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愿分享就是自私吗,应该怎样解决呢?
很多父母认为自己在孩子身上付出那么多,就应该是有回报的,孩子每吃一份东西,看见一件事物,最应该想到的就是分享给父母。
这也导致在成长过程中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做出一些错误判断,认为孩子长大后越来越不“懂事”。
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小娟和小燕坐在一起讨论自己的孩子,小娟说道:“我感觉孩子长大之后越来越不爱自己父母,越来越自私了。”
小燕很疑惑,印象中小娟的女儿青青是一个活泼好动,礼貌待人的一个小女孩,怎么会变得自私呢?
她从小娟口中得知,原来是因为青青现在不管吃什么东西都会先考虑到自己喜欢哪一个。
就比如吃草莓,青青会首先挑选自己喜欢的草莓,再把预留的分享给小朋友或者让小娟尝尝。
小娟觉得青青的这种做法让自己很难受,为什么女儿首先想到的不是最爱她的妈妈?
小燕听后反而很欣慰,她告诉小娟,其实应该高兴,青青的自我意识有很大提高,她首先会考虑到自己是否有需要,虽然说这很自私,但是对青青的成长是有很大帮助的。
2-3岁是孩子“自私”的高发期,我们要如何对待?
很多妈妈普遍发现一个特征,2岁到3岁这中间孩子突然变得特别的自私,
2岁宝宝自我意识建立敏感期,自我意识特别强烈。
特别是自己的玩具不允许别人触碰,就算是摸一摸他都会给你闹脾气,遇到好吃的食物,第一个想到的绝对是自己,就算是妈妈他也会变得小气吝啬。
主要还是因为他有了自主的概念,但这并不是代表孩子变坏了,而是成长中孩子需要从自主意识慢慢转化为分享意识,是每个孩子都应该经历的过程。
自我意识对一个人的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在乎自己感受的人是没有对错的,因为他既不用取悦别人也不委屈自己,关键就是要有一个度。
这需要家长的引导和示范,更需要家长的启发和教育。
那么,家长如何让孩子在“自私”和分享中成长呢?
一、不要用强硬的态度让孩子学会分享。
很多家长觉得分享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从来都没有问过孩子心里是否想要把这个东西分享给其他人。
就比如说家长强硬的让孩子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吃食分享给其他人,这种做法会间接导致孩子心理上的落差。
所以家长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自私”本就是孩子的本性,如果一个孩子连自己的东西都没有选择权的话,那这个孩子在以后的道路上只会随波逐流,软软捏捏。
二、让孩子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
孩子变得“自私”,是因为她们有了自己的想法,逐渐学会以自己为中心去做事情。
首先孩子会先满足自己的需求,才会乐于分享给其他人东西。
俗话说的好;“强扭的瓜不甜”,如果孩子不是真心的想分享给父母东西,那这个事物也就没了意义。
就比如上述案例,当青青把草莓给自己的小伙伴和妈妈时,她内心是真的想要给她们,而不是被强迫的。
孩子既尊重了自己内心的想法,也学会爱自己身边的人。
三、让孩子逐渐明白分享的意义。
一些孩子不会分享,并不是自私,是因为她们觉得分享就意味着失去自己的东西,就会变得很焦躁。
所以家长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做法,其次要让孩子明白分享并不代表失去,反而能得到更多。
比如分享自己玩具的同时也得到其他小伙伴分享的玩具啊,还会赢得别人的夸赞等等。
家长要学会慢慢引导孩子学会分享,而不是急于求成。
可能是因为现在独生的子女都比较多吧,而且在家里,大人都比较宠,就完成了这种小孩子不愿分享的情况。趁着孩子还小,一定要纠正,等孩子长大了想改就难了。之前看了一篇文章,有研究表明孩子在三岁到五岁有一个“利己”倾向,这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太小的孩子,七八岁以下的就不要强迫了,等大一点了,家长要有意识的去引导孩子去分享,从而培养孩子分享的意识。小孩在都有一种向师性,当然这个阶段家长就是最好的老师。不要直接要求孩子去分享,这样反而会刺激她的逆反心理,留下心理阴影。你可以做孩子的是示范者,比如你在给小孩子发零食的时候就告诉他,我现在有好多零食,我要分享给你,好朋友就是要分享。这样潜移默化的去影响他。
善于用话语奖励,让孩子爱上分享。在孩子主动分享的时候,夸夸孩子,像我家宝宝真棒,真懂事,知道跟别人分享。在孩子自私不愿意分享的时候,要耐心的引导孩子,千万不要用吼的、批评的方式去逼迫孩子去分享。要让孩子想分享是一件不错的事,而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好的情感体验能够促使孩子主动的去分享。
在孩子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不要直接给,这个时候是引导孩子的好时机,你可以说,如果妈妈不分享给你,你会不会很难过,你不把你多的东西分享给妈妈,妈妈也会难过的。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不要要求孩子什么东西都要分享,分享的前提是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你不能什么都不分享,但是你觉得很重要的东西,分享了会让你难过,可以选择不分享。有一个综艺里有个妈妈就用尊重孩子的方法去鼓励孩子分享,把分享什么,不分享什么的权利给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己可以思考的那种意识吧。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特别是由于祖辈和父母的溺爱,形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平时待人处事的表现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性格,所以家长在生活中也要为孩子做好榜样。我们要知道不愿分享是宝宝的天性,尊重他而不是用哄骗的方式让他“分享”,应该用适当的方式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分享观念。
1、家长经常与孩子玩分享游戏,游戏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吸引孩子注意力。给孩子一些玩具,然后让他分给其他小朋友们,大家一起玩,很开心,这样的游戏让孩子感受到分享也是一种快乐,经常这样引导的话小孩子就会主动把自己的玩具或者食物分享给别的孩子。父母也要为孩子做好榜样,小孩子会模拟大人的行为,所以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所作所为。
2、让孩子感受分享的快乐和不分享的后果。对于一些孩子来说,如果他总是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那么他就会发现,没有孩子愿意跟他玩儿,当他被孤立时,自然学到了“不分享”带来的后果。如果别的孩子给他分享零食或玩具,他就很开心,也就会把自己的东西分享出去,一起收获快乐。
3、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与孩子建立亲密链接。那些和父母保持亲密链接的孩子更愿意分享自己的东西,这可能是因为他们享受到了父母慷慨的爱,所以也愿意成为慷慨的人,另外,他们拥有足够的安全感,也就更加愿意分享。所以,想让孩子分享,你无条件的爱和链接也是致关重要的。
当孩子不愿分享的时候,作为家长,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多分析,尊重孩子,多多引导,少指责,孩子在慢慢地长大,认知世界的能力也在不断地变化,这是一个教育引导的过程。孩子不愿意分享是天性,但与此同时,作为父母我们也应该引导让孩子学习分享,而不是完全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