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吃甲鱼不吃乌龟
1、文化因素
在中国乌龟是一种通灵性的生灵,背上是一个八卦纹,古时候巫师会用龟壳进行卜卦,测算人的命数和运数等等,人们认为这是神灵的暗示,而乌龟便成了人们与神灵取得联系的载体;另外乌龟在我国代表长寿,对中国人来说乌龟是一种吉祥的动物,一般会放在家里养着,或者拿到寺庙中放生,暗示着“慈悲之心”,要真吃了还不不知道要难过多久呢。
2、价格因素
有买过甲鱼的朋友应该知道,乌龟和甲鱼的价格差别太大,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一只甲鱼的价格正常也就几十块钱的样子,而乌龟的价格极高,有养乌龟的人都明白按照品种、大小价格各不相同,一些珍贵品种的乌龟1只就值几千元。
另外,乌龟的饲养成本也要比甲鱼高出许多,而且长得很缓慢,所以,人们也就更愿意大批量养殖甲鱼。
3、可食用的部分
一只乌龟本来就不大,而且乌龟的壳很坚硬,是没办法吃的,另外,再去除乌龟的爪子和内脏,讲真的!一只乌龟身上剩下来可以吃的肉实在少的可怜;而甲鱼就不同了,一只甲鱼身上可食用的部分很多,胖胖的爪子可以吃,壳上面肥厚的裙边也可以吃,而且还很美味,所以爱吃甲鱼的人有很多。人们一般会用甲鱼来煲汤,白白的浓汤,香气四溢,十分滋补。
4、营养成分
乌龟的肉又少又不好吃,而且营养成分远没有甲鱼来的高;而甲鱼的营养价值是公认的,有大补的作用,经常吃甲鱼可以强身健体,还能提高自身的免疫力,特别是对于体质虚弱的人,很适合炖一份甲鱼汤来滋补滋补,补助气血。
人们常吃甲鱼,为何却从不吃乌龟?难不成乌龟不能吃吗?
后来也指过“乌龟”,见(《红楼》,薛蟠:“嫁个男人是乌龟”“丈夫是个王八”)现在则基本上在全国都通一用做“鳖”的别称。
乌龟体表具有特殊的龟壳,头尾和四肢可以从龟壳中伸出缩入,整个身体呈盒状,全体可分为头颈部、躯干部、四肢及尾三部分。头部背面略呈三角形,黑色或棕黑色,口位于头的前端,头顶前部平滑,后部呈细粒鳞状。上下颌均无齿,颌缘被以坚韧的鱼质鞘,称为喙。鼻孔位于吻的前端。嗅觉及触觉较发达。龟全身呈盒状,整个躯体全部包于盒状的龟壳中。龟壳明显地分为背甲和腹甲两部分,彼此在两侧由甲桥连接起来。背腹甲均由二层组成,外层为来源于表皮的角质盾片,内层为来源于真皮的骨板。盾片间的盾沟与骨板的骨缝一段互不重叠,因而龟壳极为坚固。
甲鱼又名鳖,它的体形扁平,略呈圆形或椭圆形。体表披以柔软的革质皮肤。有背腹二甲,背甲稍凸起周边有柔软的角质裙边,腹甲则呈平板状,二甲的侧面由韧带组织相连。背面通常为暗绿色或黄褐色,上有纵行排列不甚明显的疣粒。腹面为灰白色或黄白色。鳖颈长而有力,能伸缩,转动很灵活。吻尖而突出,吻前端有一对鼻孔,便于伸出水面呼吸。眼小,位于头的两侧。口较宽,位于头的腹面,上下颚有角质硬鞘,可以咬碎坚硬的食物。口内有短舌,肌肉质,但不能自如伸展,仅能起到帮助吞咽食物作用。鳖的四肢扁平粗短,位于身体两侧,能缩入壳内。前肢五指,后肢五趾。四肢的指和趾间生有发达的蹼膜,第1-3指、趾端生有钩状利爪,突出在蹼膜之外。由于鳖有粗壮的四肢和发达的蹼膜,因此它既能在陆地上爬行,又能在水中游泳,在抓到食物时其有力的前肢和利爪还能将大块食物撕碎,便于咬碎吞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