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判断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标志是?
1、细胞核
细胞核的改变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主要有三种形式:
(1)核浓缩(pyknosis),即由于核脱水使染色质浓缩,染色变深,核体积缩小;
(2)核碎裂(karyorrhexis),核染色质崩解为小碎片,核膜破裂,染色质碎片分散在胞浆内;
(3)核溶解(karyolysis),在脱氧核糖核酸酶的作用下,染色质的DNA分解,细胞核失去对碱性染料的亲和力,因而染色变淡,甚至只能见到核的轮廓。最后,核的轮廓也完全消失。
2、细胞浆
细胞浆嗜酸性染色增强。有时实质细胞坏死后,胞浆水分逐渐丧失,核浓缩而后消失,胞体固缩,胞浆强嗜酸性,形成嗜酸性小体,称为嗜酸性坏死。实质细胞坏死后,整个细胞可迅速溶解、吸收而消失。
3、间质
在各种溶解酶的作用下,间质的基质崩解,胶原纤维肿胀、崩解、断裂或液化。坏死的细胞和崩解的间质融合成一片模糊的颗粒状、无结构的红染物质。
扩展资料
坏死的结局
1、溶解吸收较小的坏死灶可由来自坏死组织本身和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蛋白水解酶将坏死物质进一步分解液化,然后由淋巴管或血管吸收,不能吸收的碎片则由巨噬细胞加以吞噬消化,留下的组织缺损,则由细胞再生或肉芽组织予以修复。
2、分离排出较大坏死灶不易完全吸收,其周围发生炎症反应,白细胞释放蛋白水解酶,加速坏死边缘坏死组织的溶解吸收,使坏死灶与健康组织分离。
3、机化坏死组织如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则由周围组织的新生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等组成肉芽组织长入并逐渐将其取代,最后变成瘢痕组织。
4、包绕、钙化坏死组织范围较大,或坏死组织难以溶解吸收,或不能完全机化,则由周围新生结缔组织加以包围,称为包裹(encapsulation)。坏死组织可继发营养不良性钙化,大量钙盐沉积在坏死组织中,如干酪样坏死的钙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坏死因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细胞死亡

2023-05-31 广告
判断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标志是膜通透性增高,致使细胞肿胀,细胞器变形或肿大,早期核无明显形态学变化,最后细胞破裂。坏死的细胞裂解释放出内含物,引起炎症反应;在愈合过程中常伴随组织器官的纤维化,形成瘢痕。
细胞坏死(cell riecrosis)是有别于细胞凋亡的另一种细胞死亡方式。通常指细胞受到意外损伤,如化学因素(强酸、强碱、有毒物质等)、物理因素(高热、辐射等)、生物因素(病原体等)或病理性刺激时引发的细胞死亡。
此时,细胞内ATP水平下降至细胞无法维持细胞生理活动,细胞质出现空泡,细胞膜损伤,细胞内含物,包括破碎的细胞器和染色质碎片外溢,引起周围组织炎症反应。
扩展资料:
细胞坏死的机制
人体细胞的死亡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死亡是由细胞基因控制的,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自主性细胞死亡,即细胞浊亡;
另一种是细胞坏死,是指细胞在外伤、缺血、持续高温、毒素及免疫细胞攻击时发生的细胞崩解。细胞坏死与细胞调亡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细胞死亡现象。细胞坏死是被动性细胞死亡,是不可逆的病理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细胞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