专以为笑具。于舟中取一村妇至亭中,使荐刘寝,据刘之交坐。(按此句有脱误)诸酋又嗾妇抱刘以为戏。衣冠扫地,殊不可忍。其诗曰:落得称呼浪子刘,樽前百媚佞旃裘。当年鲍老不如此,留远亭前犬亦羞。’”
从以上记载中可以看到,宋代的浪子,就是指那些游手好闲、风流倜傥、浪迹青楼妓馆的公子哥儿。在元杂剧中,燕青的形象还保持着这种放浪习性。如在《燕青博鱼》中描写了燕青为儿女私情受人欺侮,后报仇雪恨的故事。《燕青射雁》则写燕青射雁为乐的故事,都与“浪子”的绰号相符。而到了《水浒传》,由于燕青变成了卢俊义的仆人,所以这些风流潇洒的事情也就被删去了。因此,《水浒传》中的燕青实在是承担不起“浪子”这个绰号的。
水浒一百单八将,各有一个或数个绰号,施耐庵先生往往只用几个最精粹的字眼,便将他们的外貌、性格特点或轶事、个人遭遇、特长爱好等某一方面的概况表现出来,使得人但凡谈及水浒好汉,必言其绰号,由绰号可见人物神采。这些绰号,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大体可分为六大类:动物类、性格类、名人类、形象类、特长类、鬼神类。沧浪此文,就来聊聊一百单八将绰号的由来与内涵。
第一类:动物类。梁山好汉中以动物为号的人最多,高达37人,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传说中的珍禽异兽,自然界中的猛禽凶兽,什么都有。与禽兽为伍,仰慕禽兽之力,看来还是当时好汉们的一种时尚。(序号为梁山英雄座次,下同)
2、玉麒麟卢俊义:麒麟,瑞兽,传说中的神话动物,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麒麟在百兽中地位仅次于龙,中国古代传说中麒麟与龙、凤、龟合为四灵,乃毛类动物之王。因卢俊义一手棍棒天下无双,跨下宝马麒麟兽,手持麒麟金矛,身着麒麟金甲,相貌堂堂,威武不凡,所以江湖人称玉麒麟。不过,这名字威风是威风了,可是这麒麟是玉雕的,虽然威猛逼真,毕竟不堪一击,一块顽石即能使其化为齑粉。脆弱的“玉麒麟”面对奸奴李“固”,当然是危机重重了!
4、入云龙公孙胜:神龙入云,见首不见尾,公孙胜就是这样一个很有神秘感的人物,行踪不定,道术惊天,有偷天换日之力。
6、豹子头林冲:林冲其实是象张飞的模样,脸面神似,豹头环眼,燕颌虎须,只是性情不大象,此绰号喻林冲勇猛无敌。
11、扑天雕李应:善使飞刀,如猛鹰擒兔,疾夺敌首,以技艺得此名也!
17、青面兽杨志:因脸上长了一大块青色胎记,让人觉得威狠如兽,杨志的战斗力倒也不虚此名。
23、九纹龙史进:史进身上有九条刺青龙纹,故名为九纹龙。另外,古人以九为尚,为尊,此绰号有逆反之意。可能是因为史进是全书第一位出场的好汉的缘故,故以此名之。
25、插翅虎雷横:如虎添翼,择人而食,想想有多厉害。
26、混江龙李俊:两种说法,一是指翻江倒海的猛龙,水性好,武艺了得。二是混江龙本是一种治河清沙的工具,宋代为清理黄河泥沙,发明了一种巨大的铁耙,搅动水底泥沙,使泥沙顺水而走。这种铁耙叫辊江龙,也叫混江龙。但不管是龙还是铁耙,两者均有翻动江河之意。对于李俊率领梁山水军建立的功勋来说,确实是实至名归。
30、浪里白条张顺:肤如雪,如鱼越浪。不但水性好,而且皮肤也好,此绰号相当传神,具有动态美感,实为不多见。
34、两头蛇解珍:此绰号是为了突出他的骁勇斗狠,跟现在的内涵所指截然不同。
35、双尾蝎解宝:蛇之毒在头,蝎之毒在尾,由此可见解宝也是个攻击力超强的悍将。
展开全部
1呼保义松江,又称及时雨,仗义疏财,扶危济贫,结交天下好汉故此得名。怒沙阎婆惜
2智多星吴用,又称小诸葛,足智多谋。智取生辰纲
3大刀关胜,武圣关羽之后,因使大刀,故此得名。关胜大战梁山四将
4霹雳火秦明,性如烈火,声如霹雳
5美髯公朱仝,面如重枣,犹如关公,故称美髯公。
6双枪将董平,擅使双枪,人称双枪将。
7没羽箭张清,因善使飞石,人称没羽箭。
8神行太保戴宗,日行八百里,故以此得名。
9赤发鬼刘唐,因发色呈红色,面有朱砂胎记,故称赤发鬼。大名府大战索超
10九纹龙史进,浑身纹有九条龙故此得名。
11病关索杨雄,指武艺高强,可打败蜀汉名将关索(关羽之子)。三打祝家庄
12病尉迟孙立,指武艺高强,可打败大唐名将尉迟敬德(尉迟恭)。
13百胜将韩滔,顾名思义,指百战百胜。
14一丈青扈三娘,一丈青是女子经常佩戴的一种发饰。
15旱地忽律朱贵,指旱地里的鳄鱼。
16笑面虎朱富,笑里藏刀,故此得名。
17青眼虎李云,因眼角发青,故此得名。
18母大虫顾大嫂,大虫指老虎,及母老虎的意思。
19母夜叉孙二娘,夜叉,一种邪恶之物,指其恐怖。
20鼓上蚤时迁,指鼓上的跳蚤,快速敏捷不易捉到。
2智多星吴用,又称小诸葛,足智多谋。智取生辰纲
3大刀关胜,武圣关羽之后,因使大刀,故此得名。关胜大战梁山四将
4霹雳火秦明,性如烈火,声如霹雳
5美髯公朱仝,面如重枣,犹如关公,故称美髯公。
6双枪将董平,擅使双枪,人称双枪将。
7没羽箭张清,因善使飞石,人称没羽箭。
8神行太保戴宗,日行八百里,故以此得名。
9赤发鬼刘唐,因发色呈红色,面有朱砂胎记,故称赤发鬼。大名府大战索超
10九纹龙史进,浑身纹有九条龙故此得名。
11病关索杨雄,指武艺高强,可打败蜀汉名将关索(关羽之子)。三打祝家庄
12病尉迟孙立,指武艺高强,可打败大唐名将尉迟敬德(尉迟恭)。
13百胜将韩滔,顾名思义,指百战百胜。
14一丈青扈三娘,一丈青是女子经常佩戴的一种发饰。
15旱地忽律朱贵,指旱地里的鳄鱼。
16笑面虎朱富,笑里藏刀,故此得名。
17青眼虎李云,因眼角发青,故此得名。
18母大虫顾大嫂,大虫指老虎,及母老虎的意思。
19母夜叉孙二娘,夜叉,一种邪恶之物,指其恐怖。
20鼓上蚤时迁,指鼓上的跳蚤,快速敏捷不易捉到。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