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小松)这首诗的注解。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4-11-01
展开全部
《小松》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荀鹤。其全文诗词如下: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译文】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鉴赏】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前两句: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
后两句: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追答
小松

  小松初数尺,未有直生枝。

  闲即傍边立,看多长却迟。

  初:开始时,开始的部分。[1]

词语注释

  未有:没有;不曾有。《诗·大雅·绵》:“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史记·魏公子列传》:“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梁书·许懋传》:“且燧人以前至周之世,未有君臣,人心淳朴。”《水浒传》第二一回:“﹝宋江﹞在这里做押司,只是客居……敢怕是未有家室。”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然笔能杀人,犹有或知之者;至笔之杀之较刀之杀人,其快其凶,更加百倍,则未有能知之而明言以诫世者。”

  傍边:近旁;附近。《百喻经·得金鼠狼喻》:“傍边愚人见其毒蛇变成真宝,谓为恒尔,复取毒蛇内著怀里。”宋辛弃疾《踏莎行·赋木犀》词:“奴仆葵花,儿曹金菊,一秋风露清凉足。傍边只欠箇姮娥,分明身在蟾宫宿。”《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张四哥问老者:‘何姓何名?’老者惧怕,不敢答应。傍边一个人替他答道:‘此老姓陈名大寿。’”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享年约六十七岁。
匿名用户
2014-11-01
展开全部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亲不是这首,是我拍的那首
王建的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4-11-01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