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俭和李世民下棋,为什么尉迟敬德被为难?
唐太宗李世民向来是一个很有容人之量的皇帝,他广开言路,将谏官的权力放大,魏征、王珪等都以进谏而知名,而且李世民一直善待大唐的开国功臣,其胸襟非常,但就是这样一位帝王,也有被臣子气的想杀人的时候,而且还是小事引起的。
有一次,李世民和唐俭下棋,就被气的差点杀了唐俭。唐俭这个人在唐初是很知名的,他既是太原元谋十七功臣之一,又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要知道,拥有这双重荣誉的人仅仅只有六个。
唐俭出自官宦世家,其父唐鉴和唐高祖李渊在隋朝时期曾经是同事,共掌禁军,因此两家的互动还是非常多的,隋末,李渊在太原为官的时候,唐俭也在太原,还和李世民常有往来,虽然两人之间有差不多二十岁的年龄差,但并不妨碍两人之间的交流。
也因此,唐俭参与了李家在晋阳的谋划,成为晋阳起兵的策划人之一,很是被李渊看重,但他是一个文臣,因此在开国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史籍对他的着墨不多,但他肯定是立下了不少的大功的,要不然也不可能占得双份荣誉,仅太原元谋功臣这个功臣,唐俭就有恕一死的特权。
史籍中对他的记载,涉及到两次出使任务,第一次就被刘武周的人给抓了,但带回来了独孤怀恩要谋反的消息;第二次是出使东突厥,奉旨慰谕颉利可汗,李靖趁机攻打东突厥,抓了颉利可汗,唐俭好歹逃了回来,也算是大命不死。
但他却差点被李世民给杀掉,李世民喜欢下棋,但根据一些记载(虽然非出自正史),李世民的棋艺似乎不高。至少王方庆的《魏郑公谏录》中有过一次关于李世民下棋的记载,而且是李世民败给了魏征,还有一个就是张鷟在《朝野佥载》中的记载,李世民败给了唐俭。
说是有一次,李世民让唐俭和自己下棋,唐俭虽是文官,但在下棋一事上却丝毫不相让,他的棋子噼里啪啦落下,上来就采取攻势,毫不留情,处处紧逼,直接把李世民逼的步步退后。
李世民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但是唐俭似乎完全没有看出来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正当他下的起劲的时候,李世民扔下棋子,拂袖而去,留下唐俭在风中凌乱。
李世民走出来后就准备下令将唐俭贬为潭州的地方官,这个没有眼力见的唐俭,最好是走得越远越好,眼不见心不烦,也正好杀杀他的威风,你不是下棋很厉害吗?把你扔到潭州看你还怎么嘚瑟。
但就算贬官外放,李世民还是觉得心里的那口恶气没有出来,还是堵得慌,他想到了天不怕地不怕且对他忠心耿耿的尉迟敬德,尉迟敬德一向在上朝的时候和文官不对付,甚至看不上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等人。
李世民觉得完全可以用他来对付唐俭,所以他下令召见尉迟敬德,等尉迟敬德进宫之后,李世民就说:“唐俭轻我,我欲杀之,卿为我证验有怨言指斥。”这其实是古代皇帝惯用的伎俩,想要敲打某个臣子尤其是武将的时候,就会说:“朕听人说你有谋反之心(或者对朕有怨言等等)。”至于听谁说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信。
李世民就想用这个法子对付唐俭 ,而且他并不是要敲打唐俭,而是要杀了唐俭,所以仅仅有人说还不行,还必须落实到实际的人,也就是必须有人来证明确实听到过。这个光荣的任务就交给了尉迟敬德。李世民的吩咐,尉迟敬德不敢拒绝,只好答应了下来。
但他回去之后,越想越害怕,越想越觉得他太难了,怎么接了这么个任务呢?这可是杀人的事情啊,虽然他平时看不起文官,但不代表他会陷害他们,而且李世民明显在气头上,如果自己真的作了证,李世民下令杀了唐俭,肯定过不了多久就会后悔。
而且真的杀了唐俭的话,很多大臣肯定对李世民不满,自己也会被文官们惦记上,怎么想,这都是一个苦差事,一个不好说不定自己的命都能没了。
第二天,李世民在上朝的时候,照常处理完了政务,然后话锋一转,就提到有人说唐俭有怨言什么的,然后李世民又问:"众爱卿对此怎么看?”他这话其实就是问的尉迟敬德,让他站出来说也听到过,坐实了唐俭的罪过。
尉迟敬德不站出来,李世民就直接点名,暗示尉迟敬德早对他提到过此事,尉迟敬德赶紧跪下来说:“臣没有听说过。”
无论李世民再怎么问,尉迟敬德都坚持没有听说过,气的李世民摔了手中的玉笏,拂袖离去。等他终于气消了以后发现饿了,就召三品以上的官员来赴宴,宴会上李世民对于尉迟敬德表现说了这样一番话:
“敬德今日利益者各有三:唐俭免枉死,朕免枉杀,敬德免曲从,三利也;朕有怒过之美,俭有再生之幸,敬德有忠直之誉,三益也。”
李世民倒是毫不避讳这件事,也算是明君所为了,尉迟敬德虽然是个武将出身,恃功而骄,但还在还没有太糊涂。当然这个故事只记载于张鷟的《朝野佥载》中,这本书虽为作者耳闻目睹的笔记小说,但也未必都是事实。所以姑且把这件事当作一个小故事来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